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以毒攻毒

“京營可是齊全?”

看着崇禎皇帝坐在鑾駕上興沖沖的朝自己詢問,吳襄乾嚥了幾下口水,下意識的“呃”了幾聲,到了也沒能拒絕上面親切又期盼的目光,只能是無奈的上前,抱拳說道:

“啓奏聖上...人數,都齊了...”

“都齊了?”

崇禎皇帝臉上的笑容凝固住,愣住一會才反應過來,先是看了一眼下面稀稀落落的那些兵士,再用疑惑的眼神看回去。

看皇帝這意思,就好像是在問自己眼前這些是不是真的,吳襄心裡相當無奈,自己這也是才知道京營居然爛成這個鬼樣子,想當初就該留在遼東,回什麼北京,自己找的死,跪着也得死完啊。

“皇上,眼前這些人,就是現下京營的全部了。”

“息怒...皇上一定要保重龍體...”

吳襄和董琦說完之後就連頭都不敢擡,生怕皇帝雷霆震怒,一個旨意把自己給廢了,但是左等右等,卻沒聽見皇帝吭聲。

旁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有些擔憂,生怕自己這位皇帝爺氣傻了,要是真的那樣,大明可就連最後的柱子都沒了,遂躬身試探性的問道:

“皇上,皇上~~?”

“呵呵。”

崇禎皇帝的反應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僅沒有震怒,竟然呵呵笑了幾聲,十分平靜的坐在鑾駕上問道:

“京營的兵冊呢,拿給朕看看!”

兵冊本是文官掌管,但夠級別的都跑光了,副將董琦也就準備拿過來交到新任提督吳襄的手上,不過這吳襄是走馬上任,根本還沒來得及顧上這茬。

董琦一顆心就放在怎麼把這事兒給糊弄過去,居然也忘的一乾二淨,最後還是他硬着頭皮把兵冊交上去的,看崇禎皇帝的眼神就像看着鬼,壓根不願意靠近一步。

崇禎皇帝剛開始倒是沒管兵冊誰掌管這檔子事,但是接到手來回飛快的翻了幾遍後,一下子扔到地上,怒聲道:

“誰掌管兵冊?”

董琦沒聽到皇帝詢問,本來暗自鬆了口氣,正在那偷着樂,卻沒想到崇禎一句話又繞了回來,當即就是渾身一顫。

聽到這話,他立馬從後頭的幾名將吏中間跑出來跪在鑾駕前山呼萬歲,不過卻也沒說出什麼話,只是驚慌失措的趴在地上,渾身瑟瑟發抖。

皇帝又要殺人了,這是所有人在場官員和內侍的想法。

按以往來說,到了這種時候,崇禎皇帝往往都會雷霆震怒,緊跟着就會把涉事官員該殺的殺,該辦的辦,反正是不會有一個好下場。

“你自己看看,兵冊上白紙黑字寫着,京營實額一萬兩千,現在呢!朕看到的怕是連五千人都不到吧?”

“臣最該萬死,臣罪該萬死啊......”

對於皇帝的質問,趴着的董琦有苦說不出,心道這事壓根就不歸自己管啊,管的文官都跑的一乾二淨,這可真是躺着也中槍。

不過這話也就是在心裡想想,傻子都知道,說出來只能死的更快。

吳襄也是爲董琦捏了把汗,現在的京營哪還是原來,基本都是京城勳戚冒額領餉,名爲歷練,實則用自家權勢在天子眼皮子低下吃空餉、喝兵血。

雖然纔來了不一會,但吳襄在遼東那多年的團練總兵可不是白乾,已經摸清了京營最基本的套路。

按他最保守的估計,沒來的這些人起碼要有小几千,但箇中的勢力一定是盤根錯節,都不是京營這些普通將吏能招惹得起的。

吳襄還是比較理解董琦的,換了其他人來做,一樣會選擇忍氣吞聲,因爲這種時候說什麼都屬於狡辯,搞不好還會因此得罪勳戚勢力,還不如悶着頭不吭聲。

看着董琦趴在地上瑟瑟發抖,崇禎皇帝剛升起的怒意卻一下子消散下去,倒也不怪這京營副將,有些事的確不是想管就能管的。

這些事情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不知道,但是現在的這個可是清楚地很。

眼瞅着李自成就要進京了,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不被他逼到煤山上吊,就不能顧忌其它,只能放手一搏,用狠招!

大明已經是病入膏肓,最壞的結果就還不是要玩完,還不如下一劑猛藥,以毒攻毒,或許還能中個六合彩,保住北京城。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忽然說道:

“吳襄,董琦聽旨!”

被點名的這兩個心裡一聲悲鳴,無論怎麼往後縮,該來的還是來了。

董琦是躺着也中槍,本來啥事沒有,誰知道皇帝突然心血來潮出來巡視京營,這可真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吳襄更恨不得打自己個嘴巴子,心道這提督當的,剛上任纔不到兩個時辰就要被擼下去,而且這次怕是要被一擼到底,老臉往哪擱。

兩人各有心思,但接下來聽到的話卻讓他們懷疑是聽錯了。

“吳襄,朕賜你尚方寶劍,在京營內有先斬後奏之權,全權整改京營!”

“董琦,你帶着後面這些人,到現在還沒跑的,全部官升一級,把兵冊從頭到尾的核實一遍,勳戚子弟一個不留,都給朕裁了,弄清楚剩下的人就立刻來找朕。”

看見兩人臉上震驚的神情,崇禎皇帝從鑾駕上站起來,揮手屏退幾個上來攙扶的司禮太監,語重心長的說道:

“從今以後,你們不必管其他大臣、勳戚是怎麼想,只要替朕踏踏實實的整改京營,你們的後臺就是朕,是整個大明!”

說着,崇禎皇帝用眼色示意王承恩,王承恩則是揮下手,周圍的兩個司禮太監不敢怠慢,連忙拿着令牌交到吳襄和董琦手上。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將兩人一一扶起來,說道:

“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只要你們想見朕,就可以用這塊令牌直入大內,膽敢阻攔索要厘金者,皆說與朕聽,定斬不赦!”

董琦在冰火兩重天趟了一遍,不僅保住了小命,竟然還得到皇帝的重用,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這小子城府比較淺,當即就是不斷叩頭謝恩,差點沒把心肝掏出來表忠心。

吳襄瞪大了眼睛愣住半晌,卻忽然狠狠的掐自己一把,“哎呦”一聲之後發現這都是真的,當時就嘿嘿笑了起來,半跪說道:

“只要皇上信任,老臣當爲大明社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在鑾駕旁邊的王承恩也覺得不可思議,往日處處優柔寡斷的皇帝怎麼忽然間變得這麼大手大腳,處處果斷狠辣,簡直不像一個人。

要知道,給吳襄的可是生殺大權,這個遼東的武夫突然間擁有這麼大權利,指不定會幹出什麼大事。

還有董琦,不過是個無權無勢的小副將,現在竟然也是一飛沖天,有了崇禎皇帝做靠山,一下子就成了人上人。

“王承恩,詔方正化,錦衣衛李若鏈二人來見朕!”

做完這一切的崇禎顯然還不打算就此罷手,又下了一道聖旨,這才起駕回宮。

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完結感言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
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完結感言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