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

黃村,本是一個在歷史上無足輕重的小村子,村民都跑個精光,如今卻因爲崇禎皇帝的一紙詔令而徹底改變了命運。

“在崇禎十七年四月底的某一天,這名爲黃村的荒落村莊聚滿了京畿以及各地奉詔前來的勤王兵馬。官軍雲集,往往代表着要有一場大戰發生,而這場大戰,就是......”後世某些磚家在評論這場大戰時激動地手舞足蹈,如是說道。

官軍的營房粗粗看上去比流賊也好不到哪裡去,中軍大帳就放在黃村的遺址上面,其餘各部官軍則是分佈在四周,顯得比較雜亂,不過仔細一看,內中卻也稱得上是涇渭分明。

比如在東面遊手好閒的這些,都是從通州三衛來的兵馬,正在軍將的大聲吆喝之下,忙着在南邊兒紮營的這些則是剛從固安、永清一帶奉詔撤回來的當地駐防兵馬。

話說回來,許多人接到朝廷詔令的時候心裡還是敲鼓的,都以爲是崇禎皇帝催促守城的,打開一看,卻沒想到是讓他們趕緊棄城逃跑。

這些明末的各地留守軍將說守城可能不行,但要論起逃跑,那就是博爾特來了都會望塵莫及,感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本來就覺得守不住的軍將們見了這份詔令都是如釋重負,跑的一個比以一個快,就連文官和衙門的吏員都去不管了,直接帶着兵和些許物資撒丫子跑到了黃村。

見到黃村附近忙碌的景象,各地軍將們又吃了一驚,趕緊四處詢問,瞭解近期京城發生的事情,不過在這之後,許多人還是想不明白皇帝用意何在。

在眼下這火燒眉毛的時候,這點兵馬聚在一起看起來多,但是在號稱百萬的大順軍面前,根本就是連個零頭都不算,更別提還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了,顯然連保衛京師都很難。

崇禎皇帝爲何會下詔讓他們在黃村集結,而不是直接助守京師呢,許多人都想不通,但皇帝的詔令一字一句很清楚,反正來集結就是了,違抗可是要殺頭的。

“通、通、通——”

忽然間,忙碌而喧鬧的大營中響起三通鼓響,聽見這個聲音,各地來的軍將們立馬就知道是有人在聚將,召集他們過去議事。

大部分人都是一笑置之,開玩笑,誰特孃的知道主帥到底是誰,來了這麼久老子還真沒聽說過。

軍將們在各地都是一把手,各自還都帶着兵,一早兒就逍遙慣了,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無可厚非,盧象升、孫傳庭等等都死了也沒落着什麼好,洪承疇降了韃子,皇帝倒是親自祭天,痛心疾首,端是玩的一手好牌。

現如今的朝廷之中,還有誰有那個能力和威望可以降服衆將?

三通鼓畢,來中軍帳內的人還是隻有唐通等幾個寥寥可數的軍將,見到這種情形,唐通對站在上首的張世澤說道:

“英國公,要不要末將再派人去敲三通鼓?衆將一路都是鞍馬勞頓,可能還在忙,沒來得及趕過來。”

張世澤攥緊拳頭,舒展口氣,只是悶悶的點頭示意去辦。

大約是一盞茶的功夫過去了,三通鼓不知敲了多少個來回兒,就連兵士的手都酸了,可中軍帳內還是最初這五六個將領,幾個人面面相抵,就這麼幹杵在裡面不知如何是好。

這種時候,就連唐通臉上的表情都變得有些尷尬,看張世澤那張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的臉,張張嘴,最後也是明智的選擇一聲不吭。

不多時,門外跑進來一個標兵,跪在地上喊道:

“啓稟英國公,皇上御駕已經到了營外,隨行前來的有衛孝伯、甲子營的董都督,還有東廠的王督公與錦衣衛的李指揮使!”

標兵本以爲帳內應該是衆將雲集,所以十分隆重的喊出這番話,最後擡起頭一看,卻只見到大貓小貓兩三隻,頓時覺得有些意外。

“隨本國公去迎接聖駕!”

張世澤自然看出標兵臉上精彩的表情變化過程,沒有多說,但臉上的冷笑卻出賣了他心中所想,說完話揮手帶着唐通等幾個人直接轉出了中軍大帳。

待一行人與崇禎皇帝的御駕接上頭,張世澤帶着兩三隻大貓小貓是納頭便拜,一齊山呼道:

“臣等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

崇禎皇帝一身金燦燦的龍甲,頭上頂着同樣金燦燦的帽盔,腰間則是掛着亮閃閃的寶劍,直接跳下白馬將張世澤扶了起來。

緊跟着,崇禎皇帝環顧四周,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沉聲問道:

“張世澤,這是怎麼回事?”

這話正是問到張世澤心坎裡去了,他早在心中想了好幾種告狀的方法,以泄心頭之恨,頓時惶恐拜道:

“臣死罪,不能壓服衆將,三通鼓擊了幾輪,卻沒有幾個人前來...臣死罪...”

“混賬!”

崇禎皇帝勃然大怒,好嘛,本來今日心血來潮想學黃臺吉搞一次御駕親征,興致勃勃的來,沒想到卻見到這樣一副場面。

“罪責不在你,唐通,速傳衆將到中軍帳內議事,朕倒要看看,誰敢不拿朕的旨意當回事兒!”

上次崇禎皇帝一時興起巡視京營,結果一不小心查出了一堆爛事,給自己氣個夠嗆,這次也差不多,本來對抵抗劉芳亮非常有信心的崇禎皇帝,現在心裡卻是有些打退堂鼓了。

就這個模樣的官軍,還是穩當回去守着京城吧,拿出來丟什麼人現什麼眼,要是接戰之後被流賊一衝而潰,不用等到自掛東南枝的時間,自己就被自己先玩死了。

崇禎皇帝要御駕親征,竟然已經到了中軍大帳!

這個消息可是在轉瞬間轟炸了整個黃村大營,軍將們震驚之餘,再也顧不得手頭的大事小情,都是趕緊用一百八十邁的速度跑過來面聖謝罪。

可就算是這樣,崇禎皇帝還是在帳內黑着臉足足等了半個多時辰,大營內的軍將們纔是差不多到齊。

“咳咳...”崇禎皇帝清了清嗓子,說道:“朕——”

這話才說出一個字就被打斷,只見三個互相攙扶着,氣喘吁吁的將領忽然衝進中軍大帳。

這幾個人倒是機靈,看見帳內密密麻麻的人,又瞟了一眼上首的崇禎皇帝,心道自己要丸,趕緊跪在地上磕頭求饒道:

“末將陸九、末將陳德、末將劉可定,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三個人是信安那部分官軍的主將,爲首那陸九是個遊擊將軍,其餘陳德、劉可定二人只是千總銜,三日前纔來到黃莊。

崇禎皇帝看着磕頭如搗蒜的陸九三人,臉上卻是微微一笑,怒道:

“看來還真有人敢將朕的旨意聽做耳邊風,定西伯唐通!”

唐通正在偷着樂,忽然聽見崇禎皇帝喊自己,趕緊站出一步,大聲道:“末將在!”

“遊擊將軍陸九、千總陳德、劉可定驕縱枉法,按軍律該當如何?”

唐通起先有些猶豫,但在崇禎皇帝和衆將的直視之下,還是咬牙道:“回陛下,按軍律當斬!”

“好!”崇禎皇帝大叫一聲,起身直指陸九三人,喝道:

“來呀,將此三人拉到帳外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章沒了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
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二章沒了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