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

“老趙,你說說,督師怎麼能讓咱們安葬這些流賊,還給他們立墓誌銘呢?”

“就是啊,啥意思,咱怎麼搞不明白呢?”

“這些大人物整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啥。”

城外,幾個大同軍的兵士拿着鐵鍬,將土坑一點點填上,十分不理解的互相討論,聽了他們的話,旁邊那個把總老趙笑了幾聲,應聲道:

“你們幾個泥腿子也管這麼多,督師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立墓誌銘,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你說的也有道理,這督師看來也是挺有兩下子的,就連咱們興平候都很少說他什麼事情,看來朝廷中興有望。”

“嗯。”另一個兵士點點頭,看着正在安放陷阱的壽陽兵,笑着道:“真有意思,咱們在這埋坑,他們卻在那挖坑。”

這話隨即引得周圍不少大同軍兵士大笑起來。

軍議結束得很快,這個時候城內的明軍雖說剛剛擊退了流賊,卻也一丁點都沒閒着,每個部分都被堵胤錫安排了任務。

宣鎮軍和壽陽的劉部在城外處理流賊屍體,安放陷阱,大同軍眼下就在城內尋找最佳設置炮兵陣地的地點。

馬爌和戚元輔則帶着兵馬上城,一面和民壯一起搬運各種守城物資,一面幫助匠戶緊急修繕損壞的城牆,堵胤錫則帶着督標左右營巡視各段城牆。

一來探望軍士,給他們信心,二來也能親自看看被損壞的情況,判斷流賊習慣性攻擊方向在哪,好做出應對策略。

同一時間,一路敗退回襄陵的李自成,卻是在大發雷霆。

“一幫廢物!”

李自成怒吼一聲,將牛金星抖手呈上來的戰報扔到地上,道:“這一戰劉希堯死了,張世傑又投降朝廷了,折損數萬兵將,竟然連一個小小的臨汾都拿不下來?”

“難道要重現三年期寧武關之戰嗎,堵胤錫不是陳奇瑜,周遇吉也沒在臨汾,可爲什麼就是拿不下來!?”

周圍野戰五營的衆多大順軍將紛紛低下頭,劉宗敏死了,現在也就根本沒有誰敢忤逆他了。

見李自成目光疾射過來,負責攻城的後營都督田見秀腦海中轟的一聲,趕緊出來抱拳說道:

“闖王,再給末將一次機會,末將定能一戰拿下臨汾,爲死去的兄弟們報仇啊!”

“不必了。”

李自成厭煩的擺擺手,呵呵笑了幾聲,道:“接下來的戰鬥,你們後營就不必參與了。”

“朕親自領兵攻城,餘下的三營全都上,黨守素你帶着老營壓陣,臨汾在明早之前,必須要拿到我們手裡!”

“那個堵胤錫,朕要他死!”

“遵旨!”衆人連忙說道,田見秀雖說是愣了一下,也還是極快的反應過來,附和着喊道。

“啓稟闖,哦不,啓稟皇上,臨汾城外的明軍正在安葬我軍陣亡將士,還...還立了個墓誌銘。”

“墓誌銘寫什麼?”李自成問。

那前來報信的兵士有些猶豫,牛金星示意無事過後,纔是磕磕巴巴的道:

“上...上面寫,公等從賊不數年,罪獲無數,殊榮一時,而獲辱一世。今賊將衰,公等敢赴戰亡,不失英傑。今既死,前罪消矣,親族當無礙,仍爲大明子民。”

“放屁!”郝搖旗砰地一聲拍案而起,喊道:“闖王,他這是話中有話,想要蠱惑我大順軍心,千萬不能爲他所激!”

“皇上,這堵胤錫熟知兵書,臣自西南的探馬方纔回來,說他在那一帶人皆稱堵公,政績卓越,不能小瞧了他。若不除此人,日後必爲我軍一心腹大患。”牛金星顫着手說道。

“日後必成大患?”李自成聞言冷笑幾聲,道:“如今不已經是我大順的心腹之患了麼,不過朕自有計議。”

“堵胤錫想攻我大順軍心,不戰而驅兵,他可能不知道,今夜便是他的明年的死祭!”

“闖王的意思?”牛金星一驚,連忙問道。

......

深夜,堵胤錫總督府內房。

他將身上盔甲脫下,嘆了口氣,看着吹滅油燈的妻子陳氏說道:“早就叫你帶着晉文先走,這臨汾城如今必然是有闖賊的內應,不安全。”

陳氏沒有說話,依舊在替堵胤錫寬衣,堵胤錫自然知道自己這個結髮老妻在想着什麼,又嘆口氣,繼續道:

“今日本督想等着內應露出馬腳,再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們一直都沒動靜,就定是另有詭計,你還是趁着流賊沒再圍過來,帶晉文先去太原吧。”

“太原如今有王光泰鎮守,在臨汾這邊決定結果之前,還算是安全,就不要再回來了。”

“你說什麼呢?”陳氏從後面抱住堵胤錫,柔聲道:“你去哪,我和晉文便跟着你去哪,你也不必管我們,你每日忙前忙後的,自從任了這個總督,人都消瘦了許多。”

“朝廷興亡,自有定數,豈是人力所能改變?陳公一輩子不也沒能將闖賊剿滅,我看你還是跟着我和晉文回老家吧。”陳氏愁眉不展,道:

“這世道本就亂得很,能不管還是不要管了,我們一家三口過點太太平平的日子不好嗎,這總督非要做它幹甚麼,再熬壞了身子。”

“你這是婦人之仁!”

聽了陳氏的話,一向溫和的堵胤錫卻是橫眉慍怒起來,拂袖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把晉文教導好就是大功,天下之事,你又知道什麼?”

“如今天子聖明,大明有了中興之象,能者輩出,全都在爲中興大明出力,我堵胤錫豈能獨善其身,回老家去安生過日子?”

“這些流賊雖然建國了,但本質上還是流賊,他們的朝廷能有老百姓活路嗎,要是關外建奴入了關,又怎麼能有你我的活路?”

“陳公沒能剿滅闖賊,但他將山西糜爛的局勢發展到如今這個比較穩定的局面,旁人來接手我不放心。”

“就說那何騰蛟,性子和高傑差不多,桀驁不訓,目中無人,能力雖有但他還不夠擔當如此大任,若這五省總督是他,臨汾如今怕是已經丟了。”

“所幸皇上聖上聖明,知人善用,垂青於我,我又豈能畏畏縮縮,讓聖上寒心,叫天下人嗤笑我是無膽匪類!”

“是是是,你說的都對,我說不過你,明日我就和晉文去太原,不影響你,這下總行了吧。”陳氏無奈的搖搖頭,自然也知道自己丈夫這性子。

“這纔是我的好夫人,看着你老爺我,將這禍亂中原的闖賊剿滅,名垂青史,靠的是能力,不是嘴皮子。”

堵胤錫笑了笑,正要扶着陳氏上塌休息,突然間,他卻急上前幾步,拿起掛在屋內的寶劍,冷聲喝道:

“是誰,鬼鬼祟祟站在門外,不敢露頭了嗎!”

“果真不愧是當今皇上看中的人,五省總督,您好大的官架子,還剿滅闖王,我看你今晚都過不去!”

既是被發現,門口的人也便沒再打算隱藏,推開門走進屋內,一身黑衣僅露出的雙眼,是無盡的殺意。

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章沒了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
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章沒了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