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

張用誠直起腰,對惟功道:“大人,口外的夥計回信來了。”

“哦?”

惟功精神一振,笑道:“是不是馬價過來了?”

“是的。”張用誠笑道:“馬分三匹,三歲到五歲的青口,五歲到十歲的壯口,十歲以上的就是老馬了,另外從肩高,重量,馬的脾氣等等,分爲好多個等級。”

在張用誠說的時候,惟功也是很用心的聽着。他對自己不是很瞭解的事務,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先聽人說,然後結合自己的印象,最後得出結論和分析。

“戰馬和雜馬的不同,除了肩高和耐力等硬指標外,訓練也很重要。戰馬可以在戰陣中聽聞槍炮聲不驚,面對戰陣,更加興奮。而雜馬就不行了,雜馬中也有高低,有的能負重遠行,有的就只能當挽馬拉車耕地。”

“嗯,很好,用誠你用心了。”

其實在同時代的西方,用挽馬耕地是很正常的事,但在中國一直是耕牛爲主要的畜力來源,如果中國也一直用馬匹耕地的話,可能整個文明發展史都會有所不同。

“戰馬上等是六十兩銀子一匹,中等戰馬四十兩一匹,下等戰馬三十兩一匹,最便宜不會低於二十兩。我已經與口外那邊打過招呼,我們是大量購買,但這個價格不會再低了。如果加買一些挽馬或騾子,倒是便宜,平均十兩左右。”

“我們要買就最少買中等以上,劣馬就不投入銀子了。騾子和挽馬,倒是能買一些。”

“這樣算來,均價一匹馬在五十兩左右,甚至更高。”

“不妨事的。”惟功溫和的笑笑:“元輔撥給銀五萬兩,我們也將就夠使了。”

“這一次朝廷還真大方。”張用誠也是有點吃驚。

“現在太倉儲銀已經有近二百萬兩,很可以做點事了……”惟功感慨道:“元輔不容易,積攢這樣的家底確實不容易。不過好在他也知道在關鍵的地方使銀子,哈哈,正好便宜我了。”

“大人,閣老這是要拿我們當標杆。”張用誠肅容道:“我們的壓力更重了。”

“壓力重怕什麼。”惟功起身,笑道:“人沒壓力輕飄飄,活着也就沒意思了……走,隨我去太僕寺!”

“領銀子?”張用誠沒有正事的時候倒也詼諧,笑道:“拿銀子這事,我們這羣兄弟沒有一個不喜歡的,要不要帶別人?”

“不必了,就我們吧,帶上國峰那一夥人。”惟功笑道:“周晉材他們有的忙了,現在也叫他們體會一下,老子當年是怎麼訓練出他們這些混蛋來的。”

當年他訓練張用誠和周晉材一夥,真是要累吐血了,近三年時間,頭半年幾次他都想死。惟功自己是天賦過人的那種,挑的少年也不是笨蛋,但天賦這種事不是人人都有的,練功也好,識字讀兵書也罷,進度都不會叫他滿意,甚至有不少次深爲失望的時候。

現在好了,除了總綱是他抓,練兵的實績工作和細則,周晉材帶的人就能勝任愉快。

“哈哈。”

“哈哈哈。”

惟功先笑,張用誠幾人也是十分不負責任的笑出聲來。

……

一行人從軍營中出來,很艱難的穿過那些賣吃食的小攤小販……這幾天是封閉訓練,每隔五日才分批放假,允許舍人們回家休沐,這些傢伙沒吃過這樣的苦,軍營的飯菜其實熱量和營養都足夠了,張居正除了給太僕寺的五萬兩銀子外,還撥給了幾千兩維持費和飯食費用,當然還有養馬的豆料費,用完了再領,所以伙食不差,不過對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來說,軍營的伙食實在太單調了一些,每天都是大桶的肉和饅頭,加上青菜湯一類,吃的人頭暈,爲了改善伙食,每天自由活動時間就到柵欄這邊買吃食,生意人的消息最爲靈通,舍人營這邊已經成了軍中一景了。

“哼,還是訓練的不苦。”看到這樣的場景,張用誠冷然道:“當初我們被大人訓的時候,每天吃飯都能含在嘴裡睡着了,這些傢伙,大人還是太客氣了。”

王國峰等人連連點頭,簡直是深以爲然。

現在在惟功身邊已經有三十六人的小組爲護衛,分爲三班,每班十二人,攜帶盾牌,長槍,弓箭,短弩等利器,但並不全穿鎧甲,只有四人穿甲,其餘人穿長隨衣服,這樣免得被人太過關注,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王國峰是主持其事者,最近,惟功已經對他展開特別的訓練,主要的核心內容當然就是保護和刺探收集情報,歸納彙總,分析上報。

這些事情很複雜,惟功自己也不是很內行,只能一邊商量一邊進行,王國峰苦不堪言。

太僕寺是在皇城之中,朝廷的部門,六部是最有權的,然後就是都察院和翰林院,再下來就是監和寺,太常、光祿、太僕,又是以太僕寺最末等,負責的是馬政等事務,衙門小,事務雜,是京師諸衙門中的濁流,和翰詹科道這樣的清流沒法比,更沒有辦法和六部相比。

惟功等人趕到之後,出迎的居然是一個太僕少卿,也是四品文官了,這就是很難得的禮遇。

“見過李大人。”

太僕少卿李可求四十左右,大袖飄飄,長鬚當空,頗有幾分儒雅氣質,他向惟功拱了拱手,還禮道:“張大人不必多禮,請進吧。”

待賓主在太僕寺的大廳落座,僕役送上茶來,惟功象徵性的喝了一口,便是道:“李大人當知下官來意?”

“是的,”李可求沉聲道:“想來張大人是爲了買馬用的五萬兩銀子而來?”

在對面而坐的時候,李可求用好意的眼神打量着惟功……其實在歷次逢三六九朝會的時候,或是十五,三十的朔望朝參的日子,又或是正旦冬至等大朝的日子,他肯定也見過惟功,但當時惟功只是在小皇帝身邊的一個少年導駕官,在大羣的儀衛人員之中並不起眼,就算瞄上兩眼也肯定是因爲惟功的年紀而不是其它。

但不成想,現在對方也是京營的實職武官,而不是普通的親從官了,和自己對面而座,侃侃而談,十來歲的少年,偏生這般老成,李可求以前

只是聽說進神童或是少年老成,或是會相人的人見到一些名人的少年時,斷言其長大必成大器,以前他認爲這只是穿鑿附會,現在他已經明白過來,張惟功在他面前,他已經可以斷言,此子將來的前途,必將不可限量。

“今日卻要得罪張大人了。”看了一會兒之後,李可求苦笑着道:“知道小張大人是爲了五萬兩銀子而來,但我卻不能給付。”

“這是爲什麼?”

惟功非常平靜,他直覺眼前這個中年文官對自己十分友善,並不象是故意刁難自己。

“本官實話實說吧……”李可求道:“順天巡撫張大人是本官的同年好友,有潞河驛一事,本官不會對小張大人你心存敵意,不給付銀子,是因爲這一張手詔。”

說着,李可求將自己懷中的一張紙掏出,上頭字跡公正,筆跡有力清晰,惟功在前一陣是每天都能看到的筆跡,他一看就知道是真跡,絕不可能是僞造。

而且也不可能有官員敢僞造皇帝的手詔,除非是不想活了。

紙上是白紙黑字的寫着:“着太僕寺八月中秋之前交進白銀十萬兩不得有誤欽此!”

待惟功看過之後,李可求將手詔收回,小心翼翼的又收好。

現在已經是八月中了,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中秋節在大明已經是很重要的節日,萬曆皇帝手詔令太僕寺交進銀兩,看來是在爲中秋節的節慶做準備。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惟功苦笑道:“李大人,這是太僕寺這幾年第幾次交銀了?”

“第三次了!”

李可求豎起三個手指,無奈道:“這是第三次,金額也是一次比一次多,三次相加,我們太僕寺已經交進二十萬兩之多。”

“這樣影響馬政了吧?”

“自然是大有影響了。”

李可求道:“勳陽鎮請馬一千三百匹,朝廷允了,但馬費到現在不曾撥付,該鎮自然無馬可用。湖廣鎮,山東鎮,俱有請馬之請,但本寺沒有銀子,只能提前說明,朝廷允准的話,也是由其餘衙門設法,本寺無法可想。”

太僕寺是有一些生財之道,事實上大明的財政混亂的無以復加,幾乎每個衙門都有自留地,都有自己的財政權力,包括兵部工部戶部各部在內都是如此,每部都有自己的金庫,在一些重要工程上很容易就限入各部互相扯皮的窘迫境地。而太僕寺的財政來源主要是設計用來養馬,大明的財政沒有統籌,各部門自己負責,自從馬政敗壞,太僕寺養馬地的收入來源卻是沒有被掐斷,這導致太僕寺也擁有自己的大注財源。

不過這銀子並不是存着不動,自從互市開始之後,太僕寺就每隔一段時間撥銀出來購買戰馬,這些銀子是負有軍國重任,輕易不可動用的。

一般人想挪用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有什麼衙門和權貴在打太僕寺存銀的主意,惟功打起張居正的牌子,那就是神鬼辟易。

但只有一種情形是例外,就是挪用者是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天子!

(本章完)

第十七章 感激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十章 異人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章 牛酒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
第十七章 感激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十章 異人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章 牛酒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