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

“都督你看,城頭都沒見幾個人,這次咱們後營總算可以一雪前恥,拿下臨汾,也好讓其餘四營的看看。”

馬崇僖指着前方插着大明玄鳥國旗的臨汾城頭說道,田見秀點了點頭,緊緊攥起拳頭,道:

“劉希堯被白廣恩給砍了,本都督定要尋那姓白的爲他報仇,張世傑投靠朝廷,本都督也定要砍了他,清理門戶。”

“都督放心,這點小事兒還用您操心。”馬崇僖笑了笑,指着旁邊另外一人,道:“張老弟和我早與張世傑有舊賬,這次正好新仇舊恨一起算。”

他身旁那個姓張的叫張天琳,原本是張世傑的下屬,和馬崇僖原本也是劉希堯的下屬一樣,他們兩個直屬上官一降一死,自然而然就被提拔上位。

劉宗敏的死,其實也是李自成有意爲之,在這中間,牛金星也有從旁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的功勞。

一山不容二虎,在大順當中,劉宗敏只要還活着,下屬下那幾十萬大軍就永遠不會聽從李自成這個永昌皇帝的號令。

劉宗敏表現的愈是囂張跋扈,對李自成的威脅也便越大。

不過劉宗敏性子莽,意氣用事沒想那麼多,心底還是將李自成當成大哥的,真到了關鍵時刻陪着李自成的還會是他。

這些事,高傑和白廣恩也有所體會,因爲劉宗敏直到被殺的那一刻,還是對李自成以“闖王”相稱,寄希望於他會替自己報仇。

若是劉宗敏知道了李自成聽到這個消息後的反應,只怕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吧。

這些內情,作爲野戰五營都督之一的田見秀,自然是心知肚明。

實話實說他原本是站在劉宗敏那一頭的,當李自成聽見劉宗敏被高傑和白廣恩聯手所殺時冷漠的反應,還是令田見秀不寒而慄,繼而聯想到自身。

對於一個曾經在商洛山中殺妻豈子,只爲了跟隨他再創大業的老兄弟,李自成都能這樣對待,那麼自己呢?

這一戰若不是官軍自己崩盤又送了這麼好的機會,自己還能保住都督這個位子嗎?

他李自成會不會藉此機會,將自己當做下一個劉宗敏順手除掉,吞併自己的兵馬。

說起這些想法,並不是沒有可能,往事隨久,卻仍歷歷在目。

昔日小袁營要投朝廷,被李自成攔路截殺,革左五營棄張獻忠來投大順,後來也被李自成火併,就連榮陽大會中頗有義名的“曹操”羅汝才,也爲李自成所殺。

若張獻忠不是及時跑到四川建立了大西,只怕現在也是李自成的刀下亡魂了,想到這裡,田見秀冷冷笑了幾聲。

自己的地位尚且不如上述這些人,前有高傑、白廣恩,後又有張鼐和藺養成,投了朝廷以後他們個個都立大功,過的順風順水,自己還留在闖營,到底是對是錯。

“都督,黨守素的人在催了......”馬崇僖見田見秀愣神,試探性的詢問,後者也是啊的一聲反應過來,揮起馬鞭喊道:

“弟兄們,拿下臨汾,爲後營正名,殺狗官兵!”

這回是田見秀的後營打前陣,其餘野戰四營就跟在不遠處,見田見秀部下開始進攻,也是紛紛嚎叫着瘋狂衝殺過來。

然而此時,另一邊的臨汾城頭,仍是靜悄悄一片,除了迎風招展的玄鳥國旗和白色大纛,竟是看不見一個人影。

臨汾四面環水,田見秀的後營衝沒多遠,便遭遇到明軍設下的一連串陷阱和坑洞,就連馬崇僖都在一個坑洞邊上滑了一跤,差點直接死在裡邊。

田見秀的部下一下子損失不小,但這並不能阻礙他們奪下首功的熱切心思,他帶着部下迅速向城牆腳下靠攏。

剛剛搭上板子,渡過護城河,田見秀等人看着眼前場景,卻是紛紛停住了腳步,不少人甚至都直接趴在地上,面色動容。

眼前的,是一個小土包,前面立着一個簡單的墓碑,上面還有幾句墓誌銘,上面的內容早在昨日就已在順軍之中傳的沸沸揚揚。

看見這個,似乎李自成的絕情和堵胤錫的真情,一下子成了鮮明對比,許多人不禁在心中去問,自己當初揭竿而起要去拼命反抗的,真的是這樣一個朝廷嗎。

就現在所有的消息看來,朝廷將一切都做到了最好,京畿各處的百姓日子逐漸轉好,東北戰事愈發明朗,蒙古臣服,滿清敗退。

朝廷那支自甲申年來百戰百勝的親征大軍,還屯駐在京畿之地,建奴和蒙古人加起來都打不過,若是他們南下,自己還能行嗎? wωω▪ttкan▪C O

實際上,從看見李自成對劉宗敏戰死之後那種極度漠不關心的表現開始,田見秀對他的忠誠便產生了些許疑慮。

首戰指揮攻城敗退,回去被李自成責罵,然後聽到堵胤錫埋葬順軍覆亡,前幾天一連串的大事,讓田見秀一直以來對大順所謂的統一天下大業更是產生了動搖。

城下見到這些,更是令他心中極度震撼。

田見秀的後營看着墓碑不動,自然被後邊領親軍緩慢前進的李自成看了個清楚,本來就對他不滿的後者,更是直接率親軍來到前線,下令接管後營。

看着有些落魄的田見秀,一旁常年跟隨前者征戰的馬崇僖和張天琳兩人也沒有說話,不過心中仍有些不滿。

首戰時他們後營損失最爲慘重,今日李自成又藉着戴罪立功的噱頭讓他們擔任前鋒,這本就令人不解。

在他們看來,這分明是李自成已經不再信任田見秀,要故技重施,吞併田見秀部下的先兆。

今日這暫領後營,對於田見秀來說,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

暫代,說的好聽,在他看來,從這一刻起,多年追隨自己的後營,就已經永遠不再歸屬於自己了。

郝搖旗、李過、高桂英、李來亨作爲其餘野戰四營的都督,也是看破不說破,那日激戰使得他們各自部下也損失不小。

李自成自一六四四年之後,性情大變,再也沒有原先那種仁義闖王的樣子了,劉宗敏死後,這種改變更甚。

他們也要爲自己的親信部下早做打算,萬一有所失利,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田見秀?

無論此次成敗與否,田見秀的後營都是順軍中第一個攻城失利的野戰營,要麼會被重組,要麼會被打散編入其餘四營。

至於田見秀,最好的結果便是如陳永福、袁宗第等人一樣,被打發到大順佔領的各處做個鎮守將軍了。

李來亨素與田見秀素有隔閡,此次田見秀失利,他大可以坐享其成,等着吞併他的後營,無論是何結果,都是他可以接受的。

看着周圍昔日老兄弟們毫無反應,田見秀最後的心也涼了下來,自嘲的想道,天爺真是奇怪。

有時候屁用沒見着,有時候卻又靈應的要命,方纔自己還在想留在闖營是對是錯,轉眼李自成就來了這麼一手。

難道這是天意,讓自己歸順朝廷?

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
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