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

東征以後,山海關重新握到大明手裡,這更使得長城防線固若金湯。

歸化城的重新修建,還有崇禎皇帝親至塞外主持會盟,這都促進了塞外北部蒙古幾個較大的部落和諸多中小部落的臣服進程。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王世忠的斡旋。

多年與清軍和蒙古鏖戰的明軍騰出手來,經過了一次大型的軍制整改,轟轟烈烈的操練了幾個月,終於在崇禎二十年十一月兵分兩路,開始南征。

張世澤率領的西路軍一路連戰連捷,高傑、白廣恩、馬爌、戚元輔等將各有功勳,流賊望風披靡,馬崇僖、張天琳甚至田見秀等人都是紛紛歸降。

東路軍雖有挫折,但馮銓出人意料的打入敵後卻出了奇效。

馮銓勸降劉體純成功,率部於大名反正,董琦率領禁軍野戰堂堂正正擊潰僞順綿候袁宗第,又一次在世人眼中亮了名。

又有紫荊關總兵馬科斬殺袁宗第,得立頭功,低糜五年之後再次證明了自己,山東總兵牟文綬、副將邱磊等將亦各有功勳。

值得一提的是,戚家小將戚元弼第一次脫離自己兩個哥哥獨立作戰,居然也立大功,世人言,戚家如今這三個小輩各有千秋,終未丟了戚家軍的威名。

總的來說,明軍東西兩路大軍分批南下,雖然過程不盡完美,但最終都得到了令人滿意的戰果。

順軍一路狼狽敗退回西安,以田見秀、劉體仁爲首的大批僞順文武紛紛投效大明,奉命支援的李過也於途中慘敗。

擊潰建虜,數敗賊寇,如今的明軍就如脫胎換骨一眼,他們的戰績足以令世人噤聲,尤其是京師禁軍,更讓人刮目相看。

七萬禁軍,東西兩路各三萬,皆是各部中當之無愧的主力樑柱,董琦擊潰袁宗第所部,靠的就是那三萬臨危不懼、令行禁止的禁軍。

時至今日,崇禎皇帝中興之主的呼聲已是此起彼伏,便是前者都已經有些飄飄然,畢竟能到今日這一步,起先也是沒有預料到的。

飄歸飄,戰策還得認真制定。

後世看過聽過太多反派本來啥事沒有自己非要作死的“成功”案例,所以崇禎皇帝每當飄的時候就強行提醒自己:看那些電視劇和小說裡反派都怎麼玩完的。

自己身爲主角,怎麼可能輕易飄起來呢,那肯定是他們越飄朕就越鎮定,要不說朕怎麼是皇帝呢?

收復山西、京畿兩省之後的明軍基本都陷入狂喜和忘乎所以的狀態,在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卻非常堅定的改變策略。

連戰連捷的明軍沒有按大多數人所想的那樣,急着繼續向前追擊,卻是開始休養生息,按兵部規劃的區域趕赴各處屯駐,重新修整。

無數的流民開始改土歸流,分田分地和免稅免賦的政策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這個普天同慶的一六四八年初,關外卻出了一件大事。

......

多爾袞爭奪山海關的這個決定,不能說是錯了,只能說是非常超前,超前的讓包括代善、濟爾哈朗甚至是布木布泰都不能理解。

只有多爾袞明白,大清從一六四七年底那場鉅變中失去了什麼,他們失去了六十年來可以奪下山海關,入主中原的唯一機會。

多爾袞想的往往要比其他人更深、更遠,在他看來,上一戰的失敗,意味着愛新覺羅氏三代的努力,幾乎就要白費了。

他在所有人反對的時候,義無反顧的率領所有能聚攏的部下出兵,這是一場豪賭。

對於賭徒來說,每一場豪賭都能決定生死,多爾袞向來是個徹頭徹尾的賭徒,這場自然也不例外,他選擇孤注一擲。

若勝了,他便是真正的英雄,可現實卻狠狠抽了他一巴掌,這一巴掌抽的很疼、很響,直接抽醒了還在婦人之仁的多爾袞。

他敗了,敗給漢人狗皇帝親自率領的東征大軍手上。

這一敗不打緊,連帶着徹底失去了朵顏三衛地區,最重要的是,關外科爾沁、和碩特等部也不再是他所能控制。

多年來好不容易積攢的大好形勢,在區區幾個月的時間裡急劇惡化,而當他率部回到盛京的時候,卻只是見到那幫八旗貴族在縱情享樂、溺於聲色的噁心場景。

這一幕,讓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明崇禎二十一年正月初八,僞清順治五年,多爾袞端端正正的穿戴着攝政王的華貴服飾,一如既往的來到崇政殿。

剛剛來到殿外,多爾袞便見一羣正在外面等待上朝的八旗王公貴族,這些人見到他來了,紛紛恭敬的低頭行禮。

“臣等見過攝政王!”

“......”

若是以往,多爾袞多少還會禮貌的回上一句,可這次他卻面無表情的從這些人面前走了過去,沒說出一個字。

“切,神氣什麼?”

“若不是你在關外慘敗,讓我大清八旗損失慘重,哪至於如今讓這幫南蠻子神氣起來,這竟然還擺起譜來了,簡直不可理喻。”

“真是丟我大清的臉,竟然還好意思回來上朝!”

多爾袞慢慢走到福臨的龍椅下,看着嶄新的龍椅高高在上,一時之間竟有些眩暈。

看着這象徵着至高權利的龍椅距自己只有區區三步的距離,多爾袞眼神逐漸堅定下來,頭也不回的沉聲道:

“禮親王,輔政叔王,還有後面的各位,該進來了。”

人羣中,范文程和孫之獬偷偷交換了下眼神,眼睛中的光芒卻是變得複雜起來。

若說眼下在場這些王公大臣誰最會察言觀色,還要當屬這些剃髮降清的漢臣,多爾袞只說了這一句,范文程和孫之獬便察覺到今日要有大事發生。

結合前段時間傳來的兩白旗等兵馬大動的傳聞,更是令他們心中激起了千層浪,難不成,這多爾袞要......?

“多爾袞,你什麼意思,老夫可是親王,皇上未來臨朝,你擅自入殿已是僭越大罪,老夫不與你計較更是仁慈,你怎麼敢如此無禮?”

“皇上和太后,究竟你還放不放在眼裡!”

代善貴爲禮親王,又掌管正紅旗,在八旗中向來倍受尊敬,如今多爾袞敗北以後權威驟降,更是不將他放在眼裡,說話間已對其頗有斥責。

“你進不進?”忽然,從旁側傳來一陣腳步聲,多鐸穿戴着鑲白旗的盔甲,瞪眼上前逼迫幾步,“糟老頭子,我十三哥叫你進,你就得進!”

多鐸直接抽出亮閃閃的虎頭大刀,堂而皇之站在一衆王公貝勒面前,他周圍的那些鑲白旗甲兵也是紛紛出手,面色不善。

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
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