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

bookmark

熙嘉二十年,剛過完年,睿帝就下旨,着大公主遠嫁西北,與西北邊境上的赫都可汗和親。

這位出生在冷宮的大公主,睿帝一朝唯一的嫡女,無母無寵,身份高貴,卻還不如普通大戶人家小姐的日子舒坦。

大戶人家的小姐打小就是嬌養着長大,待到結親,也有人幫着想看操持。大公主跟在太后身邊親自伺候太后,跟大宮女做着一樣的活計,卻還不如大宮女得寵。

這一切,不過是因爲她的生身母親是廢后,是沒有利用價值的人。這宮裡,沒孃的孩子苦。

十娘聽到宮女們議論大公主遠嫁,也不過感慨一兩句,也就放開了不在去多想。

要她說,大公主因爲皇帝不喜,不敢多在內宮走動是情有可原,但禮儀什麼的是真心不如宮裡的其他公主。她們這些庶母妃在上不得檯面,也不該逢年過節都不走動。這下她即將遠嫁,竟然無一人挽留。

這個被忽視且自己立不起來的公主,被人推着去和親,也就理所當然。她去,總比別的公主去要好得多。

大公主出京那天,是二月二,龍擡頭,卻是個陰天。

皇后帶着後宮的嬪妃來爲大公主送行。再怎麼看不上大公主,這些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的。一時間,平日裡跟大公主並無來往的宮妃,一個個表情悲傷,好似出嫁的是自己親生閨女一樣。

大公主一身藏青色的公主正裝,臉上畫着濃烈的妝。一張精緻的臉上面無表情,妝容映襯下整個人的神情顯得詭異異常。

她頭上的大頭飾壓得她的脖子不由自主的微微低垂,她力持端莊的跪在皇后身前。待她擡起脖頸,眼底帶着淡淡的不喜被關注她舉動的十娘看個正着。

皇后無視大公主排斥的目光,上前親自扶起跪在地上行大禮辭行的大公主。不管大公主是否不敬嫡母,她做爲嫡母都不能苛待曾經原配嫡妻孩子。

“公主請起。此去千里,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本宮會提醒皇上常宣召你回京。皇家會記得公主你的付出和恩情的。去吧,珍重!”

“謝皇后娘娘垂簾,慕靜傾此生難忘。”大公主順勢起身,用手撫開皇后的搭在她手上的手,把雙手握緊收入寬大的袖子中。

皇后尷尬的收回手,對着滿身刺豎起的大公主,微微搖搖頭,不再言語。

接着她對着皇后身後的庶母們行蹲身裡後,轉身走開。

皇后對着大公主的背影,在心裡嘆息不已。

終歸是皇帝對不起這個女兒,她在大公主之母難產而亡後,入宮爲後。但對於大公主來說,她生母的皇后之位是被她這個繼後佔據的,自己被她不喜甚至怨恨也是理所當然。

皇后這邊嘆息,十娘確是在感慨。

她沒想到這個往日裡沉默不愛言語的公主,骨子裡其實也是個決絕的人。大公主的話依然不多,但情緒起伏大的讓人難以忽略。

被衆人注視的大公主,背轉身走了幾步,突然停下。

在衆人的疑惑中,她背對着衆人,伸手指天,語調急促道,“故鄉飛鳥尚啁啾,何況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蹟爲誰留?玉顏自古爲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野草自春秋。”

“紅顏白骨埋他鄉,與國謀劃空嘆息!”十娘不自覺的出聲嘆息。

大公主詩境裡的悲哀和控訴,讓十娘怔愣,傷感起來。

終歸是皇上錯待了這顆明珠,讓她蒙塵,讓她帶着怨恨出嫁。

“父皇,女兒再此立誓,終有一天,定讓你後悔今日的決定!”大公主對着養心殿方向的高聲道。

“恭送公主啓程!”跪在宮道兩邊的太監宮女在慧淑儀的示意下忙齊聲唱和,試圖壓住大公主的聲音。

“哈哈哈哈”大公主笑着登車而去“本宮這就走,不勞各位費神了。走!”

“起駕!”太監拖長的音調在安靜的內宮想起。

空蕩蕩的聲音在內宮回想。一種淒涼的氛圍在附近蔓延。

大公主的車鸞咕嚕嚕的駛過宮中的青石板路,在送親隊伍的護送下即將出宮門。

送親隊伍最前面一位皇族中的子弟騎在馬上,背對着衆人對着空中擺擺手。

十娘目光跟空中的擺手動作對上,一愣過後,微笑,原來是你。

辛寅,放心,你的妻兒本宮定會幫你護好,也願你這一路順利安康。

送走大公主後,皇帝倒是有些日子忙着前朝,沒怎麼踏足後宮。後宮的女人私下抱怨一陣,也就開始自己尋找樂子。這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皇帝不來,她們也得照樣的過日子。

隨着春天的到來,宮裡的女人開始在御花園投壺賞花,舉辦各種宴會。沒有皇帝的參與,宮妃們倒是玩的更加放得開。

四月初八,三皇子和七公主九歲生辰,皇帝倒是出現在了兒女的生辰宴上。只他來去匆匆,親手送上了給兒女的們的禮物後,就即刻回養心殿批摺子了,無視了席間想向他大獻殷勤的衆多妃嬪。

皇帝走後,衆人失了玩鬧的心情,早早的散了。

但等她們第二天得知皇帝昨夜夜宿瑤華宮的時候,個個惱的不行。這佳昭儀,還真是手段高明。藉着孩子,把許久不留宿後宮的皇帝拉了回來。看來,皇帝心中她還是佔據了重要位置的。

十娘對於宮中衆人的嫉妒,渾不在意。但對於皇帝的到來,是真的也出乎意料的。

別人或許不知道皇帝在忙着什麼,可她卻是清楚的。

這些日子,皇帝一直在處理西北的事情。她隱約知道一點消息,朝中的主戰派一直在堅持攻打西北。主和派在送嫁公主這一個以和爲貴的策略下,並不贊成蠻力取勝。

皇帝在兩方爭論的時候,從中和稀泥,態度曖昧。

這些都是三叔傳來的消息,十娘想到三叔的話,“一羣大媽在菜市場買菜討價還價”不由得笑笑,這可不一直是皇帝的風格麼,遇到難於解決的事情,就從中挑起混亂,他在和稀泥。

說道他三叔杜賢雨,他今年回京述職,南鑼那邊暫時有皇帝的人手負責。十娘看皇帝一直不放她三叔回南鑼,就知道早前她的猜測有些偏頗。南鑼怕是不是非他三叔不可了,皇帝已經培養了自己的人手,她三叔算是要功成身退了,回京述職要要變成回京任職了。

他回京,南鑼那邊的勢力想必受到了一定得衝擊,但相對的,他回京的話,入內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些日子,他按時上朝,看着皇帝任由兩方勢力在朝上罵戰,有些消息也會通過八王妃傳給十娘。

辛寅那邊也託皇帝給她帶信報平安。十娘看着辛寅信裡的特殊幾號,心領神會。

送親隊伍已經在三月中到達了西北邊境昆桑草原,辛寅在這快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通過暗衛傳回來幾次消息給皇帝。這些消息,對皇帝來說,至關重要。這將關係到來日出兵西北的佈局防線。

十娘透過皇帝唯一一封給的信件中推出了辛寅的現狀,也就不再關注。接下來,西北戰事起就不是她一個女人能操心的了。

十娘收好辛寅給她的信件,手不由自主撫上自己的小腹。

皇帝那夜宿她宮中,她太過吃驚,並未做任何防護措施。這些日子她自己把脈,摸出滑脈,應該已經有了,不得不說,這孩子來的時機剛好。

李常在的十皇女已經一歲多,快二歲了。小丫頭精靈古怪,倒是比她母親要得寵的多。宮中的孩子,連最小的九皇女,也就是她的親姐姐,也六歲了。不是哪種任人逗弄的年齡了。

是以皇帝時不時會問題十皇女的情況。當然,宮中人都知道,皇帝最寵愛的是皇后和佳昭儀的孩子。其他孩子皇帝也只是過問一二。

這個時候,宮中孩子還是少的。有個孩子也就成了宮妃們奮鬥的目標。十娘自從三皇子墜馬重出瑤華宮後,這些年在後宮算是較爲得寵的妃子。連當年冠寵後宮的德妃和寧淑媛這些年都壓不住她的風頭。

只可惜她一直無孕,她身邊的大宮女畫屏和司槿一直都替主子着急。只有入畫和若敏知道,主子是在等時機。

十皇女身體健康,鳳陽將亂,西北布兵,皇帝忙碌無暇顧及後宮,正是她有孩子的好時機。

而皇帝無意間的踏足,讓她先前還發愁如何引着他來她這的問題迎刃而解。就是這一次機緣巧合,讓十娘抓住了機會。

熙嘉二十年七月,昭儀身子不舒服,在瑤華殿宣召太醫,太醫診治後,傳出了讓後宮震驚的消息。

昭儀有孕將滿三月,母子並無大礙,喝幾副藥就好。

皇后親往看顧,並當即免除了昭儀的每日請安,囑咐宮人好生照顧昭儀養胎。

帝聞之,大喜。當即下旨晉封昭儀爲佳淑儀。

聖旨傳入後宮,面對着各種打量自己的目光,慧淑儀有些尷尬,從二品位置上的三貴嬪中,自己已經是淑儀,現在皇帝高興之下,把佳昭儀晉位。自己倒是不知何去何從。

衆人帶着看熱鬧的目光看慧淑儀時,被佳繅牆酉呂吹木俁鵓恕

這杜氏同着皇后的面絕不接受皇帝聖旨。只言道,慧姐姐有功於社稷,且資歷比自己老,沒有自己跟她爭高下的。

皇后也醒悟過來,皇帝怕是高興之下,忘記考慮慧淑儀了。確實,從二品三貴儀一向是三人,當即皇后頒下懿旨。而衆人被這懿旨給弄懵了。

皇后懿旨“慧淑儀協理後宮有功,且養育六皇女有功,着晉爲惠妃。”

衆人臉色難看起來,這佳昭儀不只是自己晉位,連帶着爲慧淑儀求到了恩典。這樣一來,惠妃成爲除皇后之外身份最高的宮妃。壓下了有子的德妃,成爲正二品四妃中的頭一人。

衆人臉色不太好的回宮。

惠妃是最後走的,揮退了所有的下人,她對着十娘道,“說起來,本宮還是沾了妹妹的喜氣才得以高升。”

“惠姐姐,你資歷比十娘老,又一直協理後宮,晉位是應當的。十娘才感到抱歉,應該給姐姐道歉,因爲我讓讓姐姐受委屈了。”十娘忙開口道。

“妹妹別急,容我把話說完。”惠妃拍拍她的手,“你肚子裡的這塊肉,怕是已經被衆人覬覦,妹妹還是早做打算的好。姐姐我也幫不上忙,唯有人手還算是夠用,戊部的人會暗中爲妹妹保駕護航。”

“謝惠姐姐,十娘記得你的恩情。來日,必定要我兒子報答與你。”

“一言爲定,駟馬難追。”惠妃爲了自己的女兒和家族,決定給予佳淑儀幫助。

“君子一諾,駟馬難追。”十娘舉手,二手擊掌。

“妹妹,小心德妃。”惠妃想起了什麼,突然提醒道,“如果你生了皇子,對德妃的威脅是最大的。”

“姐姐放心,妹妹曉得的。妹妹不光曉得,還要送德妃姐姐一份大禮呢。”

“妹妹打算怎麼做?”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十娘俏皮的一笑,“山人自有妙計。”

三日後,惠妃接道曉諭六宮的聖旨,就明白了佳淑儀的用意。

熙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帝下旨大封后宮,這是自熙嘉五年以來,隔了十五年之久的大封后宮。

這次後宮中人大多都晉位獲封。

德妃晉爲從一品的德莊夫人;慧淑儀晉爲惠妃,協理皇后管理六宮事務;陸淑容晉爲正二品的賢妃;曦芳儀晉爲正四品的熙順儀;和芬儀晉爲正四品之首的和順華;妙貴人晉爲妙充華;白美人晉爲白充容;姜良人晉爲姜充儀;順淑人晉爲順貴人;平侍人晉爲平美人;許常在、李常在、顧常在,都晉爲從五品的六美,是爲許美人,顧淑人,李侍人;餘下的娘子選侍均無人晉封。

聖旨一下,給人歡喜幾人憂,當然這就不是十娘操心的了。

她的當務之急是,養好胎,有了兒子,四妃之首,就非她莫屬,她有這樣的預感和直覺。

“朕的江山,一定是傳給咱們的兒子的。”十娘想到皇帝在得知她懷孕後悄悄許下的諾言。握緊了拳頭,這一次,真是兒子的話,絕不容有失。

熙嘉二十年的夏天,就在幾家歡喜幾家愁的酷熱中過去了。

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1章 西風吹襯嬌花落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18章 一諾泰然若九鼎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3章 錦衣玉食事奢侈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11章 腕底含香書今古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31章 金翠羽聲寒月夜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35章 勸君今夜早還家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5章 敬送竈君上西天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61章 漸以中孚如孕在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41章 簪紱光輝與禮儀第21章 是非曲直苦難辯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43章 只和算計千般事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34章 美人和淚斷腸辭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39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31章 /問君何行何當歸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16章 郎意濃妾意濃耶第20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
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25章 道是子規啼鳴處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15章 負荊謙忍爲家興第11章 西風吹襯嬌花落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18章 一諾泰然若九鼎第62章 顧渚山有報春歸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30章 爲國爲民皆絲汝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67章 謀國定知有長算第17章 不重生男重生女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3章 錦衣玉食事奢侈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26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11章 腕底含香書今古第54章 閒坐笑談沉浮事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31章 金翠羽聲寒月夜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42章 柳暗花開富貴來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35章 勸君今夜早還家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11章 卿心素有隱苦衷第14章 洞門高閣靄餘暉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20章 浮雲遊子意故思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5章 敬送竈君上西天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40章 懸河瀉水注不竭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9章 行謹言慎堅德心第14章 船動湖光灩灩秋第2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61章 漸以中孚如孕在第28章 談笑間立開新宇第44章 三分南鑼計策定第70章 身有口諾終不移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41章 簪紱光輝與禮儀第21章 是非曲直苦難辯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73章 佑評猶嘆子孫賢第35章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19章 一枝穠豔露凝香第43章 只和算計千般事第47章 西風吹葉落手邊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第19章 御前親自過魚湯第27章 重過京門萬事非第34章 美人和淚斷腸辭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49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39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第42章 更有新春堪喜事第17章 前庭後院傷心事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31章 /問君何行何當歸第7章 錯有錯着錯上錯第16章 郎意濃妾意濃耶第20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