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

“遼中到遼南,軍戶百家也不一定有一頭耕牛,怎麼這市場居然有超過百頭耕牛出售?”

孫承宗博聞強記,對遼東之事也較爲了解,當下答道:“軍戶沒有牛是因爲窮困,這些牛多半是各地武官叫人代養,然後拿到馬市來出售,價格並不高,所以女真人十分愛買。”

“原來如此。”惟功讚道:“愷陽你真是無所不知,佩服。”

孫承宗頗爲不好意思,撓了撓頭,笑道:“遼東之事,一小半是看書看來的,一多半倒是青藤先生的教導。”

惟功大有深意一笑,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觀察着馬市的動靜。

女真人果然特別喜歡農具和耕牛,就在惟功觀看的這麼一會兒功夫,大約賣了幾百只鐵犁,耕牛也賣了一百多頭出去。

還有鐵鍋,鐵鏟,只要是鐵具,便是有不少穿着皮袍子的女真人過來購買,一部價,一買便是幾十口。

“遼鎮有炒鐵百戶,出鐵倒是蠻多。”周晉材神色冷峻的道:“可是自己軍戶用不起鐵犁的還不少,這邊卻是大量的賣給夷人,怪不得遼人嘀咕什麼生於遼不如走於胡,看起來,這些女真人日子比漢民好過的多了!”

他說話雖難聽,但也是不移的事實,漢民這邊,多是給各級武官賣東西的軍戶,一個個面色不佳,身形瘦弱,也沒有什麼精氣神,只有少量的商人,面團團的,起勁吆喝買賣。

女真人那邊,不管是部落頭人模樣的,還是普通的部民,都是看起來面色紅潤,精神頗佳,而且,體形十分壯碩。

孫承宗見惟功對這市場十分有興趣,便跑到關吏那邊,悄悄說明身份,取了稅簿來看,一會兒之後,纔回到惟功身邊,悄聲道:“這個月,開馬市十七次,女真人買了四千八百四十八件鐵犁,牛四百三十頭,布匹五百匹,糧食過萬石。”

“嗯……看,有大人物來。”

惟功沒有說什麼,眼神是一直跟着一夥女真人在打轉。

爲首的是一個四十左右的女真貴人,穿着的是青藍色的布袍,戴着圓笠大帽,腳下是鹿皮靴子,衣袍剪裁的十分合身,衣袖是惟功十分熟悉的那種箭袍式樣,這種款式,原本是明軍射箭校武時也會穿着的對襟棉甲的式樣,後來平時也可以做成布袍穿着,下襬兩邊開岔,上下馬方便,箭袖可以挽起來,袖袍緊縮,這樣射箭和騎馬都方便。

女真人受了明軍影響,這種袍服逐漸流傳開來,已經成爲他們整個民族最常見的服飾了。

只有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也就是往北很遠,不屬於建州女真範圍的更加野蠻的那些部落,或是密林深處的那些夷人小部落,仍然穿着皮袍子,或是用大馬哈魚的魚皮製成的衣袍,這些人野蠻程度連建州女真都看不下去,將他們稱爲魚皮韃子,十分蔑視。

眼前這個女真貴人,衣着打扮和普通的女真人並無不同,能瞧出貴人身份的,一是其在馬市可以佩刀,另外便是胸前掛着一串

東珠製成的珠串,頭頂的大帽上也有一顆東珠,這些珠,都是大而圓潤,散發着誘人的光澤,如果不是貴人,斷然戴不着這些東珠,而飾以東珠,也是當時女真貴人的習俗,所以一看就知道此人非同尋常。

待稍近一些,看的就更真切了。

大帽下是比小指還細的辮子,從額頂到後腦勺都剃了個精光,女真人和蒙古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此,否則的話還真有點同文同種的感覺,女真人的語言混雜,也沒有統一的文字,有不少部落乾脆就是說蒙語,學蒙古文字,建州衛這邊說女真話和蒙語的都不少,穿着上蒙古人也有不少穿箭袍的,只有這髮型,蒙古人是隻剃腦門中間,四周頭髮編成散辮,女真人卻是剃光所有,只在後腦勺下方留髮,一直到辮子長到可以繞頸數週爲止。

臉型則是圓臉,雖是夷人,也是十分白淨,眼睛很小,嘴巴也不大,標準的建州衛貴人的長相便是如此了。

個頭中等,腿也是羅圈腿,不過不如蒙古人羅圈的厲害,女真人雖然也離不得馬,也射獵,但也耕作,特別是從現在的耕地數量來看,耕作已經成爲生存的主流方式了。

對這一點,惟功不覺是欣喜。

如果光是漁獵民族,力量有限,部落的嬰兒出生率和成長率都不會高,也不會有多少戰爭潛力,貴人們也沒有兼併其餘部落的野心,大家各守一邊便是,對土地的需求不會有太大的要求。

而從漁獵轉爲農耕,在瞭解了農耕的妙處之後,這些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對土地的渴求會是怎麼樣的呢?

惟功一直認爲,女真後期從幾百個鬆散的部落一下子被某一個人凝聚成一個整體,短短時間,彙集了龐大的前所未有的力量,這隻能說明一個道理,是英雄順應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是叫場來了。”

“叫場指揮來了。”

那個女真貴人應該是常來常往,一路過來,不少漢商同他打起招呼來,聽話裡的意思,這個名曰叫場的女真部落酋長還是一個世襲指揮。

衛指揮在大明雖不值錢,在土官裡卻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很多部落和城寨之主也沒有這種世襲身份,鬥爭起來時,有一道敕書的部落總是會佔便宜,有指揮銀印的,更是幾百年下來都不會敗落的大部落了。

“什麼叫場,你們不知道混說。”一個負責馬市的千總迎了過來,身邊是一羣關吏,那個千總遠遠就笑道:“覺昌安指揮,好久不見。”

“哈哈,是王將軍,前一陣一直在撫順關那邊,最近纔到寬甸來。”

寬甸的邊牆之外就全部是女真部落,各部都有,這個叫覺昌安的想來也是有指揮銀印的大部落的酋長了,惟功聽着他們的對話,只覺這個覺昌安的名字十分耳熟,皺眉想了一會兒,卻是想不起來,也只得罷了。

這千總再上一層纔是遊擊將軍,或是某堡守備,覺昌安顯然是阿諛奉承,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王千總也甚

是高興,笑道:“這邊也知道你要來,早就將貨物備好了。”

貨物確實是備的極多,覺昌安帶了二十幾個人,每人雙馬或三馬,這邊備了幾百個鐵犁和各式鐵器,覺昌安一邊叫人給付銀兩,一邊吩咐人將這些貨物捆紮綁好。

在從人們做事的時候,覺昌安與王千總等邊將開始閒聊,他的漢話說的十分順溜,也善於奉承,將衆多漢將都哄的眉開眼笑。

“近來有什麼動靜沒有?”覺昌安見時機已到,便隨隨便便的問。

“沒有,你也知道,我們遼陽剛來了一位總兵,和李帥是這個……”王千總做了一個手式,覺昌安一看就知道,新來的遼陽總兵和李成樑是對頭。

他的神色變的凝重起來,不過轉眼又露出笑臉,只道:“這些大人物的事,咱們是管不着的,我們只管好自己就是。”

“對嘍,老覺你這話說的對路子。”

王千總臉上笑嘻嘻的,一邊誇讚,一邊還用力拍了拍覺昌安的肩膀。

其實覺昌安和他的父親塔克世都依附李成樑,畢竟李成樑的遼鎮是遼東最強大的勢力,覺昌安對實力的感覺特別好,早就想辦法走通了李家的路子,他的部落在李成樑眼裡是可以信的過,只是覺昌安自己心裡也明白,女真部落在李成樑這樣的大人物眼裡根本就是個屁,如果不是他的兒子在李家當了幾年伴當和家丁,恐怕李成樑連他是誰也不一定記的住。

覺昌安確實是世襲的指揮,青年時期就開始執掌部落大權,他對農耕特別有興趣,在他的主持下,其部落開荒種地,收成一年比一年多,城寨也越來越發達,可以打仗的青壯也多起來,在實力變強之後,他帶着兄弟和部落的屬下出徵,征服了幾個弱小的同族部落,與同輩的青年相比,甚至與他的父親相比,覺昌安都是一個有雄心大志和手腕的人。

可惜的是,這種蒸蒸日上的勢頭被打斷了,前些年在王杲勢大的時候,也被迫與王杲一起攻打明朝的邊境,在撫順關一帶結下了不少仇家……守邊的明軍將領纔不管你和李成樑是不是有關係,他們只知道你是入侵者中的一員,現在撫順關一帶做生意就十分不順了。對王杲,覺昌安十分憤怒,他覺得在實力不行的時候挑釁大明就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行爲,可惜王杲不聽他的勸,兩家又結了親家,他當時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後來還好王杲完了蛋,可惜現在阿臺又不安生,撫順關他去不得了,只能跑到寬甸這邊來,好在沿途道路並不算太遠,對女真人來說這點困難也不算什麼。

“好了,交易是交易,”王千總叫道:“老任,帶你的人來記檔了。”

“知道了。”

一個穿着六品文官袍服的官員一邊答應着,一邊帶着吏員走過來,吏員手中拿着本子和筆,想來是馬市的書辦,文官惟功也認得,昨天的接風宴拿手本報過名,是定遼後衛經歷,以這個身份擔任寬甸馬市的斷事官,負責“抽取夷稅銀兩,撫賞夷人”等事由。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十九章 諸兄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三百章 緩急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章 入京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
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十九章 諸兄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三百章 緩急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八百一十七章 請援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章 入京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