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

bookmark

“皇上現下如何?”陳氏拽着十娘邁過一羣哭哭啼啼的女人,進入屋內,隨行太醫和大夫正在爲皇帝診治。

皇帝前胸中了一箭,失血過多,已經昏迷不醒。只一會的功夫,十娘就好似看到他的脣色在逐漸變白髮亮。

他安安靜靜的躺在那,好像睡着了一樣,但十娘知道,這個男人此時怕是真的疼到撐不住了,才放任自己昏過去。

“皇上洪福齊天,一定會逢凶化吉的。”一旁的大夫有着哆嗦的答道。

“鄭太醫你說?”

“皇上的傷口不太好辦,但只要止住血就會沒事。”鄭太醫有些遲疑。

“皇上的傷口爲何一直流血不止?”十娘聽出他話中的不確定,再去看皇帝前胸的血跡,血跡早已染紅了他的青色外袍。

血暈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十娘看在眼裡,不由得逼問,“誰準你們隨意挪動皇上的?”

“回娘娘的話,是奴才下的令。皇上昏迷前,曾簡短的交代過,一定要儘快回運史府。”小路子沉聲道,“爲安全起見,也不適合再在湖上逗留,奴才這才做主挪動聖駕。”

“妹妹,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且路公公說的不無道理。在湖上,一是不安全,二是人手和醫治器物都不足,不利於救治。”

皇帝中箭後,跟着的人都快嚇傻了,一個個都不敢輕易移動,是以剛開始他們一行人躲在湖邊的畫舫中並不敢出來,也並未移動。

直到小路子回過神,想起皇帝的交代,才急忙派人去運史府傳信,調派人手。運史杜賢雨接到信兒後,立刻帶着人趕到了岸邊,杜大人跟小路子合計後,決定立即把皇帝挪回運史府。

挪動過程中,儘管太醫隨行,儘管伺候的人小心,皇上的傷口還是不可避免的裂開,且裂得更大了。

回到運史府,傷口出血也越來越多,太醫們商量之後,都不敢貿然拔箭,請來了兩位娘娘和杜大人一起商議。

“鄭太醫,你給本宮說實話!”十娘逼着手下不停,在幫皇帝清理傷口附近血跡的鄭太醫。

作爲這次南巡隨行的資深太醫,鄭太醫的醫術和爲人是皇上和十娘都十分放心的。

鄭太醫聞言並未擡頭,聲音也有些低沉,“皇上的傷必須把箭拔除後才能包紮,不然傷口一直是裂開的,血就止不住。”

“臣先想辦法幫陛下把傷口出血的地方清理乾淨,儘量減緩傷口出血速度。一會拔箭時可能會引起大量出血,娘娘們莫慌。”

“太醫準備何時動手拔箭?”陳氏拉了把十娘,自己先冷靜下來,“皇上身邊,可要人留下來幫忙?”

“回兩位娘娘的話,微臣會盡快動手。皇上這傷口,箭頭位置有些偏,傷口很深,拔箭地乾脆利落。快速拔除箭頭的那種疼痛,即使皇上神志不清也會下意識地掙扎,因此臣需要一名強健男子的幫忙,按壓住皇上,不讓他因爲疼痛而掙脫,引起更大的出血。”

“沒有問題,乙卯,出來。”陳氏話音剛落,乙卯就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太醫還需要什麼幫助?”十娘站在牀邊,拿帕子擦去皇上額上的冷汗,看着他痛,自己也白了一張臉。

“除了人手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十娘輕聲問道,皇帝不能有事,真出了事,帝國就……

“取壺溫開水來,加入一些鑼鹽和糖,快速的攪拌均勻。給皇上喂下,喂不下就灌,實在不行,就拿帕子沾溼後給他沾嘴脣。”鄭太醫話音剛落,陳氏身邊的大丫鬟就出去去取溫開水。

“再來就是煮沸的烈酒和消過毒的匕首,以及足夠多的白布硼帶用來止血,此外,止血的草藥備上,熬煮着。”這次鄭太醫每說一句,就有一邊打下手的太醫和大夫去準備。

“杜大人也留下吧,其餘人,都出去等!”鄭太醫呵道,“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把窗戶打開,通風透氣。”

十娘放開皇帝的手,起身,來到窗邊,伸手推開了窗戶。窗外梧桐樹的葉子隨着風飄飛,有一片落在了她未收回的手上。

她收合拳頭,就要離開,卻被被鄭太醫叫住,“順華請留步!”

“那妹妹就留在這幫鄭太醫的忙,本宮去問下各位姐們當時船上發生了什麼。”慧昭媛道,她上前幾步安撫的拍拍十孃的手,“別怕。”

“勞煩慧姐姐了。”十娘回握住慧昭媛的手堅定道,“我是皇上的女人,我不怕!”

慧昭媛陳氏深深的看了眼十娘,帶着一羣哭哭啼啼的女人離開。

這邊,十娘打溼了帕子,幫皇上擦拭了頭上的汗,接過宮女送來的兌好的糖鹽水,一手端着茶盞,一手拿起小湯匙,有些艱難的往皇帝嘴裡喂去。

皇帝無知無覺的躺在那,吞嚥困難,糖鹽水順着他的嘴角流到耳邊,像是透明的眼淚。十娘看到此情此景,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十娘想到這個總是很有控制慾的男人,這個總是很霸道的男人,這個總是很有主意的男人,現在只能安靜的躺在牀上,不能動彈,等着別人救他,就覺得心酸苦楚。

十娘看了一眼鄭太醫和她三叔。鄭太醫正在火上烤着刀子,做再次的消毒,他三叔靠着打開的窗戶,朝她的方向望着。二人的眼神在空中交匯,十娘在他的眼神中讀出了擔憂、猶豫。

來不及多想,她收回了目光,含了一口糖鹽水,俯下身去。低頭把水喂到皇帝嘴裡。

她的嘴脣緊緊貼在他有些發涼的脣上,把糖鹽水一點點的渡了過去,然後用舌尖挑開他的嘴脣進入其中,用舌頭堵住他嘴裡想往外流的水。

一盞糖鹽水,喂喂流流,喝下去大半,待十娘再要取第二盞時,鄭太醫已經給刀子消好毒,看到她的舉動,忙攔住她,“娘娘莫餵了。差不多了。臣這就下刀取箭。”

十娘退到一邊,等鄭太醫取箭。

鄭太醫動刀前指揮在場的兩個男人,“杜大人,一會煩請你按住皇上的下身,讓他不要亂動。這位小哥,你上到牀上去,按住皇上的上身,不讓他掙脫。”

“明白。”二人快速的走到相應的位置,按着太醫的指示做好了準備。

太醫又道,“順華娘娘,麻煩你一會把布條即使遞給臣。”

十娘點頭表示明白。

鄭太醫握着刀,劃開皇帝的傷口附近的衣袍,“布,消毒。”

十娘上前去,拿棉布擦去血跡,又拿起另一塊布條浸入酒中,然後拿着浸過酒的布條,對着傷口按了下去。昏迷中的皇帝一個哆嗦,刺激之下微微呼痛。

十娘乾淨利落的處理好傷口附近的血跡,對着那傷口周圍一圈用酒消毒。

鄭太醫的刀,快準狠的宛入肉中,血很快的滲出來,鄭太醫的刀在傷口裡刮、剜、旋轉,帶着倒刺的箭頭,被慢慢的尋到。鄭太醫把箭頭附近的血肉挖開,箭頭只剩下一點連在肉裡,他的手有些發抖。傷口位置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太醫!”十娘看他想要遲疑,忙出聲呵道,“快動手!”

鄭太醫一使勁,刀剜入更深處,刀尖一挑,那帶着血肉的箭頭,就被起了出來。被起的那剎那,

皇帝不受控制的全身痙攣,按着他的人忙用力壓制住他。

鄭太醫擱下刀,換手去取,那箭頭被他快速的拉了上來。連着箭羽的箭頭被完全拔除了。

把箭頭扔到一旁的盤子裡,鄭太醫先接過十娘手邊的布條,把傷口附近的血擦乾淨。

十娘回過神來,遞給他浸過酒的布條,鄭太醫接過按在傷口上,皇帝的臉色白的如紙片一樣。

鄭太醫接過旁邊太醫遞來的搗碎草藥,均勻的塗抹覆蓋在傷口上。傷口被草藥蓋住,一片黑乎乎的。看不到出血與否,十娘不由得急道,“這藥能行麼?”

“順華放心,這藥是藏地特產的,用來止血消炎,功效立竿見影。皇上的血不消片刻就能止住。”

“那就好。”十娘看到鄭太醫開始拿着布條幫皇帝包紮,鬆了一口氣。提着的氣一卸下來,十娘立刻感到了頭暈。

口鼻間一股血腥味,撲面而來,濃烈的讓人窒息。十娘晃了晃,身子微微向前傾倒。

“十娘!”鹽運史大人脫口而出,奈何他站在牀尾,離她還有段距離。只能眼睜睜看着她暈過去。

就在她要摔到在地的時候,斜插入一隻手,拽住了她纖細的腰,避免了她的摔倒。

這邊太醫不一會就包紮好了皇帝的傷口,站在原地緩了片刻後,要去淨手。又被鹽運史大人拽住。

“煩請太醫爲順華娘娘診治。”杜大人拽着太醫,一路拽到了靠近窗戶的貴妃塌邊。

鄭太醫在十娘人中上一掐,十娘就悠悠轉醒。接着鄭太醫對着十娘道,“順華請伸出手來。”

十娘有些迷瞪的伸出手來,鄭太醫在她腕上蒙上一層手帕,開始搭脈。

“本宮沒事,就是太累了。”十娘對着一邊擔心她的杜運史道。

“娘娘脈象平穩,沒什麼大礙。”鄭太醫開口道,“唯一要注意的是,多加強點營養。”

“營養?”十娘覺得有些奇怪,往日裡太醫並未這麼交代過。

“胎兒只有汲取了足夠的營養,在母腹中才能充分的成形。娘娘注意下膳食的均衡就夠了。”

“胎兒?!”十娘驚道,“你是誰,本宮有了孩子?”十娘手指撫摸着平坦的小腹,難以置信。

她停了避孕的藥物,就是在南巡路上。那就是說,這孩子是在來南鑼的路上有的。想到這,十娘不由得臉紅,那段日子常常跟在皇帝身邊,侍寢的機會是要比別人多很多。

欣喜過後就是淡淡的失落,這孩子來的巧,確不太是時候,他的阿爹還昏迷着,也不知道他阿爹知道他的存在後,會是何種反應。

十娘想的出神,一擡頭,發現室內只剩下了她和皇帝二人。三叔和鄭太醫都不見了。

她下了塌,緩步來到牀邊,低頭看着牀上的皇帝,伸出手去,摸上他的臉,他的臉已經不再像剛纔那樣冰涼,開始泛着一絲絲熱氣。

“我們又有孩子了。”十娘收回手,坐上牀塌。一隻手拉起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另一隻手覆蓋住皇帝的手,“爲了我們的孩子,請您也一定要醒來。”

微微閉上眼睛,再睜開,溫情和柔情已經不見,她放下皇帝的手,離開牀邊,來到屋子中央。

拍手三下,樑上有個黑影飄下,“乙卯,今日到底爲何?”

“計劃剛開始沒錯,後來不知怎的,船上亂了起來。混亂中,。奴才等人要出去救駕,又被皇上暗中制止。還是孟婉儀眼尖,看到了射過來的箭,想爲皇上檔箭,情急之下撲了過來,只她力道太猛,無形中把皇上朝右推了一大步。箭頭這才射偏了,射到了皇上的前胸,而不是正心口。”

“她倒是真心。這件事,沒那麼簡單。去查,是誰走漏了消息!”帶出來的人中,只有這幾個暗衛知道具體的計劃,其他人包括十娘也是皇帝不允許她跟隨暗示下才明白他的用意。

十娘猜想皇帝原本是打算要以身犯險的,爲的就是製造出他在南鑼受傷的假象。

皇帝在南鑼受傷,朝廷一定會震驚,這時候查南鑼改鹽政朝廷上的反對聲音和阻力就會小不少。這樣才方便加大改革力度鹽政,整頓南鑼吏治。

誰承想,出師不利。皇帝自己差點折損在這南鑼,折損在自己布的局裡。

跟着皇帝身邊這些時日,十娘或多或少知道這位的心思,“皇上吩咐你們的事情照做,不用停。需要杜大人配合的地方,就拿着本宮的玉牌去尋他,他不會爲難你的。”

“奴才明白。”乙卯道,他看了十娘一眼,下定決心道,“每個暗衛都有要盯着的鹽煮和世家勢力,只有奴才原本盯着的衛家,不久前被皇上下令撤銷了。奴才這才一直跟在皇上身邊。”

“你是說衛家?”十娘一點就透,“你去查,真的是衛家的話,也不用顧慮,儘管收集來證據。只有證據,本宮必定不會手軟,定讓他家知道,帝國的命運是他們償還不起的!”

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12章 諸般思量上心頭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1章 花開猶似十年前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31章 /問君何行何當歸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4章 入則孝悌出則教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章 別後相逢無情比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54章 入則孝悌出則教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45章 別後相逢無情比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13章 踏血尋蹤高處流第41章 峰迴路轉又見君第28章 龍隨雨鳳瑞福華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16章 黃金扞撥紫檀槽第2章 君子志於擇天下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7章 莫向光陰惰寸功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8章 千種風情與君說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45章 卻陷人心危險頭第5章 敬送竈君上西天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11章 腕底含香書今古第5章 春風拂檻露更濃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75章 風雨飄搖鬢欲絲第51章 狹巷勇猛相接處第12章 暴君黃金臺上意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61章 春水亂擾幾時休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7章 莫向光陰惰寸功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57章 卉木萋萋陽遲遲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33章 艱難世事危心力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70章 大夢一醒十三載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26章 雷怒直上幹雲霄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24章 遇事且說三分話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12章 諸般思量上心頭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27章 積屍流血川木腥第1章 花開猶似十年前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31章 /問君何行何當歸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4章 入則孝悌出則教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章 別後相逢無情比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54章 入則孝悌出則教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45章 別後相逢無情比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23章 最是故人心不平第13章 踏血尋蹤高處流第41章 峰迴路轉又見君第28章 龍隨雨鳳瑞福華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60章 兩情若是無嫌猜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16章 黃金扞撥紫檀槽第2章 君子志於擇天下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7章 莫向光陰惰寸功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32章 家芳發幽香動燃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8章 千種風情與君說第63章 年紀方當鉛華銷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68章 三千翠柏衛忠魂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45章 卻陷人心危險頭第5章 敬送竈君上西天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11章 腕底含香書今古第5章 春風拂檻露更濃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75章 風雨飄搖鬢欲絲第51章 狹巷勇猛相接處第12章 暴君黃金臺上意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61章 春水亂擾幾時休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36章 剛易折善柔不敗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7章 莫向光陰惰寸功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20章 雀吟蟬鳴相見歡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57章 卉木萋萋陽遲遲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53章 共誰贏得歲月白第6章 巧借花容添月色第38章 欲渡南鑼雪滿山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33章 艱難世事危心力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50章 料知短兵不敢接第70章 大夢一醒十三載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19章 爲人父母天下善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26章 雷怒直上幹雲霄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24章 遇事且說三分話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