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

狄三品已經下令將城隍廟血洗,張獻忠的傳令兵趕到之時,只能見到滿地的百姓屍骸,當下,這傳令兵噗通跪在地上,完全不敢相信眼前事實。

他們大西軍,竟也幹出屠戮百姓的事情來了。

激憤難耐之下,這傳令兵上前揪住正在哈哈大笑那狄三品的衣領,怒吼着喊道:“你這是做什麼,他們是百姓,他們都是女人和孩子,爲什麼要殺人!?”

狄三品怎麼說也是千軍都督馮雙禮的得力屬下,於馮部威望本就是相當高,如今馮雙禮被李佔春陣殺,他便是順手接管了馮部兵馬,豈能沒有一點私心。

他一下掙脫,反手給了這傳令兵一腳,冠冕堂皇的道:

“這些人哪裡是百姓,都是官軍細作,若將他們留下來,我大西軍動向就將盡爲朝廷所知!你一個小小的令兵,知道些什麼,竟敢如此以下犯上?”

“以下犯上?狄三品,我們跟着八大王的時候,你還是官軍下面的一條狗!”那傳令兵倒是絲毫不懼,他怒而起身,瞪着狄三品。

不過他也不敢將狄三品怎麼樣,反而直接把身上大西軍的衣甲撕爛,憤怒道:

“當初跟着八大王,就是爲了反抗朝廷暴政,現如今倒好,朝廷知道保護百姓了,我們倒開始欺壓百姓,老子不幹了!!”

“我們也走!”

“就是,這些可都是川民!”

看着不斷離去的馮部兵士,狄三品鷹鉤鼻上掛着的雙眼顯得愈發深恨,他將手按在刀把子上,忽地上前幾步,將正在離開那傳令兵身子一刀貫穿。

“走,去哪?去投官軍!?”

狄三品將屍體扔到一邊,環視周圍,沉聲道:“還有誰要跟着他去投奔官軍的,現在可以離開了,不過你們要橫着走,因爲本將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聞言,方纔那些大西軍都是面色猶豫,站定不動。

不久之後,聽見馮部的異動,張獻忠卻並未如李定國所期盼的那樣,直接手刃了狄三品,正相反,他赦免了狄三品擅殺傳令兵的罪過,下了一道命令,讓其暫時接管馮雙禮餘部,主攻忠州。

其實,從張獻忠的角度來看,這樣做也是一時無奈之舉。

馮雙禮的陣亡,對大西軍上下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大將戰死,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馮部上下近十萬人,唯有狄三品能穩住馮部人心,就此一點,張獻忠便不得不利用上。

況且,不僅馮部,艾能奇等部全都高呼爲馮雙禮報仇,城隍廟的百姓已經死了,張獻忠明知人死不能復生,更不可能爲了死了的百姓去擾亂軍心。

至於李定國,張獻忠不是沒有考慮過讓他接管馮部,不過這個念頭僅是在腦海中出現片刻,便被張獻忠搖頭否決。

在他看來,反正大西這次是必定要克定全川的,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將消散在大西鼎盛的煙雲之中,這區區數百女人和孩子,又能激起多大的風浪。

......

崇禎十九年,張獻忠集結三十餘萬大西軍圍攻忠州城,藩王朱榮藩焚府自盡,守備劉道貞斬大西軍都督郝希文,但終究抵擋不住大西軍的人海攻勢。

最終,忠州城破,城內朝廷守軍被全殲,守備劉道貞戰死城頭。

緊接着,四川總督秦良玉指揮曾英、李佔春等部馳援忠州,最終以弱勝強,陣破大西軍三十餘萬,繼而奇襲重慶,收復全府,又稱重慶大捷。

當時身在南京的重慶皇帝,以此大捷與遵東奇捷、定諸藩禍亂共同獻表皇陵,天下雷動。

這麼一看,四川境內戰爭的天平,像是在朝大明有利的方向走。

不過好景不長,崇禎二十年三月,張獻忠盡出大西軍四十餘萬,號稱五十萬,連克瀘州、江津等地,最終再度攻陷重慶。

孫可望率領的十萬大西軍,已經直奔武昌,同大順高一功部勝利會師,開始向三十餘萬左軍屯駐的武昌一帶逼近。

據說左良玉聽聞高一功聯合孫可望,總計二十餘萬大軍,當時便大驚失色,接連向朝廷告急,求援。

不過此時朝廷又哪裡會有援軍,就算是有,崇禎也決然不會耗費軍力和民力,去援救一個不聽號令的左良玉。

京畿、山東一帶兵馬被抽調一空,崇禎皇帝甚至御駕親征,率領大軍在山海關與多爾袞爭搶山海關。

中原一帶,五省總督陳奇瑜調西北大營與寧武軍等各路兵馬,親自坐鎮在平陽府的重鎮臨汾。

張獻忠出兵攻陷重慶的同一日,劉宗敏率領十餘萬大順軍,自潼關而出,十三戰皆捷,聲勢浩大,中原明軍望風披靡。

四月四日,大順軍克風陵關,守備董華戰死,駐關明軍被全殲。

四月五日,大順軍連克山芮、解州、安邑、夏縣等地,據稱,說過之處,旌旗蔽日,人喊馬嘶,一眼望不到盡頭,是時兵鋒極盛。

四月七日,河津總兵馬林率部馳援,卻在稷神山遭遇大順軍伏擊,馬林被劉宗敏所殺,明軍餘部被大順軍全殲,河津明軍聽聞主將已死,不戰而潰。

三月八日凌晨,大順軍陷太平關,三日之後,進圍翼城。

翼城的西北方向二十餘里,便是陳奇瑜重兵防備的臨汾,也是如今山西一帶戰局的關鍵點,臨汾若失,不僅平陽府將盡落入賊手,山西大局也將改寫。

根據陳奇瑜日前的佈置,宣鎮總兵高傑駐紮在鄉寧,大同總兵白廣恩剛剛率部趕至浮山,山西總兵周遇吉則率寧武軍守備臨汾,太原總兵王光泰進駐岳陽,隨時南下增援。

餘者官軍,除了一同在臨汾的,大部都分散在平陽府北部,聽從陳奇瑜檄令行事。

除了山西平陽府,高一功領着七萬餘人自屋山而出,進圍陽城,總兵牛見選率部嚴防死守,高一功初戰受挫,佯敗撤退,沿途扔下兵器輜重。

牛見選不識計策,意圖立功,即率兩千餘騎窮追猛打,不料追至析城山時被大順軍四面合圍。

最後,陽城總兵牛見選力戰而亡,餘部兩千騎被全殲。

高一功繼而率部猛攻陽城,雖主將陣亡,但守城明軍仍奮力死戰,大順軍於當夜破城,安撫百姓,開倉放糧,擴軍備戰,如今已是達到了席捲整個寧山衛的地步。

據駐守在澤州的寧山總兵鄭家棟的線報稱,這高一功攻取陽城之後,並沒急着直接圍困澤州城,反而率部北進繞了一圈,將劉村寨、竇莊、空倉堡、永和隘一帶攻下,並且派了兩萬餘人向陵川官軍施壓,這纔開始向澤州城逼近。

看起來,高一功是在逐步掃除朝廷在澤州的外圍城鎮和據點,鄭家棟雖然明白他的意圖,但自身兵力不足,根本無法出城。

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
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