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教天地會扯不清的關係

生活在19世紀中葉嶺南的市井人物,倘對現實有那麼一點點不滿,對秘密社會、團體有那麼一點點好奇,幾乎不太可能和天地會、或天地會變種的五花八門堂口絕緣。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是信奉拜上帝教的,認爲天下只有一個“帝”——“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洪秀全,以及被他過繼給天兄耶穌、從而兼祧“哥朕”(耶穌和洪秀全)的“代代幼主”;而天地會則崇拜五花八門的神祇,可以說有很多信仰、也可以說沒有信仰,認爲唯一合法的帝王世系,是明代朱姓帝王的嫡系朱某太子(究竟是幾太子,不同派系的天地會可能還要爭一爭)。如果說在“天上”即信仰層面,上帝教和天地會尚可勉強相容,那麼在“地上”即誰是皇帝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兩派可謂水火不相容,照理不應有甚瓜葛纔是。

但事實上卻正相反:“長毛”自始至終,就根本應被他們視作“邪教”“反賊”的天地會眉來眼去,糾纏不休。

目前所能查到、太平天國正面批判天地會的資料,只有洪仁玕假託洪秀全,在《太平天國起義記》裡指責天地會不能應時而變,不懂得如今應“努力開創新朝”而仍想着反清復明。並抨擊了天地會內所流行的某些秘密社團陋習。但這份資料並非直接源自太平天國內部,而是由當時遠離太平軍、客居香港的洪仁玕轉述,這位轉述者素有“爲尊者諱”、爲“革命宣傳需要”而任意剪裁修飾歷史,尤其編造洪秀全父子“神話”以擡高二人的“光榮傳統”,這番話是否真是洪秀全所言,恐怕只能打個折扣。

而太平天國自身的官樣文書中,幾乎沒有直接指斥天地會及其宗旨的文字。《金陵雜記》中收錄了一封東王楊秀清1853年定都南京後寫給上海小刀會(天地會分支)首領的誥諭,儘管這份誥諭用上級命令下級的口氣,讓後者“識時務者爲英雄,知進退者爲俊傑”,承認洪秀全是君主,並含蓄責備後者“率衆來歸”太晚,但並未指責其天地會背景有什麼不妥,反倒用“高官顯爵”加以鼓勵。相反,太平天國官書中,甚至直接肯定過天地會的宗旨。

1852年在廣西永安州,以楊秀清、蕭朝貴兩位軍師連銜發佈的《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中說,“況查爾們壯丁,多是三合會黨,盍思歃血洪門,實爲同心同力以滅清,未聞結義拜盟,而反北面於仇敵也”。“三合會”“洪門”都是天地會的別稱,“壯丁”則是清廷臨時招募的非正規軍,楊、蕭所針對的,是原有天地會衆身份,卻應招加入清方的“壯丁”,所譴責的,是這些“壯丁”對“歃血洪門”“結義拜盟”的背叛。自然,“歃血洪門”和“結義拜盟”本身,則自然是值得肯定、稱讚的好事。

太平天國對天地會衆採取這種事實上接納、包容的態度,是一種現實主義的姿態。

首先,天地會從清初開始活動,在兩廣根深蒂固,上帝會信徒中有不少同時也是天地會信徒,如洪秀全第一次去廣西傳教時就跟隨前往的堂兄、後來封爲恤王的洪仁政,被俘後的供詞裡就說,自己因爲“拜兄弟”(參加天地會活動)被團練燒掉了住房;洪秀全的許多親屬,如姐夫鍾芳理和幾位女婿,也都和天地會有瓜葛。

其次,天地會和清方衝突歷史悠久,擁有一大批善戰精悍的核心會衆,這是從宗教團夥剛剛演變,主體是普通農民且拖家帶口的上帝會衆所望塵莫及的。早期被俘的太平軍士兵覃漢陽就供稱,在永安州期間,太平軍打仗“全靠”羅大綱、陳得清、吳七三部,羅大綱本人是天地會老將。和清廷相比,太平軍一直處於弱勢,自然不會將天地會衆多語言相通、驍勇善戰的盟軍拒之門外。

第三,天地會在太平天國興起時恰遇到諸多麻煩,又對太平天國始終存在一些“美好的誤會”。

金田起義時,廣西雖然號稱“糜爛”,但主要的“匪患”並非一開始仍罩着合法面紗的上帝會,而是早就被清廷打入另冊的天地會。等到了後期,太平軍固然勢弱,天地會的日子也同樣不好受,兩家繼續“抱團取暖”直至雙雙轉回昔日的秘密社團狀態,就更順理成章了。

不過上帝會和天地會終究是“兩碼事”,在洪秀全心目中,“黃旗”(上帝會衆)和“花旗”還是內外有別的,“黃旗”是“自己人”,“花旗”則只是盟友,是“遊兵”,可以任用、籠絡,但不能完全信任。事實上,“花旗”本身,也是要分作三六九等的。

1855-1856年間在湖南、江西等地成建制投入太平軍(包括此後類似情況下投入)的天地會衆,他們是真正的“花旗”,被授予和太平軍其他部隊完全不同的花色旗號,是一望而知的“非嫡系”,從俘虜供詞看,直到1860、1861年還經常因爲那面花旗而遭“黃旗”排擠,等天京陷落、“黃旗”灰頭土臉,實力相對完整、又有傳統的秘密社會歸宿可去的花旗則揚眉吐氣,趁機報復。

在“花旗”成建制加入前,也有許多天地會人馬歸附太平天國,這些人並沒有被單獨編爲“花旗”,而是和普通太平軍一樣被列爲“黃旗”,本人官爵、所部編制,都和正規太平軍如出一轍。

但這些天地會系統的“黃旗”,在太平天國上層眼裡,其實是“亦黃亦花”的另類。

但倘是和“真黃旗”相爭,就是另一回事了。羅大綱在太平天國起兵之初,可謂主力中的主力,但官爵始終比嫡系差了一大截。另一位著名天地會頭目劉官芳,在天京事變前也一樣混得灰頭土臉,直到頂頭上司、“真黃旗”韋俊叛降清方,他才總算熬出生天,繼承了韋俊留下的右軍主將封號。

當然,“假黃旗”也並非只吃虧、不佔便宜。多部時人記載表示,羅大綱等部在軍紀上享受“雖不法亦不問”的特權,以至於同樣是廣東人、其中許多人也是秘密天地會衆的清方輔助武裝“潮勇”,在湖北半壁山被打敗後,都甘願投入紀律鬆弛的羅大綱部。不過這一“特權”同樣表明,“天地會黃旗”在“真黃旗”心中,始終不是純粹的“自家人”。

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473章 開戰(求支持)第26章 殺機(第一更,求推薦)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49章 胡潤芝(第一更)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515章 珍珠(下)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第621章 預備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39章 感嘆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565章 目的所在(求支持)第526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146章 初見(第三更!)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187章 勸降(第二更,求月票)第289章 北國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676章 大後方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146章 初見(第三更!)第668章 過湖第108章 殲敵(第二更,求推薦)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發!求月票!)第454章 心憂(新春快樂)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652章 鹹水埠(第二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624章 屠場(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644章 攜手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
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473章 開戰(求支持)第26章 殺機(第一更,求推薦)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49章 胡潤芝(第一更)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515章 珍珠(下)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第621章 預備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39章 感嘆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565章 目的所在(求支持)第526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146章 初見(第三更!)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187章 勸降(第二更,求月票)第289章 北國春(第二更,今天加更!)第676章 大後方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146章 初見(第三更!)第668章 過湖第108章 殲敵(第二更,求推薦)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176章 定策(再次爆發!求月票!)第454章 心憂(新春快樂)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第243章 何懼之有(第二更,求月票)第652章 鹹水埠(第二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624章 屠場(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644章 攜手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