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交進

“臣是武夫,每天耍刀弄劍的,皇上怎麼拿臣來比。”

“吾倒也想。”

“咳,皇上慎言。”

“唔。”

君臣二人一時無話了,只有張惟功吃飯的聲音和萬曆無聊敲擊桌子的聲響。每常這種時候,皇帝和惟功二人說些閒話,萬曆高興了就寫幾篇大字,權當熟手,現在字是練不得了,而且,很明顯話也不能亂說。

經筳之事,尚未得兩刻功夫,也就是皇帝回乾清宮將朝服換成燕居服的那一點時間,結果前後詳細都已經到太后宮中,報給太后知道了,這隻能說明,宮中眼線太多,皇帝的一舉一動,都是時時刻刻有人盯着。

一時待惟功吃畢,正要告辭,有一個小內使匆忙趕來,對皇帝道:“太后娘娘說與皇帝知道,皇后的人選已經定下來了。”

“哦?”

今天遭遇重重打擊,難得聽到喜事,皇帝欣然道:“有沒有說是什麼樣的?”

“太后娘娘說,門戶是普通人家,祖父做過大興縣丞,其父是鄉試舉人,本人性格溫良,知書識禮……”

“這個不必說,有沒有說長相怎麼樣?”

“聽娘娘說,長相溫婉。”

“嘁,這算什麼話!”

萬曆急的如屋頂上的貓一般,來回的轉悠,他的年紀已經知道人事,只是皇太后從來不肯放他肆意放縱,當然,這樣的管教是正確的,不然以皇宮之中皇帝予取予求,要多少女人沒有,只怕早就將身子弄跨了。

“你去,你去!”

萬曆轉悠了幾圈,便是指着惟功道:“剛剛選定,還不會賜宅,也不會有禁軍把守門戶,你去瞧瞧,看看皇后是何模樣。”

惟功嚇了一跳,爲難道:“人選定了就是皇后娘娘,外臣怎麼敢亂看。”

“瞎說什麼!”萬曆怒道:“她長了十幾年,看的人多了,現在就偏看不得了,要你去便去,不要廢話。”

“好吧……臣遵旨。”

“還有,進五千銀子來!”

“……好吧,臣明早帶進來。”

“若是兌成金子更好。”

“臣照辦便是。”

萬曆深深看他一眼,點頭道:“告訴汝家惟賢,這幾日不必送窗課本子來,吾沒有空。”

可憐的張惟賢,又一次被拋棄了……惟功在心裡默唸一聲,卻是趕緊答道:“是,臣知道了。”

“有空也去兵部,看看俞大猷,拜師成功了,回來和吾細說。”

“是。”

“你那個店,究竟一年能賺多少?”

“臣的店,其實只是腳行的變化,利不算高。”這個問題,皇帝肯定憋了好久,張惟功也早就有腹案了:“臣若是能往薊鎮、宣、大、遼鎮、山東、河南,各設分行,包送軍糧,食鹽,運回毛皮等土物,來回獲利,這纔是真賺錢。”

“這個太難了……”

幾個門店,萬曆也相信賺不到什麼大錢,一般的官店收入,他還是清楚的。張惟功的幾個店,言稱年獲利兩萬,這在萬曆來說已經是頗高的利

潤了,要知道,勳侯之家開設的官店,平均一家一年也就兩千銀子。

國朝最賺錢的行當,毫無疑問就是放印子錢,也就是高利貸。

舍此之外,最穩賺不賠的,就是買地買莊子,有幾千上萬頃地,一年兩次收成,每畝獲利三錢五錢銀,一年十萬兩以上還是穩有的。

高利貸這行當,晉商佔據半壁江山,然後剩下的就是勳侯之家和高官顯貴,本錢十萬,年獲利三十萬也不是難事。

放印子錢畢竟是吸人血汗,明廷向來有例嚴禁,普通的士紳和商人敢碰這個雷區的,被抓着痛腳就會死的很慘。有嚴令在前,皇帝總不好乾這種行當,臉面還是要的。至於土地,從成化年間首創皇莊,至今皇莊已經有一百三四十萬畝之多,只是每年交進的子粒銀不過幾萬兩,實在是叫萬曆有點灰心喪氣。

養了大量的管莊太監和部屬,結果收下來的就是這麼一丁點,實在是叫人提不起興致來。

皇家的事就是這樣,人浮於世,浪費嚴重,而事情卻沒有人辦,也沒有人督責,論收益自然是不成了。

所以皇帝到底還是對惟功的建議太有興趣了,現在就能一年賺兩萬,擴大十倍規模,一年豈不有幾十萬?再把觸角伸到外地,自己給予支持,豈不是一年大幾十萬?

想到這裡,萬曆真是兩眼放光。

所以他一改猶豫口吻,鄭重道:“等吾親政之後,你再想辦法吧。”

“是,臣等將來再說。”

“還有,”張惟功對萬曆談事情,總是慢慢潛移默化,早早植於萬曆心中,因而趁熱打鐵道:“臣的順字行,現在只是收貨送貨,賺的是腳行力錢,臣想,也搞存錢兌錢,本店存,異店取亦可,從中收手續費。”

“你說的是錢莊吧,這個山西老倌在搞呢。”

提起錢財諸事,十四歲的萬曆已經很敏銳了。

“臣的這個做法,和錢莊或質鋪都不同的,要緊的還是方便,不取其暴利,以免傷民,亦招物議。”

通存通兌,異地取款,這個其實在中國也不是新鮮事,唐宋時就已經有人在搞了。但這事情總是隨着王朝興衰,當然還有錢莊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反正到目前爲止,山西人開的錢莊還辦不到這樣的事。而真正意義上有近代銀行業雛形還是清末的事了,等真正的銀行出現之後,錢莊也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在萬曆年間,晉商搞錢莊,而江南士紳的主要生財手段則是質鋪,也就是當鋪,很多知名的官僚家中都有大型質鋪,日獲鬥金,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錢莊,質鋪,加上糧行,是當時的三位一體的吸金怪獸,這一點,連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雖然萬曆對張惟功的謹慎小心並不以爲然,不過想想張居正的嚴厲,便也釋然道:“雖然吾在你身後,但能小心還是小心些的好……今日就這樣,你去吧。”

“是,臣告退了。”

在皇帝這裡耗了半天多時間,出了午門後,正好遇着一個相熟的兵部吏員,惟功因笑問道:“馬帥和俞帥都去兵部報過道沒有?”

還沒呢,馬帥是要早些,後日上午吧,俞帥還不曾有準信兒,估計也就是這三五天。”

兩個鎮邊大帥分別來京之事,在京城官場也是不大不小的新聞,所以惟功一提起來,這個兵部吏員也是很清楚。

“那我明早去兵部。”張惟功笑道:“久仰馬帥大名了,一定得去結識一下。”

“馬帥是得早些,俞帥是要留京的,所以不急,馬帥可是隻來京述職,打個花狐哨就走人,不會耽擱太久。”

“承教,多謝。”

惟功緻謝,然後往對方手中塞了一小錠銀子,約摸二兩重,那個吏員喜不自勝,長揖了半天,等惟功走遠了之後,這才起身。

到東安門附近,來興兒遠遠迎過來,同時還有兩個戴着六合帽的長隨,見惟功過來,兩人也是一起迎上來。

“張大人,閣老適才吩咐了,叫你到府中等候,閣老有話要問。”

張惟功一徵,再看這兩個相府長隨一臉不容商量的嘴臉,只得嘆息一聲,對來興兒道:“你先回去,給七叔七嬸說,我晚點再回府。”

這便是官身不由人,無可奈何之下,惟功只得掉轉馬頭,預備到張居正府邸中去。

轉身之後,他看到一隊人馬過來,雖然沒有儀仗,但中間八人擡大轎,兩側還有不少長隨護衛,知道必是二品以上高官,於是牽馬引避,在路邊等候。

轎子路過之時,有人在轎中掀了一下轎簾,有人在轎中看向張惟功,正好惟功也看向轎中,四目相接,那人移開目光,迅速放下了轎簾。

“似乎是張四維……”

從隨員之中,惟功看出坐這大轎的是張四維,他無所謂一笑,繼續引馬前行。

“聽說張太嶽又召這個少年到府諮詢事情?”

“學生亦聽說了。”

張四維的八人擡大轎是經過特別改建,比起普通的大轎要更加寬敞舒適的多,轎中除了他的主座外,還額外設了一個座位,中間放一小几,上面放着茶吊茶杯和一些零食,左手側還有一個小小書架,放着幾本解悶的閒書,右側居然是一個精巧的多寶閣,放置着一些古董,由閣老上朝下朝時在轎中擺弄着解悶。

此時坐在張四維對面的,是他最心腹的門生,現在都察院爲監察御史的李植。

此人工於心計,口密腹劍,是張四維最心腹的干將和謀主之一。

“但老師不必將此子太放在心上。”李植笑笑,替張四維添了杯茶,然後又道:“此子很機靈,朝政能不說的便不說,幾年前,在勳田清丈之事上他與張賊的對答,就可看出他年紀雖小,卻很油滑。”

“哼,武臣用事,究竟是叫人心裡不舒服的很。”

“呵呵,老師是因爲他那個順字行吧?”

“也有一些……”張四維點頭道:“腳行中人也頗有一些和我們走的近的,連番述苦,這小子已經趕的他們沒活路了。”

“只要他不涉及到錢莊質鋪,老師就由得他吧。”

“暫且也只能如此……皇上也罷了,太后對這小子印象頗佳,先放着吧……”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十九章 諸兄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百章 福星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
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十九章 諸兄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百章 福星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