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

明軍營盤的營牆上,玄鳥旗幟獵獵作響,往日間都是守衛森嚴,這回卻是空蕩蕩的沒見幾個人。

“老馬,你說說這叫什麼事兒!”

“他們在裡邊有吃有喝、又蹦又跳的,咱們卻在這守着,警惕什麼根本不可能來犯的敵人。”

“小莊說的也是我想的,奴酋多爾袞都被咱們的皇上親手砍了腦袋,寧遠的屍體就堆了十幾萬,哪還剩下什麼建奴。”

被喚做老馬那個把總還是小心得很,雖然心裡也知道不會有什麼敵人,但還是嚴肅地道:

“你們幾個小子,抽籤抽的,認睹就得服輸,誰讓你們運氣背,一百多號人就抽到你們了。”

“馬爺說的是,咱自己抽的籤,就是跪着也得守完呀!”最先說話那小莊打趣幾聲,無奈的道。

“去,就你小子話多!”

在他們身後的大營,深夜中卻是被照的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蒙古各部和朝鮮人都在大營之中,蒙古人帶來了草原上特有的烤全羊和馬奶酒,朝鮮人也背了一桶桶的醃菜。

他們邊吃邊喝,又唱又跳,載歌載舞,哪裡還像那個嚴謹的一絲不苟的禁軍大營。

朝鮮軍總督林慶業和察哈爾汗王布爾民坐在一起有說有笑。

不一會,張世澤從崇禎皇帝的御帳中走出來,坐在了他們身旁,直接將桌上的一杯馬奶酒一飲而盡。

喝完,他砸吧砸吧嘴,皺眉道:“什麼玩意兒這是,這麼難喝??”

布爾民哈哈大笑,“英國公,你再喝一杯,照我說的喝,不好喝,你砍了我!”

說着,他親自接過僕人端來的酒壺親自給張世澤倒了一杯。

“英國公,皇上是什麼意思?”趁着布爾民倒酒,林慶業湊上去,有些捉摸不透的問道。

要不說,這大明就是天朝上國,人家的皇帝心思常人都是根本猜不透。

這樣的大勝之下,徹底解決了在遼東爲禍多年的滿清,居然還是悶悶不樂。

“唉,不知道,皇上的心思咱們還是不要去猜,絞盡腦汁也想不到的。”張世澤擺擺手,照布爾民說的喝完,眼前一亮,道:

“哎,這麼喝法味道還真的不錯,對了榮王,我早有一事早就想和你說,藉着這次大勝之機,酒壯慫人膽,也好問問你。”

布爾民沒多想,隨口道:“什麼事情?長生天在上,只要我布爾民能辦到,定當爲英國公赴湯蹈火!”

向來一副憨厚樣子的張世澤,這回露出了本來面目,臉上浮現出一副陰蕩的笑容:

“聽說你們察哈爾的姑娘個個性如烈火,與我們中原女子很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嘖,沒想到英國公還好這口?”布爾民大笑幾聲,倒沒覺得有什麼無禮之處,他也真性情地道:

“要不這樣,這回打完回去之後,請英國公一定要親自到察哈爾來,我部族中的貴族女子,全憑您挑!”

張世澤搓搓手,有些期待,看他那副猴急的模樣,顯然不是裝的。

林慶業看着他們,也是微微一笑,撕下羊腿開始狼吞虎嚥。

“皇上,弟兄們好久沒有如此這般的放鬆了,都推我出來,求皇上能多寬出幾日,讓大家好好鬧鬧。”

御帳之內,崇禎皇帝看着進帳來王先通那副窘迫的樣子,一直板着的臉也是微微一笑,道:

“軍中熱熱鬧鬧的也沒有什麼,這個事兒就不用來問朕了,你們看着辦,別太過火就行。”

“嘿嘿,臣代兄弟們多謝皇上了,皇上不出來與大家一起樂呵樂呵?”王先通一直擔憂的神色一下變得豁然開朗,大笑着問道。

“不了,你先出去吧。”

“臣告退。”

......

時下的大清朝,可真是什麼都不剩下了。

本來八旗就被崇禎御駕親征幾仗給打殘了,多爾袞憑藉一己之力愣是扭轉局面,讓他們又有了一戰之力。

可誰想到,現在的大明實在是變化太過巨大,就是多爾袞,都無法補上兩者之間這巨大的落差。

沒了多爾袞,盛京城內留守的八旗貴族們都是慌了神,趕緊把被軟禁多年的布木布泰和福臨又給推了出來。

福臨再次繼位做了大清的皇帝,布木布泰也又成了皇太后,可眼下這個局面,和當初卻是大不一樣了。

這幾日,不斷傳來明軍多路反攻的消息。

黃蜚與張名振攻陷金州、復州、蓋州等地,鳳凰城一帶又出現了舉着大明旗號的大批漢人義軍。

再加上多爾袞已經戰略放棄了兩黃旗舊地赫圖阿拉一帶,現在大清所能控制的地盤,每一天都在成倍的縮小。

汗王大殿之上,布木布泰揉了揉生疼的腦袋,見四周鴉雀無聲,無奈地道:

“怎麼,平時跟着多爾袞的時候,一個個不是挺能出主意的嗎,這次怎麼全都變成啞巴了?”

“現在這個情況,到底該怎麼辦,你們倒是拿出個主意來啊。”

這時候,內院大學士孫之獬出來說道:“太后,皇上,奴才有話說。”

“講!”布木布泰嬌喝道。

“奴才覺得南蠻勢大,如今非是硬拼之時,我大清該從容退往赫圖阿拉,待東山再起......”

不等他說完,布木布泰起身冷哼道:“東山再起?我愛新覺羅家哪兒還有那麼多機會東山再起?”

“當初讓你們入關,你們不聽,當初讓你們攻山海關,你們還是不聽。”

“整天就守着自己關外這一畝三分地,幾座田莊,多少多少牛錄的蒙漢阿哈,成天在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大清不敗纔怪了!”

孫之獬也被駁斥的啞口無言,畢竟當初他也是不贊成多爾袞孤懸一意要去奪山海關的。

現在出了這檔子事兒,倒也不能完全說自己沒有責任。

現在的孫之獬,還有很多站在這裡的漢臣已經在爲自己思考退路了。

他們雖說侍清多年,但終歸身上還是流淌着漢人的血,再說了法不責衆,想必崇禎皇帝也不會做的那麼絕。

此時大明收復遼東已成定數,就連多爾袞都死了,眼下唯一還可能活着的就是多鐸了。

“皇上,太后,最新消息。”

“豫親王在從六殿河退往寧遠一帶時,遭遇明國藺養成、張鼐及馬進忠等數路大軍團團圍困,所部被全殲,無一生還!”

正在孫之獬剛剛想到這裡的時候,從門外急促地跑進來一名黃衣侍衛,說完便匆匆退下。

這個消息一傳來,殿上王公貴族們最後的希望也宣告破滅,布木布泰癱軟在位子上,臉上滿是絕望。

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
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