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

多爾袞選擇在這時候跑來大明找麻煩,而不是選擇如同往常一般在冬季之時進兵,其實也算是有些不得以而爲之的感覺。

首先一點,多爾袞雖然早有甚麼“墨爾根戴青”的名號,十七歲就成了正白旗的旗主,可是就算如今已經成了皇父攝政王,那也比不上死這麼久的皇太極的威望。

在八旗之中,自己雖然領着實力最強的正白旗,阿濟格的鑲白旗也對自己悉奉遵命,但是現在的正白旗還是當初的正白旗嗎,現如今的滿洲八旗還有努爾哈赤那個時候吹的那麼牛嗎?

說點掏心窩子的話,自打渾河血戰之後,滿洲八旗的戰力就已經一落千丈,早就不比當初了。

現在的遼東,到處都是滿人貴族建的莊園,莊園裡養着大大小小几十個漢人阿哈,一天伺候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眼看着就連剩下這點血性都要消失不見。

多爾袞對此心知肚明,但是韃清內部卻並不是他完全一個人說了算,代善和濟爾哈朗雖然看着不管大事,可一旦你做出和他們兩個利益相悖的舉動,馬上就會和你站到對立面去。

還有豪格,明面上看是那次爭繼位失敗以後變得老老實實,可若是有機會送上門,他也不會放過那個機會。

現如今的滿洲八旗,自打渾河之後再也沒有什麼真正的硬仗了,完全靠着南蠻子們害怕八旗軍的威名,沒打就自己崩潰,來獲得一場場看似碾壓的勝利。

渾河血戰是八旗軍根本沒料到的硬仗,各只有幾千人的戚家軍和白桿兵,硬是和數萬滿洲八旗打的有來有回,就連自己這邊素來依仗的鐵騎衝鋒,對白桿兵和戚家軍都沒有屁用。

當時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女真鐵騎,那可和現在不一樣,就沒有任何一支明軍能承受住一波衝鋒,就連當時的女真鐵騎都充不垮戚家軍和白桿兵,可見這兩支軍隊已經“硬”到了何等地步。

多爾袞想想都覺得後怕,還好這兩支全都被消滅在渾河了。

人家手裡的傢伙事兒和正常南蠻子都不一樣,你衝過來,砍馬腿又是戳馬肚子的,反正用盡各種辦法將你的精銳騎兵弄下來,一旦騎兵落了地,等着把你弄死的伎倆更多,那可和死了沒區別。

歷史上,多爾袞在韃清內部的地位就並不是很穩固,在完全靠實力說話的滿州八旗之中,現在不聽話的苗頭都已經開始顯現了,尤其是上次圍困明國京師徒勞無功之後。

現在想想,多爾袞還覺得實在是太丟人了。

自己被封爲大將軍,走的時候就連大玉兒都親自給自己送行,滿臉都是等你得勝消息傳來,我就以身相許的神情。

誰能想到,自己去明國京師周圍兜了一圈,甚麼都沒幹成,反倒自家到處起火,雖然趕緊回去平定了,也能說是得勝還朝,但是就連多爾袞的臉上都火辣辣的。

這牛皮吹出去,實在不是那麼回事兒。

反倒那個時候的明國,好像開始迴光返照一樣,獲得了各種不可能的大捷,那個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一次竟然擊敗了席捲中原的大順軍,強行給明國續了一波命。、

韃清底蘊太低,甲申年之後和明國相持了兩年,如今國內已經有些動盪,再加上八旗貴族腐化嚴重,眼看着就要朝元代的蒙古人一個方向發展,這就是多爾袞極力促戰的原因。

山海關的吳三桂挺有意思,讓多爾袞氣不打一處來,雖然和明國不對付,但他卻也從不會正面回覆多爾袞的招降,所說都是模棱兩可,兩頭不得罪。、

多爾袞這次出兵先是試探性的大張旗鼓前往山海關,果不其然,吳三桂這吃裡扒外的東西趕緊調動關寧軍守城,丁點放八旗軍入關的意思都沒有。

不得已,多爾袞只得重走數次入關的老路。

現在八旗軍聽起來挺厲害,把朵顏三衛地界重新收回,擊潰大順降將藺養成,突破了喜峰口,多鐸分兵追擊藺養成,雖然人沒追到,卻也打破了大安口、龍井關還有洪山口。

但是別人不清楚,多爾袞自己心裡還能不清楚?這種小關口在大明的邊關到處都是!

這種小關口沒有一千,也足有八百個,更別提像宣府鎮、大同鎮那種想想都讓人頭疼的大關了,唯一能真正算上一個韃清佔了便宜的地方,就是趁虛攻下同爲九邊重鎮的薊鎮。

吹牛批的代價是慘重的,這個代價崇禎皇帝手中延綿了近三百年的大明帝國完全承受得起,只要大局勢有改觀,崇禎也是根本是不會管這些細枝末節的。

然而韃清不行,打下這些毛用處沒有的小關口,多爾袞這一行已經摺損進去一萬五千人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八旗和漢軍旗。

可是誰能想到,後頭充當撿漏角色的滿洲八旗,竟然也折損了快兩千甲。

不過從大局上來說,從這些小關口和附近的莊子、村堡以及薊鎮搶回來的好處已經足以彌補自己此行的損失,但是畢竟幾個邊鎮關口就折損一萬五千人,其中還有滿洲八旗兩千甲兵,自己又有多少個一萬五千能折損的起?

說破了天,還是大清立國太短,根本無法和明國相提並論,若是讓崇禎皇帝就這麼一年一年的拖下去,我大清怕是要遲早亡國!

每死一個八旗甲兵,多爾袞心中就是陣陣刺痛。

要知道,這些人雖然戰力下滑嚴重,但起碼也還是久經善戰的舊女真八旗,各種經驗都絕非一般的部隊可比,新換上的雖然也是滿洲人,卻完全不如這一批。

現在多爾袞手裡握着的就是大清最後入關的希望,容不得不謹慎,他也不敢硬拼,但是阿哈到現在都沒傳回來御駕親征崇禎皇帝的動向,多爾袞卻一時不知是進是退。

在城外一直這麼耗着,十幾萬大軍每一天人吃馬嚼都是個天數,而且長此以往,也會讓城內的明軍起疑心,從容做好佈置,不能再拖了。

總算下定決心的多爾袞在這一天再次召集城內的八旗王公貝勒大臣,宣佈了要在今日攻取三屯營的各旗規劃佈置。

還是同樣的套路,一處佯攻,一處主攻,東西兩道城門,蒙古八旗各分出四旗,餘者漢軍旗跟隨在蒙古八旗之後,主要在東門外佈置。

至於滿洲八旗,多鐸率領正紅旗還沒回來,多爾袞便讓豪格和鰲拜等人率領鑲紅旗在西門外佯攻,聲勢越大越好。

除此之外,阿濟格則和郡王巴哈納等人率領正白、鑲白兩旗等滿洲騎兵伏於東西兩門之外,伺機而動。

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
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