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

“既然皇上已經決定了,妾也是不好再問,不要弄出太大的亂子就好。”聽崇禎皇帝不容置疑的語氣,張嫣嘆了口氣,心道這位皇帝自己也比較瞭解,這個語氣說出話來,想必是不會有什麼周旋的餘地了。

說完,張嫣忽然間想到什麼似的,又是說道:“但皇上要記住,孔氏不要輕易去動,北宗傳承若是在我大明朝的時候出了什麼茬子,恐我歷代先帝都會因此而蒙羞。

此事不比罷黜東林,皇上需得三思,慎行!”

聞言,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不過並沒說什麼,行禮之後便直接扭頭走出仁壽殿。

見到崇禎皇帝這個態度,一旁仁壽殿的女官上前附耳道:

“看樣子,皇上像是沒聽進去?”

“不管了,他自有自己的路要走,本宮能提個醒,也算是盡到了該盡的責任,大明要是能在這崇禎年中興就好了,這樣一來,本宮去見熹宗皇帝的時候也就能含笑了。”張嫣擺擺手,說完這話便是收回目光,正色吩咐道:

“去坤寧宮傳周氏來見本宮。”

......

出了仁壽殿之後,崇禎皇帝招手示意寸步不離跟在身邊的方正化,問道:“今日朕來見過懿安皇后的事不要傳出去,尤其是和朝中。

再有,御馬監要在仁壽殿外圍加派人手,免得有什麼不開眼的蠢貨爲了今日朝上的事再來煩擾懿安皇后。”

“臣明白,可若懿安皇后要出門,是攔還是不攔着?”方正化欲言又止。

“混賬。”崇禎皇帝拂袖說道:“懿安皇后乃朕仙逝皇兄之妻,就是朕,都要畢恭畢敬,若是觸怒了鳳駕,你們這些下人有幾個腦袋夠砍?”

方正化也是驚恐萬伏的連道罪過,但實際他心裡就和明鏡一樣,崇禎皇帝說的話雖然重,但面上卻絲毫瞧不見什麼惱怒之情,可見是並沒有什麼懲處之心的,自己作態一番也就過去了。

一行人走到冬暖閣門口的時候,崇禎皇帝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轉頭道:“方纔懿安皇后和朕提起派兵接管曲阜縣城防的事,動用你內廠的番子們在暗地查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誰在仁壽殿多嘴!

如果此人和東林黨有什麼瓜葛,不漏風聲的處理掉之後再回來見朕。”

“奴婢這就去辦!”

方正化離開之後,崇禎皇帝叫來京軍總督張世澤、城防軍總督董琦,以及新建伯王先通等一批心腹帝黨,開口說道:

“衆位愛卿都來齊了,朕也就開門見山了,國朝積弊已久是事實,就算朕每日每夜都在爲國事憂愁,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這需要時間。

建奴乃皮癬頑疾,流賊已經在大明境內建國稱王,最近又在四川一帶鬧出不小的動靜,這纔是心腹之患。大家覺得,若想蕩平賊虜,朕還需要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新建伯王先通不假思索便出列說道:“自然是和戚家軍一樣的強軍才能蕩平賊虜,中興大明!”

“新建伯說的不錯。”崇禎皇帝點點頭,打算在今日好好教育一番自己手下這些心腹,當下起身踱步,又道:“世人皆知戚家軍乃是強軍,但你們可知道戚家軍爲何是百戰無敵的強軍嗎?”

“回陛下。”英國公、京軍總督張世澤站出來說道:“戚帥熟知兵事,爲將者有全才,此便是立於不敗之地,再者說來,戚家軍中取士皆以義烏兵和浙兵爲主,人皆敢戰,縱使存活一人,尚喊叫衝殺,此爲士銳。

再加上器械精良,糧餉充足,將士戰心旺盛,戚家軍便是大小數百戰而從無敗績。”

“英國公說對了一半。”崇禎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滿意的一笑,說道:“朕以爲,除英國公說的以外,戚家軍之協同作戰,是能成爲強軍的另外一半原因。”

“敢問陛下,何爲協同作戰?”這時,董琦問道。

“問得好,衆卿可知現在的西方?那裡已經是槍與炮的時候了,如今大明尚還與韃虜比拼刀槍騎射,在朕看來,實在是跳樑小醜,早晚必將要落後。”

“太祖一手創立軍戶制度,及至萬曆年間,早已糜爛不堪,這纔有了嘉靖年間的募兵制,但募兵制後果如何衆卿都已經知道,朕就不再細說了。

去年,朕已經降旨取消軍戶制度中的屯守之制,兵不必再做民事,民也不必再勞兵務,自此之後,兵就是兵,民就是民。

到了現在,各地官軍糜爛不堪,實非取消屯守之制便能改善,朕覺得是時候該把大明軍隊的根子上變一變了。

朕去年練新軍,張世澤、董琦,你二人爲總督,可有發現什麼不足之處?”

看見崇禎皇帝望向自己,張世澤和董琦便是分先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綜合起來,無非是缺少將才和上好的兵員云云此類。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京城重地編練新軍,兵械、糧草甚至是糧餉,短時間內這些都是不缺的,缺的唯有能征善戰的將帥之才與敢戰不畏死的英勇兵士。

京畿之地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貪生怕死者居多,敢戰求功者少,在這種地方招兵,註定是不會編練出什麼強軍來的。

“故而,這軍將的選拔、培養、招兵的地點,還有兵士的訓練方法都要改一改。

朕欲設大明軍校,以此爲各級軍將的培養和選拔之地,至於招兵地點,便是交給兵部和廠衛勘探,今後招兵都要招募那些窮苦任勞之人,不要細皮嫩肉的。

還有練兵方法,你等要熟讀《紀效新書》、《練兵實習》,一切以戚家軍爲式。”

張世澤等人皆愕然,看來皇上是野心十足啊,這番話已經證明,如今這位皇帝不是想再練出一個戚家軍,他是想把大明的兵馬全都變成戚家軍那般。

若真能做到那樣,張世澤簡直不敢想。

“這軍校爲何物,還請陛下明示。”王先通琢磨了半天,到了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在衆人的不住推搡和催促之下,只好出列詢問道。

崇禎皇帝早就猜到他們會不懂,當下也沒什麼不耐煩的意思,耐心解釋道:

“所謂軍校,其實就和國子監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國子監是爲國朝培養可用的文臣,而這大明軍校,卻是爲國朝培養能征善戰,熟知兵士的將才。”

感謝明月VS浪子、一個普通讀書人、永恆殞鴆、北海來客的打賞!

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四發章推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
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四發章推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