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

李威還在想。

自從武承嗣回來後,他派人調查了一下,專查武家的,結果一查嚇了一大跳,好多武!

單是武則天的侄子,大伯武士稜就有武敬真,武敬宗。武士讓家有武攸宜、武攸緒、武攸宜、武攸暨、武攸寧、武攸歸、武攸止、武攸望。武士逸家有武懿宗、武嗣宗、武尚寶、武重規、武載德、武求己。自家的親侄子有武審思、武再思、武三思、武承嗣、武承業。這些侄子大多數活在人世,除了這些侄子,還有一些人有了侄甥,另外還有許多堂兄弟,依然活在世上。

有很多名字十分熟悉的,是沒有弄到朝堂上,弄到朝堂上,諸武立即氾濫成災,絲毫不亞於宗室弟子。

但自己是阻止不了的,母親征詢自己,也是讓自己弄怕了,怕再弄出什麼武承嗣與賀蘭敏之類似的事。這恐怕也是楊敏她們能回東宮的條件,想了想說道:“母后,其實兒臣時常在想,母后在孃家受了委屈。可是母后貴爲天下之母,寬宏大度,不會計較什麼的。再說,外戚無人在朝堂上,也會讓史書笑話。”

武則天只是微笑,這一句都象一個人話。不過也不敢鬆懈,二兒子李賢在朝堂蹦達,那是老大在帶老二玩。這個老大心機深沉,不能掉以輕心。

李威又說道:“母后真調外戚回來,兒臣很是贊成的,不過兒臣也有一個條件,調回後,大家相互尊重。如果宗室做得不對,可以指責,甚至母后可以調解責罰,但不可在暗處下手,徒讓外人笑話。”

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各逞心機可以,可千萬不要動不動凌侮人家的妻室,或者至人於死地,連一個活路也不給。這未免下手下得過狠一些。

“這一次調回來的人倒不會,他性格隨和,絕不是承嗣所能相比的。”

“何人?”

“他叫武三思,是元慶幼子。”

李威有些發暈,過了好半天說道:“既然母后願意,兒臣無異議。”

“可你神情似是很不滿。”

“兒臣不是,如果武三思回來,兒臣願意拿一萬緡錢供他修繕府邸,但只要記住,宗室與外戚睦好如兄弟就可。”

“錢不需要了,這幾年年光好,內宮也有餘錢,只要你們能相處友好,本宮就開心了。”

說完了閉上眼睛,這是要送客了。李威告辭。

但這一次武則天很小心,只是讓李治下詔,將武三思召回任一個左奉宸衛中郎將,奉宸衛前身就是千牛衛,不領府兵,只負責宿衛侍衛,以及朝廷侍衛儀仗,職雖高,權卻很是輕。上面還有將軍與大將軍之職。甚至連一個爵位也沒有授,加上太子黨與雍王黨正是爭執激烈的時候,幾乎都無人注意。

看到這種局面,李威一聲冷笑。

沒有管,到了丹水。

施工難度增加了,因此僱用的民夫增加了,兩渠一共僱了近八萬民夫,主要堆在丹水渠。其實若不是待遇好,這樣的大工程同樣會激起民怨。加上一些人性化的舉措,甚至有的百姓就衝着皮靴、棉被與棉衣而來的。因此,並沒有擾民。

還有施工出現了許多新事物,也加快了施工的進程,比如兜子法做堤,或者焦炭燒石,或者炮錘、鑽眼機。也不能忽視火藥的作用,有人作過計算,將十二噸黑火藥放在絕對密封的空間爆炸,能產生二百八十萬個大氣壓,可以掀動近億米高的山。但實際中不可能的,可打一個山洞,密封性好,炸翻幾百米高的山不成問題的。

這個李威也注意了,當然不能說氣壓,只好說是不讓炸力沖走,在火藥包上堆放乾燥的泥袋,形成一個僞密封的環境。還有不少缺點,第一是炸藥不純淨,比例也不十分標準,與後世的真正黑火藥相比,還稍遜了一籌。第二就是成本高。粗笨的提煉工藝,也是爲了保密,專人負責各項程序,見到它的威力後,這個自上到下,到是沒有人馬虎過。不但火藥,就是光明鎧與軍弩一些軍用武器製作方法,也不準官員泄露。但只是軍用的武器,民用的一個個沒有保密措施,甚至手把手教新羅日本來使製作紙張。

市場上的爆竹,爲了保密,也沒有給出合適的比例,各項比例一比一比一,然後又添加了七八種常見便宜,又不影響爆炸的物質進去。因此這份方子泄露出去,也沒有人能研製出真正威力巨大的黑火藥來。可這樣一來,保密性提高了,成本也增加了。

不過降低了施工的難度,大多數時候擡搬石頭泥土,與成天用錘鑿開鑿石頭,勞動量不能相比的。

姚璹與魏玄同率領官員迎了過來,還有幾個來自棒子與倭國的留學生。打歸打,留學歸留學,指望他們傳播大唐的友誼呢,不但不收學費,還供吃供喝,甚至供他們花銷。所以中國古代的統治者雷大頭的事做了不少。

聽到丹水開鑿到山區,一個個前來觀看,倭國與新羅山多,看能不能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好帶回去,爲國家水利作一份貢獻。炸藥配方沒有得到,可是炮錘、鑽機制作方法全部從隨行的官員嘴中問了出來。

對此,李威說過一句話,中國將會文明全世界,最後全世界過來打壓中國。但沒有官員將他這句話當作一回事,甚至將強大的大食竟然當然化外小番。

與姚璹寒喧了幾句,忽然一聲驚天的爆炸聲響起,幾個人停了下來,好一會兒耳朵嗡嗡作響才停了下來。

姚璹嘆惜一聲,說道:“殿下,若不是種種新方法出現,丹水渠想要成功,縱然煬帝在世,也不大可能。”

許多河段排幹,下面大多數是石層河牀,又是這樣的長度,還要求達到一定深度,單靠原始的人力,想要成功,很難了。魏玄同還是皺了一下眉頭,成是成了,可這個錢花得他有些心痛。有可能僅是這一段丹水渠,就得花費一百多萬緡錢。若全部是原始的方法,不知會花費多少,有可能還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然後進了龍駒寨,幾月不見,又見了許多新建築,因爲在修渠,所有店面很冷清,只有一些輪休的民夫在閒逛。不過等到明天春末,渠修好通航了,這裡會繁華的。

然後又開始商議。

中游之難,還沒有上游難度大。李威說過修靈渠,那不是疏通,江南水系不象準河以北,比較穩定,靈渠到現在與都江堰一樣,還在使用。可當初建造時十分落後,想要溝通嶺南嶺北,必須重新花大代價擴建。

可是靈渠許多方法,丹水渠上游就要用到了,比如八字渠分流減壓,再比如“s”形渠,這是上下河流落差大,於是秦朝古人想出一個主意,將河渠建成“s”形,增長距離,使坡度變緩,或者無法圓通的地方建陡門,也就是船閘,到了唐朝,陡門技術進步不大,但比原來進步了不少。甚至築壩建水庫,當然是一種小型水庫,不可能象都江堰那麼龐大的工程,或者象後來的丹江水庫。這也是無奈之舉,從丹水南邊到關中,隔了一道秦嶺水系,比如商山等大山脈,落差巨大,純粹地用拉縴都沒有辦法解決的。

另外就是引水,這也很重要,河渠挖得再深,沒有水源,還是沒有作用。就象曹操在河北修五渠,大多數因爲水源少,後世不能使用。截水源,一是從丹水水系本身截,甚至還要從漢水其他支流來截,這個不會影響其他漕運。但難度大,不要求通航,一定有多深多廣,可得引過來。渭水的水系動都不能動,一動有可能影響未來的鄭當渠與現在的廣通渠。要麼從洛水的上游來截去水源。也不能截得太多,東漢時爲了有充足的水源通航洛水,翻了無數工,最後才使洛水通航的。所以截流只能截走很少一部分,最好不要截。而從丹水以西漢水其他分流來引水。但看着地圖上茫茫的山脈,李威都皺起了眉頭。然後衝李君瓚成仁威說道:“辛苦二位了。”

“殿下過獎,這是臣應當做的。”

原來韋弘機做了一份地圖,李威後來又修改了一番,李君瓚與成仁威二人又兼顧着丹水,然後在上游鑽了很長時間,纔有了這第三份地圖。甚至爲了引水,二人還勘探了一些山脈,提出了龍首渠那種地下豎井開渠的方法引水,也就是後世的井字渠。

李君瓚又說道:“只怕工程要延期。”

不管事不問的,一管理就會關心,因爲是僱工,不愁人力,有的是貧苦的百姓。可唯獨不能少的是錢,太子又“賣”名額皆聽說了,這一次看來很踊躍,有可能會爲太子斂財一百多萬或者會有兩百萬緡錢。但今年剩下的錢款,已經不足以支持今年的工程。必須從這筆名額錢上支出一部分。要麼就是海市收入。出海的商人謀了一些財,象滾雪球一樣,許多人換了大船,再加上明年更多商人出海。可將廣州港的收入扣除,一切纔開始,絕對不會超過一百萬。還要還賬。明年的工程款子有可能足夠了,但到了後年,款子就會緊張,大後年更加緊張。

李威沉吟了一下,說道:“明年財政不成問題的,後年有些緊,但後年開鑿到鬼門島河,三門工程終止了。剩下的款項,全部會挪到丹水渠來,真不行,你們做一個兩手打算,將工程再撥一期出來,推遲一年竣工。再說已經修到龍駒寨,離京城不遠,有緊急事,也可以從陸地轉動。”

沒有說到商州,也不是到商州州城,至今在那一處具體地點,與鄭當渠匯合,還在繼續勘測,即便修好了,不引來水源,丹水上游這一段,還是不能通航,只能說是到了上游採石難度增加,可因爲水小,水的難度方面去減弱了。

這也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又在丹水轉悠了幾天,便發生了一件事。

……

李明返回蘇州,市舶司那邊動了手的。

廣州設港,因爲朝廷原先沒有注意,歸廣州都督管轄。後來到了李隆基手中,才正式設司,派了宦官管理。這種做法很不好的,宦官不能人事,更加愛財,貪墨現象很重。當然,官員也貪污,後來歷史上嗣聖年間,因爲廣州都督路元睿橫行不法,強徵橫斂,胡商氣不過,命崑崙奴袖中藏劍,殺路元睿及十餘隨從,登舟入海,追之不及而逃。這個崑崙奴是黑人,還是天竺的黑皮膚黃種人,不得而知了。

這段歷史李威不知道,可是路元睿已經在今年銓選中調往廣州。若知,李威應知道他離大變之期有多近了。

直到李威提出來時,朝廷始重,於是協商正式設司,李隆基對宦官看重,現在對宦官並不看重,準備讓太府寺派官員前去領轄。李威加了一些意見進去,朝廷與地方官員共同管理監督。這樣做有種種考慮的,爲了防貪墨,朝廷也做了解一些舉措,比如每任接任官員上任時,都派文吏查看前任官員積案賬目等,積案多了,或者賬目不清,就不能交接,否則前任的官員留下來的事務,必須有後任官員前來承擔。或者突然調任,由長史等主持事務,也可以對這些積案與賬目質疑。邊區的官員任期會長一些,可是內地的官員任期一般三五年一調。將來的市舶司官員亦是如此,州府官員交接,有可能發現漏洞,市舶司官員也能發現。從兩頭堵截。地方與朝廷官員互相監督。

不過李明是王爺,宗室子弟,蘇州港正是他管轄的範圍,市舶司的幾個官員畏懼,有意地將樑陸二人船上的貨物扣壓下來,慢慢逗留。沒有辦法,太子這塊大旗是槓起來蒙大鼓的,真連太子的賬都不賣,樑金柱只好親自從揚州來到蘇州處理,然後塞小紅包。

這已經墜入谷中。

但李明還不滿意的,又看準了樑金柱與陸馬的鹽糖產業,這個又需要鹽鐵使來協同。裴炎離任後,從戶部調來一個郎中,叫除天水的。於是李明在蘇州停留了一下,到了除天水的門上。

若是揚州都督在,不一定會買李明多少帳,又沒有裴炎那個智慧與手腕,除天水只好硬着頭皮迎了出來。蘇州刺史身份無所謂,主要是他身上的那個王,因爲是李元吉的繼子,在宗室中又貴,不然不可能將他放在蘇州。

李明開門見山,揮手讓除明水的下人退了出去,然後說道:“你七我三。”

“殿下,若這樣做會激起民憤,再說,樑陸二人身份不同一般。”

“不是讓你只對付他們兩人,本王給你一份名單。真不行,你八我二。”說着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

還在猶豫,朝中的事聽聞了一些,但除天水隱隱覺得雍王不會是太子的對手,得罪了樑金柱就等於得罪了太子。太子不生氣罷了,一生氣,想到這裡,打了一個冷戰。

“你害怕什麼,只要做得漂亮一點,裴炎也得罪過太子,可現在呢?立即提爲黃門侍郎。”

除天水心裡想到,那是不同的,人家是裴家,名門弟子,自己算那一門子?

“忘記了,這裡還有一份禮單,先收下來,以後得利了,一道還給本王。”禮單上寫着兩行數字,錢一千萬,也就是一萬緡錢,上等絲綾兩千匹。

除天水臉上陰晴不定,過了好一會兒,說道:“我做了,不過你不能干涉。”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漂亮。就象裴炎那樣,讓太子乾瞪眼。

李明爽朗大笑道:“那是,再說揚州楚州的鹽場本王也沒有權利過問。”

說着與除天水擊了一下掌。

隨着這聲掌起響起,結果倒是很簡單的,要麼樑金柱與陸馬徹底整垮,要麼李明與除天水徹底下臺。

第147章 定(九)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157章 啓航(三)第177章 合(五)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18章 問琴(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173章 合(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444章 簾影動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166章 甜(下)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169章 探(七)第153章 問鼎(五)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66章 探(四)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0章 風向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271章 江談第419章 簫聲斷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178章 合(六)第131章 春雷(三)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86章 前夕(三)第244章 問罪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10章 會殺人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139章 定(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6章 定(八)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69章 探(七)第98章 等(下)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7章 前夕(五)第190章 象墓(上)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55章 殖民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48章 定(十)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66章 圖窮(上)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9章 她是誰?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269章 竹籠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282章 背棘去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9章 一年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69章 探(七)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
第147章 定(九)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157章 啓航(三)第177章 合(五)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18章 問琴(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173章 合(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444章 簾影動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166章 甜(下)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169章 探(七)第153章 問鼎(五)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66章 探(四)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0章 風向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271章 江談第419章 簫聲斷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178章 合(六)第131章 春雷(三)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86章 前夕(三)第244章 問罪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10章 會殺人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139章 定(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6章 定(八)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69章 探(七)第98章 等(下)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7章 前夕(五)第190章 象墓(上)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55章 殖民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48章 定(十)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66章 圖窮(上)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9章 她是誰?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269章 竹籠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282章 背棘去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9章 一年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169章 探(七)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