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

“見過任總管。”

山娃子應聲而至,到了任大順面前就打了個敬禮,禮數上來說是毫無可挑剔的地方。

任大順便是新上任的總管了,他的朝廷官職是五品的提舉鹽務司,但那五品的補服常服朝服發下來他就沒穿過……別的各司官員好歹穿了幾天,算是一場喜氣,任大順這個前任的寬甸稅官竟是一天都不曾穿過……他的夫人倒是氣不過,在家裡勸他道:“老爺何苦這麼着,人家孫大人徐大人沒事還穿着穿街過巷的,也沒見怎麼着?再者說就算是遼陽鎮和朝廷不對付,但畢竟遼陽還是咱大明朝的軍鎮不是?李成樑老帥前些年多風光,遼東這地界就看李家的了,現在又怎麼樣?遼鎮到底還是聽朝廷的,你呀,也甭沒事想太多了。”

任大順當時似笑非笑聽了,良久之後才嘆氣道:“你這婦人知道什麼,其餘各位大人能穿,是因爲他們的根腳撐的住,我算什麼?萬曆十二年前後纔跟着總兵官,這算什麼?和那些萬曆二年之後就跟着的能一樣嗎?就算孫承宗他們,也是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歷有資歷,我一個稅官跟過來,一路扶搖直上,官已經做到文官五品,在以前我發夢也沒有想過,還不知足?我一穿官袍,人家說我心向朝廷,總兵就算不信,心裡能舒服麼?”

他的話其實沒有全說出來,不僅是資歷上來的,能力上他對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

遼陽現在的人才儲備已經很豐厚了,當然不能和朝廷的幾萬文官相比,但那幾萬文官多半是死讀書的傻了,不少進士出身的不知唐宗宋祖固然是笑話,但能有治理地方能力,理清權力關係,並且通曉世事,遇事有決斷,有章法的,一百個進士裡頭也挑不出一個來。當時的科舉制度確實是匯聚了絕大多數人才,可惜這些人才的才華是體會在考試上的,這一場一場的試考下來,好人都糊塗了,又能考試還有實際政務才幹,又能八面玲瓏在官場中混出頭來,積攢出施政人脈來的……整個大明二百來年,能符合這樣條件的也沒幾個。

但現在的遼陽,彙集的都是現在與未來幾十的大明最頂尖的人才。明末最後一個可值一提的大學問家李贄,鬼才徐渭,半儒半僧的奇才袁黃,政務一攬世事通達的孫承宗,精明狡黠的徐光啓……這還是遼陽各司有名的大人物,其餘的中層以下,也是從各地羅致來的第一等的人才,不一定是進士或舉人出身,但都是在某一行當特別有一手的真正的人才,在遼陽數年之後,就會成爲政務上的一把好手。

另外順字行出身的張用誠和任磊等人也是罕有的政務人才,事情到他們手中,三下兩下就處理的條理分明,乾乾淨淨,任大順每到各司辦事,就感覺自己心中底氣不足……在原本的遼陽吏員中他也算能幹的了,和眼前這些妖孽般的大人物比起來,感覺自己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這一次受命管理福餘區,任大順心中着實有些忐忑不安,就算是惟功親自接見過他,交了底,但受命之後就是一次重要的任務壓了上來,也令任大順心中還是七上八下,很難自安。

“李巡長,此番距離十七堡還有多遠?”

“回總管,如果加緊趕路的話,午牌前後就應能趕到。”

“你估計大軍到了否?”

“按此前接到的知單,估計應該已經到了。”

“各夷部首領呢?”

“這,夷部自有自己的走法和章程,這就不是下官能判斷的了。”

“好,你做的很好。”

任大順點點頭,示意山娃子可以下去,同時自己捶捶腿和腰間,嘆氣道:“不休息了,抓緊趕路吧。”

他這個總管,好歹這一點硬氣還是有的,雖說命令是今晚申牌前趕到,但去的太晚,不免會遭受譏評,還是趁早趕路的好。

“是,職下就去安排。”

山娃子又打了個敬禮,不過有一些梗在他心頭,確實是不吐不快,臨下去之時,終是忍不住問道:“總管,這一次這幾百頭耕牛趕着,到底算怎麼回事?向來不是在寬甸和撫順關等地與東虜貿易麼?”

“這是總兵大人要改章程了。”任大順瞟一眼這個廝殺漢子出身的公安司巡長,眼前的山娃子站的如一根杆槍,臉上身上都有明顯的刀疤,那種凌厲之氣一眼就看的出來,對這麼一個幹練的巡長,他還是有些客氣,因此頗有幾分耐心的解釋道:“以前的關卡貿易,於我大明來說並無多大利益,反而一直在貼補東虜那些白眼狼。現今各大商行,猶以唐家在內的遼商和順字行在內,每年都固定在邊牆外收取皮貨人蔘東珠等物,甚至自己僱傭女真人代採,而遼陽鎮也不打算貼補錢財給那些白眼狼,以後的官方撫賞就停止了,不過與女真貿易情形較爲特殊,一律在商言商,恐怕這邊的商人能把那邊給欺負死,生出事來也不好,這牛是女真各部都需之物,牛價不高不低,取乎其中,由各區屯堡直接與女真貿易,也不準用人蔘東珠來換,要的是松子茸菇或是魚,肉,要麼出人力……這其中的道道很多,你慢慢就會明白過來。”

“職下有些明白。”山娃子思索了一會兒,靜靜的道:“各臨近女真屯堡總會有和對方打交道的機會,需要這些屯堡對他們有影響力和壓力,耕牛農具是最好的東西,交給屯堡來用,效果比在關卡那邊直接交換要好的多。他們的好東西我們用銀子買,我們的好東西叫他們拿物資來換,老老實實的給換,不老實的就扣他們的東西,各屯堡自己當家作主,按各地的情形來辦,這樣比一刀切要好的多。時間久了,各處都影響到女真各部了。”

“好傢伙……”

任大順真的沒有想到,眼前這副模樣的廝殺漢子和刑偵治安的好手,居然心思動的這般快,頭腦又是這般清楚明白。

對女真各部遲早要改土歸流,不過惟功並不是打算硬幹,純粹依靠武力改土歸流也辦的到,但最少準備十幾二十年的動盪期,還得有不少人命來填。如果他是大明天子,或者現在遼陽鎮在整個遼東一手遮天,這樣的做法帶來的代價也能承受。但未來遼陽鎮的重中之重是吃下遼鎮和遼東這邊的蒙古各部,往北吃下所有的無數部族,盡復奴兒干都司故地,未來的依託點是鬆嫩平原,但對苦頁島和極北之地也要

經營,這樣的話後方最好是保持相對的平衡,所以對吃下女真各部,十年內改土歸流的目標來說,當然還是要以徐徐圖之,慢慢吞食,分化治之的辦法來做。

具體到底是怎麼樣做法,這就不是任大順這個層面可以詳細知之的了。

就算這樣,他知道的肯定比普通人多,但眼前這樣看樣子簡簡單單的廝殺漢子,居然一口也說了個道道出來,任大順爲之改顏,也就不足爲怪了。

山娃子面無表情,沉聲道:“職下只是信口胡說,總兵官心中的大丘壑又豈是我等能胡亂猜度的?”

女真和漢民之間的矛盾當真不少,一方面是兩邊能和睦相處,甚至在遼西遼中遼南,都有不堪受上司盤剝壓迫,或是犯了罪的漢民冒險闖過邊牆,投在女真那邊生活,一方面是明廷向來對女真優撫,種種物資不要錢般的賞給他們。而另一面則是二百多年來明軍對女真各部強勢者不停的剿殺,不管有沒有異志,一旦出現一統女真的可能,明軍就會打擊哪個部落,整個邊牆外的女真各部,除了向來恭順的哈達部和棟鄂部外,幾乎每個部落都受過明軍的打擊和掃蕩,而女真部落,只要一強盛就想的是統一各部,然後與明朝爲敵,騷擾邊牆,甚至叩關而入,搶掠四方,只有當領頭的部落頭人,比如王杲和阿臺這樣的首腦被剿殺之後,整個邊境纔會穩定一段時間。

李成樑殺覺昌安,塔克世,就是防患於未然,並且有很多扶持打壓和拉攏的心機手段在裡頭,殺清佳奴,楊吉奴,使得葉赫內亂不止,自然也是有這番考慮。

只是李成樑的這些做法,自以爲是,後續乏力,憑白搞亂了葉赫,給遼鎮添了不少麻煩的同時,還使得努兒哈赤一家做大,三十年時間裡,努兒哈赤以幾百丁的小部落首領到統一女真,編出六萬丁口的大部落,立國稱汗,這和李成樑的一味縱容和扶持是分不開的。

到萬曆四十年後,李成樑看出情形不對來,但他的應對不是設法分化打壓,而是步步後退,主動撤出寬甸六堡,讓大塊地盤讓給女真,試圖安撫住努兒哈赤的野心,事實就是他死後不久,女真就大舉進犯了。

象山娃子的家族,在棟鄂部被逼反之後的戰事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寬甸山民,死傷很重。數千上乃至上萬人規模的戰爭,殃及一些邊民是難免之事,但朝廷毫無辦法,遼陽後來又招撫了棟鄂,邊民的一些血淚,自然是隻有自己擦乾淨。

現在這樣,遼陽定下了大宗旨,對女真開始步步緊逼,包括馴服的棟鄂在內也是一體對待。對惟功這樣做事的狠心和決心,山娃子體悟的並不多,但光是眼前這一點也足夠他敬服萬分了。

此中的事由,包括自己家族的慘事,山娃子不願向陌生人提起,更不願搏人的同情,是以他的表現,沉穩有致,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走吧,公事要緊。”

看着日中高懸的太陽,感受到秋季太陽不多的熱力,任大順也是頗具豪氣的一揮手,下令出發,整個官道上,長長的隊列開始再次與牛羣匯合,向着預定的地方,如長蛇般的蜿蜒前行着。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十六章 殺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
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十六章 殺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