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

“怎麼樣,他們走了嗎?”

朝陽城內,幾個換上關外普通漢民服裝的東江軍兵士趴在窗戶前,在他們身後,是剛剛問出話來的黃蜚和其餘十幾個兵士。

聞言,其中一個兵士順着老舊的木質窗沿悄悄往外一探,“沒聲音了,好像是走遠了,大帥,咱們快出城吧!”

“不行,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再等一等,那些清兵再走遠些,咱們逃出去容易些!”黃蜚一口回絕。

“這朝陽城喲,每隔上一陣子就要有商會集日,各地的大戶老爺們都會來這裡,到那個時候全天都會開城,你們離開也會方便一些。”

忽然,背後傳來一道顫顫巍巍的聲音,黃蜚和許多兵丁下意識的回頭去看,有些過度緊張的,甚至把刀都“噌”地拉出了半鞘。

“奶奶,我怕......”

一個穿着粗布衣裳,大約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正在另一個破破爛爛的漢人老年婦女懷中瑟瑟發抖,聲音都在發顫。

見這個陣勢,方纔說話的老人也是抱緊懷裡的女孩,嘴裡還不斷說着“文靜乖,不怕”,顯然是被這些東江軍兵士一瞬間露出的殺氣嚇到了。

“......老人家,這屋裡,就只有你們兩人嗎?”黃蜚示意周圍兵士放下刀槍,強做出一副笑臉,上前幾步問道。

老人和女孩警惕的後退幾步,不過老人還是嘆了口氣,“現在就我們兩個了,這孩子命苦,她娘被那姓田的漢奸給抓到府中...”

黃蜚一下便知道後半句是什麼,考慮到還有孩子,他也是連忙打斷老人的話,又問道:“她爹呢?”

“上個月辮子賊抓人修城,他爹不願去,被他們拉出去遊街,當衆打死了...唉,若不是擔心這孩子,我活了這麼大歲數,也就不在關外苟且偷生了...”

聽見這話,再看看周圍破落的屋內,還有她們二人鶉衣鵠面的樣子,周圍那些東江軍兵士紛紛攥緊了拳頭。

“狗韃子。”

“真該活剝了他們的皮!”

“老人家,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是大明的軍隊,我們只殺建虜和漢奸!”

“你叫文靜,真是個好名字。”黃蜚伸出手想要去摸女孩的腦袋,起初女孩還有些牴觸,不過在老人的示意下,很快就放下了所有的戒備。

黃蜚感受到手中溫暖,忽然想起自己被韃虜殺掉的妹妹,低下頭輕手輕腳的將佩刀放在一旁,另一隻手指向正前方,柔聲道:

“看見那邊了嗎,那就是咱們大明的京師,皇上在厲兵秣馬,不日就將率領大軍打出關,收復故土了。”

“那兒,是東江鎮,我們就是奉皇命從那來,殺了那專爲建虜提供物資的曹三喜,這盒子裡的就是這賊廝的首級。”

老人並沒有意料之中的激動,她平靜得很,只是嘆了口氣,“這些年說會打出來的消息不是一次兩次了,可哪次又真的打出來了?”

“就算是能打出來,我也看不到那一天嘍!”

聞言,黃蜚有些沉默,這些年,的確是苦了在關外苦苦掙扎的這些百姓,是朝廷無能,是身爲官軍的自己無能。

後面東江軍兵士互相看了看,他們臉上的義憤填膺,轉眼間就換成了既慚愧又無奈的表情。

小姑娘感受到黃蜚手的撫摸,也是不再害怕,小小的臉蛋上露出了笑意,搖着老人的胳膊,“奶奶,奶奶,皇上怎麼還不來關外呀?”

老人安撫住女孩之後,也是嘆了口氣,“那曹三喜是個好人,這關外的商人,也就他還有點良心了......”

“他不該死,該死的是那些從虜的漢奸哪!”

聽這話,黃蜚有些吃驚,問明白以後才知道,原來曹三喜在關外的確是各種好事做到位,每逢災害,他都是出手最爲闊綽。

就是這一老一小,有幾次差點餓死,都是曹三喜派人提供的銀兩和糧米,這才讓他們和更多的漢民活到了現在。

最近就在三個月前,文靜被城內漢軍旗的統領田厲看見,當街就要被拉回去侮辱,正巧在街上的曹三喜爲這一老一小出了頭。

除此之外,曹三喜還警告田厲,說若他再在城中爲非作歹,他就要告上盛京,自此之後,姓田的便是老老實實直到現在。

這事兒的確爲難,曹三喜小節上挑不出毛病,而且黃蜚也親眼見到了,他那副面對死亡淡定自若的樣子,也絕非是一般的吸髓財閥可比。

可在大義上,他靠給建虜提供情報,輸送各種物資得到建虜的幫助,他又“慷慨解囊”,相助旗人渡過前兩年的秋冬季難關。

這是小節無恙,大節有虧。

有時候,看事情要從民族大義上來看,曹三喜做的這些善舉都是小事,在黃蜚看來固然可惜,但這絕對不是他不該死的理由。

崇禎皇帝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可這些都是小事,與他曹家的賣國行爲,根本不值一提。

換句話說,就算崇禎親自在這裡再選一次,也會毫不留情的親手砍了曹三喜這個靠賣國起家的王八蛋。

這種事經歷得不少,黃蜚也知道百姓的看法往往和他們都不一樣,而且很容易受表現上的矇蔽,便是沒有再解釋。

他微微一笑,拿出一面小旗子叫拿到女孩面前。

“呀,這是什麼,好漂亮!”

女孩雙手接過旗子,頭一次見到這麼光鮮的物件,直接就歡天喜地的開始把玩。

老人雖然沒見過,但上頭那一個龍飛鳳舞的“明”字看着眼熟,只聽黃蜚滿臉憧憬,說道:“這是咱們大明朝的國旗,京師上頭飄着的,就是這種旗。”

“咣咣咣——”

溫馨總是短暫的,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嘈雜的腳步停在門口,東江軍的十幾個兵士,紛紛拿起刀槍,如臨大敵。

“大帥?”

“出去和這些韃子拼了,殺兩個夠本,也給文靜他爹他娘報仇!”

黃蜚沒有吭聲,此時任務雖然說是完成了,但他還要帶曹三喜的人頭回去面聖。

除此之外,身爲熱血男兒,自當還有滿腔熱血和凌雲壯志,根本不想就這麼一名不聞的死在這裡。

聽見外面傳來那熟悉的聲音,女孩一下子縮回到老人的懷裡,老人的身子也是不斷抖動。

黃蜚一見她們這副反應,再聽聽女孩如蚊蠅般的低聲細語,一下恍然明白了,外頭來的,不出意料正是朝陽城漢軍旗的統領——田厲。

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章沒了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
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章沒了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