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

沈榜也終於爆發了。

“你們都是禮部馬大宗伯的族人吧?”他冷然道:“越是大宗伯的族人,就越應該知法,守法。現在宛平清丈已經完成大半,只有你們少數幾個莊子就是頂着不肯辦,元輔對清丈,經催,優免,投靠等諸事深痛惡絕,下令地方以清丈之法,重造黃冊,將在戶人丁大爲增加,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爲什麼你們口口聲聲是在爲生民請命,卻罔顧這些事實……嗯?”

“什麼事實?”打頭的秀才一臉無所謂的冷笑,若無其事的道:“老父母,現在大明國勢蒸蒸日上,怎麼在你嘴裡就象亡國一樣,這麼口不擇言,不好吧?”

衆秀才先是被他震懾住了,但打頭的是禮部尚書馬自強的親侄兒,馬自強現在入閣的呼聲最高,而且馬家和運城張家,也就是張四維家是兒女姻親,馬自強的兒子娶的張四維的女兒,張四維的幾個舅舅,王崇古爲代表人物,也是朝廷的重臣,同時張家,王家,還有沈家,這幾個家族在山西和大同一帶都是盤根錯節的大家族,甚至是影響到軍鎮的運營,幾個商人出身的大家族,擁有鹽、糧、茶等諸多壟斷生意,在京城四周也有龐大的莊園,彼此聲氣相連,這樣的勢力,是朝廷之中普通人難以想象的龐大,張居正這個元輔都很忌憚!

此次事件,馬自強雖然沒有親自發話,但帶頭的馬吉星是他的親侄兒,叔父有什麼想法,侄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清丈,重新編黃冊,這是萬萬不能夠同意的!在此之前,張居正一意強調,馬家就是用拖字決在拖延,並沒有公然違抗,畢竟連公侯勳貴都沒有辦法強抗的事情,只能拖延。

現在張居正眼看就要丁憂了,不趁着這機會將沈榜頂回去,難道還真的由這個張居正的小卒子胡鬧胡來不成?

“蒸蒸日上?”

沈榜盯着眼前的諸生,還有他們身後的百姓們,這裡是馬家莊,馬自強任京官後就不打算回籍了,一步步將自己的族人帶到京城,國朝的世家,大半回籍,也有一些遷到京城安家居住,馬家就是如此。

馬家莊有五六百戶人家,佔地卻有過萬畝之多,這些土地全部是寄託在馬自強的名下,一文錢的賦稅也不納,同時,這五六百戶全部是黑戶,沒有一戶在黃冊上,連地方官府的白冊也不在,也就是說,他們不納賦稅,也不服徭役,大明的春秋兩稅是收的糧食,洪武年間是兩千七百萬石,最高有三千萬石,那時候纔是明朝極盛之時,養兵二百萬,徵蒙古,伐安南,七使西洋,都是在洪武和永樂年間的事情,國力之強,全天下當屬第一。

再下來就是戶口銳減,到現在萬曆年間時,麥子少收幾十萬石,糧食少收三百萬石,要知道現在相比洪武年間已經近二百年,明明是天下生口日增,當在國初幾倍之上,賦稅反而減少了很多,賦稅減少,丁口也在減少,明朝的賦役制度是相關聯的

,官府的用人,包括快手,民壯,禁子,門子,吹手,傘夫,驛丁,倉夫等官役,還有運輸糧食,布匹,特產的遠行的力役,驛站用的草束,朝廷用的炭火,鐵,都要專門的力役去服役製造出來,甚至是釀造官酒,也要百姓出牛和驢,養的苑馬,也是由百姓力役完成,林林總總的力役,都是由官府催發力役來完成,農民困苦,城市的商行也被鋪行和和買弄的民不聊生,城市居正,也是被更夫,火兵,鋪兵等力役所苦,黃冊人一少,服役的人便更少了,一邊是有田產的人不納稅,還不服力役,一邊是貧困者貧無立錐之地,卻還要納稅,承擔力役,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道理便是這樣了。

眼看諸人,沈榜冷然道:“洪武,永樂年間,宛平縣共有官田和民田近四千頃,嘉靖末年,官田和民田還有三千四百二十七頃,但現在是萬曆五年,只剩下兩千九百三十五頃了,就是這幾年間,數萬畝土地,都是被勳貴,太監,文武大臣們瓜分了,從洪武年到現在,宛平縣少了一千多頃地,也就是近二十萬畝的上田不再納皇糧國稅,這些田地哪去了?”

沈榜兩眼射出神光,對面的馬家族人,都是有些不安,但馬吉星等生員都是面無表情,顯然,沈榜的話對他們完全沒有任何觸動。

“不僅田畝如此,宛平舊冊成丁三萬八千,今年新造差丁冊,僅爲以前的三分之一,今存不到一萬四千!民多逃亡隱匿,戶冊名存實亡,有司者猶然求足其數,此戶不足,求之彼戶,此甲不足,求之彼甲,汝等不願清丈,度田,不覈實丁口,實則便是將自己的賦稅,差役,全完轉嫁到別人的頭上!”

沈榜看向所有的百姓,苦口婆心道:“你們依附投靠在大族族親之下,看似討了便宜,但其實是將自己的責任轉嫁給別人,現在元輔已經下令清丈,度田,行條編法,就算你們完糧納稅,也絕對不會如以前那樣困苦不堪,與其給別人當佃戶,叩頭稱老爺,何妨要回自己的田土,給國家完糧納稅呢?國家富強,則天下安,我等與你等的子孫也能長享太平之福,否則的話,土地兼併的厲害了,遲早會有革命不可啊。”

“呸,嚇唬俺們。”

“縣大老爺還是不要白費唾沫了,俺們不蠢。”

“你說的那個張閣老已經要回家抱孩子去了,你還聽他的,縣大老爺也不聰明嘛。”

沈榜苦口婆心的說完,不料是這種結果,百姓們冷言冷語,生員們則是都哈哈大笑起來。

“不管如何,今日丈田,覈查真實丁口,重編黃冊之事,勢在必行!”

“老父母如此不恤百姓,不畏人言乎?”

馬吉星語帶威脅道:“老父母不畏懼人言,可是朝中清議也是極要緊的。若是老父母一意孤行,生出事來,我等必將赴城內京控!”

“悉聽尊便!”

沈榜到此時纔看清眼前這些生員的

真實面目,這些傢伙都是大族的菁英人物,享受宗族內的一切特權,加上生員固有的好處,蔭庇着大量的族人和農民成爲他們的佃農,現在要清查的和損害的正是這些生員的利益,還有在他們身後的那些官紳的利益,在利益之前,自己苦口婆心說的這一切,在人家耳朵里根本是聽不進去的。

憑心而論,這些依附在馬氏宗族的佃農,還有這些生員們確實有不聽勸說的理由,明朝賦稅額度定的是不高,但一頃地最豐歲口納銀七八兩,不稔則二三兩。此外雜役色目繁多,貧者只能典妻賣女以償,大率耕一頃者,豐年收二百斛,尋常年景百餘斛,饑年六十斛,十口之家耕百畝地,才能自給,而自耕農的負擔越來越重,大量的寄生階層兼併土地,卻不承擔任何賦役,一頃之出,不足應縣官之所需,故逃亡者越衆,投充,隱田,飛灑,詭寄者越衆,以沈榜的勸說,想一想都叫這些投充佃農們不寒而慄,一旦恢復自耕農的身份,種種如山般的壓力就壓上來了,不要說他們,就算是中小地主,一旦攤上裡甲勞役,叫他們充當甲首,里長,負責收取賦稅,催徵力役,解送物資時,輕則破家,重則破家,大明的天下,就是這麼沒理去講,沈榜的話,確實是大義,但各家各戶面臨自己的利益被損傷時,勸說是沒有用處的。

“只有以法度之!”

沈榜的臉上,露出十分堅毅的神情出來。

他是張居正的學生,京縣的品級和待遇都非比尋常,以他老虎班的經歷,將來扶搖直上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不得罪太多的人,就算張居正丁憂了,也不會連累到他這種層級的官員,相比於龐大的官場,沈榜只是一隻小蝦米。

但這隻小蝦米是準備跳一跳了,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心中還有“國家”兩字。

“來,隨我進莊,清丈田畝數字。”沈榜斷然下令,同時眼神冷酷,看向那些生員和百姓,毅然道:“汝等最好將自己的田畝數字和丁口如實報來,否則的話,一旦我清丈造冊,你們還有欺瞞之罪。”

“我們的田畝是大宗伯家的!”馬吉星略一示意,幾十個壯年的百姓就涌了上來,一邊上前,一邊大叫道:“朝廷的規矩就是不徵大臣家裡的賦稅,免丁役!”

“一派胡言!”沈榜大怒,以進士知縣之尊,竟是挽着袖口,指着衆人怒罵道:“你們爲了自己利益,完全喪了良心,你們這樣的,本官今天就非得要徵你們的稅不可!國朝的優免在洪武年間不過是鰥寡孤獨免徵,就算是公侯之家的族人和門客,一樣要被徵用,到嘉靖年間,朝廷也有定議,勳臣纔有三千畝世田免徵,京官文官一品才免徵稅糧三十石,免丁役三十人,文官正二品免稅糧二十四石,丁役二十四人,這個標準是元輔贊同和再提出來,以爲定製,馬大宗伯也是贊同的,你們口口聲聲大宗伯,連朝廷丈田徵稅的標準也不遵守了麼?”

(本章完)

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章 廷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
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章 廷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楨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