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一行幾十人渡船逃到了黃河東岸,再沒有了追兵,再也不用如喪家之犬般地逃亡了,除白波將帥韓暹和南匈奴左賢王去卑沒來的急登船渡河外,其他將領都安然無恙地抵達了黃河對岸,每個人心中都在慶幸自己僥倖逃過了這一劫,可是,在僥倖之餘,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又縈繞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所有的人幾乎都是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了,個個腹中飢腸轆轆。
此處是黃河漫灘,方圓幾十裡地都荒蕪一片,沒有一戶人家。大家只顧逃命,身上不曾帶一粒糧食,現只有皇上的侍臣楊琦懷裡還揣着半塊玉米餅子,皇上喊餓,楊琦便取出遞給了皇上。
皇上急急地咬了一口,艱難地咀嚼着,忽然想起了身邊的皇后,掰了一塊給她,又忽然發現衆臣都在盯着他,他吃不下去了,想想自己身爲皇帝竟然淪落到了吃玉米餅子也成了奢侈品的這種地步,獻帝抱頭痛哭。
羣臣也皆號哭起來。
楊奉道,“此處荒無人煙沒有人家,大家就分頭去挖點野菜充飢吧。”
羣臣無奈,只好四處尋挖野菜,有的邊挖邊吃,把土一打,就往嘴裡塞。
一行人以野菜充飢,往前行走數十里地,忽見一村落,村子裡卻空無一人。
天黑了下來,楊奉便找了間茅屋,讓皇上和皇后住在裡面,沒有門扇,楊奉便令人找來些荊棘擋在門口,自己與徐晃在門口守衛。
等到了天明,遠遠地見到一支軍隊開來,衆皆大驚,等那支大軍走近了,才發現是韓暹的部隊。
原來獻帝在與楊奉等人依次乘小船渡黃河時,韓暹和胡才就在岸上率軍抵擋着敵軍,等所有大臣們都渡過黃河了,韓暹才率殘軍向西退去。
幸虧李傕郭汜也沒有拼命追殺,韓暹才逃過了這一劫難,只是不幸的是,胡才戰死了。
韓暹繞遠道渡過了黃河,一路向東追尋獻帝一行人而來。
獻帝有感於韓暹捨命救駕之功,便又加封他爲徵東將軍,又有感於李樂爲獻帝撐船逃難,加爲徵北將軍。
自此,獻帝身邊便由楊奉、韓暹及李樂專權。
獻帝一行人馬到達了河東,河東太守王邑獻米糧,在河東小住兩日,王邑又給獻帝備了車駕,獻帝與皇后坐了車駕,往東南向洛陽方向趕去。
這一天他們正走着,忽見前面有一支軍馬飛奔而來,獻帝大驚,等那支軍馬到了跟前了,楊奉上前喝問道,“來者什麼人?”
只見一將跳下馬來,衝楊奉一抱拳,道,“河內太守張楊前來接駕,皇上何在?”
“皇上在此。”董承在車駕旁喊道。獻帝將車簾打開,看着張楊。
張楊見到皇上,疾步向前,雙膝跪地,叩首道,“臣河內太守張楊接駕來遲,望皇上恕罪。”
此時獻帝已有氣無力,道,“張愛卿,平身。”
“謝萬歲。”張楊起身,隨即衝自己的軍隊一招手,十幾個兵士端着熱米飯及酒肉過來,張楊親自將肉食跪獻給獻帝。
獻帝已經快兩個月吃不到一點肉了,今聞到一股肉香,獻帝忽地精神起來,抓過便吃,也沒有絲文雅氣了。
張楊又把米飯分與衆人吃,衆人吃罷米飯,這才都有了精神。
張楊迎駕有功,被獻帝封爲安國將軍。
於是張楊率軍隨駕護行,走了十幾天,一行人馬終於到了洛陽。
車駕停下,侍中楊琦衝着車中道,“皇上,洛陽已到。”
獻帝的心猛然一頓,他在車中呆了半晌,這纔打開車簾而出。
遠遠望去,洛陽城一片死氣沉沉,前幾年董卓放的一把大火,將洛陽城焚燒殆盡,連樹木也都燒死了,眼前盡是灰茫茫的景象。
洛陽城四周村莊也都空無一人,田野荒蕪,偶爾有幾隻鳥兒從荒草間飛起,鳴叫聲分外清脆響亮。
獻帝看着眼前的這一切景象,不覺感傷萬分,流下淚來,他喃喃着,“洛陽,洛陽,朕又回來了。”
董承安慰道,“皇上莫要傷心,既然我們已經回來了,就讓我們從頭開始吧。”
韓暹等人看見洛陽倒是十分興奮,在他們心目中,洛陽是神聖之城、是富饒之地。
等他們進了洛陽城,才發現這洛陽城已是一片廢墟,到處是殘垣斷壁,荒草都長到了房頂。
幾乎所有宮殿都被燒燬,只剩頹牆壞壁。
獻帝走在瓦礫之間,低頭環看着四周,默默不語,似乎在努力回想着昔日宮庭的繁華。
一塊磚頭差點將他拌倒,楊奉連忙扶住。
獻帝又回看了一下跟隨的衆臣,不覺心酸,對張楊道,“張愛卿可暫時建一所小宮讓朕居住。”
張楊奉命,找一所沒完全燒燬的宮殿,收拾修善了一下,並給此殿起了個名字,叫“楊安殿”,張楊的用意自然很明瞭,意思是讓獻帝記住他張楊護駕的功勞,雖然楊安殿較爲簡陋,但在這到處是一片廢墟的洛陽城中也算是最好的居所了,於是,獻帝和皇后便住在了裡面。獻帝又召來太尉楊彪等重臣來商議,要把之前的沒落及恥辱全部拋掉,新的日子從頭開始,決定改年號興平爲建安元年。
次日清晨,羣臣來朝賀,獻帝坐在小宮殿裡,羣臣都立於外面荊棘之間,朝拜已畢,侍中楊琦宣讀皇上詔書,“朕自離開長安,擺脫李傕郭汜二賊劫持,一路顛簸流離,幸得衆卿相助返駕洛陽,今洛陽殘破還賴以衆卿協力,重建都城、重修法度,朕決定改年號興平爲建安元年,欽此。”
衆臣跪地稱賀,“吾皇萬歲萬萬歲!”
“衆位愛卿,平身。”
“謝萬歲。”
韓暹出班奏道,“皇上,我們既已新改年號,意味着國家有了一個新的開始,羣臣跟隨皇上一路護駕隨行彰顯忠心,皇上可行冊封之事,以安羣臣之心。”
“這……好吧,”獻帝猶豫了一下。獻帝雖感激羣臣在自己危難之時不離不棄護駕隨行,但韓暹突然這麼一提,倒讓他感到十分不適,在韓暹的身上,他似乎又看到了李傕和郭汜的影子。
但是現在韓暹手握重兵,又護駕有功,獻帝不得已下詔封賞。
獻帝道,“朕得賴於衆卿護駕纔到洛陽,衆卿都功不可沒,韓暹、楊奉、張楊聽封。”
三人齊齊跪倒在地,伏首聽封。
獻帝道,“封徵東將軍韓暹爲大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鉞,封安國將軍張楊爲大司馬、假節鉞,封楊奉爲車騎將軍、假節鉞。欽此。”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僕韓融出班奏道,“皇上,皇上新駕京都,京都殘破,沒有地方住,可現在最要緊的是沒有糧食來源,皇上可下道詣意讓四方諸侯官吏進貢米糧器皿爲用纔是。”
獻帝道,“卿言極是,即刻傳令下去,讓四方諸侯前來進獻。”
於是獻帝派人到處奔走,要各地官員來給朝庭送糧,可是此刻大家都在忙着搶奪地盤,根本就不把皇上放在眼裡,沒有一個送糧食來的,已連續幾天沒糧食吃了,大家只好到處去挖野菜充飢,就這樣過了不幾天,便有大臣就倒在牆角邊餓死了。
獻帝雖說是一國之君,可現在也是飢不飽食,又經過了這一兩個月的亡命奔泊,獻帝顯得十分瘦弱。
這一天,他在侍臣的攙扶下出來巡視,見官員們都在殘垣斷壁旁搭個草棚住着,心中十分難受,又見到了被餓死的大臣,他便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便召集起羣臣來商議。
獻帝聲音低弱地道,“到各地催要糧食也有十多天了,可沒有一個來送糧食的,照這樣下去,我們都將會餓死在這裡,我們得想個辦法纔對。”
太尉楊彪奏曰,“皇上,現在天下諸侯都忙於爭奪地盤,誰還有心來關心皇上的安危,皇上倒不如先招一諸侯前來洛陽做官,以資助洛陽重建,這樣纔會有效果。”
獻帝道,“愛卿可舉薦一人。”
楊彪道,“今曹操在山東,兵強將盛,廣有積蓄,可宣入朝,以鋪王室。”
楊奉出班奏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
獻帝道,“楊愛卿此話怎講?”
楊奉道,“皇上,昔日董卓引軍入京,威懾皇綱、專權欺上才引發天下大亂,近又有李傕郭汜擁兵把持朝政令皇上蒙受恥辱,如果再引外番豪強入京,恐怕又行董卓之路,望皇上三思。”
獻帝沉吟不語。
楊彪道,“皇上可着令曹操隻身前來,入朝爲官,誰可前去詔告曹操?”
羣臣中走出一人,此人年方三十左右,生得秀眉朗目,乃議郎董昭,董昭執笏道,“皇上,臣董昭願趕往兗州去詔令曹操前來京師爲官。”
獻帝喜道,“好,那董愛卿就辛苦一趟,去兗州去詔令曹操前來,可加封曹操爲建德將軍、隸尚書事,董昭調任爲符節令,持符節前往兗州調曹操率軍入京師救駕。”
“謝皇上。”董昭叩謝。
董昭剛剛起身,只見張楊部將眭固急跑來跪地報道,“報,稟皇上,據探馬來報,李傕郭汜率十萬大軍已過黃河,正殺奔洛陽而來!”
衆皆失色,張楊對眭固道,“眭將軍且退下。”
眭固退下之後,獻帝緊鎖眉頭,道,“現在我們糧食的問題還沒解決,李傕郭汜又率軍來攻,這,這我們可該怎麼辦?”
楊彪道,“皇上,如今之計也只能去山東着令曹操引軍前來抵擋李傕郭汜的大軍了,別無良策。”
獻帝見衆人不語,只好令董昭去山東曹操處下詔,詔曹操速來保衛京師。
張楊原來想在京師護衛皇上安全以此建功立業,但見到韓暹被封爲大將軍有強權之心,現皇上又要詔曹操引軍前來,便感到這京師又又將要激流洶涌了,又兼軍中斷糧,於是,他便想離開這是非之地,上表朝庭道,“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人人都有保護的責任,朝庭內自然有公卿大臣輔佐皇上,而我是一外郡太守,應當外出抵禦外患,我留在京城裡也做不了什麼。”
獻帝知道張楊忠心,但京城內沒有糧食供給軍隊,只好答應了張楊的請求,於是張楊便率部去了野王。
張楊走後,楊奉也帶兵出京,前去河南臨汝縣屯兵,京師內便只剩下韓暹和董承的兩支軍馬了。
卻說河北袁紹,袁紹自從在界橋之戰打敗了公孫瓚後又結連劉虞餘部鮮于輔等又連勝公孫瓚兩次,實力大增,這一天他正與手下文臣武將商議如何將公孫瓚從幽州徹底地消滅掉之事,忽然朝庭派使者前來宣詔,袁紹忙率衆將相迎,跪拜接詣。
使者宣道,“朕三年以來深受李傕郭汜之害,現已逃脫其魔掌回到洛陽,可洛陽沒有糧食來源,朕與衆卿盡吃野菜苟且度日,期望袁將軍憐惜漢之天下,給送點糧食來。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袁紹拜畢,對使臣道,“現洛陽皇上身邊由誰掌權?”
使臣道,“軍政暫由楊奉、董承執掌。”
袁紹點頭,遂打發使臣回去。
送走了使臣,袁紹問衆將道,“今李傕郭汜失寵,朝政軍務由楊奉董承執掌,皇上下詣來要糧要錢,你們說我們給還是不給?”
沮授道,“主公,現李傕郭汜與皇上反目,皇上移駕洛陽,而洛陽殘敗,不是一年半載所能修復的,主公不如將皇上接到鄴城,一來可以爲皇上解除沒有宮殿的憂愁,二來主公可以以挾天子而令諸侯,到時朝庭大權在握,掃平四方,統一華夏,指日可待,主公,我們一定要把皇上接過來呀,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啊!”
袁紹猶豫着。
淳于瓊道,“主公,萬萬不可。”
袁紹道,“此話怎講?”
淳于瓊道,“主公,前有董卓,近有李傕郭汜,難道你忘了?他們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的下場是什麼?是遭衆怒,遭衆反之,招來的是殺身之禍,遺臭萬年呀主公。”
袁紹點頭,道,“淳于瓊將軍言之有理,我不會將皇上接過來的,以免非議。這樣吧,皇上既然來要糧食物資了我們也不能違抗詣意,就送給他一點糧食,想想這幾年做君主的也不容易,是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