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

“李自成都已經跑到商洛山中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該傳檄湖廣一帶的官軍,讓他們合圍,徹底將這個闖賊堵死在山中,餓也能餓死他!”

西安城外官軍大營,來自五省及京畿一帶的軍將們正在爭論不休,對於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戰策,在場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看法。

但是總的來說,仍歸於幾個方面。

方纔出聲的是保定總兵馬爌,他這個人大大咧咧,但又帶點細節,沒有高傑莽,話音雖顯得很衝,但卻並沒有什麼不恭不敬。

馬爌說的,就是趁着李自成在商洛山中修整的這段時間,調動陝西、河南的官軍,再讓湖廣的官軍配合,這也是很多人的看法。

在他們看來,李自成就剩這點人馬,如當年車廂峽一樣,只要將其徹底圍死在山中,就絕無翻盤的可能。

“不行!”站出來的,是甘肅總兵王世寵,他道:“這段時日,我部在商洛山外紮營,但闖賊沒有要突圍的意思。”

“我派入山中的哨探無一生還,闖賊手中仍有幾萬兵馬,其中能征慣戰的老營甚多,若逼急了死衝一點,誰能保證四面沒有缺口?”

王世寵是臨近者,他的部下就在商洛山外紮營,說出的話自然有信服力,馬爌想了想,沒有吭聲。

太原總兵王光泰點頭道,“這話也是我所擔心的,如今援剿官軍各部甚多,但真正有戰力能於野戰勝之該部闖賊的,可謂屈指可數。”

“兔子急了還咬人,若逼急了他,衝破一點,遁入河南,甚至流傳到承平已久的山東、京畿順德一帶,如何是好?”

靜靜坐在首位上半晌的總督堵胤錫一直沒說話,聽見這話卻眼前一亮,道:“若真到了那一步可就不妙,該部闖軍不比餘部,至少六成都是精銳。”

“一旦出了丁點紕漏,讓他們流竄出陝西、湖廣兩境,餘的地方守軍只怕守有餘而戰不足,到時又要各部奔波,四處糜爛!”

“殃及池魚,是你們這些將帥剿賊不力,更是本督我御戰無方,愧對天恩!”

“難道就只有眼睜睜等着他們在山中休息後,逃到湖廣這一條路了?”馬爌不甘心的搖搖頭。

高傑忽然道,“也不必就坐在這裡等着,這些時日,附近州縣皆已安定,每隔幾日,督師可以派一部到山中去襲擾。”

“這恐怕不行。”白廣恩嗤笑幾聲,“高蠻子,你想去爭功直說便是,闖賊遲早都要放入湖廣,派人進去送死,又於戰事何益?”

高傑瞪了他一眼,卻沒有如從前那樣動粗,白廣恩也並沒在意,在衆將看來,此刻這兩個人的關係只怕已經不一般了。

“督師,各位大帥,末將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忽然間,新戚家軍的小將戚元功帶着戚元輔。戚元弼兩人上前。

堵胤錫看了他們三人一樣,餘的將帥各也是諷刺不已。

說來也是,在場的都是沙場上戎馬半生的軍將,功勳赫赫,就這三個剛入軍旅不過數年的晚輩,又能提出甚麼有建設性的意見來。

不過堵胤錫倒挺有興趣,據他所知,這戚元功是去年才從京師武學院畢業入軍的第一批學員,在京師經過四年系統的學習,可能與從前會有不同?

“說吧。”

“遵命,督師您看,這是商洛山,前不遠便是王總兵所部大營,還有山東軍兩營,緊緊圍繞,切斷了山內與武關、函谷關兩處賊寇的聯繫。”

戚元功上前指着地圖,回頭又道:“如此以來,會不會太過明顯,相當於告訴闖賊,要將他逼入湖廣?”

“督師請恕末將說句無禮的話,王總兵所部戰力並不是很強,雖有兩萬人馬,但卻未必擋得住李闖全軍的突然襲擊。”

“便是這兩處山東軍的營盤,雖都是精銳,但太過分散,每一營只有三千餘人,如此佈置,倒還不如不設。”

“小子,你乳臭未乾,寸功未立,竟說我的部下不能打?”甘肅總兵王世寵前邊聽得不斷點頭,心道這幾個小的畢竟是從武學院畢業出來的,講話還有點道理。

但他卻聽越不對勁,怎麼說着說着就到老子頭上來了。

好歹本將也是靠軍功上來的,麾下兩萬多兵將,直接被一個小崽子指着鼻子說戰鬥力差,這未免也太過分了!

便是脾氣本來不差的他,也是心窩子直冒火,王世寵幾步上前,怒視戚元功。

“行事如此猖狂,本將今日非得叫你們這幾個小輩後生知道知道,什麼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王總兵,這是大帳!”堵胤錫一聲冷喝,卻是直接給王世寵滿頭的火澆息。

在軍中即便桀驁如高傑、馬爌,對堵胤錫也向是服服帖帖,王世寵比不上前兩位,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最後只得再瞪戚元功一眼,便縮了回去。

少時,待帳內喧鬧的衆將平靜下來,堵胤錫再看向戚元功,靜靜道:“你且繼續說給本督聽。”

“遵命。”

戚元功知道王世寵軍中威望不低,又是出自榆林的將門世家,但方纔面對後者的怒火,卻依舊犯顏直視。

他覺得,王世寵和很多軍將一樣,空有一身軍功,麾下戰力雖有朝廷改善,但終是治標不治本,方法就錯了。

所以便是現在,他都覺得自己直言利害沒有什麼不對,做錯了還不能說?這是什麼道理!

“如馬帥所說,可以增派重兵,徹底切斷三點之間流寇的聯繫,但而今陝西雖復,卻暗潮洶洶,兵力動用太多地方根基不穩,此法不妥。”

“所以依末將看,守三點,不如守一點,圍點打援,請君入甕,將這兩處難啃的骨頭,一次性全給拿下。”

戚元功所說的兩處骨頭,自然是指李友、吳汝義鎮守的函谷關與固關,易守難攻,城牆高大,便是調集重炮,也需要時間。

堵胤錫問道:“如何拿下?”

這兩顆釘子多一日不拔掉,就多一分的不確定因素。

戚元功指着王世寵所部的駐地,道:“該處,乃是由商洛山北出的必經之徑,需另設一部強兵鎮守,末將推薦山東軍。”

“其餘兩個方向,一是通向鳳翔,一是通向河南。”

“以末將的估計,如今該兩處方向短時內流寇得不到補充,李闖之心必不在此兩處,因而,這兩處營地可以不設。”

“退一步說,即便是李闖由這兩處突破,欲要再取陝西、河南,那也是天佑大明,流寇自取滅亡!”

“這兩處剛剛收復,到處都是百廢待興,諸多城池沒有修繕,李闖來了,咱們大可以疏退百姓,撤離物資,放任讓他去拿便是,沒有城牆和百姓,他拿一座空城毫無用處。”

“兵法有云:絕其糧,摧其銳,懾其心。”

“我官軍可以讓李闖在該二省得不到任何補充,徹底將其剿滅在這些空城之中,甚至省去了日後追入湖廣再剿的麻煩。”

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隨便說說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
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隨便說說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