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四回之兩個莽人

“東邊一朵紅雲起, 西邊一朵紫雲開。誰個孝家開歌廠?引得四方歌師來。”……

美荇的屍體不方便運回庸地,在橋山中焚化。石沃若還是惋惜失去了這名資質上佳的弟子,暗怪自己沒有好好引導。她親自爲美荇和這次赴晉途中不幸身亡的靈山弟子主持葬禮。

餘人在下面跟唱。唱完了, 便集體默默唸着禱文。

白嫺之聽後面有幾個弟子小聲說起話來, 她聽了會兒, 忍不住也問旁邊的宮之炤道:“小宮, 你說且惠幹嗎讓小悅去看着胡荑?胡荑死還是不死, 她下半輩子已經完了,值得遣身邊人特意去盯着?還是說,小悅真是韓貊派到且惠身邊的奸細, 且惠打發她這麼走了,其實是饒她一命?”

宮之炤被她問得措手不及, 努力梳理脈絡, 道:“若是小悅完全沒問題, 且惠怕不會趕她走——我記得,小悅不是庸地人, 好像是誰從外面帶回來的親戚。她剛來時,還有點晉地口音,但很快就學會了我們的話。大概沒幾個人記得她的來歷了。”

白嫺之嘆道:“她若是奸細,那且惠對她也算手下留情了。且惠對傷害過楚王的人,本是不會輕易饒過的。”

雷敖龍聽了半天, 納悶道:“老聽你們說且惠和楚王, 她這次來晉國救人也是爲了楚王, 但她不是早辭去卜尹之職了?她和楚王到底什麼關係?”

後面的弟子們一起湊過來八卦。但這幾位長老都不明實情, 只能胡亂猜測。

忽聽一聲雷響, 白嫺之看了眼洞外:“要下雨了?”

洞口處進來一人,走近了, 發現是篤慶。胡荑跟韓貊走了後,隨她入山的胡家人倒有大半向石沃若磕頭,被重新收編入靈山族。

篤慶賊眉鼠眼在洞裡看了圈,沒找到他要找的人,又拐出洞外。

他走了兩步,迎面就看到了白且惠,他忙笑道:“可找着你了。”白且惠茫然盯着他。“我剛剛看到結巴大夫背了個包裹,一個人下山了。我叫了他幾聲,他頭也不回,我怕……”

白且惠急道:“他從哪條道走的?”

篤慶指了個方向,白且惠飛一般跑了過去。

天上烏雲密佈,大雨說來就來。幾個響雷後,羣山俱籠罩在一片騰騰的雨霧中。

白且惠跑了不知多久,擡頭看到山頂上依稀坐着一人。

白且惠加快步子,到了山頂,從背影認出是彭從昀無疑。

彭從昀面前擺了香爐、八卦盤等祭祀用具。他頹然坐着,忽又向山澗懸崖、濛濛天地張開了懷抱。

一道閃電曲折從天而降,落到彭從昀身邊,砍掉了半棵老鬆。

彭從昀依然大張雙臂,一動不動,後面的白且惠卻驚得臉色煞白,忙上前,不由分說將他背到自己背上。

雨實在太大,揹着人走不快,白且惠撿了個山洞,帶彭從昀進去避雨。

這山洞可不大,僅能容兩三人並排而坐。白且惠和彭從昀雙雙抱膝坐在洞口,等着雨停。

彭從昀緩過來後,覺得有些對不起白且惠,他道:“我……我想來……祭奠她,沒……沒想到……大雨……”

白且惠安慰他:“沒事的,這雨下不了太久。等雨停了,我陪你一塊回山頂祭奠她。”

彭從昀更感抱歉:“解藥……應……應該是……真的。”

“啊?”

“我弟弟偷……偷藏了一部分……解藥給我,和我自己……”彭從昀研究過麟趾玉屑。據他推測,所謂“麟趾”,只是一種傳毒介質,毒性主要來自於雷公蟳的腺體。雷公蟳本身無毒,因所食毒物不同,腺體中會積藏不一樣成分的毒液。彭從昀養了百餘隻雷公蟳,嘗試用不同的毒物,培養出不一樣的腺體毒液,然後通過動物試毒,調製出一種可以解所有此類腺體毒的藥物。他粗製出的藥物成分,和彭從雲給他的解藥成分已然相差無幾。彭從雲告訴他旅的毒復發後,他就一直在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想來想去,最有可能的便是時間。彭從昀拿藥替動物解毒,這些動物中毒最長不超過三個月。若旅中毒時間超過三月,解藥是否還有效,就很難說了。

彭從昀連筆帶劃、吃力地說了一堆,其實是想告訴白且惠——他沒有把握救旅。

白且惠忽然明白了彭從昀爲什麼堅決不肯跟他弟弟在燕羽營護送下去郢都。神醫也怕失手。

白且惠苦笑了一下,擡頭望天。雨已小了很多,雲朵蓋不住背後的太陽,一點點亮白起來。

白且惠道:“生死之事,誰也說不準。大家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彭從昀道:“我看你全……全力以赴,萬一……萬一……”

白且惠轉頭看着他,她的臉也一點點亮白起來,雙目熠熠閃動着光輝,她道:“你夫人的病怎樣?你還不是一樣全力以赴。我待他,正如你待你夫人。無論結果如何,總要努力試一試。”

——————

楚軍圍攻睢陽,已經大半年了。宋軍孱弱,攻勢不及楚軍一半,但君民一心,守勢卻如泰山不倒。

楚兵圍着睢陽造起與城等高的耬車,四面齊齊攻城。宋幾次風雨飄搖,卻堪堪守住。

側讓軍士築起一土堙,如敵樓之狀,親自住在裡面,觀察城中一舉一動。宋右師華元也在城內築起一土堙,擋住楚人視線,氣得側哇哇大叫。

秋天的時候,楚軍捉到一個可疑人士,帶到旅面前。旅問了幾句,就套出這人是姬獳派來見宋君的使者,名叫解揚。

旅命重新搜身,從使者裡衣的夾層中找到一封致宋鮑的信。

旅看完信,傳給屈蕩、側等一一過目。

側氣道:“晉君恁地奸猾,他自己派大軍去打潞國,卻又拿虛言哄宋君,讓他們堅守睢陽,等晉軍來救。宋君聽了,可不更要拼命守城了?”

屈蕩道:“晉自邲之戰敗於我們之手後,便一直畏懼我們。晉君不敢派兵援宋,正面與我軍交手,但他們料定楚離宋遠,如果久攻不下,糧草跟不上,我們必定棄城離去,是晉不出一兵一卒,卻徒享瞭解宋圍的美名。”

旅問道:“我們還有幾日之糧?”

幾個人支支吾吾,最後還是側如實道:“七日。”

旅仰頭髮呆,喃喃道:“我們離開郢都,有一年多了吧。”大家不明白他的意思,沒人敢接話。旅自己沉默了會兒,然後讓把那個晉國使者帶上來。

旅問他,可願改一改說辭,告訴宋君晉無法派兵來援,讓宋君早日投降,以免生靈塗炭之苦。

使者眼珠亂轉,緩緩說放他進宋城,他就考慮改說辭。

旅盯着他看了會兒,道:“還是算了,把這人押下去。”

他另命人找了個身形與這使者差不多的,穿戴了他的衣帽,領了他的信,偷偷來到睢陽城外。

冒充的使者自稱也叫“解揚”,是晉君派來送信的。城頭守兵盼晉君如盼甘霖,立即從上面放下兜子,將這個解揚弄進城中。

假解揚見了宋鮑和華元,先遞上晉君親筆寫的簡書。那兩人看後,都大爲振奮,互相鼓勵再堅持幾日。

華元隨後親自帶領解揚去休息,假解揚衝他使個眼色,讓他單獨留下。

華元會意,獨留假解揚房中,問他道:“晉君可是另有話吩咐?”

假解揚搖頭,道:“我一路進宮,見城內光景很不好。有人在殺小兒充飢,有人在搶奪野狗的骨頭燒柴……請大人老實告訴我:睢陽還能守幾日?”

華元肅然道:“若按宋楚兵力強弱,睢陽半年前便該開城投降。但宋人有志,可殺不可辱,所以堅持到今日,也是相信晉君必會念在同盟之義,派兵來助我國。睢陽城內易子而食、拾骨爲炊,百姓命如遊絲,但晉君既保證派兵前來,我們便再難,也會堅持到那日!”

假解揚抹了幾滴淚,倒非完全作假,他道:“我見宋民實在可憐可敬,纔對右師大人說點真心話——我們主君早就派兵去打潞國了,這仗一年半載打不完,所謂儘快派兵援宋,不過是句空言,壯宋人之志,堅守城池,候楚兵自退罷了。但我來時經過楚營附近,看到他們的士兵在與農夫商議租田耕種之事,怕不是打定主意要久圍睢陽。我話盡於此,該做如何打算,大人自決,只望以後莫牽扯出我來便是。”

華元聽得心膽俱裂,再三向假解揚保證不會出賣他後,他三步並兩步跑回宋鮑處,將假解揚這番話轉述了。

宋鮑也如被人抽去筋骨,癱坐在地上,稍微恢復點後,又大罵晉君背信棄義,無恥至極,他道:“是晉負寡人在先,也別怪寡人投楚了。”

華元道:“且慢!”

“怎麼?”

“臣素聞楚王狡猾多智,這晉使是生面孔,未必沒有貓膩。”

宋鮑想了想,道:“雖然如此,但宋受圍城之苦已近一年,晉君仍未出兵,也是事實。睢陽城內境況,已不容再拖。寡人想與楚王講和。”

華元道:“臣也這麼想,但我們守到今日,也不能叫那些忠心的軍民們白守了。講和,也得有講和的姿態。臣想趁夜出城,混入楚王營帳,逼楚王答應先退兵三十里,我們再開城門請盟。”

宋鮑親自敬了華元三杯酒。

當夜,華元孤身來到城頭,坐兜子下到城外牆角。他早已打聽清楚楚王所在,也詳細瞭解過楚王身邊人的姓名。

他扮成旅的親隨,進入楚營。黑暗中看不清面目,有巡營的士兵叫住他,他只道“是我,文茵”,便輕易混過去。他心想:“圍城日久,楚兵也懈怠了,竟然這麼容易就讓外人靠近楚王營帳。”

等到了帳前,那兒的門簾兩旁插了火具,照得一方雪亮,卻連半個守門人也無。華元不禁疑心:“難道其中有詐?”

他在帳外站了會兒,大膽挑簾入帳。

帳中空無一人。

華元執劍在手,小心翼翼在帳中轉了圈,不由得很是迷茫。他冒險闖楚營,就此回去,心有不甘;不回去,又能做甚?

他想了想,又有了主意。他離開楚王營帳,辨明方向,朝側建造的土堙走去。這一路上不時有值夜士兵穿出,比去楚王營帳時驚險得多。

一次有人發現他,問說是誰,華元無法,答道:“是我,文茵。”對方許久沒作聲,他以爲暴露了,隔了會兒,才聽到他們離開的腳步聲。

華元摸進側的寢室。側晚上偷偷喝了點酒,正四仰八叉躺在牀上酣睡。華元跳到側肚子上,拿劍橫在他脖子上。

側大叫一聲,想要坐起,又被黑暗中一點雪亮的光芒逼着躺回去。他清楚那是什麼,顫聲問道:“什麼人?”

一個陌生的聲音道:“我乃宋右師華元。今日來此,原有事面見楚君,不想他不在營帳中,只得來找元帥。元帥乃這次出征的楚軍主將,我的事,和元帥說也是一樣。”

側道:“我王兄不在營帳中?他去哪兒了?”

華元心道:“你都不知,我又哪裡知道?”

側想了半天,想不明白,但他對旅極有信心,覺得肯定不會有事。他肚子被華元壓久了,很不舒服,脖子前方一把奪命利器,又不敢亂動。他沒好氣地道:“右師大人打算就這麼和我談嗎?”

華元收起劍,從他身上跳下,道聲“得罪”。

側坐起來,道:“好了,你說吧。”

華元道:“實不相瞞,睢陽城現下已十分危急,民衆飢不果腹,只好易子而食;餐無熱火,只好拾骨爲炊。我們希望楚兵能主動先退三十里。如此,我們主君必當開城門,親自來求結盟。”

側驚訝道:“你們城內這副光景啦?你倒實誠,就這麼告訴我了。”

華元急道:“我甘冒大險混入楚營,是捨命求兩國平息戰亂。既是堂堂之事,又何必虛誑遮掩?”

側頓時十分感動,大聲道:“不錯,君子以誠待人。你既告訴我實情,我也不妨對你說真話——我們也只有七日之糧了。”

他既兜出了軍糧多少,索性連派假晉使入城之事也一併說了。

華元聽得又驚又喜,暗自慶幸:“幸好今夜撞見的是這個粗魯直率的漢子。”

二人都是急性子,又滿腔熱血,一來一往,談得興起,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側讓親兵取了酒來,二人喝了酒,當場結拜爲兄弟。側取一支令箭,讓華元執箭出營,將楚兵同意退兵三十里之事告知宋君。華元接箭,興奮地道:“哥哥儘管放心。楚兵一退,我主君必親來請盟。到時我當宋國人質,跟你一起回楚國。”

側哈哈大笑,拍着華元肩頭道:“甚好,甚好。我王兄見到你,也一定會喜歡的。”

8.第一回之倒戈16.第二回之母訓45.第三回之百濮手段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9.第一回之夭紹與菁2.第一回之蠱毒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3.第一回之孤女2.第一回之蠱毒13.第二回之第十一位長老29.第三回之攝魂術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44.第三回之請纓41.第三回之優孟17.第二回之陶陶20.第二回之霓園夜櫻宴62.第三回之長澨69.第四回之昨日11.第二回之小心思61.第三回之連根拔起71.第四回之銅王51.第三回之六敗48.第三回之風疹17.第二回之陶陶43.第三回之羣蠻入侵36.第三回之父子交心3.第一回之孤女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33.第三回之撞棺24.第三回之元祿25.第三回之兩年前的密談46.第三回之立威82.第四回之他鄉遇故人II3.第一回之孤女11.第二回之小心思91.第四回之睢水邊的小屋49.第三回之她死了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8.第一回之倒戈53.第三回之寡人無事51.第三回之六敗3.第一回之孤女5.第一回之平猗長公主47.第三回之策反51.第三回之六敗41.第三回之優孟45.第三回之百濮手段25.第三回之兩年前的密談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12.第二回之自薦69.第四回之昨日26.第三回之太子失蹤42.第三回之饑荒29.第三回之攝魂術32.第三回之廢物10.第二回之郢都四美68.第四回之雙胞胎51.第三回之六敗28.第三回之鞭恨11.第二回之小心思2.第一回之蠱毒10.第二回之郢都四美54.第三回之巡街2.第一回之蠱毒84.第四回之困客54.第三回之巡街80.第四回之發作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38.第三回之非凡鳥49.第三回之她死了23.第二回之立儲85.第四回之過宋26.第三回之太子失蹤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80.第四回之發作90.第四回之兩個莽人17.第二回之陶陶2.第一回之蠱毒63.第三回之放春臺27.第三回之展君17.第二回之陶陶68.第四回之雙胞胎37.第三回之第二種法子14.第二回之惹火上身82.第四回之他鄉遇故人II41.第三回之優孟28.第三回之鞭恨53.第三回之寡人無事76.第四回之他該有的樣子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51.第三回之六敗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71.第四回之銅王
8.第一回之倒戈16.第二回之母訓45.第三回之百濮手段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9.第一回之夭紹與菁2.第一回之蠱毒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3.第一回之孤女2.第一回之蠱毒13.第二回之第十一位長老29.第三回之攝魂術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44.第三回之請纓41.第三回之優孟17.第二回之陶陶20.第二回之霓園夜櫻宴62.第三回之長澨69.第四回之昨日11.第二回之小心思61.第三回之連根拔起71.第四回之銅王51.第三回之六敗48.第三回之風疹17.第二回之陶陶43.第三回之羣蠻入侵36.第三回之父子交心3.第一回之孤女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33.第三回之撞棺24.第三回之元祿25.第三回之兩年前的密談46.第三回之立威82.第四回之他鄉遇故人II3.第一回之孤女11.第二回之小心思91.第四回之睢水邊的小屋49.第三回之她死了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8.第一回之倒戈53.第三回之寡人無事51.第三回之六敗3.第一回之孤女5.第一回之平猗長公主47.第三回之策反51.第三回之六敗41.第三回之優孟45.第三回之百濮手段25.第三回之兩年前的密談31.第三回之一錯再錯12.第二回之自薦69.第四回之昨日26.第三回之太子失蹤42.第三回之饑荒29.第三回之攝魂術32.第三回之廢物10.第二回之郢都四美68.第四回之雙胞胎51.第三回之六敗28.第三回之鞭恨11.第二回之小心思2.第一回之蠱毒10.第二回之郢都四美54.第三回之巡街2.第一回之蠱毒84.第四回之困客54.第三回之巡街80.第四回之發作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38.第三回之非凡鳥49.第三回之她死了23.第二回之立儲85.第四回之過宋26.第三回之太子失蹤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80.第四回之發作90.第四回之兩個莽人17.第二回之陶陶2.第一回之蠱毒63.第三回之放春臺27.第三回之展君17.第二回之陶陶68.第四回之雙胞胎37.第三回之第二種法子14.第二回之惹火上身82.第四回之他鄉遇故人II41.第三回之優孟28.第三回之鞭恨53.第三回之寡人無事76.第四回之他該有的樣子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51.第三回之六敗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21.第二回之他人的嫁衣78.第四回之得來全不費工夫83.第四回之真真假假71.第四回之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