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

安排好手下一應心腹後,崇禎皇帝來到偏殿,看着眼前被御馬監小太監五花大綁的李巖,心中卻實在沒什麼懲處之心。

李巖被下層官員迫害的不輕,就經歷上來說,他對朝廷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之中,崇禎皇帝擺擺手示意鬆綁,就在他眼前用膳。

皇帝雖然沒說什麼,但小太監們不敢掉以輕心,聽說這李巖亦文亦武,拳腳功夫還有一些,所以根本不敢離開,都是緊張的護衛在崇禎左右。

看着不發一言的李巖,崇禎皇帝擦擦嘴,放下飯碗,隨意道:

“李先生,以你之才,何故要到賊營中屈就呢,爲朝廷效力,爲朕效力,封妻廕子,成全世代美名,難道不好麼?”

畢竟是皇宮大內,李巖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雖然對崇禎皇帝非常痛恨,但他是最起初,見到森嚴侍立的大漢將軍和京營兵士,也還是有些發怵。

崇禎皇帝在暖閣與心腹們商議的時候,李岩心中最開始那種被皇宮震撼的感覺逐漸消散,腦子裡想的全都是等見到崇禎皇帝了,就算拼個身死人亡,也要與他同歸於盡。

可現在真正見到了這位大明朝的皇帝,李巖卻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位皇帝給李巖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根本不像是自己印象中的皇帝。

全天下赤民千千萬,官僚地主等衆多人上人也是無法計量,但皇帝只有一個,該是天之驕子,九五至尊,獨一無二之人。

但眼前的崇禎皇帝,所穿所用根本不像是一個帝王。

他眉間有着深深的憂慮,身上披着五爪龍袍,看似華麗威嚴,但用膳時所做的肢體動作卻不經意間露出內衫中的不少補丁,與農家又有何異?

再看看皇帝所用御膳,竟只是一碟青菜,一碗豆乳,還有半碗米飯,皇帝居然如此清淡樸素,李巖怎麼都不會相信。

他總覺得崇禎皇帝是刻意在自己面前裝樣子,可回頭一想,自己不過是個將死之人,崇禎皇帝遲早都會殺了自己,這麼做又是何必。

“昏君,你可知天下多少人因爲你而家破人亡?”

“你這昏君加徵三餉,以致庶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怨聲載道。如今闖王高義,率領百萬義軍直逼京城,你怕了,怕被我們這些泥腿子拉下皇位,所以才取消根本收不上來的三餉賦銀,妄圖苟延殘喘!”

“昏君,李某說的可對?”

李巖將崇禎皇帝問話當做耳旁風,出口便是一連串的誅心之言。

“放肆!”方正化站在一旁,倒是勃然大怒,直接就要出手把李巖當場廢掉,“李賊,陛下豈是昏君,休要聽那些文人筆墨胡謅!”

李巖呵呵一笑,伸出脖子做出等死狀,但是過了半晌依然無事,睜眼一看,卻見到崇禎皇帝起身背對着自己,說道:

“李先生所說既對也錯,朕在某些人的眼中,的確是昏君。但你說朕是怕丟了這個皇位才取消三響賦銀,那你就錯了,大錯特錯!”

“朕這半輩子渾渾噩噩,沒做幾件對得起百姓的事,天下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個鍋,朕不扛誰來扛,靠那個李自成嗎!?”

“但是朕不能死,大明不能滅!關外韃虜虎視眈眈,全天下又有多少爲我大明盡忠效死的將士?一旦京師陷落,李賊能否擋住韃虜南下,他沒這個本事!”

“朕爲皇帝,當執天下牛耳!朕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皇明三百年社稷,豈能在朕手中毀於一旦。李自成,宵小鼠輩也,朕從來不將他放在眼裡,不惜殺他個人頭滾滾!”

李巖本來也是無話可說,方纔說那些就是想激怒臉皮薄的崇禎,想讓他一怒之下殺了自己,也就算是一了百了。

但是沒想到,崇禎皇帝壓根不在意自己說的那些,哪有皇帝在人前當衆說自己是昏君的,簡直聞所未聞!

不過崇禎皇帝的話,倒是給李巖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忽然間想到,關外還有號稱野戰無敵的韃子,闖王能打贏他們嗎?

農民軍起事並非一帆風順,最開始中原官軍強橫,像洪承疇、大小曹,還有孫傳庭這些人,個個都讓他們聞風喪膽。

前幾年楊嗣昌督師,那“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起初的確有奇效,農民軍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最後還是利用官軍之間的矛盾才能突圍。

楊嗣昌是對農民軍最後一個有作爲的督師,襄陽陷落以後,各路農民軍便是席捲中原,再也難以制約。

說起來,農民軍和關外的韃清配合十分默契,眼看着農民軍要不行的時候,韃子總是適時宜的來上一次入寇,讓官軍兩頭不得兼顧。

wωω●тTk án●℃O 看李巖在沉思,崇禎皇帝也不想再多說,轉頭出了偏殿,對李春說道:

“傳朕的旨意,在宮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先把他圈着,安排兩個宮女好生侍候,沒朕的旨意,不能讓李巖出一點意外。”

“還有,朕在暖閣批閱過的摺子每天晚上都挑一些送到李巖那兒讓他看看!”

......

山西大同鎮城上,高高飄揚着朝廷的玄鳥旗,一排懶懶散散的邊兵戍衛城頭,忽然間,一人睜大眼睛,遠方居然來了一支兵馬。

來者,正是在寧武接到聖旨前來赴任的白廣恩,這支約在一千多人的朝廷兵馬身上大部分帶着傷,都是在代州突圍戰奮勇廝殺最後才倖存下來的。

隊列的最前頭則是欽差李鳳翔和幾十名京師緹騎,拉着二十幾車沉甸甸的銀兩。

“來者何人!”

白廣恩策馬停住,向京師方向遙遙抱拳,高聲道:

“我是白廣恩,告訴你家大帥,速速出城相迎!”

白廣恩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着輕蔑之情,看樣是勢在必得。

姜襄這個人眼下雖然高居總兵之位,但在白廣恩眼中不過是個後輩。

想當年自己累功實鎮總兵的時候,這姜襄還不過是個小小的參將,聽見自己前來,還不是屁顛屁顛的出城迎接。

況且,這次來是爲了代替姜襄成爲大同總兵,可不是和他嘮家常的,姜家是榆林將門,常理來說白廣恩是不會去招惹的。

但皇帝有旨,誅殺姜家九族,十分少見的犒賞了大同邊軍百萬餉銀,有這些銀子做保證,姜家又算得上什麼?

城頭的把總回到城內把這個消息告訴姜襄,姜襄和姜讓正在密謀,還並不知道自己想要投降的事已經被廠衛揭發,只是覺得有些納悶。

“這白廣恩不是已經投了李自成,按理說早就該被那刻薄寡恩的崇禎殺掉,怎麼會來自己這裡。”

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章沒了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四發章推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
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章沒了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四發章推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