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

bookmark

從正月十六離開京城,二月初抵達呂宋,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如今才抵達渤泥國。

雖然這中間耽擱的時間比較多,但是這仍然讓朱瞻基深刻體會到了如今這個時代落後的科技,拉長了世界的距離和空間。

這個時候,他多麼懷念坐着空客380,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超過十六個小時的快速交通。

如果說這些還能忍受,最讓他憋屈的是,原本他還想趁機在南洋立威。但是看到南洋這些小國,狗腿子一樣巴結上來的時候,他哪裡有立威的機會啊。

就是有一些心底裡不服氣大明的小部落,只需要看到大明那漫無邊際的艦隊,也早已嚇的拔腿就跑了。

不要說十萬人的艦隊,哪怕就是一萬人,也幾乎能掃平南洋任何一個國家。

幸虧朱瞻基並沒有想用艦隊來對付這些人,要不然,早就憋屈死了。

這就好比後世的美國,用一百萬一枚的導彈,來打阿富汗那一百美元一頂的帳篷。

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南洋各國是知道大明的厲害的,鄭和四次下西洋,已經在東亞和南亞各國,建立起了無敵的形象。

哪怕是原本的世界裡,朱瞻基放棄了交趾,讓這些國家看到了大明的虛弱。他們也是過了幾十年,一百多年,才逐漸疏遠了大明。

而在如今,大明還沒有放棄交趾,哪怕這次朱瞻基沒有過來,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跟大明掰手腕。

像渤泥國,是因爲有大明的支持,才又成爲了一個國家。而麻喇迦這樣的小國,更是因爲大明的支持,才獨立出來,要不然,每年還要給暹羅上繳四十兩黃金,纔不會捱打。

沒有發揮的地方,讓朱瞻基憋屈不已。

到了渤泥國,連沙里夫阿里給他安排了一個貌美如花的阿拉伯少女,他都沒有雅興開發。

要不是怕對方以爲他不滿意,他甚至都不想收下。

不過按照這樣的節奏,他懷疑等回來的時候,會拉半船各國美女回來。

來到渤泥的日子,依舊是每日應酬。但凡朱瞻基想要外出,身後總是跟了一大批的年輕男女。

這讓朱瞻基格外煩躁,只是到中國城那邊,也就是基那巴盧山下黃森屏的妻子李慧孃的墓前祭奠了一番,就不再外出。

這個時代的渤泥國跟後世那個富的流油的文萊不能比,石油現在都還沒有開發出來呢!何況,就是有了石油,也沒有多大用途。

因爲沒有太大的興致,朱瞻基在此地逗留了幾日後,應酬了一番。該交易的貨物都交易了,艦隊就立即出發,前往麻喇迦水寨。

渤泥國處於南洋的中心,國土狹小,實力微弱。加上他們的國主是兩個,並且是親戚,相互之間關係又好,所以他並沒有想在這裡攪動風雨。

這裡就是碗裡的菜,想什麼時候吃下都可以。

朱瞻基懶散地躺在布傘蔭涼下面的躺椅中,手裡拿着麻喇迦的資料,卻也無心翻看。

幾位嬪妃都好奇地圍在薩拉的身邊,對她高聳的鼻樑,褐色的眼珠,還有豐滿的胸膛都好奇無比。

薩拉就是沙里夫阿里送他的阿拉伯少女,她雖然會說大明官話,但是被幾個女人圍在中間,根本不敢反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朱瞻基不會插手她們之間的事,能不能習慣他的後宮生活,關鍵還是看她們自己。

沈黛兒長舒了一口氣,前些時日她也常被幾女“欺負”,現在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她扭頭看了看朱瞻基光着的胸膛,卻恰逢朱瞻基望了過來,羞的她連忙低下了頭。

劉承徽用一把銀刀認真地剝好的芒果切成了小方塊,一塊塊地塞進了朱瞻基的口中。“殿下,爲何心情不好,說出來妾身也能替你周詳一番。”

朱瞻基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種事你是幫不上什麼忙的……”他知道劉承徽是個聰明的女人,但是這種小聰明用在後宮還好,在國家大事上,她並沒有這種見識和經驗。

朱瞻基現在覺得下西洋無聊,是因爲在南洋地區沒有對手,沒有挑戰。哪怕他就是要發泄一番,也不能隨便找個藉口,對不順眼的國家教訓一番。

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態度,都是一種連鎖反應,會影響到整個南洋的局勢平衡,所以朱瞻基只能忍着。

無敵是一種寂寞啊!

“不吃了。”他推開了劉承徽的手,坐起身來。“你們在這裡乘涼,我去找張謙他們說說話。到了麻喇迦,想必會熱鬧一些。”

見朱瞻基站起身來,旁邊伺候的宮女連忙拿來了一件輕柔的絲綢長袍,來給朱瞻基穿上。

朱瞻基套上了長袍,自己隨便一系,壯實的胸膛還有小半露在外面。他連鞋子也不穿,就這樣光着腳,從船尾的小天地,來到了四層的甲板。

“把王景弘,張謙和周航召來。”

“是!”李亮打發了三個小太監去叫人,湊上來笑道:“殿下,要不奴婢再給你泡一遍功夫茶?”

朱瞻基揮了揮手,嗤笑道:“你那手藝……還不如我自己來呢!”

李亮訕笑着又退到了一邊。“奴婢會盡快學會的。”

功夫茶雖然起源於宋元,但是一直都是在福建,潮州一帶小範圍流行。

朱瞻基參與貿易之後,開始大力推廣鐵觀音,後來又推廣福建西北地區的大紅袍等巖茶,就把功夫茶這一套裝比的程序開始大力推廣。

如今應天府的百官相聚,除了喝酒,喝功夫茶這套儀式也逐漸流行開來。

不過,李亮這個傢伙不學無術,這套高雅的享受,他做起來還不如鄉下老農。

來到三層甲板處,朱瞻基感受了一下吹來的微風,讓李亮安排人在甲板上支起了大傘,擺上了桌椅,然後在幾米外支起了一套鐵竈,開始燒水泡茶。

這種鐵竈像一個有底的鍋爐,下層有四隻腳,中間燒柴點火,上面吊着一個紫砂壺,不怕火竄到外面來引起火災。

王景弘和張謙他們都是太監,與朱瞻基同在一條船,水還沒有燒開,三個人就紛紛來到。

泡功夫茶這方面王景弘是高手,他就坐在了茶臺的前面,開始了洗杯,沖泡這一套程序。

當第一杯茶遞到了朱瞻基的手中,他纔開口說道:“久聞麻喇迦是我大明如今的中繼地,但是書上知來總是隔了一層。你們三人都多次來到麻喇迦,故此想要聽你們三人詳細介紹一番。還有,這個拜裡米蘇拉,爲人處世,究竟是何等評價。”

麻喇迦其實就是後世的馬六甲,這個國家建立還不到二十年,可以說,沒有大明的扶持,就沒有這個國家的存在。

這位拜裡米蘇拉原本是三佛齊國的一個王子,出生在巨港。洪武末年的時候,滿者伯夷滅了三佛齊王國,佔據了巨港,這位拜裡米蘇拉逃到了麻喇迦。

當時的滿者伯夷在滅三佛齊的時候,淡馬錫(新加坡)的土王是伊士廣達沙,首相是蘭山蘭朱那多波。

當時的土王因爲殺了首相的女兒,首相懷恨在心,就與滿者伯夷勾結,引兵滅了淡馬錫。

滿者伯夷派了幾百只大船和小船,載了二十萬軍隊來進攻淡馬錫。

當他們的軍隊到達淡馬錫時,首相便讓人打開城門,讓敵人進來。結果淡馬錫受到滿者伯夷的殘酷殺害,血流成河。

淡馬錫受到這次大破壞以後,又從一個繁榮的港口恢復到一個人口不多的漁村了。

而滿者伯夷的首都在爪哇島東部,蘇門答臘富裕無比,滿者伯夷是看不上淡馬錫這塊地方的,他們隨後退兵。

滿者伯夷的退兵,給拜裡米蘇拉留下了喘息的機會,但是隨後北方的暹羅又開始南下。

拜裡米蘇拉答應了暹羅的條件,每年上繳四十兩黃金,得到了幾個村子的地盤,開始休養生息。

隨後,就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時代,第一次下西洋,鄭和就看中了麻喇迦這塊地方。

他以麻喇迦爲大本營,建立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

船隊開往占城、爪哇等國都先在麻喇迦停泊;由暹羅、忽魯莫斯等國回程時,也在麻喇迦聚集,打點錢糧,入庫保存,等候信風駛返大明。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在爪哇島遇到滿者伯夷東王與西王的內戰,大明士兵被殺死了一百七十人。

西王當時賠償了六萬兩黃金,與大明化干戈爲玉帛。

這也是南洋各國第一一次見到了大明的強盛,一個雄霸南洋的大國,也在鄭和艦隊的的威勢下俯首稱臣。

隨後,滿者伯夷勾結海盜陳祖義,對大明艦隊試探性襲擊,卻被大明艦隊一舉拿下。

在這個過程中,大明艦隊佔據了富裕的舊港,並且在舊港設立了舊港宣慰司,任命了當地的華人僑領施進卿爲宣慰使。

從此以後,就是滿者伯夷也不敢再向大明要回舊港,承認了大明對舊港的佔領。

大明佔據了舊港,等於是在滿者伯夷的統治區域的中間插上了一個釘子。周邊不服滿者伯夷的小國,全部都倒向了大明,甘願爲大明屬國。

所以說,現在的南洋各國之所以對大明心生嚮往,甘願爲屬國。並不是因爲他們心向大明,主要是因爲滿者伯夷的強勢威逼。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當大明退出了交趾,讓南洋各國看到了大明的虛弱之後,他們又不理睬大明,主要還是因爲他們最後只能臣服滿者伯夷。

不過這些就不是王景弘和張謙他們能知道的,而是朱瞻基的推測。

話題又回到麻喇迦。

拜裡米蘇拉因爲大明的強勢介入,獲得了喘息之機。鄭和看上了麻喇迦的地理位置,更是給麻喇迦帶來了發展機遇。

永樂三年,拜裡米蘇拉遣使上表,願爲屬郡。永樂七年,鄭和封拜裡米蘇拉爲滿喇加王,從此不隸屬暹羅。

永樂九年,拜裡米蘇拉率領妻子和隨從五百餘人來朝,進貢麒麟,從此就正式成爲大明屬國。

在大明的扶持下,他們原本每年要向暹羅上繳的四十兩黃金也不用再上繳。從只有三個村子的地盤,麻喇迦因爲艦隊的航行,發展成爲了南洋最重要的一個海上交通要點。

鄭和船隊四次出使,人數均有近三萬,歷時一年半以上,需裝帶大量物資。

因此,需要在航程中途設立一個固定的物資轉運站,存放不急需的物品,緩和船隊的運輸壓力,也爲使團的往來船隊不斷補充應用物資。

麻喇迦正是鄭和船隊中轉的理想地點。優越的地理位置,從航運角度,既有利於船泊的停靠補給,又有利於船隊等待不同的季候風,爲南下遠航與返回大明爭取到最有利的時機。

如今的麻喇迦,從幾個漁村的深水港,在鄭和的發展下,變成了一座全世界最堅固的水寨。

這裡的安全防護,比大明任何一個港口都要堅固,因爲在大明根本沒有必要建的如此堅固,以前還有倭寇侵擾,現在連倭寇都沒有了,何須堅固呢?

不過,北明山銅礦的開發,對麻喇迦影響也很大。這幾年,麻喇迦的發展速度,已經變的緩慢了下來。

這主要是因爲,以往從南洋地區運輸量最大的銅和大米,如今的需求都小了許多。

交趾的平定,讓這個糧倉逐漸發揮作用。以前的廣東和福建,大米都是從南洋地區運過去的。

大明鑄造銅錢的銅,大部分也是從南洋地區運回去的。

如今這兩種貨物的需求,都下降了,對南洋的影響非常大。

南洋地區雖然有豐富的銅儲量,但是他們各國鑄造的銅錢並不被相互之間承認,只有大明的銅錢,纔是各國公認的貨幣。

大明每年鑄造的銅錢,都是從南洋地區拉銅回去,鑄造了銅錢又運回來。現在北明山銅礦的開發,大明的銅需求量大減,讓這種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朱瞻基聽了他們的分析,也對整個南洋地區的局勢又了更深入的瞭解。他又問道:“那麼,這位拜裡米蘇拉在你們的印象裡,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朱瞻基對拜裡米蘇拉還有一絲印象,因爲他曾經兩次到應天府。不過當初他年幼,唯一見過一次,也只是在大朝會上,只知道是個小老頭。

他原本以爲他們之間不會有什麼聯繫,因爲等他長大的時候,這位拜裡米蘇拉恐怕早就死了。

可是沒有想到,一直到現在,他依舊還活的好好的。想想他是元朝至正四年出生,到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可真是長壽。

王景弘與拜裡米蘇拉的接觸最多,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用一個此來介紹,那就是老奸巨猾。”

朱瞻基點了點頭又問:“此言何解?”

王景弘說道:“開國之初的麻喇迦,強敵四繞,拜裡米蘇拉卻能八面玲瓏,爲麻喇迦爭取生存的空間。北方他與暹羅王國搞好關係,每年繳納40兩黃金給暹羅國換取暫時和平,南方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王國結親聯盟,並且同時以我大明爲宗主國,並建立政治意義大於實質管轄意義的宗藩關係。

而且此人有奶便是娘,根本沒有信仰,卻以鄭總監的喜好爲尊,以鄭總監信仰綠綠,他在三年前也改信仰綠綠,並且將綠綠設爲國教,還改用波斯國的王號與年號。”

這件事朱瞻基倒是第一次聽說,他楞了一下問道:“果真如此?”

王景弘和張謙都點了點頭,朱瞻基一拍桌子,恨聲道:“鄭和誤國!這拜裡米蘇拉首鼠兩端,這次到了麻喇迦,我要讓他選定立場,絕不姑息!”

聽到朱瞻基說鄭和誤國,三人,包括旁邊的李亮等人都大驚失色,不知道朱瞻基爲何給鄭和安插一個如此大的罪名。

如果這個罪名真的落在鄭和的身上,他有九條命也不夠殺的。

王景弘與鄭和關係緊密,連忙說道:“殿下息怒,這事怪不了鄭總監。何況,正是因爲總監有如此身份,陛下才會派他四下西洋啊!”

朱瞻基當然知道這一點,但是因爲他的信仰,直接影響到了大明在南洋的控制,這件事的功過可就不好分辨了。

在所有人看來,鄭和籠絡住了南洋諸國,這是大功一件。

但是在後世經歷了多次華人被屠殺的歷史,綠綠在南洋勢力遠超華人,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信仰綠綠,這都是鄭和種下的因。

這件事不能說是鄭和的錯,因爲綠綠的黃金時代是從唐朝就開始了。

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的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十五世紀初,南洋各國在一百年間迅速綠化,這中間很難說沒有鄭和的功勞。

可以說,要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東來入侵,整個南洋恐怕就是綠綠的天下。

朱瞻基沉吟了一會兒,認真思考了一番鄭和在大明南洋攻略中的作用,覺得這件事不該這樣繼續下去了。

他原本還在想這次下西洋與鄭和分開行動,讓他穩固大本營,自己去徵略未知區域。但是現在看來,自己犯了跟朱棣一樣的錯誤。

他不該因爲怕鄭和阻礙自己的殺戮,就把他放出去,現在更應該將他的影響抹消。

那麼,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纔是正確的選擇。

他正容開口說道:“這次出使,孤親眼看到了南洋各國的情況,內心憂慮重重。這南洋各國雖然名義上都以我大明爲尊,卻不以我的大明國號,年號爲尊,更不以習我大明文字,說我大明話爲榮。這樣的屬國,真的就是我大明的屬國嗎?孤不認爲是這樣的!”

從朱瞻基以孤自稱,三人就立即坐正了身體,不敢輕待。再聽到朱瞻基的話,他們就知道,大明對南洋各國的政策,恐怕要有一個很大的改變了。

“既然爲我大明屬國,不管是那個部落,都應該開始說我大明話,習我大明字,以我大明習俗爲習俗,以我大明年號爲年號,這樣纔是我大明屬國。張謙聽令!”

張謙立即起身,又跪在了朱瞻基的面前。“內臣張謙在此。”

“孤任命你爲麻喇迦官廠總監,節制麻喇迦水師並督撫官廠民事一應大權。在麻喇迦,從今後要去綠教化,一應臣民俱要說我大明話,隨我大明習俗,若有不尊,剿之!”

張謙有些激動地擡起頭來,問道:“殿下,若那拜裡米蘇拉不從呢?”

“殺之!”朱瞻基站起身來說道:“既然爲我大明臣,不守我大明規,要之何益?我倒想親眼看看,這次孤到麻喇迦,他們怎麼選擇!周航……”

周航大喜,也連忙跪下。“奴婢在!”他只是一個行人,比不上太監。他也知道自己的職位和能力都比不上張謙。

他不知道會被安排一個什麼職位,但是能被朱瞻基放在心上,親自任命,那就是件好事。

“孤任命你爲南洋各國聯絡使,協助諮情司,錦衣衛組建南洋各國之間的情報網絡,從民政,軍政,經濟等各個方面,建立一個遍佈南洋的情報網。”

這個職位的級別不高,但是職事卻重要,屬於是位低權重。

“奴婢遵命!”

朱瞻基又說:“明日過了婆羅洲,你就隨諮情司和錦衣衛還有先遣艦隊去巨港,孤要知道施進卿此人的所有一切,包括此人的信仰……”

“是!”

王景弘看着朱瞻基陰沉着臉,心裡有些爲鄭和擔憂。因爲朱瞻基現在的安排,幾乎是推翻了以往大明的外交策略,這讓鄭和以往對南洋的許多安排都反而變成了阻礙。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卻聽到朱瞻基又喊到了他的名字。他也連忙抱拳跪下:“臣在!”

“到了麻喇迦,你與鄭和調換位置,統率右路艦隊,出使亞齊,勃固,榜葛刺等國,並在柯枝等候大軍抵達。”

亞齊在蘇門答臘島的西北角,勃固就是後世的緬甸一帶,榜葛刺就是後世的孟加拉國一帶。而柯枝則是印度半島南部的,後世的科欽一帶。

在南洋地區,艦隊分開行動,抵達印度以後,然後再合併一起,前往西方。

王景弘遲疑了一下,大着膽子說道:“殿下,鄭總監勞苦功高,望……”

朱瞻基哈哈笑道:“放心,孤不會處罰他。只是他的信仰影響到了我大明的南洋的統治,所以,他還是跟在孤的身邊爲好。”

(想諮詢一下,到底是三千字一章,四千字一章,還是六千字一章大家更習慣呢?大家可以在書評區留言,我會採納大家的意見的)

感謝燈火見人家,額吐你哦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六章 分道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八章 習武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二零五章 戰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十九章 變化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00章 分功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十九章 思想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十章 曙光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章 迎接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三三章 家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七十章 工匠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一七章 心思
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六章 分道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八章 習武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二零五章 戰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十九章 變化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00章 分功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十九章 思想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十章 曙光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章 迎接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三三章 家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七十章 工匠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二一七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