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

實際上,這是崇禎皇帝密旨,讓西北大營的明軍率先進發到山西,協助堵胤錫穩定局勢,自己隨後就到。

自臨汾保衛戰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這場勝利對明軍來說非常關鍵,李自成更是犯了老毛病,直接丟魂落魄的退回西安。

按正常來說,這種時候正是擴大戰果,乘勝追擊,收復整個山西的好時機,就在所有人都在爭先恐後的勸堵胤錫發兵時,後者的做法讓他們都想不通。

他沒有向前擴大哪怕一丁點的陣線,五省聯軍的主力依舊盤踞在臨汾一線,甚至於,便是連已成空域的襄陵都沒有任何一支明軍屯駐。

堵胤錫將這些明軍將帥的心思琢磨得十分透徹,順軍主力已隨李自成退往西安,此時這些人請戰,明顯是爭功心切。

如今朝廷對立功軍將的升賞力度是空前絕後的,之前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將,立上一次頭功,就足以改變他的一生。

甚至於,可能還會因此改變他家人以及兒女的一生,越是這種時候,堵胤錫便越是沉着冷靜。

現在的堵胤錫,心中盤算着更大的局,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山西,所以他容不得出現半點紕漏,最穩妥的做法,自然是穩定後方,等待朝廷支援。

十一月間,西北大營的五萬明軍奉旨陸陸續續自宣大來到山西境內,在臨汾沿線各城鎮駐紮下來。

他們要做的工作,便是協助堵胤錫肅清各地尚還在明軍控制下的城鎮殘餘流賊細作。

上次戰鬥中,堵胤錫差點遭了那細作毒手,本來是想從這細作口中問出城中其餘隱藏在城內的細作,可就算高傑將他打成半死不活,這廝還是怎樣都不開口。

自流賊注意退卻後,堵胤錫將這細作轉交給太原東廠分衙,令人疑惑的是,當時嘴硬不已的賊人細作,到東廠不出兩日竟然全盤交代了,震驚同時,更看出東廠在這方面辦事的能力。

堵胤錫自臨汾向汾州、遼州、太原一帶的各地衙門發出文書,開始將山西各地城鎮的百姓、流民重新編戶。

具體工作就是,將在城內居住的百姓重新姓名、籍貫整理出來,重編成冊,將流民發回原籍編入戶冊。

除此之外,各地官軍也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剿匪行動,這次是單純的剿匪,各地多年盤踞的山賊、土匪、馬幫老巢全都成了官軍襲擊的對象。

自萬曆、天啓年間,盤踞在山西各地無法剿滅的各種賊匪,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得到了根本上的解決。

時間來到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崇禎皇帝召集內閣六部商議進兵收復陝西、河南事宜。

這次朝臣們意見很出人意料的整齊,自甲申年來,朝廷在各地連戰連捷,如今建奴遭受重挫,北方蒙古臣服,便是李自成都退回了陝西。

如此大好局勢,此時不舉兵收復國土,更待何時?

最後崇禎皇帝決定兵分兩路。

第一路,以英國公張世澤爲揚武大將軍,率領禁軍三萬,集合通州、薊州等地部分兵馬,總計六萬,自居庸關、宣大一路南下與堵胤錫、西北大營等部官軍會合,協助五省聯軍收復山西。

第二路,以城防軍總督董琦爲奮武大將軍,率領禁軍三萬,集合山東、逐州、房山、保安州等處援剿兵馬,自紫荊關而下,中途與真定、保定兵馬會合,攻取順德、廣平、大名府一帶。

崇禎皇帝的戰略意圖很明確,這次大舉南下的初期目標還不是反攻陝西,而是清掃李自成率主力退回西安之後的各地殘餘勢力。

最終目的,是在鞏固已有國土的基礎上,進而收復整個山西和京畿,從而與宣大、鳳陽連成一片。

崇禎皇帝自領餘下一萬禁軍與四萬城防軍坐鎮京師,不久之後,因修建歸化城、中興祠、忠烈祠等事,降旨,特晉文淵殿大學士馮銓爲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並加少師。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又以馮銓負責招撫流賊事宜,讓他赴山西、順德等處招安。

......

崇禎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張世澤率領七萬京軍開始南下,這路官軍號稱十萬,浩浩蕩蕩自居庸關而下。

張世澤率領大軍沿途路過宣大兩鎮,沒有片刻停留,在十八日與堵胤錫在臨汾附近的五省聯軍及西北大營會合。

這個時候山西其餘各地的統計工作已經初步完成,堵胤錫便即召集諸將軍議之後,而後決定兵分四路。

堵胤錫的策略很簡單,用朝廷今非昔比的強大軍力壓迫過去,以雷霆之勢,迅速清掃掉大順在山西境內的殘餘力量。

在四路官軍南下的同時,堵胤錫仍舊坐鎮臨汾總督府,派遣已經投降的田見秀、張世傑等人前往各處招撫。

第一路以高傑所部宣府軍爲主,人數在四萬人上下,自臨汾向西南方向前進,收復襄陵、太平關、鄉寧等地。

第二路以白廣恩所部大同軍爲主,人數在三萬人上下,自臨汾向南前進,收復平陽府城、太平城。

第三路以西北大營夏國相、胡國柱爲主,人數在四萬人上下,自臨汾向東前進,進入潞州境內。

第四路以揚武大將軍張世澤所部京軍爲主,人數在六萬人上下,向東南行軍,進入澤州、寧山衛一帶。

官軍如此大規模的在山西接連反攻,自然使得餘下的大順軍將又驚又怕。

李自成留在潞州的守將張天琳,在親信蠱惑下發動叛亂,黎城明軍降將馬槐響應,夏國相、胡國柱等人連戰連捷,順利收復潞州全境。

澤州守將馬崇僖迫於張世澤的威壓,已是不知如何是好,加之張天琳、馬槐等人的積極策反,憤然率部於澤州反正,至此,澤州、潞州全境光復。

李自成在山西設立的防線破綻百出,而另一方面,堵胤錫派出的田見秀、張世傑等大順降將的招撫之事業已轉入高潮,短短一個月之中,浮山、萬全、榮河、安邑、陵川等地完全回到明軍的掌握之中,大順在山西的局勢,已是一發不可收拾。

面對此種情面,身在西安的李自成不得不派出亳侯李過由陝北進入山西增援,偏偏此時,屋漏又逢連夜雨。

鎮守頜陽的大順左果毅將軍馬世耀素與田見秀交好,在李過率兵經過之時突然襲擊,起兵歸附朝廷,截斷了陳永福與李過所部之間的聯繫。

陳永福原系明廷降將,深知將不可三易其主的道理,決心與大順同生共死,率本部四萬餘衆死守解州。

此時,官軍高傑部已經收復解州附近安邑,白廣恩亦攻克平陸等地,圍堵而來,陳永福力戰不屈,但衆寡懸殊,還是被高傑擊潰。

官軍收復解州,陳永福卻兵敗不知所蹤,而李過在馬世耀的伏擊之下,也是傷亡慘重,不得不撤回陝西,到了十二月底的時候,山西全境光復,換上了大明的金色旗幟。

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
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