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

眼看不少人牽着自己的騾馬去應徵,惟功大爲意動。

因爲岳飛的關係,所謂“直搗黃龍”大約是每個武人的夢想。郭宇也是厚着臉皮,強爭到的這個差事,看城門口的動靜,不少遼陽鎮的軍官和士兵臉上都露出十分羨慕的表情……這個任務,真的是人人都想的最頂級的好任務了。

所謂青史留名,不就是眼前這樣的事麼?

惟功十分心動,他此次出巡,打的就是融入各地體系之中,瞭解遼陽各司和軍中的運作情形,目前已經出來這二十來天各地的情都叫他十分滿意,若是能與郭宇這一千總部的獵騎兵一起直搗黃龍,相信這是一次足以平生回味的妙事了。

但他看向唐瑞年時,向來嘻嘻哈哈的唐胖子卻是堅決搖頭,口中道:“絕不可以。”

再看額亦都,對方亦是點頭道:“俺的意思和唐胖子一樣,絕對不行。”

惟功還想再爭取一下,笑着道:“此行應無危險!”

“不行。”

“絕對不行。”

兩個人仍然毫無妥協的意思,而且毫不商量,連惟功打算好的說詞都是直接被堵在了肚子裡頭。

“這樣也罷了。”

惟功意興闌珊的道:“我們還是按預定的行程,向東南方向折返,經福餘地由開原入舊邊牆回遼陽。”

“這條路線還是有些危險。”唐瑞年道:“不過總比去打仗好些。”

從長春往東南經福餘地,這些地方與哈達部和烏拉部的勢力頗有重疊的地方,兩邊的地盤犬牙交錯,這半年來很有一些邊境衝突,畢竟這是邊牆之外,不象開原等地有一道邊牆擋着,矛盾最多產生在兩邊貿易的時候,平時雙方的百姓衝突的可能性較少,能夠相安無事。一道舊邊牆把女真各部和漢民都擋住了,也把重重的矛盾給擋住了,現在遼陽的地盤已經在舊邊牆之外,產生矛盾的機率當然也大的多了。

惟功不理他,彷彿還有些悶氣的模樣,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錦囊,取出一小塊碎銀,約摸有兩錢重,擲在桌上,對那個下面的中年婦人道:“這大嬸子,我三人和那杜官人的面錢怕是夠了吧?”

“不僅夠,還多出太多。”那婦人手腳飛快,白白胖胖,滿臉笑容,她家的面好攤子地點也好,是以這一早市已經怕是賣出百來碗麪出去,賺的錢多,脾性自是好了,那一臉笑,叫人見了就覺得喜興的很。

見了惟功給的銀子,婦人想了想,從懷裡圍裙掏出一個小小的圓銀幣,找還給惟功道:“客人是外路人,若是咱們遼陽自己人給多了也罷了,外路人出外賺錢可不容易,俺不能多拿你太多,這一錢銀幣找給客人了。”

惟功大感意外,自來多有嫌賞錢少的,主動把多給的銀子退給客人的,他也還是頭一回見到。

“客倌就收着吧。”這婦人退了錢後,一旁用竹杆壓面的

男主人悶聲道:“俺這麪攤也算賺錢,俺們夫妻以前是窮怕了,每到春荒拿一家的衣服被褥去當,也就只當得一兩錢銀子,買點雜糧湊合到夏天,那幾月飢寒交迫,那可十分難熬,現下日子雖好過了,但就不喜人糟蹋銀錢,客倌還請莫怪。”

原來如此!

惟功慢慢將那小小的銀幣拿在手中,但見光彩照人,磨的十分明亮,因爲鑄的銀幣有邊輪和圖案,以防磨下銀屑,所以不論是做工還是圖案設計都十分精巧,這銀幣和後世的分幣差不多大小,重量也是一錢多些,按後世的計量來算是五克一個,很精緻小巧,按當時的物價來算,這一錢銀子夠買兩三隻大肥雞,一條大肥鯉魚,十來斤牛肉,半匹布,兩把鐵鍬,四五把傘,象眼前這碗麪條一碗不過十文錢,一錢銀夠買八碗,惟功給兩錢銀子,倒是確實多給了一倍還多。

倒是這夫妻二人,可以說是遼陽鎮下很多軍戶的代表了。這幾年,遼陽越來越富,但很多人仍然不能忘掉過去的苦日子,要知道就算數百年後,隔着三十年可能就是捱餓和極度奢侈浪費,老輩人看到小輩浪費時總是搖頭嘆息,小輩卻總是嘲諷老輩食古不化,而遼陽這個分界線卻是十年不到,這夫妻倆的一席話不僅說的惟功爲之嘆息,一邊的人也是紛紛搖頭,大約是記起了以前的歲月。

“捱餓其實也罷了。”婦人一邊抹拭桌子,一邊搖頭道:“俺家五小子一落地就是肥肥壯壯的,可俺們養不起了,放在桶裡俺親手溺死了,若是咱們總爺早來兩年,不,哪怕是早來一年,俺們有了奔頭,也不會親手把那小子給……”

她眼中泛着淚光,自己也是說不下去了。

惟功聽的心頭一沉,四周的人卻是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在此時的中國,自己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或女兒大約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地就那麼多,出產也是那麼些,又沒有什麼避孕措施,生下來養不活,要麼是丟棄,要麼就是養大一些賣給大戶當奴僕,要麼就是乾脆溺死,一了百了。

“這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啊……”

惟功這一世見多了悲歡離合,多少唏噓坎坷的事情自己也經歷過了,但在這眼前抹桌子的中年婦人身上,仍然是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不一樣的東西。

他站起身來,將那一錢銀幣收下,不動聲色的道:“大嬸子這銀幣好使不?”

“對一般人是足夠使了,上街買點啥不得一錢銀子?”那婦人收了臉上神色,又復爽朗的笑容,答道:“就是咱們這些小買賣的行當,賣面的,餛飩挑子,賣肉饅頭的,最多的十幾二十文錢,少的幾文錢,這一錢銀子也算是大買賣主顧才用的出來了。“

惟功點點頭,說道:“這麼說來鑄銀幣也沒有太大用,大宗的還是銀錠用的舒服,小宗的幾分銀子,這銀幣又不能夾。”

“話不是這麼說。”婦人道:“買幾隻雞,一條大魚,給一家

子扯二匹布,最少也得用這一錢銀,做點買賣進點貨,幾枚一兩的銀幣是最少的了,坐車超過十里路正好給一錢,走遠途住店,帶十幾枚銀幣又方便又好使,以前還得找錢店用夾剪夾,人家又不給你白夾,要麼就得換着使,還得爭成色,三兩回剪下來,碎屑歸誰,還不是那些錢店得了好處去!咱百姓使,這當一兩當五錢當一錢的銀幣已經夠好使了,省了多少心思!”

有人插嘴道:“就是開錢店的倒黴了,不過他們這些年也賺的夠了,咱遼陽又不準放高利貸,咱們總爺開的有銀行,誰家短了錢找總爺借去,還要錢莊錢店做甚,憑白送銀子給他們賺去?”

“若是銅錢再多些便最好。”

“這倒也是,平時給小娃買個糖人啥的,兩文三文錢的事,用銀幣到底不便。”

一個麪攤的人都是議論起來,這銀幣一出來就風行遼陽鎮內,現在舊邊牆外也早就使用開來,確實也如麪攤婦人所說,這些銀幣用起來還是較爲合適的,也省了很多心力,夾剪之下,也省了不少耗費,所謂銀子的火耗,就是指的銀子在夾剪之下夾碎再重新彙總熔鑄的過程中的消耗,這一筆銀子在關內州府也是文官們的大宗收入,火耗可以由地方官員自己確定,清廉一些的就定的低些,貪婪一些就定高些,最終倒黴的還是納稅的百姓,因爲火耗是加在百姓的賦稅裡的,是正經的朝廷賦稅,遇到貪婪的地方官,該地的百姓自然就倒黴,可能要比鄰縣多交好幾成的火耗,這種事又不算貪污,就算是地方官的上司和按察使司,巡按御史也不好多說什麼,這是當官該有的福利,份內的應得收入,這你拿人家有什麼辦法?就算是在蘇州揚州當地方官的,免不了要加徵驛站的使費,因爲過往的官員太多,從五兩到五十兩不等總得給程儀,再由官驛提供吃食住宿和騾馬車伕費用,再宴請幾頓,請當地名流作陪,這些開銷,當然是打在公款裡頭的。

火耗這一門道,一直到清雍正年間才正式改爲火耗歸公,雍正將一部份火耗提爲公費,一部份給官員當養廉銀子,饒是如此,正常的火耗水平下仍然能節餘不少上繳部庫,而沒有利益驅動,地方官員自然不會隨意加徵火耗,使得民不聊生。

在大明,最少在此時肯定沒有哪個帝王能在節禮,部費,公費,捐助,加派,火耗等諸多亂麻中能理出一條路來的,銀本位的好處大明現在享受的不多,弊端卻是多至數不勝數,惟功在遼陽先施行的銀幣政策,其實也算是所謀甚大了。

至於銅幣不足,也是明朝財政體系失敗造成的,不過對遼陽倒不是太大的難題。

果然有人笑道:“現下銀幣很多,用起來已經極是方便,銅幣麼,聽說總爺已經派人多買好銅,除鑄炮使用外,額外每年撥出五十萬兩銀本鑄錢,列位,咱遼陽一地加現在長春各處,攏共也就幾百萬人,鑄的錢已經比朝廷還多,應該是足夠使了。”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七章 感激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章 賜金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
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二百五十二章 啞然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十七章 感激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章 賜金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