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

“快撤,這衛城守不住了!”

“快跑啊,蒙古人上來了!”

明軍連續進攻了一整日,終於將甕城外的一座甕城攻下,兀良哈鎮的蒙古兵們嘴裡咬着鋼刀,跳上城頭便開始大殺特殺。

這衛的吳軍兵士一是沒了指揮將官,二也是被箭雨和火炮的輪番打擊弄的士氣低糜,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便是降的降、逃的逃。

而且說實在,明軍的諸多火炮,也裝填霰彈、實心彈等各種規格的彈丸嚴陣以待,無論專事殺傷還是專事攻城,都能遊刃有餘。

蒙古兵們從各種通道和雲梯上衝進來,除卻被直接攻陷的那衛,西門甕城外的另一衛城實際上也是抵抗稀微。

這裡的吳軍守將早有投降朝廷之心,見另一衛已然失陷,更不剩下什麼頑抗之心,便是心安理得的直接舉兵投降。

張世澤騎着馬在後頭,身後是成片被兀良哈諸部聯軍換下來的明軍各鎮將士,看着蒙古人已經登上城頭,神情顯得有些意外。

“這烏爾邁的蒙古兵,戰鬥力居然如此之強?看起來,倒是要和禁軍不相上下了。”

“那要看分誰用了。”

一旁換下來的楊御藩笑了笑,似乎預感到自己即將再次踏入戰場,說道:“若是當今聖上在用,那戰鬥力自然強悍,可若是在辮子賊那邊,便可想而知了。”

“不過英國公你說錯了一點,這蒙古人戰鬥力雖強,但絕不可能強的過禁軍,你這是當局者迷啊!”

“還得是皇上聖明啊!”

張世澤點點頭,不置可否,轉頭下令道:“傳我的令,讓牟總兵率領山東軍加緊進攻西門甕城,黃總兵率本部由北衛入城,楊總兵,你的手......”

“呃,哈哈哈,不礙事!”

楊御藩低下頭看了看自己空蕩蕩飄着的衣袖,大聲笑了幾下,說道:“這不算什麼,咱們征戰沙場的,什麼時候身上不帶點兒傷?”

“這是男人的榮耀,斷臂還能上戰場砍人的,這天底下又有幾個。”

雖然他話說的輕鬆,不過張世澤眼中仍有擔憂身色,見楊御藩堅持,他也是道:

“好,那本公命你入甕城後,率部朝南行軍,南邊的衛城和關隘,就交託楊總兵了。”

見楊御藩帶人去了,張鼐上前望着他有些單薄的身子,說道:“楊總兵是楊老帥獨苗了吧,若是此戰有個三長兩短的,是不是得給一門忠烈留個後啊?”

本來張世澤是想把城南的工作交給張鼐,此時聽他這麼說也才忽然想起來,想到爲國征戰一生後死於三屯營的楊肇基,他心中也是覺得這楊門一代的確不易,便點點頭道:

“張總兵,你點五千精銳,入城以後跟隨三屯營兵馬向南行軍,若楊總兵有何不測,見機行事。”

張鼐點點頭,抱拳道:“英國公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

很快,張世澤的軍令便被各總兵將帥傳到下面的將士耳中。

“咚咚咚——”

後方陡然響起激昂的戰鼓聲,戰場每隔一小段距離便被擺放上大鼓,輜重營專門挑出一些身強體壯持續性好的兵士專門敲鼓,用以激振軍心。

在這鼓聲中,密密麻麻身着統一官兵盔甲的兵士開始聚齊,再次形成三個集羣開始進攻。

他們在層層蒙上皮革的戰車保護下,再加上先前已經填平的壕溝和破壞掉的陷阱,各部的官兵們這次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來到了城牆下搭着的雲梯面前。

“上,快上!”

“圓木呢,怎麼還沒到!?”甕城雖然已經告破,但是城門畢竟上了閘,不是這麼好開,牟文綬急躁起來,揮手道:

“叫人推圓木來撞門,再等,功勞都被這幫蒙古人搶光了!”

“是,大帥!”

不知何時起,牟文綬的部下也開始稱呼他做大帥了,若是以前,牟文綬肯定會狠狠地呵斥回去。

但是現在他聽見了,眼中動了動,卻是像沒聽見一樣。

山東軍在下面拼命撞門,城牆後的殘存吳軍火銃兵們,便開始瞄準這些兵士不斷開銃,這三眼銃雖然距離短,但向下發射的威力還是很強。

打在鐵盾上的鉛彈甚至能被強勁的力道彈射到旁邊,刮傷幾個正在推動圓木的兵士,而且這“鏘”的一聲,也讓持盾兵士耳間嗡嗡作響,不自主地揉了揉耳朵。

還停留在下面的兀良哈諸部弓箭手們,用不着烏爾邁再指揮,因爲此時他已經率領兀良哈前鋒衝到裡面開始爭搶甕城。

城下的這批箭手見攻城明軍受到還擊,也是拼命的掩護射箭。

?蒙古人畢竟都是老道的箭手,射向城頭吳軍的箭矢,只有少部分是射在不痛不癢的手臂上,大多數都射到他們的胸間與面門上。

一個吳軍火銃手剛剛把頭探出垛口,想要向下給官兵來一發,可他剛剛打出這一發,下頭的蒙古弓箭手便抓住機會一箭射了回來。

“啊!!!”

這吳軍的一發射到圓木上,但蒙古箭手的箭矢卻極爲精準,一箭穿喉,他慘嚎一聲,扔下手中三眼銃,捂着逐漸漏風的脖頸仰面栽落下去。

實際上,這種零星的抵抗,雖然對山東軍也造成了一些傷亡,不過卻根本抵擋不了大勢所趨,兩座衛城相繼被攻破後,西門甕城也是岌岌可危。

“散開,都給老子散開!!”

把守甕城的吳軍守將都有些約束不住自己的隊伍,更不用說走上城頭看外面的情況了。

“拿刀抽人,實在不行就砍人,隊伍不能亂!”

好在身邊這些人都是老兵,軍官們拿着刀背、鞭子大罵了一陣之後,甕城內的留守隊伍倒也是差不多分開。

可分是分開了,人羣還是止不住的潰散,從兩衛上跑回來的敗兵也一窩蜂似的跑回來,一下子衝散了這守將好不容易整理起來的陣型。

敗兵源源不斷,甕城內的吳軍都被自己人衝散,這守將更是無奈,話雖然說的很,但總不能良莠不論全都殺吧?

敗兵的人數比自己這邊還多,要是一不小心給逼反了,朝廷還是自己這邊都活不下去。

這守將雖然明知該怎麼防備,但卻奈何沒有任何辦法,亂兵太多了,城裡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亂了。

他眼睜睜看着烏爾邁帶着一整批殺紅眼的蒙古兵衝殺進來,就如同狼羣在羊羣中一樣,在敗軍中瘋狂的肆虐。

沒有見到這些蒙古人之前,這守將還在給手下打氣。

“大家不用擔心,這些蒙古人肯定不如辮子賊,在關外就是些二韃子,不會有什麼重裝備。”

“只要咱們把甕城守住,關寧軍殺韃子有一套,等他們的援軍過來,到時候就是裡外開花,甕中捉鱉。”

云云此類。

然而現在這種時候,並沒有什麼人聽他的狗屁彎彎繞,大家都知道關寧軍戰鬥力強,可是到底人家會不會管自己?

與其等人家來救,倒不如自己先跑了算了!

除了這些打定主意要跑的,餘下那些要留下來頑抗的通過垛口朝着外面一望,頭皮又是發麻,瞬間沒了任何戰意。

他們分明瞧見了無數的明軍又從左右兩衛城和關前漫山遍野衝來,就這個人數,自己怎麼打都不可能贏啊。

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
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章沒了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