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西軍態度

銀可術點頭,女真大軍在和神策軍做真面目接觸之後,終於也明白一點銀可術幾次敗得並非無因,斷後守得穩不必說了,軍寨中弓弩飛蝗一般招呼過來,女真健兒也要暫避其鋒,契丹人百年傳言的對南朝軍馬陣而不戰,現在終於明白是什麼道理了。

可馬上斥候遊騎戰,與南朝軍馬相爭,還是壓不過他們,這就是讓女真人很鬱悶的一件事情了,一路追擊,一路的斥候遊騎戰,南朝騎軍撒得開收得攏,規模也足堪使用,至少遮護後退道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馬既好甲士裝備又精,單論損失交換比,女真騎士居然還略略處在下風,這當然有道路泥濘,限制女真大軍發揮其集羣優勢的因素在。

但是面對這麼一支強悍軍馬,等他們退回河東緣邊,依託那麼多軍寨據守,更掌握騎軍爲機動應援。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啃開南人的防線,更不知道要損折多少女真健兒的性命!

南下直入河東,打到河東最關鍵的太原府處,從雲內出發,基本上就是兩條最要緊的通路。一條是沿着滹沱河谷,那邊有雁門等險要軍寨關隘遮護,另一條就是沿着汾河河谷,哪裡也有石嶺關等重要軍寨關隘據守。

不用說神策軍退回去之後,這兩條通路都會被遮護得再嚴密不過,但是女真西路軍,也沒有在這兩處關隘之前做長久相持的本錢,楊凌着手早早經營雲內,轉運糧草人口入河東,最後更行堅壁清野之策,就算還能擄掠到一點,如何支撐着這樣一支規模上了十萬的大軍?

女真東路軍雖然也隨時可能南下,但是宗望也絕不會爲宗翰伸一把手,只怕還恨不得再拖延一陣,讓宗翰所部將更多的南朝軍馬吸引到河東方向,要是宗翰一手推動了攻伐南朝的戰事,最後卻是阻足於河東之外,東路軍卻是橫掃千軍,那可就真是一個大笑話了。

而宗翰團體,在女真這個權勢體系當中,地位也將一落千丈,婁室和銀可術都是明白人,一句不好打兩人就已然心照,更不用多說什麼,銀可術淡淡道:“怎麼處?”

婁室哼了一聲,指向西南方向:“更撒開一些!你麾下這些人馬,能吃苦,能奔襲,更有你親自坐鎮率領。看在西面。能不能打開一個破口出來!俺們只是在正面死戰,爲你拖住南朝大軍主力就是,打開破口,某就說動宗翰,從此而入,繞向太原,而那些當在正面的南朝軍馬,將不得不回援,俺們就在後面緊緊咬着,一路摧折他們。最後在太原城下,一舉將他們覆滅!”

銀可術默然,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女真本部繼承遼人家當,攻破正面南人防線都覺得吃力,何況他這幾千雜胡輕騎?繞道奔襲破口,背後無所依託,一個不及,就送死有份。

完顏婁室又加了一句:“某給你調兵刃甲冑來,將你的輕騎裝備起來,且再撥兩三個直領謀克給你,銀可術,你能不能翻身,就看這遭了!”

銀可術猛然擡頭看向婁室,心下頓時明白,宗翰定然計議了撒開大隊,拉大正面,在南人漫長的河東緣邊防線上尋找弱點破口的策略,撒出去的軍馬,絕對不止他這一支,而宗翰也絕不會對一支部族輔軍輕騎寄予厚望,這是婁室關照自己,調撥甲冑兵刃,還遣來自家的心腹謀克,是希望自己能建下功績,翻身回返宗翰身邊!

自從被貶之後,銀可術素常話都懶得說一句,此刻卻不知道有多少話語在胸中翻動,婁室卻不受他感激,拍拍他肩膀道:“此次戰事,成則女真從此扶搖之上,從此爲天下之主,敗則,銀可術你實有大將之才,與南人戰,縱然小挫,也爲俺們摸清了南朝軍馬的虛實,一旦挾功迴轉宗翰身邊,將對宗翰大有助益,宗翰這般處斷你,你也不要有什麼怨言。”

有些話婁室並未曾說出口,比如女真以少兵滅大國,靠的就是強悍的兵勢,攻滅南朝,這威名就不可動搖,大有成爲天下共主的可能。

若是此次戰事失敗,女真的倉促建立起來的統治,就會動搖!這些未盡之意,銀可術如何能不明白?可他現在也不想什麼女真一族千秋萬代的功業了,他只是想參與這場戰事當中,將南朝殺戮成一片屍山血海,讓這支神策軍在他面前戰慄粉碎,他只是感謝,完顏婁室還記得他,還關照他,讓他再度有了這麼一個臨陣的機會!夜色降臨,在銀可術麾下那些蒙古雜胡騎士的散亂營地當中,這個時候卻是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今日銀可術與希尹部下破臉,這些蒙古雜胡雖然回返,但一個個都心下惴惴,生怕女真大軍突然而至,將他們一舉坑了,到時候除了覥顏求饒乞命,還能有什麼做的?一些部族長老,已然在商議,是不是在各部中安排一些青壯,偷偷脫隊回返草原,給各個部族留下一些種子。

這還未曾計議停當,銀可術就已然回返,跟隨在他身邊的,不是大隊的希尹所部前來問罪。反而是大量的兵刃甲冑,大量的軍資器械,甚而還有糧秣牲畜!

好消息不僅僅是這個,從此這支部族軍,就不用承擔斥候打草谷之類的辛苦又不討好的任務,不用在這白地也似的雲內諸州打轉,而是承擔了真正的作戰任務,但爲先頭,直指南朝,尋找薄弱可破口處,一舉殺入南朝的花花江山!

這些蒙古雜胡諸部族追隨女真軍馬而戰,除了懾於女真兵威之外,何嘗又不是垂涎南朝富庶,想隨之南下,藉着女真兵威,好好的殺戮搶掠一場?

現下雖然要與南朝做真面目廝殺,但已然是別立一軍,殺入南朝之後,但有所得,也都是自家的!草原上白災黑災,部族自相攻殺,時時刻刻都在死人,只要能殺入南朝,就算是要去拼命,又有什麼了不得的?

這一切,都是拜銀可術所賜,天幸他們有這麼一個女真軍將率領,不僅能着力維護他們,還能給他們帶來兵刃甲冑軍資器械,還能帶着他們率先撞入南朝的花花江山!

火光之下,無數科發索頭,面目猙獰的草原漢子圍着銀可術歡呼鼓舞,更有人跪倒在地,向着銀可術拔刀刺血,以表決意。

“長生天在上,小人等追隨完顏將軍,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全憑完顏將軍號令!”而在歡呼聲中,銀可術面色依舊陰沉,緊緊咬着牙齒,不住向南面黑沉沉夜空而望,這個時候,他用盡全部所能才能按捺住激動的情緒安坐。

在內心當中,他只恨不得一步就能邁入南朝的花花江山,將眼前所遇到的一切,全都粉碎!

……

涇源軍治所渭州城外,一片縞素,招魂旗幡林立,正爲种師道大殯成禮,種家家陵,依山傍水而建,墓碑層層疊疊,雖然種家祖籍西京,但是自種世衡起,已然紮根陝西,數代以來,種家男兒不知爲大宋戰死多少!

就是种師道,兩個兒子種浩種溪,一亡於對西夏陣前,一因軍中積勞也早早故去,爲种師道扶靈之人,只能是他孫子種彥崇了,今日大殯,多少西軍軍將紛紛而至,早早就在路旁等候設祭。

多少曾經跟隨老種轉戰數十年的軍漢,帶着傷痕殘疾,隨靈相送,渭州城中,百姓全都在門前設了香案,頂禮沿途而拜,而本路文臣,同樣茹素,哭而相送,種家數代,爲陝西戰死子弟,何止數百。

老種七十有五而故於榻上,身後哀榮如此,已經算是種家人難得的好歸宿了,而种師中也早早拜了老種的遺表上奏以聞,以現今朝廷要籠絡邊鎮的情勢來看,老種追封,當極盡優禮,一個郡王,是穩穩跑不掉的。

這些時日,渭州城中,擠擠挨挨的全是各處趕來至祭的陝西諸路文臣武將,此刻朝局如此波盪,正好藉此機會,好好商議一下西軍在當下局勢中該如何處,軍將們往來奔走,文臣們密密商議,就是小種相公,縱然喪中,也不得不接見了許多部衆軍將和在陝西的文臣,這樣連軸轉,加上喪兄哀慼,就算小種身子素來強健,也顯得越發的形銷骨立了。

西軍此刻局勢,着實有些微妙,朝局如此波盪,而晉王一力主導的與女真大戰在即,西軍何去何從,實在是一個急需要拿出方略的事情,首先是如何應對此時獨步汴梁中樞,實際掌握着朝局,近畿之地,河東之地,燕雲之地都在他或多或少的掌握中,在河北諸路,楊凌也有其影響力。

再加上中樞不用說要換上一批至少明面上要附從晉王的文臣輩,此刻實力,已經不是楊凌突然而得晉王那時氣象了,那時候天下皆以爲楊凌根基淺薄,地位不久,除了起家班底之外,誰也沒想着投靠楊凌那一方。

可是誰能想到,兩路外鎮夾擊,京中東府主持,且說動了楊凌編練新軍,聯合發起了一場變亂,最後被楊凌連消帶打,輕鬆平息,且還展現了他在燕地經營而出的一支強軍。

整個河北,都在其馬蹄之下,更不用說楊凌還收編了熙河軍一部和整個勝捷軍,此刻擁兵之強,西軍恐怕都要瞠乎其後,這裡卻要說明一下,西軍兵力絕對數額很大,但是大宋對西夏戰略,因爲當時實在缺乏有力的騎兵大集團,只得採用靠國力壓人的笨辦法。

陝西諸路面對西夏,每條可以通行軍馬的山溝都恨不得修上軍寨,一點點的平推過去,這個時代也只有大宋,可以使用出這種就是靠國力糊你一臉的豪奢打法,幾十年下來,陝西修建的各色軍寨何止數百,佔用了西軍員額的很大部分,能抽調而出的野戰軍馬,也就是十來萬的樣子,就算多,也多不到哪裡去。

去平江南,去伐燕雲,基本上就把訓練有素的野戰主力抽調空了,所以西軍上下才這麼急着回返空虛的陝西諸路坐鎮,平江南亂事,大敗於燕地,西軍這些野戰主力損耗極重,在沒有楊凌的時空,第一次援救汴梁,老種倉促起行,帶出來的軍馬也就一萬五千餘而已。

這次熙河軍送了七八千精銳過去,西軍又進一步削弱,此刻單論野戰主力,已經是在楊凌掌握的軍馬之下,不過這幾百上千的軍寨,本身的守軍,還有多少土兵蕃兵緣邊弓箭手強壯,卻也給了西軍極強的恢復能力。

連場大敗之後,一次又一次的斷送家當之後,仍然能抽調出這些原來守在軍寨之中的兵馬重新糾合成大軍,屢敗屢戰,最後還能成就吳家兄弟功業,但是這些兵馬抽調空了之後,西夏又從本來半死不活中滿血復活,奪回橫山,號稱中興。

而這些一次次重新糾合起來的西軍畢竟不如以前的老底子,最後也只能上了秦嶺,依託着背後四川據守,西軍此刻元氣未復,楊凌又正在盛時,大家共同的意見是暫時不能和晉王硬來了,暫且敷衍也罷。

可是西軍作爲一個團體,自有其團體利益在,就是要繼續維持着大宋每年多陝西的鉅額投入。多少西軍將門,甚而陝西諸路的文臣,都靠在這每年幾千萬貫的資源投入上吃得盆滿鉢滿。

楊凌崛起之後,毫無疑問中樞投入,只會向楊凌經營起的勢力範圍傾斜,西軍上下一時間雖然還不敢再和楊凌硬來,但是讓他們安心服從此刻汴梁中樞,接受從此地位下降的現實,也是絕不可能!

這是真真切切的利益之爭,最難化解,以前比如和童貫之間的仇怨,無非就是正常權勢之爭而已,童貫在與不在,朝廷都要花那麼多錢給西軍,有童貫在無非就是加強些對西軍的掌控力罷了。

但是楊凌崛起,卻是實實在在的動了西軍這個團體的利益!。

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160章 馬蹄急(七)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84章 暗撥乾坤(三)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105章 涿州(五)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103章 涿州(三)第345章 狹路相逢(二)第85章 大功(四)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章 血洗(中)第70章 甩手掌櫃第698章 合兵(八)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529章 倖進(九)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123章 暗潮生(九)第24章 勝捷軍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61章 暗流(七)第34章 血洗(中)第648章 擁駕(十八)第96章 招攬(五)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521章 倖進(一)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318章 虛驚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106章 涿州(六)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403章 收網(十二)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683章 宜芳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6章 首戰第兩百九十九章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444章 莫須有(十五)第154章 馬蹄急(一)第43章 困局(完)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181章 馬蹄急(二十八)第665章 折家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253章 鐵馬冰河(二)第605章 大風起兮(五)第201章 風雲亂(八)第399章 收網(八)第42章 困局(七)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635章 擁駕(五)第438章 莫須有(九)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55章 鐵馬冰河(四)第351章 飛狐口第30章 堂上激辯第34章 血洗(中)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91章 大功(完)第683章 宜芳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49章 烏合之衆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108章 涿州(八)第601章 大風起兮(一)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14章 嶽爺爺第74章 着落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662章 靖康元年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32章 慘劇第620章 北上(十)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
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160章 馬蹄急(七)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436章 莫須有(七)第384章 暗撥乾坤(三)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642章 擁駕(十二)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105章 涿州(五)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103章 涿州(三)第345章 狹路相逢(二)第85章 大功(四)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章 血洗(中)第70章 甩手掌櫃第698章 合兵(八)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286章 鼓舞軍心第529章 倖進(九)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123章 暗潮生(九)第24章 勝捷軍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61章 暗流(七)第34章 血洗(中)第648章 擁駕(十八)第96章 招攬(五)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521章 倖進(一)第587章 改天(十七)第318章 虛驚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106章 涿州(六)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403章 收網(十二)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683章 宜芳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6章 首戰第兩百九十九章第719章 整軍會獵(八)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167章 馬蹄急(十四)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444章 莫須有(十五)第154章 馬蹄急(一)第43章 困局(完)第285章 初次交鋒第689章 陣斬士大夫第181章 馬蹄急(二十八)第665章 折家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475章 初入汴梁(五)第253章 鐵馬冰河(二)第605章 大風起兮(五)第201章 風雲亂(八)第399章 收網(八)第42章 困局(七)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708章 宜芳大捷(八)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635章 擁駕(五)第438章 莫須有(九)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55章 鐵馬冰河(四)第351章 飛狐口第30章 堂上激辯第34章 血洗(中)第364章 吳玠之才第91章 大功(完)第683章 宜芳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49章 烏合之衆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108章 涿州(八)第601章 大風起兮(一)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14章 嶽爺爺第74章 着落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662章 靖康元年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32章 慘劇第620章 北上(十)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