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

京師城外大營,中軍帳外環衛着一羣西廠番子。

“國公爺,皇上意思你可是明白了?”西廠提督曹化淳將幾個隨身的番子支出去,正色問道。

張世澤聽曹化淳說完,便是帶着團營總督董琦、參將齊正遠等一批新軍將領起身,皺眉問道:

“皇上怎麼會有這個想法?”

“國公爺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曹化淳冷笑一聲,見張世澤面露不解,不似知道,這才解釋說道:

“劉澤清那個犯上作亂的賊子留在山東就是一大禍害,此番朝廷兩次大捷,京、團兩營新軍名頭已經打響了。”

“聖上的意思,就是將軍餉發到山東官兵手中,趁此時機把劉澤清做了。”

張世澤先是毫不猶豫的點頭接下這份差事,而後面色沉吟的跟隨曹化淳走出帳外。

畢竟這劉澤清不比姜襄和王承胤,山東一帶各路官軍不聽約束已久,許多文臣武將不明不白的死在那裡。

原來的朝廷根本沒有現在這種京營、團營和各地忠君之士奉詔趕來的勤王大軍,既不敢過問,也不敢多管,實在是混亂。

看着幾十車的白銀,張世澤點頭道:

“那劉澤清的事在下也多有耳聞,左營聚衆幾十萬,朝廷管束不及,但劉部只有數萬,倒是可以一試。”

曹化淳聞言放下心來,這時候董琦伸出手摸了摸車輪,蹲下來問道:

“此次前往山東發餉,皇上是否下詔讓團營同去?”

良鄉大捷的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甲子營的牢獄罪犯奮勇,自那以後,崇禎皇帝便是下詔,將立有功勳的甲子營兵將赦免無罪,並且賜下銀兩,准許他們各自回鄉。

實際上,這些銀兩甲子營的兵士們雖然收下,但大部分人都是京城人士,此番戴罪立功,本來就是功勳之身,又有誰會回家無所事事?

新編團營主力除甲子營以外,還有駙馬鞏永固負責招募、編練的乙子營,再加上前段時間整合在一起的京畿一帶的各衛禁軍,總人數也有接近四萬。

新編團營戰鬥力等各個方面雖然都不如京營,但董琦還是非常有信心,他倒沒有什麼私心,深知一切都是崇禎給的,隨手一道聖旨就能再給收回去。

況且,自己以及部下的家人都在京師,在這種亂世,自然是要爭着出去立些功勳纔是。

曹化淳卻是搖搖頭,說道:

“京畿一帶尚且不穩,陛下對團營及騰驤四衛營另有安排,此次便只是京營和一些勤王軍出征。”

曹化淳話中有話,先是看了一眼天邊,又道: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錦衣衛的通令應當已是傳到山東千戶所了吧!接下來老奴要傳陛下口諭。”

張世澤和董琦等人對視一眼,帶着新軍將領紛紛半跪在地。

“大明皇帝口諭:英國公記住,敵退我進,敵進我退,不可與敵力戰。以保存實力,摧敵軍心爲上,劉澤清的部下,也都曾是大明的臣子。”

“臣等謹記!”

......

山東,臨清州。

在年初的時候,作爲山東總兵的劉澤清與唐通、黃得功等人分先後接到朝廷勤王詔令。

山東一帶的各路官軍雖然都聽聞朝廷詔令勤王的事,但人人只求自保,沒有誰敢於妄動,都是待價而沽的打算。

當時劉澤清正在青州府屯駐,作爲朝廷正選的山東總兵,接到詔令之後這貨的表現倒還中肯,先在青州府一帶聚齊兵馬,說是擇日誓師勤王。

傳詔的太監大概也覺得山東是虎狼之地,也沒管劉澤清是不是在演戲,反正傳完了詔便是馬不停蹄的離開了。

可誰也沒想到,劉澤清根本就沒安什麼好心,在青州一帶聚了兩個多月的兵,眼見崇禎皇帝爲南賊被虜的形勢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卻直奔臨清去了。

也是,那個時候朝廷忙於自保,根本無暇顧及劉澤清這支亦兵亦賊的官軍。

青州到臨清要穿過整個濟南府,由於朝廷的補發軍餉活動還沒有達到山東一帶,劉部多年無餉,再加上劉澤清因爲猜忌朝廷故意不給山東發餉,便是開始無所顧慮的劫掠百姓。

劉部數萬官軍,沿途所至卻和流賊毫無二致,影響實際上更甚於流賊。

現在這種時候,無論李自成、張獻忠還是多爾袞,但凡稍微有爭奪天下這種心思的,都是不約而同的開始約束部下,大家都知道,起碼要在明面上收攏民心。

在崇禎皇帝的詔令之下,現如今的明廷居於天時,所作所爲實際上也是收攏將士和百姓忠心的做法。

劉澤清尚且不如左良玉,歷史上的左良玉還動過清君側的心思,他卻不然,和吳三桂一樣都是打着坐觀成敗,好當一方走狗的心思。

劉部抵達臨清州城時,守城參將劉孔和聽聞劉澤清沿途所作所爲,便是又恐又怒,以朝廷旨意爲由拒納劉部入城。

劉澤清自恃所部數萬之衆,悍然指揮部卒圍攻臨清州城,大約是三個多月前,付出了較大代價的劉部總算是攻破臨清州城。

緊跟着,奮勇守城的參將劉孔和與知州都被劉澤清所殺,守城的兩千餘名朝廷官兵被屠戮一空,劉澤清則謊稱剿賊大勝,將首級封爲驗功。

劉部駐紮至今數月有餘,而臨清一帶已成鬼域。

但凡劉部官軍所至,百姓皆是哭嚎遍地,稍有姿色的婦女都要擔心自己被姦淫,百姓家中就算關緊門窗日夜不出,也還是會有官兵挨家挨戶的搜刮。

劉澤清種種行爲,幾乎和左良玉如出一轍,就崇禎十七年來看,造成的影響比左營還要更甚。

除此之外,有傳聞說劉澤清此前許多功勞都是利用職權搶奪武定州參將邱磊,兗州總兵牟文綬等山東軍將的功勞,實際由自己所立的是屈指可數。

然而就算這樣,山東一帶的文臣武將也還是少有人上疏彈劾劉澤清驕橫跋扈之事,因爲大家都知道劉澤清桀驁雖不如高傑,但這仍只會給自己招致殺身之貨。

早在許多年前開始,朝廷便是隻會處置無職無權的文臣,對劉澤清這等擁有重兵的實鎮總兵根本不會下狠手。

劉澤清深知此理,自己麾下的數萬兵馬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若是沒了這些兵馬,他比一個土寇尚且不如,誰又會當他是山東總兵。

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
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