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

“四夷之內訌,西支東吾,非不詰戎兵也。而撻伐未張者,則守圭紈絝之胄子,無折衝禦侮之;召募挽強之粗才,暗馳張奇正之機。”

“兵費其養,國不得其用,何不嚴遴選之條,廣任用之途乎?”

“民氓之積冤,有以幹天地之和,而抑鬱不伸,何以召祥?則刑罰不可不重也!此理陛下深知;故起死人、肉白骨、讞問詳明者,待以不次之賞;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無所積矣,陛下亦深知。”

“天地之生財,本以供國家之用,而虛冒不經,何以恆足?則妄費不可不禁也。故藏竹頭、惜木屑、收支有節者,旌以裕國之忠;而猶然冒費者,罪無赦焉,而財無所乏矣!此爲陛下所不知也。”

夏完淳似乎在來之前經過很周祥的考慮,說起來也是層次分明、條理有據,將時政的弊端和解決之法一一列舉出來,結合前不久崇禎皇帝在江南開展的商稅整改,顯得更爲簡潔。

說話間,夏完淳有深思之色,肅然又道:

“一法之置立,曰吾爲天守制,而不私議興革;一錢之出納,曰吾爲天守財,而不私爲盈縮。一官之設,曰吾爲天命有德;一奸之鋤,曰吾爲天討有罪。”

“蓋實心先立,實政繼舉,雍熙之化不難致矣,何言漢宣哉!至於法理、政清之法,陛下亦知之,臣便不復言說。”

說到這裡,夏完淳舒口氣,忽然反應過來,躬身行禮道:“臣不識忌諱,幹冒宸嚴,不勝戰慄隕越之至,還請陛下恕臣僭越之罪。”

崇禎皇帝其實聽得一知半解,夏完淳說話節奏有些快,像方纔瞿昌文那種慢悠悠說出來的還能邊聽邊理解,夏完淳的話更爲具體,語速也快了幾個調,卻只能明白個大致意思。

聽到夏完淳請罪,崇禎皇帝還沒反應過來,起先並沒有任何表示,拿起他的卷子細細看了兩眼,只是回頭道:

“黃淵耀、候玄演,你們兩人也說一說吧。”

“遵旨!”黃淵耀和候玄演對視一眼,卻是由黃淵耀率先出列,開始廷對。

文科殿試的程序很複雜,崇禎皇帝爲了能給自己搞到明白事兒又不被俗念束縛的新時代好臣子,自然要煞費苦心的挑選。

禮部和倪元璐、方逢年等四名主考擬定的次序雖然稱了大部分臣子的心意,但卻跟崇禎皇帝的想法大相徑庭,所以也是變了又變。

相比之下,武科殿試就很直白,出去尋個空曠的皇家園林,擺上一些基本的弓箭刀槍,試一試這些人到底是不是託關係進來的,那就行了。

由於廠衛嚴密的監視,此次殿試的武科舉人們各自都有真材實料,比如徐彥琦,力大過人,乃是此次武舉中唯一可將百斤大刀揮舞虎虎生風之人。

還有一個叫李萬兩的,名字俗氣,長得也俗氣,然人不可貌相,這小子雙腿用的比雙手還要靈活,在諸武生之中也是無人能及,許多武生都是佩服不已。

如同李萬兩這等有一技之長的武生雜者無算,但是同期之內,徐彥琦卻仍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他雖然敗於鄭冠之手,但卻連獲武科大刀、拳腳和步射三門冠軍,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崇禎看來,這些人都是今後可以培養成朝廷死忠武將的好苗子,沒準裡邊兒就有幾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名將。

大約在殿試後的第三日早晨,皇城內外各門以及各大街小巷都被禁軍和有司差役們貼滿了佈告,相關的消息立時也是滿天飛。

“...文舉,欽點一甲第一名,夏完淳;一甲第二名,黃淵耀;一甲第三名,瞿昌文...二甲第一名,候玄演;二甲第二名,徐錦華...三甲第一名,杜登春;三甲第二名,候玄潔...”

“...武舉,欽點一甲第一名,徐彥琦;一甲第二名,李萬兩;一甲第三名,戚元功...二甲第一名,戚元輔;二甲第二名,董事昌;二甲第三名,韓忠...三甲第一名,劉可貴;三甲第二名,吳中胤;三甲第三名,齊天良;三甲第四名,戚元弼...”

殿試放榜之後,這三年一度的科舉大試暫時也便是告一段落,前來觀榜者雖然有嗟嘆惋惜之人,但大部分都還是面色如常,各自恭賀,相敬如賓。

畢竟,在殿上自己面對皇帝和主考時表現成什麼樣子,各自心裡都明白得很,其實很多人在成績出來以前就可以大致猜到自己的排位,面對這個結果倒是也說不上意外。

“恭喜恭喜,完淳兄登頂龍門,可喜可賀啊!”杜登春見夏完淳看着榜單發呆,當下也是抱着結交的意思上前問好。

卻不料,夏完淳好像根本沒聽到他說的話,根本不爲所動,杜登春窘迫不堪,心中自是有些怒意,這個時候,瞿昌文趕緊笑着出來當和事佬,說道:

“杜兄名列三甲小狀元,也是才識淵博,昌文佩服。”

“哪裡哪裡。”既然有了臺階下,杜登春當仁不讓的踩下來,連連擺手,訕笑着道:“昌文兄登臨一甲,想必日後作爲定然不低,到時候,可不要忘了小弟我。”

“杜兄沒聽過一句話?寧做雞頭不爲風尾。眼下,我瞿昌文便是鳳尾,而杜兄你纔是雞頭,今後仕途還要靠杜兄幫襯纔是。”

“哈哈哈,互相幫襯,互相幫襯!”

杜登春開懷大笑,徹底忘了方纔的不愉快,離開之後又去找同爲一甲第二名的文榜眼黃淵耀,相談甚歡。

其實這次的結果還是很讓人不理解,殿試的時候,崇禎皇帝在面對瞿昌文所提“實心行實政之策”的時候,面有意動,聽夏完淳說奏對的時候卻面不改色,這就已經讓人心有所思。

其實不僅張瑞圖,就連倪元璐和方逢年也都覺得,瞿昌文該是此次的文狀元,然而誰能想到,最後崇禎皇帝欽點的文狀元並非瞿昌文,竟然是那個衆人覺得言論有些過激的夏完淳。

身負幾名主考和禮部各同考官員厚望的瞿昌文卻連第二名都沒有,堪堪保了個文探花的位子,倪元璐聽聞消息以後,也是搖頭嘆道:

“這帝王心思,實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在衆人爲殿試成績奔走相告之時,崇禎皇帝卻和董琦、王先通兩人在內閣單獨召見了一個階下囚,正是前些時日被下獄的逃兵鄭冠。

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隨便說說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一些相關通知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
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隨便說說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一些相關通知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