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

遼東這裡土地的條件是遠遠超過西北,但因爲軍戶貧苦,沒有生產的慾望和擴大生產的能力,所以畝產來說,也不比西北強過太多。

而真正值得一提的就是江南和湖廣兩地,在湖北,畝產最高能達到六石一畝,江南平均也有三四石的收成,不僅是如此,很多地方是一年兩熟,除了自然條件優厚外,江南充裕的人力,水利資源充足,加上地方風氣的勤勉纔有這樣的高產。

每到秋季,不少江南農民自發的翻塘挖河,將淤泥挖出來蓋在田畝之上,這樣一年下來損失的地力又彌補了回去,不象遼東這裡,有幾十畝地也不能年年種,種一年歇一年的情形比比皆是。

孫承宗對這些事情算是有一些研究,惟功一說他便明白過來,看來遼東的這些屯堡要走江南和湖廣的道路,也就是高產之道。

這樣一來,用的農具當然要多,而且人力也要足,還有一點,孫承宗道:“大人,恐怕所需耕牛也是極多。”

“屯堡不僅種地,也要養豬,建雞舍,放羊,放牛,幾年之後,牛就不少了,現在牛不夠用,拿馬先頂上。”

“馬?”

“嗯,用馬來耕地,開原和廣寧馬市,我們都會派人去買馬。”

不是所有的馬匹都適合當戰馬,性格,體重,耐力,另外還有長期的訓練,合格的當戰馬,不合格的就是雜馬,挽馬,不過馬匹用來耕地的在大明還真是沒有。

這也是中國向來缺馬的原因,在同時期的歐洲農民用馬耕地正耕的歡實,馬耕比起牛耕來絲毫不弱,甚至有不少長處,在歐洲很多地方,馬耕其實比牛耕更受歡迎。

不過這一層惟功不打算說明,否則太具衝擊性,孫承宗不一定好消化。

至於挽具,當然是趙士楨這廝的責任,否則惟功這些年豈不是白養他了。

“這樣一來,我們要準備近三萬壯丁,養活六千戶人,保守估計,最少也是三萬人左右,大人,用誠,這真是大手筆啊。”

惟功道:“愷陽,我們要叫全遼的軍戶看到希望……”

遼東是不缺屯堡的,商屯,民屯,軍屯,如果按以前的路走,給軍戶真正分田都很難叫遼民有種地的積極性,更不要說涉及到農具和牧畜使用的分配,水利灌溉的分配,肥料的分配等等……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使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象一個虛弱的胖子,千家萬戶積累起來的財富不如一個工業化的小國,在這個時代,西方已經開始大航海時代幾十年,佔領了整個南美,觸角伸到了亞洲,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已經被殖民,在中國也佔去了澳門和臺灣,日本也有大量的葡萄牙商人,論及財富,西班牙人掌握集中利用的財富已經在大明之上,他們獲得了海量的金幣和白銀,中國中央政府到目前爲止一年的白銀收入才三百萬兩,這對比歐洲已經很落後了。

大航海時代徐徐開啓,國力的竟爭大明已經落在後頭,還有內部的種種威脅,惟功感覺到自己身

上的擔子無比沉重,在遼東這個合適的地方開展大農莊經濟的地方,又何必拘泥於小農經濟時代的發展模式而不變?

他可以奪取所有衛所武官的土地,重新分配,然後通過種種獎勵政策,激發軍戶的熱情……也不過就如此了。

就算恢復洪武和永樂年間的收入又如何?與他想做的事情相比,那麼一點收入實在是不足掛齒啊……

眼前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可能在五年到十年之間,他會在遼陽不挪窩,只要能頂住李成樑的壓力,遼陽到海蓋,寬甸,遼中和遼南這一大片地方,擁有千萬畝以上的土地和天然良港,還有鐵礦,鹽池,一切物資應有俱有,一個穿越者還能抱怨什麼,還應該抱怨什麼呢?

在大農莊之下,遼民被擰成一股繩,不以小農分散地塊,統一水利,肥料,畜力,在這種模式下,畜牧業也肯定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更爲可貴的是,也可以發展養殖業和經濟作物……

彷彿是感受到惟功的決心和強烈的信心,孫承宗終於點頭道:“既然大人信任,學生敢不從命?只是怕力有不及,還需大量的人才襄助纔是。”

“人才是重中之重。”惟功道:“我們回去後將成立教育局,設勸學處,小學處,中學處,職校處等幾個部門,搭起臺來好唱戲,農學,醫學,將作,都將成立學堂,不過最要緊的就是小學和中學,那是根本,有了大量的小學生,纔有相當的中學生,有中學生,纔能有大量的職校生,相輔相成,少了哪一塊也不成!”

孫承宗會意道:“小學就是初等,中學就是中等水準?”

“小學比我們的初等要強一些,畢竟學制有四年,挑六歲到八歲左右的小孩入學,畢業之後,應該識字在兩千以上,算學要入門,略懂自然科學,到中學後,學幾何,算學,統計學,還要學兵學,農學,不過職業方向的學問只要入門就可以了。學制爲兩年,畢業後可以授職就業,也可以到職校深造,職校傳授專門知識,一旦能畢業,待遇自然非中學程度可比了。”

當時的小孩成熟的早,四五歲就打豬草,六七歲下田幹活的比比皆是,最不濟也要學放牛,拾糞,劈柴,十四五歲就儼然成人了,十六七就成親,成家立業,所以六到八歲入學,平均十三四歲畢業就可以出來做事,一般商鋪的夥計十三四歲時已經學徒七八年以上了,所以這六年學制十分合理,如果再加上兩年職校,一個學生從八歲入學,到畢業十六歲,已經掌握了一門真正的職業技能,可以當成一個真正的高級人才來使用了。

“大人,這樣的話,最少要等八年……”

孫承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可能那會子大人已經奉調回京,或是去別的邊鎮了。”

到惟功這樣的地位,要麼回京襲爵,在都督府當個閒職都督,要麼就提督京營,沒有別的路可走,連京營副將這個位子也不適合他了,或者就是在大明別的軍鎮裡來回調動,以防在某鎮駐紮久了,

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不過惟功知道,孫承宗的擔心最少在萬曆朝沒有必要了,最少在遼東無此必要。

李成樑鎮遼四十年,薊鎮戚繼光也有十年,舊有的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大明中期之後,社會種種弊端出現,也就需要地方武裝力量有穩定的表現,而不是事事仰賴中樞的調度,這和嘉靖以前的情形不同,英宗和憲宗到孝宗年間,大明大規模的戰事是以朝廷調度爲主,到嘉靖之後,就是以地方軍鎮爲主了。

所以只要惟功不主動要求回京襲爵,相信不論是皇帝還是內閣,都不會有主動調他回京的打算。

不過這些話倒也不必說的太細,惟功只笑笑,隨口道:“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就算我走了,人才也終究是有用的。”

孫承宗眼中露出柔和的色彩,這一瞬間,他是被感動了。

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道:“大人這樣體系之下出來的人才,恐怕只有大人才知道怎麼去用,放在別人手中,也是……”

他沒說完,不過,大搖其頭。

這麼一大通討論下來,轉眼就接近三更二刻,也就是快子夜時候,張用誠和孫承宗起身告辭,出門之際張用誠請示道:“大人預備在寬甸呆幾天,我們好早作準備。”

“原本打算六堡轉一圈就走,”惟功沉吟道:“今日與傅某人一席長談,倒是增長了我的見識,女真人的事情不是小事,東虜現在看似比北虜消停,其實強悍之處遠在北虜之上……我打算到寬甸馬市內外看看,最好能到一個女真部落,實地看看。”

“既然這樣,我會交代下面準備……”

張用誠確實是一個很合格的部下,聽了惟功的話,便向孫承宗抱歉的笑笑,請對方先回,他卻是往保衛處的駐地而去,顯然,他是要親自督促一下保衛工作的安排,然後才能放心去休息。

很快就是夜深人靜,惟功洗漱過了,一時卻不能入睡,遙望星空,心中有一種奇特的感覺萌生出來……腳下的大地,似乎是在一點一點的堅實起來,今晚所說的一切,就是他的萬世之基。

……

……

“東家,這馬市好生熱鬧。”

“確實,原本以爲規模並不大,現在看來,還真熱鬧。”

惟功謝絕了傅廷勳派人保護的好意,自己只帶着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當然,還有侍從室保衛處的護衛,一共同十一人,分成兩批,裝扮成購買土產的遼西客商,以商人的身份進入馬馬市之中,觀察貿易情形。

整個市場有二三里路長,人員已經超過千人,貨物當然也是極多,而且有趣的是,漢貨擺在街北,女真貨擺在街南,朝鮮貨物則擺在街南的一角,可憐巴巴,沒有幾樣拿的出手的,那些戴着大帽子的朝鮮客商也是愁眉苦臉的,一臉苦像。

漢人貨物是以鐵犁等農具爲主,還有糧食,鹽、布匹,令惟功吃驚的是,居然還有大量的耕牛出售。

(本章完)

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十章 國公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十章 官店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章 牛酒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十章 講官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章 工廠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章 福星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十八章 擊掌
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十章 國公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刀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四十章 官店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章 牛酒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十章 講官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章 工廠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七百章 福星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十八章 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