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

“茶還是不必上了,我們等着就是。”

聽到待茶,畢懋康和焦勖等人連連擺手,心道如今這待茶誰不知道,那口感實在不敢恭維,宮中的貢茶,竟還不如一般路邊茶館小肆的尋常茶葉香甜可口,說出去也是讓人覺得稀奇。

本來乾等在這裡,就已經是如坐鍼氈,要是再品品這“遠近聞名”的待茶,就更加讓人坐不下去了。

不過換個方向來看,這倒說明了如今崇禎皇帝的勤儉有德,他們也就是肚中發發牢騷,皇帝的這個做法,無論怎麼看都是明主所爲。

聽說皇帝基本不怎麼喝茶,而且還對這苦澀難嚥的待茶大有好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不真的該仔細嚐嚐,這待茶中隱藏着什麼門道也不說不準。

焦勖拿着待茶皺眉不已,正在考慮要不要喝下去。

斜眼一看,見湯若望和南懷仁等洋人已經津津有味的品起來,對茶葉要求不高的他們,喝起來自然沒有官場中人那些異樣感覺。

“讓諸位愛卿久等了,朕和公主許久沒見,自有些想念,一說起來就忘了這些事兒,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崇禎皇帝從內殿走出來,大笑了幾聲,目送公主離開,說話間也回頭看了一眼正在喝茶的湯若望等人。

在宮裡的人,經常要面對皇帝和妃嬪們的各種問題,王德化做到司禮監秉筆前幾名這個位置來,自然是要準備的一應俱全,其他人還在想的時候,就聽他張口道:

“回皇上,眼下是申時三刻,太陽就快下去了。”

回暖閣來,見畢懋康、焦勖、湯若望、南懷仁等人已經是各自站到兩側,崇禎皇帝胡亂翻了翻他們拿上來的摺子,聽前兩人問道。

“對於臣所說之事,皇上怎麼看?”

他們兩個一隻腳才踏進暖閣,便迫不及待的問出來,足見對此事的看重,這個時候湯若望等洋人也在一旁討論着什麼。

適才火器局主事畢懋康、兵仗局主事畢懋康兩人說的,雖然意思含糊不清,但崇禎皇帝畢竟後世穿越來的,一下子就明白。

這兩位大拿提出來的,是落後了此時歐洲半個世紀的線列步兵方案,後世崇禎也從沒深層次的考慮過這些問題,忽然被問住,自然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爲什麼說落後了歐洲半個世紀呢?

早在十七世紀初,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就開創了線列步兵方案,並一直沿用,成爲如今歐洲各國最基本的步兵方案。

大明的步兵,除了一些如戚繼光、王守仁等少部分名將認識到了作戰時陣型和多種武器配合作用以外,其它大多數都是胡亂衝殺。

儘管早在洪武立國時和永樂靖難時,朱元璋和朱棣就清醒地認識到陣型和多兵種協調作戰的重要性,他們的部隊起初也多是如此。

但這只是曇花一現,並沒能成爲明軍主要的作戰方式,此事畢懋康和焦勖代表火器局、兵仗局提出來的,是向全軍普及這種線列步兵方式。

這樣以來,要考慮的方向就太多了。

除最基本的火槍和各種火器、配備要滿足,兵員的衣甲和糧餉不能有缺,不然要生變,還要形成一套完成的線列步兵制度,這才能發揮出先進制度的戰鬥力。

崇禎仍有一個擔憂,不知道這種先進戰法,適不適合如今的明軍,看來無論什麼東西,都是要從新軍和禁軍入手試驗才能知道。

“我朝如今,有什麼可以扔出去的火器嗎?”崇禎皇帝忽然想到後世拿破崙的王牌部隊擲彈兵團,便隨口一問。

畢懋康想了想,道:“回陛下,我朝火器有很多,繁雜且威力參差不齊,不僅有能扔出去的,就是地上埋的,水裡放的,都是應有盡有。”

焦勖“嗯”了一聲,補充道:“但如今威力最大,各衛所最普及的,還是北宋流傳下來,經我朝革新以後的震天雷。”

“震天雷?給朕詳細說說此物。”崇禎皇帝本隨口一問,沒成想真有,一下打起精神,細細與兩人討論起來。

聽二人輪番解釋,崇禎眼睛愈發亮了起來,他孃的,這不就是明朝版的手榴彈麼,要是稍微改動一下,不就是正兒八經的殺虜利器嗎,這麼牛逼的玩意兒怎麼早沒發現。

據他們兩人說,這名爲震天雷的玩意兒,實則就是一顆內有稱爲“火老鼠”的鉤型鐵片的圓球,點火扔出去以後,可以大面積殺傷敵軍。

要是詳細說起來,內中那個稱作“火老鼠”的小玩意兒,放進去可不是簡單的事兒,主要作用是加強殺傷力,但卻和後世美軍手榴彈中放鋼珠是一個原理。

不過這些什麼狗屁原理,自不是崇禎皇帝時下需要考慮的,下頭六局建起來幹甚麼吃的,裡邊各方面兒人才那麼多,就交給他們頭疼去。

自己要考慮的,是改造完了能不能用的事兒,崇禎皇帝聯想到拿破崙兵團的核心擲彈兵,心中大動,道:“二位覺得,要是朕建立一個專門就扔這玩意的兵馬,戰場上作用能有多大?”

除了這震天雷,還有幾個讓崇禎皇帝同樣覺得感興趣,其中一個喚做霹靂球的很“有意思”。

據畢懋康和焦勖他們介紹說,這東西里邊兒除了裝着火藥外,還有巴豆,狼毒,石灰,瀝青,砒霜等物。

最主要的是,這霹靂彈爆炸時會產生大量毒煙,聞到的人不管孱弱還是強壯,口鼻都會流血,不用砍就肯定會玩完,這特麼不就是明朝版的沙林氏毒氣麼?

在崇禎看來,霹靂彈用來對付建虜那幫不是人的玩意兒,或者有朝一日拿去打小日本,讓他們也嚐嚐後世對華夏曾用過的東西,這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這東西萬一控制不好被風給吹回來,誤傷到自己人,那可就不好玩了,所以這事兒到時候得跟這兩位大能提一提,看能不能完美解決掉。

還有一個叫萬人敵的,其實就是明朝版的燃燒彈,是一種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四十公斤,外皮爲泥制。

明軍爲了安全搬運避免誤傷,一般用木框箱隨軍搬運,可以算是早期的燒夷彈。

如上幾種還是明軍普遍裝配的,像是震天雷、萬人敵,中原明軍常用於守城,還有一種喚做“火龍出水”的火器,山東軍常用來清剿水匪,福建等沿海明軍防備倭寇和海盜時,也曾普遍由衛所下發。

李自成三攻開封時,高一功通過地道率隊突入曹門心字樓下方,開封明軍守城把總即採用投擲萬人敵的辦法,消滅並擊潰了突入的流賊,就連高一功也因此受傷。

“這......”

雖說這些東西都是本朝早有的,可畢懋康和焦勖一心只想着加大生產,根本沒意料到眼前這位皇上想的這麼遠,要專門組建一支部隊,用這東西打野戰。

在他們兩人看來,這實則過於超前了,究竟能行麼?

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
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