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

京師東華門外,整條街都與旁側的人潮洶涌格格不入,因爲在這條街上矗立着一座令人根本不想看到一眼的衙門。

東緝事廠。

“督主,錦衣衛的人來了。”

東廠最內的廂房,王德化手中捧着一盞茶,正不斷磨合着,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讓周圍那些番子聽的也是心中泛涼。

聽這話,他手中茶杯頓了頓,卻一言未發,良久後纔是細細品了一小口,靜靜道:

“他們來幹什麼來了?”

王德化的口中透着忌憚,但下人聽不出來。

現任的錦衣衛掌印指揮使是李若鏈,相對於自己,他更受到皇帝的信任,也是和王承恩、西廠督主曹化淳平輩的。

論起來,自己還要低他一頭。

“是因爲陳於階的事。”東廠大檔頭方鳳高很短促的說了一句就沒有再吭聲。

因爲在東廠沒有廢話。

“呵,本督早就說了,內廠這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在皇上他老人家的眼皮子底下耍這些手段,誰玩得過誰?”

王德化不無意外,他冷笑道:“讓他進來,你留下,叫其他的人都出去。”

很快,周圍環立的東廠番子一個接一個的出門,走進來穿着飛魚服,腰垮繡春刀的錦衣衛都督高文彩。

“參見廠督。”

王德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磨合着茶碗,靜待下文。

“想必您也知道在下是爲什麼來的,下官就開門見山了,皇上想要王憲死,但是動手的得是太子。”

這話,明顯出乎王德化的意料之外,他道:“太子?”

“怎麼,難道廠督不知道下官是從東宮來的。”高文彩一副吃驚的模樣,微張起嘴問道。

聽到這話,東廠大檔頭方鳳高眼皮動了動。

“那太子是什麼意思?”

王德化何其聰明,比起王承恩,他更精明也更狠毒,當然明白這件事關乎自己甚至整個東廠的前程。

高文彩的確是開門見山,一句話,讓王德化沒有不幫忙的理由,即便他知道東廠只是一把被利用的刀。

但是在崇禎皇帝眼裡,東廠不一直都是用來辦事的刀麼?

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無論東廠權勢如何,都是皇帝一句話就能撤銷的,他就是皇帝的爪牙而已。

現在的太子殿下,就是未來的大明皇帝。

崇禎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王憲的所作所爲,方正化更不可能看着下屬在自己面前跳腳。

起先他就很是懷疑,現在總算撥開雲霧見青天了,原來這是皇帝爲太子繼位下的一手好棋。

這一手,既震懾瞭如日中天的三廠一衛,更是讓滿朝文武對太子刮目相看。

皇帝還是那個皇帝,太子卻不再是多年前的太子了。

高文彩也不繞彎,直說道:“太子的意思,就是讓東廠到內廠去拿人。”

拿誰,自然是如今的內廠大檔頭王憲。

方鳳高聽這話笑了一聲,多年前東廠和內廠就火拼了一次,差點讓崇禎皇帝將兩廠一體裁撤。

再鬧一遍,那不是找死是什麼?

“陳於階是東宮侍讀屠象美的老師,屠象美昨日全家暴斃,這其中的關聯,想必督主比下官更清楚吧?”

“扯蛋,這種燙手的山芋,你們錦衣衛不接受,就直接扔到我們東廠來??”方鳳高還是不理解。

高文彩看了他一眼,陰惻惻道:“這事,還非得東廠動手不可。”

“不然太子繼位以前,皇上下一個要動手的,很可能就是東廠。”說着,他又無所謂地笑了笑:

“要知道,我們錦衣衛是天子親軍,不可能會做到我們頭上,更何況如今持印的是李掌使。”

王德化暗暗點了點頭。

的確,李若鏈這個人對皇帝極爲忠誠,對任何皇命看得比自己全家性命都要重要。

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是貪財好色、貪戀權勢之徒,王承恩自東廠卸任以後,未來皇帝倚重的只可能是錦衣衛和西廠。

要想爲東廠爭取前途,老皇帝這已經不可取了,他看到的是一個新興的大明,那就是皇太子朱慈烺。

要讓太子知道,東廠依舊能做他手裡的那把刀,還是最可信任的那一把。

方鳳高說完後不久,王德化淡淡道:

“請代本督回覆太子殿下,皇家的事,就是東廠的事兒,對付這等雜魚,咱們義不容辭。”

“既然如此,下官就告退了。”

高文彩絲毫沒有擔心,王德化是個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根本沒有多解釋的必要。

一點即透,甚至他想的會更多。

......

“這是怎麼了?”

“是啊,看這架勢,京城是又要鬧出大動靜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東華門的東廠總署內忽然聲響大作,至少幾十個番子挎着大刀跑了出來。

後續的還有更多,他們全都奔往一個方向,內廠。

“讓開讓開!”

“東廠辦案,閒雜人等速速退散!”

其實這話喊不喊也沒什麼必要,看見一整批白色衣服的番子在街上洶洶而去,就算是一些紈絝子弟也不會腦抽想去擋路問上幾句。

帶隊的自然不會是王德化,方鳳高大馬金刀站到內廠門前,頤氣指使地喝道:

“小的們,陳於階要帶出來,敢阻攔的,都給老子拿了,還有王憲,要是他跑了,你們他媽的都得受罰!”

“尊令!”

內廠最裡廂房,一個檔頭慌慌張張的跑回來,人還沒到,聲音先飛來了。

“不好了大檔頭,姓方的帶人闖衙門了,說是要帶走陳於階,還說要把您拿到東廠動刑。”

“砰!”

王憲一聽,怒極反笑,臉色鐵青道:“他孃的,反了他了,老子受皇命查案,姓方的這是要造反?”

“都聽着,咱們手頭傢伙都不是吃乾飯的,這是東廠先動的手,讓他們瞧瞧這京城是誰做主!”

一番動員,一批藍色服裝的內廠番子就衝了出去。

東宮,高文彩正在向朱慈烺稟報。

“太子殿下,方鳳高帶人去了,聽說兩邊直接火拼上了,好幾個檔頭都被砍掉了一隻手。”

“打的好,越熱鬧越好。”朱慈烺看向仍不動如山的紫禁城方向,喃喃自語道:

“父皇,我沒有讓你失望吧?”

......

紫禁城暖閣,崇禎皇帝當然不會對這麼大的事兒毫不知情,但是有些時候,你就得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畢竟這是自己設的局,養着王憲是幹什麼的?不就爲了給太子刷威望,好讓廠衛都特麼服服帖帖的麼。

這是後世韃清皇帝養和珅的法子,讓朕給套用過來了。

崇禎今年都五十好幾了,說不定哪天就要駕鶴西去,雖說朱慈烺不是親生的,但好歹這麼多年了,也是當親兒子在培養。

他不繼位誰繼位,朱慈灼崇禎壓根就沒想過,封個藩王算了,也沒別人了。

這小子說實在的,還算是有他爹當年三分之一的風采,說幹就幹,一點他孃的也不含糊!

就從得到的消息來看,朱慈烺幹還不是蠻幹,他還知道利用自己當年的“先見之明”讓王德化乖乖聽話。

就這一點,那就比歷史上那位強多了。

當然,這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下來,兩廠可能要流血,但歷朝太子繼位哪有一帆風順的,自己得在繼位之前就把毛替他拔光。

把威望刷足,剩下的,就看這小子怎麼發揮,聽天由命了。

現在崇禎總算是體會到當年朱元璋給朱允炆拔毛的心情,那是恨不得自己再多活兩年。

畢竟半輩子打下來的江山不能一撒手就沒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四發章推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完結感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
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四發章推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完結感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