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

待膘騎兵局分成若干小隊,散開陣列開始追敵之後,佟士祿才向馬世龍等人解釋道:“敵人披甲不過千五,餘者皆牧人,若我大軍披重甲集陣突然出現,驚惶之下可能敵酋會選擇放棄掠奪的人丁和財物而逃走,但如果我軍是小股小股分批出現的話,北虜首領自然是要觀察一下,看看這一仗能不能打……那些北虜都搶掠了不少東西,也不想輕易放棄。這樣慢慢接敵,一口一口咬上去,才能撕下一大塊肉來。”

“佟將軍的騎戰之道,確實不凡。”馬世龍微笑點頭,表示認可。

確實,打仗不是後世表現的那樣,兩邊將領一揮旗,千軍萬馬就潮水一樣的涌上去。

歷來的戰事,除了少數必須打,兩邊都有會戰意願的大戰之外,多數的戰事要麼是伏擊戰,要麼是追擊,要麼就是遭遇。如眼前明軍這樣一心想打,北虜卻不一定配合,這就得爲將者使一點小巧功夫,使北虜上勾了。

“俺們這一次的指揮,似乎不賴。”

回到龍騎兵隊列,李達也是大大咧咧的宣示着,不象此前那樣的滿嘴亂噴。

他的這些部下,全部是在遼陽才熟識起來的新夥計,好在夥計雖新,這些出身分遣隊的傢伙都是精中選精,原本分遣隊就是在火器隊中選取的好手充實其中,龍騎兵又是從分遣隊裡再挑出來,精中選精再選精,不論是配合意識,技戰術水準,都是叫李達這個局百總毫無可挑剔的地方。

他自己在一個月前還只是個隊官,半年多前只是一個普通軍戶,現在能指揮一百多人,而且全部是精強的戰士,這已經叫李達十分滿足。

……

……

“主子,似乎是明軍哨騎。”

一個穿黃皮襖子,頭上戴了一頂鐵盔的牧民第一個發覺了陣列後出現的明軍。

一杆紅旗出現在農田之後,沿着田埂和另外一側的官道,一百多明軍哨騎開始在各自的隊旗指揮下出現在蒙古人的視線之中,旗幟之下,是驃騎兵們彪悍而驍勇的身影。

“覺羅巴音,塔克圖,你們倆趕緊率哨騎迂迴過去,往兩翼哨探,看看是否有大股明軍跟隨在後。”

卜言兔十四歲就隨長輩入關寇邊,現在已經與明軍打了好幾十年仗,一看到明軍哨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看看是不是有明軍大隊人馬緊隨在後。

緊隨着他派出兩個臺吉,各領一百五十人的披甲,前往後陣策應押後的甲騎,預計後陣甲騎可達到四百餘人,加上千餘分散的持弓牧民,對付這一百多明軍哨騎或是後續的騎兵,短時間內應該沒有問題。

密密麻麻的蒙古騎兵開始在尖哨聲和牛角聲中聚集起來,一杆杆大旗指向明軍出現的地方,甲騎兵的圓臉上露出兇悍和興奮的神情……這一次進入明國境內,到現在沒有象樣的打上一仗,這些兇殘的傢伙也是引爲悍事呢。

四百二十人不到的騎兵在數字上可能不叫人興奮,但這麼多騎兵配合挾弓帶箭的牧民

呼嘯着聚集在一起時,聲勢仍然是十足駭人,他們在旗幟的指揮下漫過農田和樹林,嚮明軍這邊逼近過來。

在兩軍相隔的地方,只有不到一人深和不到一米寬的一些農田夾渠,這幾年乾旱,瀋陽中衛這邊的引水工程早就荒廢不堪,這些小溝渠裡已經十分乾旱,長滿了荒草,大股的騎兵可以一躍而過,根本不會爲之阻礙。

兩軍的前哨很快就交起手來,這裡雖然有一些林木,但主要是以農田地形爲主,小麥早就收割過,地也翻過,種了一些雜糧還沒有出苗,馬蹄翻飛之時,黑土被帶出來不少,正是一處適合小股騎兵廝殺的絕佳地形。

蒙古人的哨騎全部以甲兵構成,勇武兇悍,平均年紀在三十五左右,最少都有犯邊二十年的歷史,血債累累之餘,也打造了鐵石心腸和勇悍的性格,穩定的心理素質使得他們加倍的發揮着自己的射術和騎術,四百多甲騎擺成了半月形的陣形,一上來北虜就擺出了以多吃少的陣式,同時大股的穿黃皮襖子的牧民也在甲騎四周散步開來,他們手持騎弓,希圖在甲騎獲得優勢的時候一擁而上,如果能剝下一領鐵甲,獲得的賞賜就十分豐厚了,如果搶到兵器,鐵盔,那麼可以不必上交,留着自用,在最近明軍不曾與之交戰的刺激下,這些牧民的膽子變的大起來,他們不停的發出怪叫聲,企圖擾亂明軍的心神。

兩軍很快就接近了,明軍驃騎全部是鑲鐵葉棉甲和一層鎖甲,說是輕騎,負重其實也不算低,每個驃騎都是接受過兩年以上的夜不收的訓練,不論是騎術還是射術,馬上格鬥,馬下格鬥,潛伏,隱藏,追蹤,所有的哨騎和架樑馬的科目都必須合格才能成爲驃騎兵的一員,現在每個司都有驃騎兵編制,他們負責的就是架樑和哨騎部份,也有一部份塘馬責任,在平時,還會抽調出人手任護衛,每一個驃騎都是軍中的驕傲,可能在具甲上他們不如司屬重騎兵中隊,但在戰鬥技巧和意志力上,驃騎兵們卻是十分的自負。

兩邊先是以弓箭接觸,驃騎們的射術也是十分驚人,在第一接觸時間點上,驃騎們先是甩出自己攜帶的投擲武器。

骨朵,飛斧,投槍,闊刀,一個個投擲武器被甩手擲出,對面便是發出一聲聲的慘叫。

蒙古人擲物的本領也不低,但如此華麗的武器配給,他們卻是沒有這麼樣的金錢支撐。

面對攻擊,這些蒙古騎兵只能用手中的騎弓還擊,他們的騎弓是傳統弓,做的越長大,弓弦繃的越緊,暴發的力度纔會越強,握弓法和拋射法也是傳統的蒙古射法,在遼陽驃騎的威脅和打擊之下,蒙古騎射手們暴發出頑強的戰鬥力,精強的騎術也使他們參在兩手持弓的同時微調着戰馬的走向,不停的避讓投擲過來的兵器,並且用騎弓還擊。

很快,明軍驃騎們的身上就插滿了弓箭,驃騎們很明智的邊戰邊退,始終保持着對北虜的壓力,同時不使自己進入五十步以內的距離。

只要在五十步左右,北虜的弓箭雖然不停

的射中明軍的騎士,但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弓箭沒有能力破甲而入,最多刺到皮肉一層就停止了動能,極少數的弓箭才能透骨而入,傷到內臟或是刺斷骨頭,只有這樣的重傷纔會使騎士失去戰鬥力,或是可能喪失生命,但蒙古人的弓箭力道實在太弱,很少有這樣的戰果出現。

倒是牧民們助戰頗有章法,看到明軍甲胃難破,這些牧民就開始集中射擊明軍騎兵的坐騎,在這樣的攻擊下,好幾個明軍騎兵的坐騎被射死或射傷,騎兵落馬之後,被趕上來的牧民圍攻,很快就被砍死。

在兩邊試探攻擊的同時,沿着裡許外官道疾馳的蒙古騎兵也突入到明軍斜後,這一股騎兵一直向前疾馳,他們發現大股明軍就會報告,但在兩邊哨騎激戰良久之後,偵察的蒙古騎兵並沒有發覺大股明軍出現的跡象,在明軍哨騎之後,只有相隔不遠的幾百個騎兵跟上來,這個發現,叫偵察的蒙古哨騎們安心了不少。

此時重騎兵中隊已經整隊完畢了,馬世龍是騎兵大隊的隊官,指揮一箇中隊根本就駕輕就熟,毫無吃力之感。

很快的,重騎兵們在輔兵們的幫助下將甲胃穿戴齊全,馬甲也懸掛完畢。

身上負重超過一百斤的戰馬脾氣變的暴燥起來,四蹄不停的在地上踩踏着,鼻孔裡也是一直噴着粗氣。

戰馬也有靈,知道打完仗就可以休息,它們也巴不得戰事趕緊開始。

重騎兵的戰馬全部是精中選精的大馬,就算如此,蒙古馬對這樣的負重也是實在有些吃力了。

“聽說大人在澳門諮詢當地夷商,要買什麼阿刺伯的大馬,聽說高者可以比人還高出一頭,重達一千斤以上十分尋常,普遍都在一千五百斤的重量,有這樣的大馬,負擔我們這樣的重量就很輕鬆了。”

一個騎兵隊官在整理自己的兜鍪,束緊下巴上的繫帶,他的輔兵在幫他勒緊胸腹之間的護腹,同時整理頓項,雖然大戰在即,這個重騎兵隊官神色卻是十分的輕鬆,似乎要參加一起野餐一般的從容。

在遼陽,他們也是最耀眼的一羣存在,重騎兵負重要重,衝刺要兇猛,所以體能儲備必須比普通的士兵更加強悍,所以每個重騎兵都是身形高大,體格健碩,加上騎兵的軍常服在細節上比步兵的更加華麗一些,每當這些傢伙成羣結隊出現在遼陽城的時候,總是會引起鬨動。

常久下來,每個重騎兵心中都有普通步兵士兵難有的驕傲和自豪感,他們的軍人儀度還加上一點刻意的高傲姿態,哪怕是現在可能生死之間,仍然不會叫這些高傲的公雞般的軍人低下頭顱。

哪怕是死,亦要死的如同一個騎士。

“重騎兵,預備!”

最後時刻,馬世龍策馬到各隊之前,軍旗飄揚,每個旗隊的旗隊長親自擔當旗手,他們手握旗槍,槍尖斜指向前,在前方,哨騎在損失十幾人後也獲得了豐碩的戰果,他們將退向兩翼,重騎兵將面對敵騎四百餘人,他們將一戰破敵!

(本章完)

第二十章 長兄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三百章 緩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十八章 境遇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三章 殺良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
第二十章 長兄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三百章 緩急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十八章 境遇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三章 殺良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