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嘉二十六的年,不知怎的,來的特別慢。
二十五年的十一月底,英王正妃小陳氏小產。小陳氏到底因爲小產傷了身子,做月子調養的仔細。
在她坐月子的時候,不知怎的,愛折騰的側妃小黎氏動了胎氣。
宮中衆人紛紛猜測,英王妃小產怕是另有隱情。這妻妾爭鬥,哪怕在平常人家都是有的,更何況皇家。
英王后院的兩個女人,表面上平靜,實際上暗中斗的你死我活。
德貴妃因爲子嗣夭折訓斥小陳氏的消息傳來後不久,英王頂撞自己母妃德貴妃的消息也被宮中的人當作笑話傳。
倒是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想出禍水東引一招,妄圖把英王后院的爭鬥,引到澤王夫婦身上。
當初皇帝在養心殿說出的一番“立子看孫”的話,不知怎得流傳了出來。明眼人都清楚,皇帝選太子,這是要看孫子輩了。那麼,沒有子嗣的澤王和澤王妃是有動手的動機的。
宮裡鬧哄哄的時候,澤王夫婦倒是該幹嘛幹嘛,一點不受影響。自從英王妃她們懷孕開始,澤王這邊就是嚴防死守。送去的東西,沒有任何給人詬病的。
英王妃有孕後,澤王妃送去的是一本佛經和一座送子觀音。英王妃也謹慎,壓根就直接讓人把東西送入了庫房鎖住。
所以那些閒話,沒有攪和起很大的波浪,就銷聲匿跡了。
本來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誰知道,十二月的中旬的時候,英王側妃,被德貴妃接道麟趾宮靜養安胎的小黎氏,見紅了。
孩子很有可能再次保不住。這次不只是德妃,連一向對自己這個表妹不太上心的英王,都怒不可遏。
小黎氏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不保後,強撐着身體,跪在婆婆和夫君面前,要求徹查兇手,還自己孩子公道。
並言說,之前王妃小產和自己見紅,恐怕是有意爲之。爲的就是讓王爺後院子嗣稀疏。
德貴妃親自上養心殿請旨,求皇帝全權委託她徹查英王子嗣被害一事。
這一刻起,德莊貴妃一脈和淑佳貴妃一脈算是徹底的撕破了臉,明面交鋒。
越過掌宮權的佳貴妃,直接上奏,擺明了是不相信杜氏,甚至是懷疑杜氏和澤王就是此事的真兇。
睿帝正爲南疆的事煩悶,聞言,斥責了兩宮貴妃。
淑佳貴妃管理宮闈,卻讓皇家子嗣接二連三發生意外,着其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德莊貴妃罔顧宮規,肆意妄爲,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申斥了兩宮貴妃後,皇帝卻準了先頭德裝貴妃所奏,要徹查英王子嗣意外事件。
但這徹查的人選,卻不是兩宮貴妃中的任何一個。睿帝依然選擇了從入宮起就得他信任的慧敏夫人。
因爲慧敏夫人是英王妃小陳氏的姑姑,爲表避嫌,慧敏夫人主動請求,要端賢夫人從旁協助。
皇帝又點了澤王妃,隨着兩位母妃調查此事。
對於皇帝的申斥,十娘並未表示異議。身爲貴妃,這些日子確實是自己失責,在內宮管理上沒有下大力氣去整治。出了事情,理應受罰。
但對於皇帝把澤王妃捲入這事端中的做法,到底是不滿的。當天就給皇帝甩了臉色,閉宮不出,不去養心殿幫着皇帝整理奏摺。
並且在皇帝想留宿瑤華宮中時,讓皇帝吃了閉門羹。皇帝當夜在養心殿大發雷霆,還是在聞訊趕去的澤王的安撫下,才黑着臉去歇息。
澤王妃桑梓宸,入宮七個月後,開始了她真正的宮中生活。
她跟着慧敏、端賢夫人先去了德貴妃宮中,安撫德莊貴妃的情緒。最重要的是看望小黎氏,問詢她一些事情。畢竟當初是她,口口聲聲說這事另有隱情。
德貴妃在麟趾宮正殿接見了她們一行人,對於兩位夫人,她並未過多的寒暄,反而是對着同來的澤王妃,一番敲打教訓。
對於德莊貴妃的敲打,桑梓宸隱忍不發。倒是讓同去的兩位夫人刮目相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不是勇敢,而是莽撞。
這位澤王妃入宮後,上討上位喜歡,得夫君寵愛,下得親弟妹敬服,日子過得一帆風順。兩位夫人原本還想着,她小小年紀,怕是遇事經不住打磨,現在看來,杜氏把這兒媳婦□□的很好。
當一個人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勢力時,不卑不亢,不低頭,不反抗,這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慧,還需要經歷和閱歷。
這兩樣東西,不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能有的氣度,唯一的解釋,就是她真的得婆婆喜愛,願意下力氣去教導她。
而她,也確實做得不錯。面對德貴妃的刁難,依然守禮進退有度。
看着一個小孩子被刁難而無視,終歸不是兩個年長的母妃能做出來的事。慧敏夫人簡單的說明了來意,直接要求見小黎氏,查問事情的經過。
德貴妃方要刺慧敏夫人幾句,就被端賢夫人攔住,幾句話就氣的她險些厥過去。
陸容靜只說,“黎思琴,你儘管鬧,查不出真兇,到時候受罪的是你侄女,跟我們這些人有何相干?不過就是辦事不力罷了,誰還在乎被罰俸一年半載的?要不是皇上堅持,你當別人都願意管你兒子的閒事?又不是吃飽了撐的。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你!放肆,你敢以下犯上,當心本宮治你個大不敬之罪!”德貴妃怒火中燒,矛頭轉向了陸容靜。
“貴妃娘娘好大的氣性。你對本宮有何不滿,自可對皇上言說。既然皇上把這事交給本宮處理,就是信任本宮。貴妃是想抗旨不遵麼?”慧敏夫人陳敏嫺,着實是煩了黎氏逮誰咬誰的性子。
這宮中多少年,憑什麼就得別人讓着她。陸容靜是說話難聽,可要不是黎思琴自己挑撥着兩個兒媳婦爭鬥,會有這下場?
出了事,還要算計着別人,把不相干的人拉下手。真當別人都是傻子不成?她侄女也是個傻的,小產了都嚥下委屈不說,倒是一個妾氏妄想把髒水往外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這閒事,要不是皇上下旨,是沒有人想管的。捲入兩個貴妃的爭鬥,都當別人是閒得慌?
慧敏夫人雖然不比德莊貴妃位分高,但到底幫着皇后掌管內宮多年,這話一出,德貴妃還不服氣,身邊的大宮人確實識時務的。忙勸了黎氏壓下火氣,當務之急,是徹查真相要緊。
“慧妹妹多心了。”黎氏幾乎咬碎了一口牙,“既然要探查,就請吧。就是芷姐兒身子弱,兩位妹妹當心些,別讓她情緒太過激動。”
“這是自然,本宮知道分寸。”
一番交鋒後,慧敏夫人壓制了德貴妃,在麟趾宮偏殿,見到了英王側妃黎芷。
黎芷確實如她姑姑所言,很是虛弱。對着她們的問詢,哭了一場,倒也說出幾人想問的問題的答案。
之後,辭別了德貴妃,慧敏夫人派人去了五皇子側妃那邊問話。也派人去了跟此事有關的幾人宮中傳話,要她們明日到承乾宮等候問話。
兩位夫人還和澤王妃約定,明日去皇子所英王那看英王妃。
折騰了一天,也只是在德貴妃處見到了小黎氏,知道了一些線索。具體真相,還需要查證。
晚膳的時候,澤王妃依然回瑤華宮,準備伺候婆婆用膳。
皇帝今日倒是沒有再來瑤華宮,但派了身邊的路公公,給瑤華宮送來了好幾株梨花。
粉白嬌嫩的梨花插在一口鐵膽瓶裡,開的分外嬌豔。
澤王妃打量婆婆神色,發現她婆婆還真是有氣場。單單坐在那不動,都會讓人心折服。
人都說美人遲暮,紅顏枯骨。可在她婆婆淑佳貴妃身上,卻是越年長越有韻味。當然不是說婆婆年齡大了,這滿宮的高位嬪妃,婆婆是年齡最小的。
她身上的韻味,是上位者的冷靜自持和經過歲月沉澱的風情。即使褪盡鉛華,也依然美豔如初的感覺,也怪不得皇上願意留宿瑤華宮。對着這麼一位能跟自上自己的思維,又善解人意,時不時還會耍小性子的女人,是個男人都會多寵愛一些。
“今兒皇上準備怎麼用晚膳?”十娘掀掀眼皮子,不經意的問道,“夜裡涼,當心身子。東暖閣的那邊,記得燒上好的銀絲碳。”
小路子心裡一哆嗦,這佳主子越來越厲害。皇帝今日心煩,是想翻低位小主的牌子瀉火氣的。
這主子還沒翻牌子,佳主子就知道了主子的心思。既然知道撩的主子生氣,就該給主子臺階下啊。自己都巴巴的跑來送花了,這位一邊掛念着還一味的避寵,又是唱的哪出?
“瞧您說的,皇上在養心殿處理政務,還能着涼不成。那銀絲碳,養心殿正殿和皇上的寢室都燒着,佳主子放心。皇上忙着政事,還想着您,讓奴才給您送這梨花來。他要是知道您顧念他,保準高興。”小路子笑呵呵的,避過佳貴妃所謂的晚膳和東暖閣。
“辛苦路公公了。”十娘指着桌上的一蠱湯,“這當歸羊肉湯,原本是給皇上熬的。他既然不愛喝,就給路公公暖暖身子吧。”
“佳主子,這話怎麼說的?”小路子一激靈,“您送去的吃食,主子爺什麼時候不愛吃了,奴才可往往不敢搶主子的吃食。”
“汪朝聲方纔已經來過,這會子東暖閣怕是已經開啓了。”十娘揮揮手,“那湯,路公公看着處理吧。你不愛喝,就倒掉罷了。”
小路子借過司槿遞過來的食盒,哭喪着臉,“奴才告退。”
等路公公出了瑤華宮,十娘方纔崩不住的笑了,“這路公公,還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不經逗。”
“母妃,這是?”澤王妃不解,這又是唱的那一出。御前大總管,這是被婆婆逗弄了。
“您啊,又嚇路公公。”若敏盛了盞牛肉羹遞給十娘,“明明就沒在彤史上蓋印,還硬撐着。凡事給皇上個臺階下,也省的澤王和王妃擔心您。”
“若敏,你今兒話這麼多。”十娘不自在的瞪了若敏一眼,同着兒媳婦的面,這麼拆她的臺,簡直是不可理喻。
“母妃,兒臣懂了。你這是不生氣了?不生氣了就好。王爺還讓兒媳勸您,讓您多跟父皇親近。”澤王妃笑道,“兒媳就說,母妃處事不用他擔心,他還非要兒臣叮囑您。”
“這孩子,遙兒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的。當心吃虧了,沒處哭。母妃教了你這麼久,這宮裡,放人之心不可無。就是當着母妃,也不能說話口沒遮攔的。”
“王妃對兒媳很好,他的母妃就是兒媳的母親。跟母妃說話都不能放心的話,這宮裡兒媳才真是害怕呢。”桑梓宸上前爲婆婆佈菜,“您前些日子爲了兒媳跟皇上生氣,兒媳一直覺得過意不去。”
“本宮還以爲不知道本宮爲何生氣。既然明白,又爲何要捲入他們的事端?”十娘指着凳子,
“坐,今兒沒有別人,今兒陪着母妃用膳。”
“謝母妃,兒媳明白您是爲兒媳好。可兒媳想着,父皇既然下旨了,兒媳就得遵旨。這一來,兒媳是這宮裡小輩中現在唯一的人,幫着母妃們處理宮務,本就應當。二來,就是父皇下明旨,未嘗不是說明皇上相信兒媳和王爺。若是不信任咱們跟這事無光,又豈會問責母妃後的當夜就到訪您的瑤華宮?”
“老三媳婦倒是比你母妃明白事理,也理智清醒。不錯,好孩子,父皇果然沒看錯你。”皇帝拍手讚道。
“參加父皇,給父皇請安。”澤王妃跪下行禮,起身後忙道,“父皇一定還未用晚膳,兒媳去小廚房催她們加個菜。”
“皇上這是來興師問罪麼?靜常在禁閉結束,但罰抄的五十遍宮規還未抄完,待罪之身不宜侍寢。您換個人,臣妾立刻蓋印。”
“母妃!”澤王妃勸道,“還是等父皇用過晚膳,再聊不遲?”
“氣性這麼大,醋性也還是這麼大。”皇帝坐在十娘身邊,拉住她的手,“當着孩子的面,丫頭給朕個面子可好?”
“不好。”十娘甩來皇帝的手,“東暖閣有的是好的等着皇上去用膳,何必還來我這瑤華宮。”
“母妃,您這瑤華宮的陳醋好大的酸味。父皇的鑾駕急匆匆的,兒子就落後了。可兒子看,兒子來的不是時候。兒子這就帶媳婦兒回了,阿爹阿孃,遙兒告退。”
後面進來的澤王,看着父皇母妃的狀態,瞭然的一笑,來着自己的王妃退出了膳房。
交代了司槿照顧好十皇子後,澤王就帶着王妃回皇子所帶弟弟去了。
這邊廂,皇帝看着使小性子的十娘,掐了掐她的臉頰,輕聲說,“別鬧,有正事跟你商量。南疆那邊,有些麻煩。需要你幫着朕拿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