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

四月間,英國公張府和襄城伯李府聯姻,並且張居正保媒的消息,傳遍九城,成爲一樁不大不小的轟動性的消息。

張惟功因此而再一次成爲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不少勳貴人家驚奇的發覺,這個英國公府的小五,真的是這幾年沒消停過,開商行開成比皇店還龐大的存在,而且生意遍及九邊各鎮,練兵練成了京營第一強兵,連俞大猷這樣的老將宿將都是讚不絕口。

練武天賦過人,拜遍名師,成爲武學高手。

在惟功成名之前,天下最有名的少年武者是四川總兵劉顯之子劉鋌,十來歲便與父一起征戰廝殺,天生神力,十三歲不到就已經屢立戰功,朝野之間都說是將門虎子,將來遲早會成爲國朝名將。

惟功一出,劉鋌的風頭就被蓋了下去,差的太遠了。

此番聯姻之事一出,兩個大府都是對京營和禁衛有不淺的影響力,這一聯姻,就是強強的聯合,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很強烈的信號,英國公府恐怕要恢復永樂年間的地位,將會壓過成國公府和定國公府,成爲國朝第一大府。

在這種心思之下,往英國公府拜謁賀喜的勳貴和京營的武將集團就多至數不勝數了,觀音橋東的英國公府簡直有若鬧市,往來皆是三品以上的高職武將和勳貴們,每日都是熙熙攘攘,熱鬧之極,這一件事,已經成爲京城勳貴圈中的第一等的熱鬧事,很多人已經在盤算着,在這兩府大婚時,究竟送什麼樣的禮來致賀了。

只是惟功和李家的這個小妹子年紀都還太小,估計成婚最少還得五年,這也令得不少好事的有些遺憾,想看熱鬧,還有的等。

只是到四月中時,這件事的餘波頓時又被皇上大婚的風頭給蓋了過去,這一件喜事是數十年來大明朝的第一樁大事,待禮部奏明被確定的喜期越來越近的時候,不論是勳貴武臣,還是文官太監,又或是坊間的百姓,口口相傳,議論紛紛的,無非就是這一場天字第一號的婚事。

此次大婚,用銀在數百萬兩,光是江南傳辦的織造品就價值數十萬金以上,其餘的各色物件,都是盡善盡美,無不盡顯奢華,光是用來冊封皇后和給皇后的金印,禮部就報銷了三千多兩的赤金,這一宗就用銀數萬兩之多,更不必提那些可以排滿長街的各色器物了。

宮中也是進行着大婚之前的最後準備,全體宮監和都人們都是十分的緊張,由太后自上而下,也是全部投入到這最緊張的大事之事,其餘的各項事務,無形之中都被擱了下來,此時此刻,可是沒有比這件事更加重要!

……

惟功的差事,就是率京營兵馬,在大婚那日警備皇城內外,協助幾個總提調的勳貴公侯做好治安工作,這差事很是麻煩繁難,落在他的肩膀之上,只能說明一點,他的辦事能力已經使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年紀了。

時間已經十分緊迫,他也是將順字行的事交給各大掌櫃,自己則是專注在提調舍人營的將士維持皇城內外治安之事上,這一陣子,也是和萬曆五年以前那樣,幾乎是天天入宮見駕,不僅見皇

帝,太后亦是隔數日就見一次,萬歲山的一點小小芥蒂,好歹是揭了過去。

……

“皇上在見成國公,張大人你就先等着吧。”

時隔良久,孫海已經忘了惟功大展神威時他心中的害怕和惶恐,他又是和客用及張惟賢等人勾結起來,在乾清宮內外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團。

張惟賢倒是消停了很多,惟功擠掉了他嫡子身份,這件事對他和張元功的打擊都是十分巨大,父子幾人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狂傲,最關鍵的,就是沒有了以前的財力。

權勢和財力都不如人,張惟賢選擇了蟄伏下來,這無疑也是正確的選擇,只有孫海這些太監,對惟功掌握的一切感悟不深,時不時的與惟功爲難一下。

惟功倒也不很介意,此輩小人,遲早有一天會玩過火把自己玩死,拭目以待就是。

當然,如果這些傢伙鬧的太過火了,他也不介意由自己親自下手。

孫海此時的模樣雖然倨傲,甚至有些是故意刁難的感覺,但惟功並沒有發火生事,只是斜睨了此人一眼,便是負手不語。

他的身上,已經有淵停嶽峙之感,不論是從哪一方面,都是完爆這個看起來如人妖一般的死太監,想激怒他,這廝還真是不配。

眼見惟功如此,孫海眼中掠過一絲刻骨的怨毒眼光。

明明是他們屢次挑釁,但因爲次次失敗,他反而是對惟功有刻骨的怨恨,這種小人心理,真是不可以常理揣度之。

過不多時,自東暖閣傳來走路的聲響,有一個穿着麒麟服的大臣倒退着過後,邁過高高的門檻之後,才轉過頭來。

“是朱大哥。”

踩着靴聲出來的是朱鼎臣,他現在和惟功一樣也是成國公世子,去年他的曾祖父朱希忠逝世,成國公府就少了一根頂樑柱,開始有宵小惦記成國公府,畢竟,嘉靖一朝四十餘年,成國公府一直是勳貴中的第一,不論是權勢還是錢財,成國公府都是毫無爭議的第一,現在老成國公死了,雖然死後贈王,但畢竟成國公府現在是沒有辦法和朱希忠在世的時候相比了,老成國公逝世已經給成國公府帶來不小的麻煩,誰知去年剛襲爵的朱時泰又在年尾時逝世。此老還不到花甲,但聲色犬馬淘空了他的身子,當年襲爵,當年就逝世了。

現在的成國公府是朱應楨襲爵,正式的襲爵手續還沒有辦,朱應楨是朱鼎臣的父親,身體也不是很好,現在朝野都在議論,恐怕在幾年之內,朱鼎臣會成爲新的國公。

十年之內,成國公爵位幾次易代,京城之中大家都不看好成國公府,要想恢復元氣,最少得二十年以上不出現變故。

而朱鼎臣本人迂腐偏執,也不是衆人看好的人選。

一看到朱鼎臣,惟功便是一笑而揖,禮數上毫無可挑剔的地方。

而朱鼎臣卻是面色鐵青,眼神中怒意明顯。他應是盛怒而出,對惟功的印象又是一直不佳,上次南城之事,勳貴中只有他和一些與張惟賢交好的對南城之事沒有什麼好的評價,此時盛氣而出,一見

惟功,只是輕輕一點頭,連一句話也懶得說,直接擡腳便出了乾清宮門。

惟功呵呵一笑,也不計較,到東暖閣後,行了一跪一拜的禮。

萬曆的臉色也不大好看,惟功經過南城之事後與萬曆又親近了一些,當下隨意問道:“皇上是不是和朱鼎臣生氣?”

“生氣?”萬曆大怒道:“他也配,這個奴子,朕遲早叫他進詔獄去!”

在萬曆身邊,是錦衣衛的兩個都指揮,張惟賢與瞿汝敬兩人,惟功打量了一下,張惟賢面無表情,此事應該與他無關,倒是瞿汝敬的臉色有點緊張,惟功一看就知道,此事應該是和此人有關。

萬曆仍然是氣咻咻的,對着惟功怒道:“朕聽人說成國公府在崇文門有官店生意不錯,這官店原本就是朝廷的,他家已經經營幾代,朕大婚用度極多,宮中花銷不少,叫他繳還官店,他卻唧唧歪歪的不肯,這奴子,朕遲早會叫他倒黴!”

一國之君,與自己的鼎力勳臣鬧的如此不快,原來卻是因爲爭奪官店。

惟功頗有哭笑不得之感,萬曆聰明,靈慧,又歷經明師教導,哪怕是庸庸碌碌的馬自強,在學問和能力上也是一等一的,大明人口億萬,讀書人超過百萬,每年南北鄉試秀才考舉人就有近十萬人之多,能在這麼多人的竟爭下成爲舉人,進士,又是在過萬朝官中成爲最優秀的堂官正印,沒有過人的本事是不可能的。

其餘張居正,申時行等人,更是人中龍鳳。

皇帝原本就是聰慧,加上這些明師的教導,雖然纔不到十五的年紀,但在政務和實際的經驗上,萬曆都是已經十分成熟老練了。

但皇帝心中的貪念實在是太深厚了,惟功不知道,萬曆親政後不久,就在錦衣衛的慫恿和支持下,強奪朱鼎臣家的官店,並將桀驁不馴不肯馴服的朱鼎臣關在監獄之中,隔了很久才把這個倒黴的成國公放出來。

整個萬曆年間,這樣的事可不止一件,萬曆貪財的名聲,實在也是與他自己息息相關,並不是立儲黨爭之後的無恥文人純粹的謠言。

惟功趁萬曆歇氣的時候,奏稟道:“皇上,臣受命西華門到皇后家,再到大明門和承天門地段的提調,總計用火兵三千七百人,兵馬司六百五十人,順天府並大興宛平縣差役一千一百七十五人,再有臣的兵馬出動兩千人,皇城禁軍一千零五十人,沿途撒開,杜絕奸邪,今已經全部提調完畢,劃定區域,所有一切細節,都在這奏疏之內。”

說畢,將一份小本奏摺遞了上去。

萬曆接過來,看了一眼,無所謂道:“隨便吧,這等事有太后,內閣,馮大伴他們操勞,朕倒是無所謂的。”

皇帝對自己的婚事真的不怎麼上心,王皇后是平民之女,這倒沒有什麼,不過禮部考覈時,只是從皇后平素是不是孝順,與兄弟姐妹是否和睦,是否接受一定的教育,以德爲先,以容爲後,相貌只是普通平常,惟功打探清楚後,皇帝已經深爲失望,後來陸續查明皇后長相確實一般,萬曆的心思,更是變的冰冷一片了。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
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