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春雷(四)

武則天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仍然小心翼翼,派使者再次責問黑齒常之。黑齒常之還是支支吾吾,而聲音越來越低。

使者回來稟報。

武則天先做了一件事,將王彩年抓了起來,秘密在宮中用酷刑審訊,不但是王彩年,還有王彩年收買過去的太監,同時也被在東宮絞殺,牽連的太監多達三十多人。

原來以爲兒子只是一個飽讀詩書,謹守古禮,教條不化的人。一直沒有注意,後來通過種種跡象,才知道兒子在自己身邊也安插了人。不過自己同樣在兒子身邊安插了人,一殺,怕開先河。況且那時候李威已經有了許多權利在手中。於是自己來到上陽宮,將王彩年打發到內宮。到了內宮後,又將王彩年打發到上陽宮。不讓他接觸內幕的消鬼

可是武則天一直對此事甚是不快,直到個天才發作出來,一舉將內宮之中,李威的眼線全部撥掉。

聽聞後東宮幾個?女子都才些發急,上官婉兒讓狄蔥再次出宮,央請狄仁傑替王彩年說情。

狄仁傑聽秋患說完,不住了搖頭,說道:“蓬兒,若沒有意外,這纔是一個開始啊。還有你,以後也儘量少出宮,對婉儀說,少玩小心眼,弄不好會牽連東宮。”

雖然王彩年是陛下的人,爲陛下做了許多事,然而不能救。再說,自己空有一個宰相的名聲,若管的事多了,太后一起疑,連自己都必死無疑。

還有東宮幾個妃子與皇子也讓他擔心。

太后不能確認陛下死了,若是確認了,東宮諸位皇子,也會礙着太后的事了,莫要說孫子,就是親生兒子女兒,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太后還不照殺無誤。

若想害死諸位皇子,首當其衝的就是幾位妃嬪。

現在只能求是皇帝的計謀。很想問一問劉仁軌,然而整個洛陽遍佈武則天的耳目,狄仁傑手中是有些江湖豪傑,也不敢動用。怕走漏消息,壞了李威的大事。

•ⓣⓣⓚⓐⓝ•C O

狄慈十分機靈,立即反應過來,隨後回宮。

殺了王彩年,等青海使者返回過程中,武則天又做了一件事。

去年就對諸王進行了封賞,拉攏諸王的心。其中有幾個重要的宗室,李淵二十二子存在世間的四子,韓王牙,嘉、鄭王靈蔓、霍王雲,軌、舒王牙名,李世民二子,越王貞、紀王慎,李治八子中,一個被殺,一個病死,武則天親生的,讓她自己弄死一個,兩個囚禁中,還有一個,生死不明,另外還有李上金與李素節,這幾年被武則天弄得半死不活。

另外有李淵堂兄弟留下的宗室,但那都不是正統,對武則天危脅不大。

大半年下來了,武則天又進行了第二次封賞,這一回不是爵位,而是財富,賞賜了大量的財富。賞完後,讓他們搬家,比如原來是河東甲州刺史,搬到河北乙州做刺史。

這樣一來,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官吏沒有交情,百姓沒有恩情,士兵一個個不認識,只好乖乖做老好人了。

做完了這件事後,這才做了下一件事。

她自己沒有說,借武承嗣嘴中說出來的,封武氏先祖爲王。唐朝開國以來,僅爲了拉攏一些胡人領龓袖,設了少數幾個郡王,但武承嗣顯然指的不是郡王。不但提出這個請求,還請求立武氏七廟。

在後來,管你立什麼廟號,只要有錢,你慢慢立,想怎麼立就怎麼立,沒有人敢幹涉。可在這時代,卻有着強烈的意味。非是帝王先祖,不可以立廟的。古今以來,出過許多權後,又有幾個人敢爲自己先人封王立廟號的?

幾位宰相面面相覷,魏玄同飛劉景先、木長倩、郭待舉一起扭頭看着裴炎

在他們心中,裴炎還是十分正直的大臣,又得到太后的寵愛,希望他進諫,說話取消武則天的打算。

裴炎也蹙起眉頭。

武則天這個?做法,不是劇本里應該有的。他希望太后做一個有權利的太后,而不是希望她生起更大的念頭。不過想到了皇帝生死不明,巨大的陰影還存在着,話到了嘴邊沒有吭聲。

劉景先等人略略有些失望。

這不是改官制,雖然改了一些陰柔的名字,權利還是那個權利,管轄的事務還是那些事務,實質並沒有改變,可以容忍。替先人封王立廟號,也意味着就要登天了。

特別是劉景先,他心中十分失望。本來以來裴炎是一個被皇帝冤枉的好人,是一個君子,但發生了這麼大的事,都不敢進諫,何來君子之談?更隱隱感到當初太上皇喊自己進宮時,推薦了裴炎,是一步錯棋。

裴炎不說,自己做爲第二號大臣,就要站起來說話了。徐徐道:“劉公在西京言,防呂后之事發生。太后,應提防呂后之敗。”武則天從容答道:“呂后是大肆分封在世親戚敗亡的,我只是追尊祖先,僅是一件小事,有何不可?”

不但他,魏玄忠也有些後悔。一直以來,他在李威與裴炎之間搖擺不定。不是他想投機,是他沒有看透裴炎,裴炎爲什麼說話有權威,還不是自己幾個重要大臣,以及程務挺幾個將領頂力支持造就的?

果然地站出來,說道:“廟號又豈是小事?就是小事,也須防微杜漸。”狄仁傑也站了出來,局面走向對陛下越來越有利,可他也不想看到武則天真的去做皇帝。而武則天恰恰有了這種可怕的走向,接過魏玄同的話,進諫道:“若是太后追尊祖先,臣以爲可以,但切不立廟號。此乃國家體制,一旦太后開了此頭後,若是將來皇帶年幼,太后處堂後宮,也學習太后立廟號。又沒有太后的才幹與品德,什麼事情都有發生。太后,不可不防。”

武則天嘴角揚起一絲冷笑,玉輦已熱,寶座已穩,又豈是你們三個,小小宰相能阻止的。

不聽。隱入簾後,丟下諸位宰相離開了。

第二天繼續議政。

武則天精力很好,處理政務不算最勤快,但也不算懶惰。

其實做一個好皇帝,很是辛苦。李威就身有體會,每天三省送上來的邸報奏摺不計其數,心裡還要想着整個國家的將來。甚至連全國的死刑案都要拿過來查看。就憑藉三省遞上來的奏摺,如果一一審閱批處,整天整夜都有可能休想睡覺。這就是以一人治天下人的弊端。

不知道母親爲何對權利如此迷戀。

如果做一個有地位的太后,多好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做皇帝,要花去多少精力,每天要死多少腦細胞?而且自己再三地做出承諾,並不是讓你做一個無聊的太后,我還想請你站在我後面替我做參考。然而母親對權利的渴望到了病態的地步。

實際上若有可能,李威很想做一個逍遙的王爺。或者做一個傀儡皇帝也不錯的,畢竟是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知道是不可行的,母親掌控的權利越多,野心與慾望越來越大,在這條權利之路上,所有妨礙她的人,必殺無疑。自己就是甘心做了傀儡皇帝,因爲聲名在外,早晚會被莫明其妙的幹掉。

所以聽納了沒祿氏這條不是辦法的辦法。

這一次議政,是處理了兩個人。劉景先前倡先河,對她公開反對,貶爲吉州長史,魏玄同貶爲嶽州刺史。

諸相愕然,太后這是要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Wωω ◆ttk an ◆¢○

倒是狄仁傑眼巴巴的看着簾後,你也貶我啊。呆在洛陽,俺們很不放心。不是劉景先,與陛下沒有瓜葛,一旦太后想對自己動手,只有死路一條。貶到地方上,反而變得很安全。武則天看着狄仁傑的神情,覺得很古怪,一會兒就明白過來。美麗的嘴角揚起了一道弧線。不過笑容立即失去,因爲看到裴炎臉上堆起了陰雲。這時,裴炎終於有些不滿。

自己沒有反對,劉魏二人反對了,力度也不大,太后的處置過重了。而這兩人與自己關係莫逆,一貶,自己在朝堂上少了重要的兩翼。難道太后最後也不放過我?

這又使他清醒的想到了一件事,皇帝回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青海西域諸將士還在繼續堅持。可一旦皇帝真的沒有生機,他們再勇猛,沒有大義支持,也什麼都不是。

那麼朝堂上權到的分配,一個在太后手中,一個在自己手中,矛盾遲早會激化。可他想還擊,卻感到已沒有還擊的可能性。並且,皇帝音訊沒有落實之前,也不敢還擊。

美好的合作了近一年,終於產生了微微的縫障。

武則天心中冷哼一聲,繼續下旨。

連罷兩名宰相,武則天不足惜。嗯要人,朝堂上不要太多,想了想誰聽話,於是左肅政大夫巔味道、鳳閣舍人李景謀爲中書門下三品,正諫大夫崔譬與沈君諒爲同平章事。

正諫大夫也就是原來明崇儼擔任的官職工也就是隻要你聽話,那怕你是四品五品的小官,照樣可以做宰相。

幾人對視了一眼,覺得這簡直是兒戲了,可就是這種兒戲,卻讓他們感到了濃濃的威脅。不聽話是吧,想上位的人不要太多。

武則天視線這才盯着了狄仁傑,對這個大臣,武則天十分欣賞。朝堂中大臣不少,要麼象裴炎那樣,有才氣,卻沒有骨氣。無論吏治多能,才學多好,武則天始終看不起,這種人只能當作棋子來用。要麼少數的人,有骨氣有品行,可缺少了才氣。兩者兼備的人屈指可數。

沒有得到兒子下落之前,狄仁傑也不能隨便動。他的後方是強大的帝黨,這個黨不在政事堂,是在中低層官吏當中,是在將士當中,是在老百姓心中。況且還有劉仁軌在西京虎視眈眈。這是其一。

況且還有先帝的遺詔,才下葬沒有多久,就將他罷廢了,民情議論聲會很大,這個?結果,也不是她想要的。

當然,還有裴炎。

於是又說道:“着狄仁傑爲納言。”

也就是頂替了劉景先的官職,門下省的首長。

說完後,又掃了一眼裴炎,裴炎勢力大,需要人掣肘,雖然一口氣提撥了四名宰相,這些人才幹欠缺,因此,需要一個得力的大臣,與裴炎形成平衡。

然而狄仁傑不樂意了,伏下說道:“太后,臣才能淺bó,升遷過望,不敢受之。”

做到這個戶部侍郎,不對,是天官侍郎中書門下三品的職位,都是如坐裂氈,現在又提撥爲侍中,豈不是要害我?

他很清醒的,推得越高,跌得越慘。

“狄卿,你是先帝遺詔着重提及的大臣,都不敢受,置先帝於何處?”武則天森冷地說。

秋仁杰嚇得一哆嗦,不敢言。

武則天又說道:“哀家提撥你爲納言,那麼你也要忠心替哀家處理國政。”

這句話要這麼聽的,處理國政未必,我賞識你,提撥你爲侍中,讓你變成真宰相,那麼你要對我忠心。就不要再想着我兒了,

———————————————————————————————

第155章 啓航(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41章 定(三)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36章 東園岑寂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44章 簾影動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51章 問鼎(三)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67章 探(五)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58章 炮錘第441章 還轉盼第249章 亮劍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13章 渡(下)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90章 象墓(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68章 圖窮(下)第149章 問鼎(一)第172章 探(十)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62章 和親(中)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06章 奇兵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79章 分相權第251章 砥柱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19章 問琴(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89章 一年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76章 報應第168章 探(六)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56章 圈地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02章 踏月影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63章 中了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212章 渡(中)第103章 會戰(四)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69章 竹籠
第155章 啓航(一)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41章 定(三)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36章 東園岑寂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444章 簾影動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51章 問鼎(三)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67章 探(五)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58章 炮錘第441章 還轉盼第249章 亮劍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13章 渡(下)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90章 象墓(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68章 圖窮(下)第149章 問鼎(一)第172章 探(十)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62章 和親(中)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06章 奇兵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79章 分相權第251章 砥柱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19章 問琴(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89章 一年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76章 報應第168章 探(六)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56章 圈地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02章 踏月影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63章 中了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212章 渡(中)第103章 會戰(四)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69章 竹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