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

五月初八,宜祭祀。

在五月初七這一天,朱瞻基就被一幫太監趕進了浴室,裡裡外外好好清洗了一遍。

以往的溫香軟玉小美人,變成了窮兇極惡死太監。

不僅如此,他除了早上吃了兩個饅頭,然後就再也不被允許進食。除了清水,什麼也沒有,被好好餓了一天。

這一次也沒有人心疼他了,以至於第二天早上被叫起牀的時候,他的腿都有些發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可是他這個大飯桶,這次是餓了一整天啊。

天色剛明,宗人府,禮部,包括內監各部的禮官們就準備好了各種儀仗和器具,然後也沒有肩輦和轎子,更沒有馬,就這樣像押解犯人一樣,把朱瞻基押上。

所有人都穿着新衣,一個個頭髮都梳的站不住蒼蠅,一本正經地先到皇宮東南的太廟祭祀,再到西南的社稷壇祭祀。

每到一處,祭祀官都要念一大堆祭文,朱瞻基先要三拜九叩,然後就跪在那裡,等結束以後,再三拜九叩。

這還不算完,纔剛剛開始。李亮怕他撐不住,還特意切了一片三百年的人蔘給他含在嘴裡。

三百年的野山參,剛入嘴有點苦,不過含的時間長了,就有點蘿蔔味了。

朱瞻基乾脆嚼碎了,直接嚥了下去。除了絲粗了一些,然後藥效似乎有點大,比較燒心,還不難下嚥。

從社稷壇出來,纔開始了最艱難的行程,因爲要從這裡步行前往光華門外的天壇祭祀。

爲了這次祭祀,應天府相應的道路都被封了,但是不允許走人,卻擋不住愛看熱鬧的應天府民衆,他們都聚集在路邊,想要近距離觀看太孫與衆大臣祭祀的樣子。

今天的朱瞻基打扮的非常超前,因爲他穿的是代表皇袍的明黃色九龍袍,這樣的款式,就連他的父親朱高熾也沒有穿過幾回。

當然,這不是朱棣要傳位給他,而是他要舉行自己大婚前的祭祀,所以可以例外一次。

每到一處,圍觀的民衆都忍不住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這個時代,人們對於皇權的認同,還是非常由衷的。

要是像後世那個沒有皇帝的時代,恐怕許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一路步行,走了一個多時辰,纔來到了位於正陽門東南,也就是他的下馬橋農莊西南方的天壇。

這個天壇外圍牆“九里三十步”,換算到現在爲5200多米,整個天壇的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跟皇宮比起來還要大一點。

天壇(圜丘)是一座圓形建築,共有兩層,四面各有九級臺階,檯面和臺腳都用琉璃磚砌成,四周爲琉璃欄杆。圜丘外還有兩重圍牆環繞,內圓外方,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圍牆四面均設有櫺星門。

圜丘內還建有望祀殿,其西面還建有齋宮、鐘樓、神廚、神庫等附屬建築。但是平日,是不允許外人進入的。

一路上,朱瞻基又忍不住問李亮要了一塊人蔘。這東西的作用還真的好,雖然肚子越發餓了,但是的確精神百倍。

這個時候,他也要感謝朱元璋這個曾祖了。因爲在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天地合祀,也就是將對天地的祭拜活動合在一起,都在圜丘舉行,太平門外的地壇(方丘)從此廢棄。

同時在天壇這裡進行了改建,把天壇和地壇合二爲一。

要不然,在這裡祭祀完畢,還要再去城北的太平門外邊的地壇祭祀的話,這場祭祀一天根本進行不完。

那他可要受老鼻子罪了。

在太廟和社稷壇祭祀以宗人府爲首,不過因爲大宗正空缺,所以衆人也進行的比較寡淡。

但是到了天地壇,就是以禮部爲首。

禮部尚書呂震可不是一個簡單角色,此人記性很好,上朝奏事從不備份,張口既來。

但是他心胸狹窄,小氣多仇,死在他手下的大臣可不少,沒有一個人敢在他主事的時候出紕漏。

朱瞻基反正就是當一個木偶,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

雖然今日天氣有些炎熱,不過也還能承受,他就跪在圜丘的臺階之上,旁邊除了禮官和呂震,其他人都跪在臺階之下。

當呂震朗讀祭文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站着,其他人跪着一動也不能動。

不過等到長達一千多字的祭文唸完,還屬他最累,唸到最後他的嗓子都差點啞了,連灌了幾杯水。

這個時候已經是午後了,衆人都不能說話,一個個按照事先的安排,退出了天地壇,這次的祭祀纔算是結束。

出了天地壇,其他人都能吃東西了,只有朱瞻基還不行。他要一直步行回到城內,進了正陽門,這次的祭祀纔算是結束。

而這樣的祭祀還要進行一次,他還在禮部官員的陪伴下,去中都鳳陽祭拜先祖和祭拜天地壇。

進了正陽門,這個時候看熱鬧的民衆更多了,一個個看到朱瞻基就歡呼不已。朱瞻基也像後世的國家領導人們一樣,對着人羣揮揮手,立刻就引起更大的歡呼聲。

二狗子和自己的父親也在人羣裡,他還不懂朱瞻基這個太孫的身份意味着什麼。但是他卻知道,自己現在能儒學,能拜師,都是因爲這個人才得到的。

“二狗子,以後好好讀書,習武,長大了要爲太孫效力。曉得嗎?”

“爹,我曉得,長大了爲太孫殿下效力。”

這麼多人,朱瞻基也不能當着這些人的面前吃東西,只能繼續忍着。

一直到進了皇城,沒有了民衆的圍觀,只有一些大臣們了。在午門處,呂震又訓導了諸位大臣一番,這才讓人都散了。

“殿下,要不要給你叫肩輦來?”

朱瞻基笑道:“呂尚書大衍之年尚且能忍,瞻基年輕力壯,更不在話下,我們還是先回去覆命,再好好歇息。”

雖然不坐肩輦,但是東西必須要吃了,開始胃裡還泛酸水,現在都沒感覺了。

不敢大魚大肉,朱瞻基接過來了李亮遞過來的一碗八寶粥,一口氣灌了下去,這才感覺舒服了一點。“呂尚書,李太監,請……”

李謙和呂震謙讓了一番,還是讓呂震當先,進了午門,直抵朱棣所在的謹身殿覆命。

第二日,朱瞻基又披紅掛綵,好好當了一回大猩猩,在京城萬民面前被瞻仰了一番。

這是要前往太平坊孫嫺居住的孫宅提親納吉了,雖然這些雙方都已經心知肚明瞭,但是程序還是要走一遍。

按照朱元璋定稿的宗室定例,皇子皇孫定親的時候也需要進行納吉,納徵和告期三種禮儀。

所謂納吉乃是中國古代婚嫁禮法第三禮,主要就是男方通過詢問女方八字然後進行占卜,並將占卜結果告知女方,而納徵則是送彩禮的禮儀,而告期則是挑選黃道吉日出嫁的日子。

孫家在孫嫺被確定爲太孫妃的時候,就被在太平坊贈送一座宅子。與他們同樣待遇的還有藍家和胡家,區別之處就是她們的宅子稍微小了一點。

朱瞻基這一次不用受罪了,因爲他這次乘坐的是一架四匹白馬拉着的馬車,馬車只有頂,沒有圍,可以讓百姓能清楚地看到他。

而且這一次不是祭祀那樣嚴肅的場合,所以也沒有淨街,相對應的是,他這次的侍衛多了不少。

先到了孫家,孫忠親自接待了朱瞻基和禮官一行,雙方拿了生辰八字,然後就開始談迎娶的一些規矩和禮儀,包括確定迎親正使和副使。

因爲女眷不能出面,所以整個過程非常無趣,接下的胡家也是如此。

到了藍家,可就不一樣了。因爲藍家已無長者,而爲了避諱蜀王妃與藍煙的關係,蜀王妃也不能露面。

不過蜀王府還是派來了他們的長史張槎,幫着藍氏打理。

朱瞻基也見到了兩個小舅子,一個今年十歲,一個今年才七歲,他們在張槎的教導下,像個小大人一般,親自處理嫁姐事宜。

不過從他們不停望向屏風後面,還有屏風後面不時傳來的輕咳,指揮着他們的行爲,所有人都忍不住想笑。

任誰都知道,藍煙應該躲在屏風後面,她自己親自處理自己的婚事,這件事想起來就有些好笑。

也不知道是因爲憐憫她們三姐弟沒有父母,還是因爲藍煙是在符合自己的審美觀,朱瞻基覺得自己對這個有些精明,又迷糊的小丫頭,格外喜歡一些。

她的前半輩子過的苦一點,那就讓她後半輩子過的幸福一些吧。

完成這些程序,返回了宮中,欽天監就拿出了孫氏和朱瞻基的生辰八字,開始選定吉日。

選來選去,只有十月纔有佳期,朱棣大筆一揮,就確定了十月初十這一日大婚。

十月才結婚,朱瞻基又可以鬆一口氣了。結婚的安排耽誤了他太多時間,現在不管是海軍那邊,還是工業區那邊,包括已經竣工的研究院這邊,都需要他出馬啊!

海軍那邊好歹還有一個劉江幫他,但是工業區的建設,研究院的建設,卻只能他來安排工作。

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四十六章 無奈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八十章 糾紛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七十章 欽差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四章 蒲家第四十八章 備戰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四十章 天道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七十章 欽差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五十章 老人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十七章 師弟第六章 分道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九十八章 目標
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四十六章 無奈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八十章 糾紛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七十章 欽差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四章 蒲家第四十八章 備戰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四十章 天道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七十章 欽差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五十章 老人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四十章 遠行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十七章 師弟第六章 分道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九十八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