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的議事廳內,秦厲共公贏利高踞龍座之上,面無表情,現在離約定見公孫聖的時間,只有半刻時光。
他前面兩邊分別坐着任清璇、雲飛揚、贏怵和司馬懷四人。
司馬懷和贏怵面有得意之色,任清璇和雲飛揚神情卻略見緊張。大秦國的朝政非同他國一般廉正,這和秦國的經歷有關。
秦國一直偏遠西北方,藉助函古關之堅固,逐步發展。遠離中原諸國,因此中原文化也難以進入秦國。
秦國立儲不依周禮,而是以君王喜好爲主。先任秦國國君秦悼公本來衷愛五子贏回,有立贏回之心。但秦悼公之弟贏行,突然聯合巴、蜀起兵反叛,將秦悼公、贏回等等贏氏王族殺死自立爲秦君。
贏行勢大,朝中諸臣儘先依附。
贏利僥倖生還,在叔父贏怵、鎮邊大將伍封和門客文章的幫助下打敗了贏行,奪過了秦君之位。贏利這人雖有過人之才亦有過人的氣度,但手段卻異常狠辣。爲了擺脫世家約束,總攬朝政大權,藉此機會殺雞儆猴,一口氣誅滅大小世家五十餘戶,近千人受到波及。
這樣雖解決了內憂,但卻出現人才的短缺。那時,贏利身旁可以信任的也只有文章、贏怵、伍封三人而已。其中贏怵、伍封皆是將才,對於國政只是略知一二。在政事上僅文章一人可用,可以值得信任。
於是,文章一躍成爲秦國相國。文章使用其父文種的治國理念,使得秦國朝政清廉。四方的人才也相繼依附。
由於贏利只能依靠文章,所以文章大權在握,使得朝堂之中大多都是他的親信,以他馬首是瞻。
贏利重用文章之也忌憚文章。只是秦國諸臣中無人是文章地對手。所以,深通權謀的贏利,依舊錶現出了對文章的足夠器重。
這一局面直到任清璇的出現,贏利開始對任清璇這個便宜地妹妹毫無好感,甚至有些排斥。但後來卻意外的發現了任清璇的才幹,那份不遜色文章的才華。在他的安排下,任清璇逐漸嶄露頭角,最後成爲了秦國最出色的上將軍,自成一派,於文章分庭抗衡。
雖然贏利站在任清璇一邊。但任清璇起步太晚,實力終究要遜色文章三分。
如今文章又介紹了一位人才,此人雖是小人。但在贏利面前從不說假話,如果公孫聖如文章說的那幫出色,文章這老賊的氣焰會更難抑制。
其中屬任清璇更是憂心,以前任清璇除去個人的偏見對文章的才能還是有些敬佩地。當然在此之前,要避開他的那些既狠毒又不光彩的手段。但近年來,文章地表現卻有些異常,各個決策都不如以往幹練。
好比昨日。
任清璇不否認自己討厭文章,但也不得不承認文章在戰略佈局上的天賦。那洛邑佈局,步步緊湊,招招狠辣。若非對手是“他”,文章那次的佈局萬萬沒有不成之理。
秦國當務之急是發展,只有拿下蜀國,秦國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以文章在戰略佈局上的天賦,不可能不知道這點。奇怪的是文章並沒有將矛頭指向蜀國。而是對向了吳國。如此舉動不得不讓人感到疑惑。
這是被仇恨迷惑住了心神,還是另有所圖。
任清璇沒有任何證據,無法推測下去。可有一點毫無疑問,在這個關鍵時刻,再度增強文章的實力。並不是一個好事。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各人靜默無聲,辰時轉瞬即至。便在這時。文章、公孫聖兩人抵達的消息,經人報了進來。
贏利容顏大悅,愛才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關鍵之一,贏利顯然有成大事的先決條件。
文章引着一個英氣纖弱地中年,昂然進入會議廳內。
觀人先看氣質。
贏利細察那纖弱的中年,見他英華內斂,雙目精靈有神,氣定神閒,有種一切都無所謂,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感覺。
文章、公孫聖兩人叩見之後,贏利心下歡喜,連忙賜坐。
贏利微笑道:“久仰公孫先生大名,能得先生實乃寡人之幸?”
公孫聖忙說客氣。
任清璇一旁出聲問道:“文相國將先生吹捧的天下無雙,敢問先生可懂兵法?”
公孫聖笑道:“略知一
任清璇問道:“敢問先生可有必勝之兵法?”
公孫聖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衆人皆爲之動容。
任清璇面色不佳,沉聲道:“何謂知己知彼?”
公孫聖微笑道:“世上並無常勝將軍。即便善戰如姜太公者,也有敗於殷商太師聞種的時候。不過,決定戰爭勝敗地基本因素,無非是將敵我雙方的優劣情況,加以分析,相互比較,以此來估算戰爭勝敗。這要由道、將、法、天、地五項入手。瞭解這些情況,纔可掌握致勝之道。瞭解雙方究竟那一方的將帥指揮高明,得天時地利,法令嚴謹,武器精良,兵卒訓練有素,賞罰公正嚴明。根據凡此種種,就可判斷誰勝誰敗。”
天下用兵有誰能比孫武子?
《孫子兵法》中的這幾點,字字珠璣,一字一句,無不包含用兵大道。饒是公孫聖自負才學過人,也不敢擅自更改《孫子兵法》的一字一句。
這一番話說得廳內衆人紛紛點頭,連任清璇、雲飛揚兩人臉上也現出尊敬神色,不得不服。
贏利神色狂喜問道:“什麼是治國地目標。”治國政治纔是國家地根本,軍事只不過是爲政治服務的一個手段。他掌管朝政,最關心地當然是政冶上的問題。
公孫聖從容答道:“治理國家最後的目標就是要使得百姓的希望和君主的希望達成一致。爲自己服務就是爲君主服務。這樣可以叫他們爲君主死,爲君主生,而且絕不違抗。如此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贏利恍然道:“原來如此。”他環顧四周,高聲道:“以後,公孫先生的這番良言就是我大秦國政務的最終目標。”
衆臣齊聲說是。
任清璇於這時插口道:“公孫先生文滔武略,世間少有。贏翎佩服,請問先生,我秦國如今應該如何才能強盛發展,以求爭霸天下,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霸主。”
這話明裡詢問,實則是暗探關鍵。公孫聖的才華以讓折服,若公孫聖支持伐蜀,說明公孫聖雖得文章舉薦,但並未成爲文章一黨,可以拉攏。若是支持伐吳,表明公孫聖以和文章已經同流合污,就必須採取措施。
公孫聖道:“欲求爭霸天下,首先要與吳相鬥。只是……以秦國目前的實力要想對抗吳國,實在是不智、昏庸之舉。所謂致勝之道,當避強取弱,逐漸蠶食小國,累積而進。如此我秦國必有一日可與吳國一較長短。”
任清璇大喜:“公孫先生果然高瞻遠矚,本將贊同。”公孫聖此話雖是無心,但經歷過昨天朝會的人都可以聽出有罵文章的意思。
由此可見,公孫聖是由文章舉薦不假,但還沒有被他收入自己的派系之內。
雲飛揚道:“那麼以先生之見,我秦國因蠶食何地爲好?”
公孫聖傲然道:“自然是南方蜀地,在下早年遊歷天下,抵達過蜀地。那裡文化落後,科技底下,且並不齊心。看似不值得耗費兵力、財禮,實則不然。其一、蜀地百姓常年登山涉水,膂力過人,個個都是難得的勇士、力士,若將他們征服,可用來補充兵力。其二、蜀地山險,秦國若能將蜀地連接,即可組成一道由北至南的天然屏障,以此抵禦外敵,即便吳國有雄兵五十萬也未必奈何得了我們。其三、在將來對吳中,我們可以聯合三晉,一起攻吳。到時,我軍可以出武關攻吳宛城,也可出上庸攻攻吳樊城,更可出東川攻吳郢都。屆時,我軍可選三條進攻路線,而吳國卻不得不分兵應對我軍的三條路線。如此,我軍可大戰便宜。”
公孫聖懇求道:“大王,攻取蜀地,我秦國以後進可攻,退能守,在戰略上將完全立於不敗之地。伐蜀一戰,關係重大,請大王三思。”
贏利哈哈大笑:“與君一席話,寡人疑難全消。先生放心,寡人以命王妹爲三軍統帥,功略蜀地。”
公孫聖提醒道:“大王不可小視蜀人,他們實力是不如我秦國。可他們佔據地利,熟悉山道,最好是出動大軍,直接拿下成都,招降蜀國。否則費時費力,還使得我軍難以前行。”
這時,贏利對公孫聖只有信服,二話不說立刻恩准。
任清璇見秦國得此大才面露欣喜之色。
文章在一旁如枯木一般,神色不變,在心中卻是狂喜:“你實力越強,就越引起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