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安排

bookmark

太平坊。安國公府。

雖然已經日上三竿,但是這座侯府的主人,卻依舊高臥不起。

自從東征東瀛,柳升率領神機營幹脆利落地取得了勝利,獲封安國公之後,他就變的慵懶了許多。

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的上升之路已經走到頭了。

在陛下決定西征之前,許多人都以爲他會是北路軍的不二人選,但是他自己從來沒有這樣認爲。

如果戰事不利,他責任重大,如果戰事順利,他又賞無可賞。

他不像張輔,張輔還年輕,還想爲家族打下一片天地。

他如今已經六十了,就想在京城好好過幾年舒服日子。

自從太孫殿下擴大了與南洋和東瀛的貿易,如今京城增加了無數的樂子。

周王世子朱有燉接手教坊司以後,每個月都有新戲上映,還都是他喜歡的軍旅戲劇。

越來越多的西夷在京城開館子,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他百吃不厭。

特別是從西洋和東瀛販賣來的衆多年輕美女,那可是他的最愛。

西夷女子雖然大多有些味道,但是體型豐滿,東瀛和朝鮮女子溫順可愛,小巧玲瓏,各有各的美。

生活如此美好,他還奢望什麼呢?

即便是要奮鬥,也該年輕一代好好去奮鬥了。如今他將府中大權已經全部交到了兒子柳溥的手中,主要的精力除了訓練新兵,就是享受生活。

倒是兒子柳溥想要繼承安國公的爵位,整日裡鬧騰着想要出海建功立業。

光憑這一點,柳升就覺得現在這個逐代遞降的封爵制度,比世襲罔替要強的多。

那些公爵世家,除了一個張輔,其他的幾乎都是紈絝子弟。

當初的魏國公徐達,英雄蓋世。可是如今的子孫呢?除了那個在邊軍的徐景彥還像個樣子,包括現在的定國公徐景昌在內,都不堪一提。

柳升當初繼承父親的爵位也不過是個伯爵,從伯爵到侯爵,到公爵,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這個逐代遞降,就是激勵子孫奮發向上的好方法。

至於子孫能不能保住爵位,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子孫如果不成器,不要說金山銀山,就是一個國家,也能給敗光了。

“老爺,老爺,宮裡來人了。”

柳升睜開了眼睛,在已經醒來,卻動也不敢動的東瀛侍女身上摸了一把,才向門外問道:“是宮裡哪位內侍啊?”

“是太孫身邊的劉少監。”

“可有聖旨?”

“只是帶來殿下口諭。”

“知道了。讓大少爺先招待一下,我隨後就來。”

東瀛侍女想要來給柳升穿衣,他捏住了她的小手說道:“老爺我還幹得動,你去幫我安排人送水來洗漱。”

東瀛侍女乖巧地去了,柳升忍不住有些納悶地說道:“好不容易今日休沐,殿下找我又有何事?”

待柳升來到公府正殿,大殿內劉萬正在跟柳溥和他的幾個兒子談着南洲的秀麗景緻。

“我大明海疆大多都是灘塗,很少沙灘。但是那南洲東海岸,到處都是綿延幾百裡的沙灘,還有椰林。殿下就喜歡與妃子只穿了褻衣,在海里游水,累了躺在沙灘上睡一覺,別提多愜意了。不過在南洲,要格外注意毒蛇,那裡的毒蛇毒性大的驚人,只要被咬一口,神仙也救不活你。”

孫子柳景今年十五歲,如今在羽林衛學就學,正是好奇的年紀,忍不住問道:“劉少監,今年我們羽林衛學就增添了一門學科,專門介紹南洲和西洲風土人情。據說那西洲因爲窮,家家戶戶連口鍋都沒有,他們吃飯都用手抓,只會瓦罐煮湯,烤着肉吃,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那裡的人可是真窮……安國公好……”

劉萬看到柳升進來,連忙站起來問好,而他的子孫們當然更是恭敬地行禮。

柳升擺了擺手笑道:“都不必多禮,劉少監,殿下可安好?”

劉萬長揖笑着說道:“殿下自然是好的,咱家在這裡恭喜安國公了……”

柳升楞了一下,回了一禮問道:“喜從何來?”

劉萬笑着說道:“武安侯將統率北路軍西征,這北明山的差事,自然要另尋一妥當之人。安國公勞苦功高,殿下有意補貼安國公一二。”

但是出乎劉萬的意料,柳升卻沒有露出太多的喜意,反而皺着眉頭思索了起來。過了片刻,才拱手問道:“此事可否已經定下?”

劉萬搖了搖頭道:“咱家奉殿下之命來傳口諭,就是召安國公問話。”

“多謝劉少監告知,不過這個差事,我卻不行接下啊!”

柳溥還沒有說話,柳景已經忍不住喊道:“祖父……”

“閉嘴!”一聲厲喝,柳升也不去看孫子的臉色,笑着說道:“溥兒,安排車駕,劉少監,請……”

劉萬一時之間也不明白柳升的意思,有些納悶地問道:“安國公這是爲何?”

柳升笑着說道:“鄙人不才,蒙殿下恩寵,如今已是位極人臣。東征東瀛,鄙人因軍功獲得大量封賞,幾輩子也花不完。這北明山,我就不去爭這個功勞了。”

柳升知道劉萬是朱瞻基心腹中的心腹,所以才坦陳心跡。

殿下身邊的內侍,最親近的自然是李亮,不過李亮沒有底蘊,他是因爲從小伺候太孫,才獲得殿下另眼相待。

除了李亮,殿下最寵信的就是金闊,孫林,劉萬,而這三人都是師徒關係。

相比之下,李亮再被寵,論起來份量也沒有這三人重。

柳升很清楚,殿下之所以將李亮視爲最親近的內侍,目的也是爲了平衡。否則內廷事務被這師徒三人把持,會出問題的。

也因此能夠知道,有金闊這個大太監,加上一個負責諮情司的孫林,再加上一個貼身伺候的劉萬,這勢力有多龐大。

柳升雖然也自認是殿下親近之人,但是他是外臣,不可能像這三人一樣天天都待在殿下身邊。

哪怕他是安國公,也不會在他面前拿大,該解釋的還是要解釋一番。

劉萬一聽就明白了,這柳升如今是位極人臣,又不缺銀子,所以現在不僅怕功高震主,也怕成爲衆矢之的了。

去北明山值守,是明顯去撈錢的,但是,誰去替換鄭亨,都會引起其他勳貴的嫉妒。

柳家如今已經佔了太多便宜,不能把便宜佔全了。

兩人一路來到宮中,這個時候,午朝已經臨近結束。讓劉萬意外的是,在謹身殿外候着的,竟然還有紀綱。

紀綱這次從東瀛回來,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劉萬負責的是朱瞻基身邊的內外聯絡,也是剛知道這件事。

對於紀綱,他可沒有文臣們那麼憎恨,更沒有偏見。甚至,因爲紀綱是皇家的一條忠心的惡犬,他還頗爲喜歡紀綱這樣的人。

看見柳升,紀綱沒有敢拿大,先躬身抱拳道:“紀綱見過安國公。”

柳升笑着說道:“小紀啊,我還沒有謝謝你呢,你讓人送來的那兩個東瀛侍女,可是乖巧的緊。”

紀綱笑道:“東瀛男子一個個都是矮騾子,女人嘛,小巧玲瓏,別有一番情致,安國公喜歡就好。劉少監,我從蘇州找了幾戶銀匠,如今剛研製出了一批金器,還請劉少監幫我鑑賞一下,能否合了大明百姓的喜好。我這如今遠在東瀛,大明百姓喜歡什麼樣的款式,還真就隔了一層。”

說話間,一串拉絲金手鐲就從紀綱的手中落入劉萬的手中,劉萬假裝鑑賞了一番,說了幾句好話,這手鐲也就落入了他的袖袋。

劉萬望向了值守的內監問道:“殿下在接見何人?”

那個小太監躬身道:“北平行在遭遇雷擊,主殿被毀。工部主事蕭儀回京告罪。”

劉萬奇道:“不是有避雷針了嗎?怎麼又被雷擊了?”

小太監這一下就不清楚了,劉萬也沒有指望他能回答,向二人抱拳道:“兩位稍等,我先進去覆命。”

謹身殿偏殿內,這裡被朱棣按照朱瞻基在興慶宮內佈置的客廳,佈置了一個接見大殿。

當中是一個高達近兩米的明黃單人沙發,雖然是單人沙發,但是坐兩個人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躺在上面睡覺。

在這個沙發的前面有一個巨大的茶臺,足有近兩米寬,三米長。再前面,兩邊分別是兩排一個個小了一大半的單人沙發,每個沙發之間,都有一個紅木茶几,沙發也是紅色的。

這種會客廳形式的接見大殿,比奉天殿,武英殿都要舒服的多了。所以平日裡,不是接見外臣,朱棣一般都喜歡在這裡處理公務。

十三位顧命大臣不是每一次午朝都陪着朱瞻基處理公務的,在早朝的時候,就會確定今日的接見對象。與這些事無關的顧命大臣,也不會作爲參謀來給朱瞻基出謀劃策,今日就只有八個顧命大臣侍奉左右。

劉萬進來之後,沿着牆邊走到了大殿內側,讓朱瞻基看見。

這個時候,工部主事蕭儀正跪在大殿中間,等候朱瞻基的發落。

朱瞻基可不會像一般的皇帝,認爲雷擊就是上天發怒,而且這件事屬於天災,跟辦事人員無關。

不過這蕭儀負責的是行在府的避雷針安裝,他裝避雷針的時候沒有嚴格按照程序來,沒有把底線接好,這就有了責任。

所以查清事實之後,按照大明律,這位蕭儀要被罰金去職,關進大牢。

不過朱瞻基給了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讓他以白身回返北平,重新安裝行在府的避雷針,然後勞役三年,在全國各地的高樓上安裝避雷針。

這倒不是朱瞻基心善,而是如今的科技人才太少,將這樣一個科技人才關進大牢只是浪費,不如讓他發揮點作用。

蕭儀感激涕零,謝罪而去,劉萬這才上前通報了紀綱和柳升都在外面等着。順便,他也直接將柳升的意見說了出來。

柳升是個聰明人,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永樂年間,一直是侯爺裡面最受恩寵的。大明的火槍手,炮兵都是他一手控制,這一點是張輔都比不上的。

對他的擔憂,朱瞻基也能理解。他自己不想去,朱瞻基也不會勉強,因爲想去的人多了是。

“讓安國公先進來,紀綱稍後再見,吩咐御廚,今日留石見伯共進午膳。”

大殿外,紀綱對於朱瞻基先接見柳升並沒有意見,聽說朱瞻基要留他一起進膳,更是覺得榮幸了。

柳升進了大殿,躬身行禮,朱瞻基揮了揮手,讓他坐下。“如今大軍西征,安國公可有良策?”

柳升斜坐沙發上,抱拳道:“老臣如今研發神威炮到了要緊關頭,一心想爲殿下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

因爲爐溫的提高,如今的鋼水融化遠超過去,鋼材裡面的雜質也少了許多。如今大明的銅炮數量越來越少,小鋼炮反倒是越來越多。

朱瞻基當然知道火炮的發展歷史,開口說道:“安國公是火器專家,孤有一個想法,不知能否實現。”

“殿下請吩咐。”

“如今的火炮爲了威力更大,打的更遠,一直強調多裝火藥,加大口徑。但是孤認爲,加長炮管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另外,將炮彈做成尖頭加長型,甚至可以研究將發火藥與彈頭連在一起。”

“火藥跟彈頭連在一起?”

大明的炮彈並不是全部都是圓形,現在已經有了鏈彈,開花彈,但是技術都還比較低級。

不過朱瞻基說的將火藥跟彈頭連在一起,還是非常新奇的,這個技術方案以前也從來沒有過。

朱瞻基早有準備,讓李亮拿過來了他以前繪製的圖紙,招呼柳升來到了他面前的案几旁。

“孤在燧發槍研製出來以後,就想到了用燧發槍發射一體式子彈,但是撞針好做,但是發火藥卻是一個問題。而且火槍的子彈小,不易製作,但是火炮的子彈大,倒是好研究一些。你來看看……”

朱瞻基繪製的圖紙就是後世炮彈的基本結構,以最常規的身管火炮炮彈爲例,最前端是風帽,然後是引信,然後是彈丸,後面是藥筒,藥筒最後面是底火。

當然,如今的技術達不到這個程度,風帽和引信部分現在很難實現,大明目前的技術水準,只能做出合格的彈丸,藥筒,就連底火,現在的技術也達不到。

但是這艘未來的火炮,炮彈發展方向,有了這份圖紙,大明不用走任何彎路,可以全力研發。

底火的難度在化學技術達不到,通過撞擊底火,很難點燃藥筒裡的火藥。

最早的底火是用銅盂、雷酸汞等材料製造的,雷酸汞朱瞻基也只是知道這個名字,怎麼製造,一竅不通。

他也沒有心思將精力放在這上面,這根本不是他的優勢。他的優勢在於知道發展方向,可以引導。

真讓他去研究,他不一定能比得上一個普通的道士。

柳升就是大明一流的火器專家,看到這份圖紙,在經過朱瞻基的介紹,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有些激動地說道:“殿下果然是大才啊……將火藥封閉起來,才能爆發更大的威力。加長炮管,可以讓彈頭飛的更遠。而且,這種定裝彈對炮膛的傷害也小的多,不用每打一炮,就要清理炮膛了,而且可以發射的更快!”

這種炮彈的威力現在還不好說,因爲沒有做出來,也沒有試驗過。

但是定裝彈不用費力先裝火藥,用草紙和細棕塞嚴實,再裝炮彈。每打一炮,都必須用豬鬃做的刷子刷一遍炮膛,才能重新裝彈。

而增加炮管長度,用銅皮做成藥筒可以增加火藥的威力,這是柳升這個火器專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彈簧,利用彈簧的爆發力,製作撞針,並不是難題。

關鍵問題還是底火。

所以朱瞻基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讓柳升安排人員進行底火的研究。

現在火槍的發射是利用火石點燃引線,利用引線點燃槍膛的火藥,發射子彈。

而且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實驗性的獨彈丸,但是射程有限,目前基本上每次都還是裝五顆彈丸,增加殺傷力。

五顆彈丸是經過無數次試驗獲得的最佳效果,不僅射程最遠,殺傷力也最強。彈丸裝的更多了,反而影響了射擊威力。

柳升爽快地接下了任務,保證一定儘快讓人研發出合格的底火。

但是朱瞻基沒有他這麼樂觀,因爲化學研究不同於物理,物理的規律還能通過觀察,整理,推論出來。

但是化學研究,是一門學科的細化,微觀的精深研究,沒有捷徑可走。

很多時候,化學的突破都充滿了偶然性,而不是必然性。

朱瞻基沉吟了一番說道:“我撥給你兩臺顯微鏡,你讓那些研究火藥的道士和化學專家們進行研究。另外,化學研究院的工部染匠和道士,你也可以直接調用。”

“是!”

“但是,不能因此就疏忽了新兵訓練,待成國公那邊完成了新兵募集,訓練我可都交給你了。”

“臣遵旨!”

朱瞻基沒有再跟他提去北明山的安排,他不去也是聰明之舉,但是想去的人還是很多,比如外表愚魯,實則滑頭的薛祿。

薛祿跟着自己去了一趟西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讓他去北明山待幾年,撈一筆,也算安慰他了。

待柳升離去,朱瞻基轉向了身後的幾個顧命大臣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就到這裡,你們也都各自返回各部處理公務吧!”

解縉還有些沒有明白過來,問道:“殿下,你不是說要把安國公派往北明山的嗎?爲何沒提?”

朱瞻基笑道:“方纔劉萬說了,安國公怕自己成爲衆矢之的,推了這個肥差,故此孤就不提了。孤欲派陽武侯薛祿去北明山,不過薛祿不比柳升威勢,怕是難以壓制韃靼,瓦剌各族。楊師,孤欲派你前往北平駐守,替薛祿主持後勤,可願前往?”

駐守北平雖然不比北明山,和開平前屯衛的油水大,但是因爲控制了南糧北調,也是一個肥差。

楊榮此人是有能力的人,讓他一直當個參謀,有些大材小用。

朱棣需要他來參謀,但是對於大勢,他比誰都看的清楚,所以更願意讓楊榮去主持一方。

楊榮當然知道坐鎮北平的好處,雖然從內閣首輔到提督不見得是好差事,但是對於楊榮這種想要做點實事的大臣來說,他寧願坐鎮一方,也不願意在京城閒着。

他起身拜道:“臣願前往!”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不過兵部尚書方賓與金愛卿前往西北,要等黃福回來,才能讓兵部下旨了,你且再等半月出發。”

“臣遵旨。”

方賓和金幼孜前往嘉峪關替換黃福回來,是朱棣在的時候就決定下來的。

一方面是黃福父子倆都在軍中,一個南路軍,一個北路軍,影響太大。一方面也是想讓一直在京城之外漂泊的黃福在京城享幾年福。

黃淵出發之前,就向朱瞻基表達了對老父身體的擔憂,朱瞻基也答應了會把黃福調回來。

而且,有黃福這個能幹,又跟其他大臣不和的德高望重的重臣控制兵部,比方賓更讓朱瞻基心安。

讓衆人先離去,朱瞻基留下了解縉。沒有了外人,朱瞻基才說道:“解師,你性格秉直,今後還需要你多多提醒。孤敬你爲師,不會因你言辭違逆,就怪罪於你。但是,你這口無遮攔的習性,在人多的時候,還是要多改改啊!”

解縉也有些羞愧,自嘲道:“老朽這輩子怕是都改不過來了,此後,定當謹記殿下之言。”

打發瞭解縉離開,朱瞻基這才叫進來了紀綱。

紀綱一進偏殿,立即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頭。“臣紀綱見過殿下!”

шшш•тt kдn•CO

“紀愛卿不必多禮,只要能好好幫孤守着石見銀礦,監管着東瀛,比行多少禮都更能讓孤開心。快起身,跟孤好好說說,東瀛這幾年的情況。”

朱瞻基當然不會不知道東瀛的情況,不管是內監,諮情司,還是錦衣衛,都在東瀛各地有無數暗探。

但是一些事情,角度不一樣,看法也就不一樣,紀綱這種已經半融入東瀛社會的上層人士,自然比大明的那些暗探,東瀛那些日奸,眼界更加開闊。

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七十章 欽差第九十章 工部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一五章 戰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十五章 斬殺第八章 習武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章 迎接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章 處政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三十章 總攻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章 家天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章 西北第二零二章 報仇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三章 皇宮第十九章 厚賞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八十章 糾紛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
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七十章 欽差第九十章 工部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一五章 戰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十五章 斬殺第八章 習武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章 迎接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章 處政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三十章 總攻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二章 家天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章 西北第二零二章 報仇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三章 皇宮第十九章 厚賞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八十章 糾紛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