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

李威伏下說道:“父皇,母后,兒臣有一句話,憋在心裡面早想說了。父皇,這天上一個太陽,於是冬寒休,夏暖生,四季分明,萬物滋長。如果兩個太陽呢?這人有一個腦袋,所以四肢聽從使喚,行動如一,如果有兩個腦袋呢?父皇春秋正盛,兒臣以前又不知曉事理,於是博得一些聲名,長久下去,父皇如何自處?父皇請三思。“

作爲一個皇帝,是好皇帝,別的不說,魏元忠任職就能看出來。

可因爲身體,疑神疑鬼,病重了,國家怎麼辦,社稷怎麼辦?於是立即想着培養兒子,又是監國,又是代主祭祀,或者慰民的啥,恨不能馬上合格地將他手中的指揮捧接下來。一旦病情好一點,看到兒子大了,也算是勉強成器了,不知又產生什麼想法了,寧肯讓母親主持政事,都不願意放一絲權利給兒子。

偏偏這個母親也許是一個人傑,可不是一個良善的主。

不知道罷了,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煮死吧,可知道了,等死的滋味卻是不好受的。

王彩年弄了一個三國,魏元忠等人的提點,漸漸摸透了自己這個父親的心思,索性將話挑明瞭說。能說通更好,咱反正只做一個太子,你做你的皇帝,咱不想爭啥,不要對我疑神疑鬼。說不通,咱就跑路,說老實話,對武則天對李治,他根本就沒有什麼感情。

“這句話是誰教你的?”李治悖然大怒。

“父皇,這句話沒有誰教兒臣,是兒臣逐磨出來的,兒臣這樣活得很艱苦,於其這樣,不如父皇廢去兒臣太子之職,讓兒臣只做一個皇子,友愛兄弟妹妹,孝敬父皇母后,兒臣過得還會快樂一點。”

“你,你這個不肖子,枉費了朕對你的一片苦心,自幼教導,”李治氣得直哼哼,坐在椅子上,連抹胸脯。

武則天也怒喝道:“弘兒,你立即閉嘴!”

於是李威閉嘴,但心裡面很爽快,就象這時候能颳起一股涼風一樣的透心爽。

武則天又對站立的幾個太監與宮女說道:“今天太子說的這番話,你們膽敢傳出去半句,休怪本宮對你們無情。”

這一句倒讓李威嚇了一跳,不會那麼嚴重吧。嚴重就嚴重吧,他溫吞無賴的性子又涌上來。反正這個濃瘡早遲要擠。晚擠更嚴重,不如一下子擠出來乾淨一點。

話可不能這樣說的,就象賀蘭敏之,爲魏國夫人弔喪時不快,肯定不快了,武則天就對身邊親信說了一句話,這孩子疑我了。那時就動了殺機。不過礙於榮國夫人在世,隨後又是守喪期間,遲遲沒有動手。沒有李威種種事發生,賀蘭敏之也註定是死路一條,只是有可能會多活一段時間。

武則天又對李威說道:“你今天是不是中邪了?天子是人君,太子是儲君,人君治國,儲君學習,這是國家大計,與天無二日,人無二主有何干系?孝順更不是你這樣孝順的!”

李威沒有作聲,心中更是不平,難道與你們捉迷藏,纔是孝順?

正在僵持時,外面稟報:“小公主謹見。”

“讓她進來,”武則天喝了一句,又對李威說道:“如果你想去少林寺,你就去一趟少林寺散散心。不過切記,不可再象這幾天在東都這樣廝混。還有許少師的孫子,許舍人,警告即可,少師爲國操勞了一輩子,亦不可做得過份了。”

“兒臣銘記。其實母后,可不可以再聽兒臣一句。雖然許少師爲國操勞了一輩子,可是因爲喜歡許舍人,許舍人的品行卻不似許少師,多有不劣之處。跟在兒臣後面,也可以育導其德。”

“你將你自己德育好了!”李治緩過氣了,在邊上厲聲插了一句。

“父皇,雖然兒臣頑劣,經常做出不理解父皇母后苦心的事,但兒臣品行不算壞的,至少算大半個好人。”

“大半個好人,”武則天也讓他氣樂了,踢了他一腳,說道:“起來吧。”

李威立即起來。別人向他伏下施禮無所謂,輪到他自己,卻是不大開心的。

李令月施完禮後,立即高興地跑過來,說道:“大哥,你出宮爲什麼不帶我出去?”

還帶你出去?正在因爲此事捱罵呢,李威沒有回答。

“我要聽故事。”

李威還是沒有回答。

“耶耶,娘娘,你們又罵大哥了?大哥那麼好,百姓說好,官員說好,你們爲什麼整天要罵他?”

一起不回答。

正是因爲一起說太子好,所以事情纔多。

“你今天吃過飯就宿東宮吧。”武則天說道。

“謝謝娘娘。”

李威又是一愣神,自從來到洛陽後,父母怕李令月“打擾”自己,禁令她來東宮。這麼多天一共纔來了兩次,還讓太監匆匆忙忙地拉回去,爲什麼突然要這麼說?

別人嘴中的話大多數隨口說的,有的甚至不計後果山吹海吹,但話從母親嘴中出來了,都會意味深長。總之,讓他感到很頭痛,唯一的好處,交往多了,心思眼會有長進。

武則天拉着李治,一到去了寢殿,家宴嘛,總要比尋常的餐宴豐盛些,膳食房必須要準備。

武則天就喊來了伶官助興。

伶官低聲問道:“皇后,要聽什麼曲子?”

“就聽太子的那幾首曲子吧,那幾首詩餘。”

“喏,”伶官下去,指揮伶人唱《鵲橋仙》。唱完了又過來請示:“皇后,這一回聽什麼曲子?”

“那兩首詩餘唱不出?”

“那兩首詩餘奴婢也琢磨過。塞下秋來講邊關將士的,蒼涼卻又激壯。琵琶、銅鈸、玉磬、方響稍嫌嘈雜,橫笛、箏卻過於柔和。因此用大五絃、小簫爲主,配以篳篥、大小壎,加一兩聲銅角聲、羯鼓聲,用一老年女伶演唱爲佳。不過大江東去一首,倒是不大好唱,那個須用大鼓,大漢演和,才能唱出其中真味。卻不大適合陛下。”

李威讓他短短几句話說得佩服萬分,這纔是一個內行人,說得內行話嘛。

“哦,這麼有趣,本宮倒讓你勾起了興趣了。你就讓他們來陛下、本宮唱那首塞下秋來風景異的詩餘吧。”

“喏!”

伶官下去指揮了,事先彩排過,先是一兩嗚咽的壎聲響起,接着篳篥聲呼應,一聲號角,一聲鼓聲,古琴開始彈奏了。還沒有唱呢,就已經有了三分味道了。

當然,這些宮裡的伶人們,可不是劉仁軌在隴州找的那個粉頭所能相比的。又有小簫加入進來,一個五十來歲的女伶走了出來。其實這纔是最不人道的。太監嘛,割除了塵根,直接斷絕了他們的念頭,可是這些宮女,或者伶人,終老皇宮,大多數連人事都沒有經歷,偏偏生理器官又十分正常。

因此,東宮中宮女的許多齷齪事,李威就是看到了也不說。

“正是這樣唱的,”武則天閉着眼睛,用手打着拍子。

李治乘機低聲對李威說道:“當真朕不敢廢你!”

李威讓他這一句低沉的話,說得毛骨悚然。上一次李治也這樣說過的,但明顯能聽出李治那是虛張聲勢。可這一次卻讓李威感到語氣中真正的憤怒,甚至帶着一種殺氣。

武則天睜開眼睛,道:“本宮沒有了興致了,不要唱了,你們下去吧。”

“喏,”伶人莫明其妙退了下去。

武則天對說道:“弘兒,不是本宮說你,以前呢,你做了許多不知父母苦心的事,可還有三分太子的氣度。現在讓你父皇失望不提,連太子的氣度都沒有了。”

李威連分辨的興趣都沒有了,我只不過將事實袒露出來,何必如此嚴重?你們愛怎麼的就怎麼吧。

大不了做一個十年八年的紈絝子弟,連紈絝子弟都不讓我做,老子就跑路!

………

姚元崇與西門翀沒有離開,折騰了好幾天,皇上召見,一定有什麼風聞的。於是等候李威回來。

李威對李令月道:“你先去找婉兒玩一會兒。”

李令月不肯走,李威只好又說道:“今天晚上我多說一會兒故事給你聽。”

“要說一個時辰,不行,要說兩個時辰。”

沒有辦法,她站在邊上,自己不大好與姚元崇說話,只好答應了這個不平等條約。李令月這才高興地找上官婉兒了。實際上上官婉兒對她不歡迎得很。看到李令月來了,臉上就堆起烏雲了。

這個李威沒有精神去管的,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聽了後姚元崇說道:“殿下,皇后最後一句是在點醒你啊。”

姚元崇一說,覺得是很象。不但最後一句,包括讓李令月過來,設家宴,都是在幫助李威似的。於是問道:“那麼孤將事實說出來,是錯了?”

“殿下啊,有的事你說出來,陛下與皇后就相信了嗎?”

“可我們不是已經在做……”

“那不同的,做是揭破,是表明你在避讓。但說不同了,是你都不滿到了都要直接說出來。陛下是你的父親,是天下君王,你有沒有資格不滿?陛下還能高興嗎?”

“姚君,孤無法忍受了。”

“無法忍受,也得忍受,那一個太子不是這樣過來的?當初陛下又比你好到哪裡去了?真說起來,殿下仁愛、才氣,讓人佩服。可舉動的沉穩,卻不及當年陛下許多。”說到這裡,姚元崇施禮告辭。事情變得微妙了,得回去與魏元忠商議,可惜了,狄仁傑到現在沒有回來,否則又能加一個幫手。

當然,也沒有到十萬火急關頭,皇帝畢竟有病在身,久治不愈。太子卻是繼承他大業的最佳人選。再說太子的名聲很好,就是廢掉太子,比當初立武則天爲皇后,恐怕更要困難。

但這個兆頭不大好,很不好。

李威倒無所謂,又開始在腦海裡默唸着唐朝的地圖。

天就黑了下來,李令月一下子爬到李威牀上,長那麼大,還沒有跟大哥睡過呢。嗯,換三個月前,不要睡了,讓她與太子吃飯都未必願意。小手招了招道:“大哥,天色不早了。”

幾個字弄得李威一頭汗。

第178章 合(六)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0章 大手筆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45章 天平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46章 輕重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77章 十萬貫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65章 探(三)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287章 西風烈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76章 試驗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87章 前夕(四)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278章 種惡因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19章 簫聲斷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256章 圈地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59章 大婚(上)第402章 踏月影第137章 春雷(九)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59章 啓航(五)第66章 圖窮(上)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71章 沒得救了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5章 天平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79章 分相權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5章 願春暫留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76章 合(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265章 兒戲第267章 安慰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
第178章 合(六)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0章 大手筆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45章 天平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46章 輕重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77章 十萬貫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65章 探(三)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287章 西風烈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76章 試驗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87章 前夕(四)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278章 種惡因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19章 簫聲斷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256章 圈地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59章 大婚(上)第402章 踏月影第137章 春雷(九)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59章 啓航(五)第66章 圖窮(上)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71章 沒得救了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5章 天平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79章 分相權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5章 願春暫留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76章 合(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265章 兒戲第267章 安慰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