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

“哎呀~”

就在多爾袞說完話以後,話音還未完全落地,從後殿卻忽然傳出一陣驚慌失措的叫聲,多年征戰生涯,使得殿上的八旗貴族們都是極度神經質,紛紛瞪着眼睛看過去。

“誰!”

“誰藏在那兒,快出來!”

這個時候,董鄂碩怔怔站在那兒沒有說話,並不是他還在意外多爾袞會讓自己去講和,方纔的叫聲,他分明聽出這聲音有些熟悉。

多鐸性子急躁,當先走過去揭開後殿的紅色捲簾,卻是見到兩個女孩子,一個穿着得體的貴族服侍,大約只有九歲,一個則穿着下人裝束,應該有十幾歲。

“你們是什麼人,沒大沒小躲在這,成什麼樣子?”多鐸不懂憐香惜玉,慍怒之下,揮出沙包大的拳頭就要教訓教訓這兩個不知上下尊卑的小丫頭片子。

“叔叔,你不認識我啦!”

九歲的丫頭與另一個抱在一起,顯得很害怕,多鐸聞言眉頭一皺,這句話還是讓他停住了已經揮到半空的拳頭。

“宛...宛如?”

“叔叔是我真的是我,是我宛如,這是娜木鐘!”小丫頭拍拍胸口,看着面色不可置信的多鐸,也是鬆了口氣。

原來這是董鄂碩的女兒,董鄂部的小格格,今年才九歲,一直都很喜歡漢文化,自己還給自己起了個漢人名字,叫做董宛如。

董宛如口中的娜木鐘,是科爾沁蒙古人,自幼便到建州董鄂部來侍奉她,兩人早成了極好的朋友,主僕關係已經非常淡。

多爾袞看着這個有些可愛的侄女,卻是怎麼都輕鬆不起來。

董宛如雖然是董鄂氏之女,是地地道道的女真人,但從小就和漢人女子一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自己縫製漢衣去穿,她與侍女蘇茉兒一同習漢文,日夜背誦唐詩宋詞,就連名字都是用董宛如比較多。

這些再加上他父親內大臣董鄂碩曾與明廷指派的王世忠有所來往,多爾袞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有所聯繫。

“豫親王,這是你的小侄女啊。”董鄂碩顧不得再吃驚,趕緊上前把多鐸的手拉下來,責備的朝董鄂說道:

“你怎麼來了,不是叫你去找福臨去玩嗎?”

“且,有什麼好玩的。”董宛如撇了撇嘴,“若不是能入宮裡來,我才懶得去找那福臨哩,他不喜歡漢文化,無趣的很!”

聽這話,殿上站着的多爾袞眼神又是一緊,暗中起了殺心。

“叔叔們在與大汗議事,一個小孩子偷聽個什麼勁,再說你聽得懂嗎?”多鐸放下敵意,笑着說道,其實他也挺喜歡自己董鄂氏這個小侄女的。

“娜木鐘,你怎麼不好好看着點兒!?”

面對多鐸的質問,只是個奴才的娜木鐘怎麼敢頂嘴,爲難的道,“豫親王饒命,格格要去哪兒,哪裡會聽奴才的話啊!”

“行了,這不是娜木鐘的錯。”濟爾哈朗勸道,聽了他的話,多鐸也明白,便不再多說。

這個時候,董宛如忽然說話了。

“聽得懂當然聽得懂,攝政王要派父親去找大明議和!”

如今的董宛如還不是後世韃清那個孝獻皇后,說話也是毫無忌諱,自不知道自己這一句話使得其餘人均是心驚肉跳。

攝政王、福臨、大明,這些鮮明的字眼這些日王公大臣們都是極力避開不談,被一個九歲的小丫頭說出來,不少人都是感覺大事不好。

“大汗息怒,臣女還小,什麼都不懂,臣回去定當嚴加管教。”董鄂碩連忙拉着董宛如跪下來。

“呵呵,沒事,童言無忌嘛。”多爾袞笑了幾聲,毫不在意似的揮手道,“你先下去準備準備,今日就與巴顏啓程去寧遠吧。”

“如今寧遠已經被明國奪了回去,路上要小心。”

“臣謝大汗關心。”董鄂碩連聲應是,拉着董宛如走出來以後急匆匆向府內去走,神色慌張,“你今日可闖了大禍,早叫你安生些,平日少弄那些漢人的東西,你就是不聽。”

“攝政叔叔是不是生氣啦?”董宛如還不明白,但卻有些一絲危機意識,娜木鐘意識到闖禍了,卻是識趣的一句話都沒說。

“豈止是生氣,我們董鄂部只怕都要大難臨頭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去跟着愛新覺羅家搞什麼立國!”

董鄂碩現在是一萬個後悔,他拉着董宛如回到府內,直接就安排人立即送她出城。

“巴顏現在還沒到,等他到了就晚了,現在多爾袞還需要我去議和,你與娜木鐘趕緊出城,切記,出了盛京以後要換上漢人的衣服,到廣寧就沒事了。”

“我不走!我走了那爹怎麼辦,這禍事是女兒闖出來的,女兒就要去承擔!”現在的董宛如,就連稱呼都變成了地地道道的漢話。

“你個傻丫頭,這不是你闖出來的禍,就算沒今日這回事兒,多爾袞勢必也要拿我們董鄂部下手,快走吧,娜木鐘,格格就交給你了,一定要保護好宛如的安全!”

這是董鄂碩第一次肯定董宛如自己起的這個漢語名字,後者聽到以後更是從馬車裡跑出來與他抱在了一起。

“爹,宛如不想走......”

“老爺放心,娜木鐘一定誓死保衛格格!”娜木鐘的話有些顫抖。

“別哭了,快走吧,到關內去投大明,這關外要亂了。”董鄂碩嘆口氣,狠心一將馬鞭抽到馬屁股上。

看着絕塵而去的馬車,董鄂碩眼眶有些溼潤。

......

“你說什麼,宛如走了,離開盛京了?”聽見蘇茉兒的悄悄話,福臨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瞪大了眼睛,彷彿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蘇茉兒點點頭,“嗯,是真的,聽說多爾袞正在滿城搜捕呢,豫親王已經親自帶人去追了,就是不知道跑不跑得掉!”

布木布泰也嘆了口氣,“算了吧,你倆註定是有緣無分,留在盛京,宛如一定要與董鄂部陪葬,去了關內,大明的皇帝卻不一定爲難她這個九歲的小女孩。”

“我兒要記住,大明與大清不一樣,他們雖然與我們有刻骨的仇恨,卻不會像我們一樣,連女兒和孩子都不放過。”

“可,可是母后,我以後要怎麼再見到宛如啊,皇兒喜歡宛如,真的,第一次見到就喜歡上了啊!”福臨有些恍然若失,看着宛如最喜歡的那首漢人詩詞,惆悵不已。

布木布泰無法回答,半晌纔是輕嘆口氣,“這次入關,對宛如也不知是福是禍,希望她和娜木鐘能平安入關吧。”

在福臨看來,自己的童年全都被多爾袞給毀了,全部都是痛苦的回憶,就連唯一希望的時常與宛如見面,如今也已經成了不可能的事。

這些都怪多爾袞!

福臨攥緊拳頭,滿腦子都是對這個人的仇恨。

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
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