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攤牌

此時高原上正是很寒冷的時候,到外是冰雪,天地間一片茫然。

只有高大的布達拉宮紅色宮牆屹立於雲宵之間(最早的布達拉宮是紅宮牆,後來因爲損壞,纔在外面又修建了白宮牆,九層,當時來說,是很高的建築了,一千間房屋)。

這是松贊干布爲了昭顯吐蕃的強大,宴會諸臣服部族修建的,但一看到這個布達拉宮,沒祿氏就想到了論氏父子的智慧(布拉達宮有三說,一說是松贊干布需要一個華麗的地方彰顯吐蕃強大,二說是娶了尺尊公主後誇耀修建的,三說是爲了文成公主修建的。老午查了許多資秤,證實是修於臼,年,尺尊公主網年出嫁,文成公主必,年出嫁,並且都帶來了豐厚的嫁妝。以當時吐蕃工藝,這一修十年也不會竣工,作爲吐蕃大論與最關健的外交官員,只好以此搪塞,結果泥婆羅搭了一個公主,最後還搭了一個國家。唐朝搭了李道宗的女兒,還搭了無數財帛與幾萬名工匠。這也說明了祿東讚的睿智,以及其他兩國外交官的愚蠢)。

對這段歷史,沒祿氏是知道的,雖然不滿,但知道祿東贊爲吐蕃帶來的好處。

不過這個文成公主與尺尊公主,倒也可恰,聽聞後還不敢作聲,只好向年齡已老的松贊干布爭建了大昭寺與小昭寺。可幾年後,鬆贊千布就去世了,這兩位公主自此生活在祿東讚的陰影下。

噶爾兄弟,個個是人中龍鳳,其中欽陵爲最,尤勝其父。自己沒有出嫁前,家族中長輩的再三叮囑。

就要到論欽陵的牙帳沒祿氏心中卻有些忐忑不安……

進了牙帳論欽陵對這個美麗的小王妃雖不悅,然命人端來了酥油茶,也規規矩矩地行了大禮。

喝了一口酥茶,沒祿氏說道:“大論,當初我就說過在青海應當乘勝擴大戰果,而不是舉整個國家的軍力,去追趕一個太子。若不是如此,說不定河湟都被你拿下來,何至於有今天的時局?”

這就是高明之處!

雖是前來妥協的,但先發制人,語氣也哼捏得恰當好處,不是很軟,可也不象原來那樣冷怕熱諷。

就事論事嘛。

論欽陵悶哼一聲不過這個小女人語氣不是很惡,忍受下去,說道:“王妃,看到這個,太子登基後做了什麼?難道你一點沒有聽說嗎?”

“做了什麼,我只聽到他受到父母親的掣肘。”

“掣肘,真是好笑那個老皇帝還能活幾年,當年我幾十萬大軍都讓他逃出了生天,難道一個老太后就想阻住他的前進步伐嗎?難道你沒有聽說他的登基十策嗎?難道你沒有聽說大修水利,普及教育,設軍務監與武舉嗎?”

“大修水利好啊,當年隋朝那個皇帝就是大修水利導致亡國的。”

“你真……”愚蠢二字強行壓制住,沒有說出口,道:“若是那樣,我衡會拍手稱慶可他不是那樣,一切循序漸進,一點一滴地使強大的唐王朝向完美的方向扭轉。這是現在,若是老皇帝一死再沒有人阻擋他前進的步伐,強大趄來的唐王朝我們吐蕃人會是什麼局面?”

若是原來,也許沒祿氏還會聽一聽。可現在卻不聽了,唐朝新皇帝對自己有情義,又有他的兒子,能向自己母子下手嗎?道:“唐朝軍隊害怕我們吐蕃地勢高撥,永遠也攻不上高原,似乎這句話也是你說的。”

“是如此,我們吐蕃地勢高,唐朝軍隊很難攻上高原,看起來我們吐蕃佔了地利,進可攻,退可守。可是我們吐蕃不是當年的吐蕃,只能前進,一旦後退,會立即土崩瓦解川……我們能向外麪人說,鼓舞士兵與百姓的士氣,但我們自己要清楚,這一點,你也要向贊普稟明。”

再壞,也比讓你將吐蕃篡奪要好。不僅是篡位,一篡位自己母子性命必然不保。放在心裡,臉色忽然沉重下來,說道:“臧江江醚最矯健的雄鷹已經隕落了。”

“什麼?”

惟是贊普讓我爲高原留下了一顆美麗的明珠。”沒祿氏一邊說着,一邊看着論欽陵的臉色。

論欽陵不可能知道所有情況的,但他立即判斷出來,說道:“贊普很早就過世了,是不是?”

“是,可是我們吐蕃新敗,國內又穩,我一直將喪事隱瞞,不敢說。”

論欽陵又是悶哼一聲,讓這個女人氣着了,問道:“—卜王子呢?“

“你問他做什麼?”沒祿氏警覺地站了趄來。

“爲什麼不告訴我,壞了我的大計。不然唐朝東西突厥在我的苦心經營下,皆叛,只要我們吐蕃再出兵一次,那麼火上澆油,唐朝所有邊境各部皆將失控。不說青海,就是西域與河西走廊,也能奪下來。”

這是他的誇大之詞。贊普平安在世,他也不敢大規模向青海用兵,就是僥倖重新奪回九曲之地,吐蕃人也承受不了壓力,不用唐朝出手,自己多半也會土崩瓦解。

贊普不在世了,只剩下幾個女人,由着他說了。

“是你才使突厥背叛唐朝的?”

“難道還是你嗎?”

“嗯”……大論,你此次做得不錯,爲我們吐蕃贏來一次喘息機會。”

論欽陵在帳蓬裡踱來踱去,沒祿氏眼中很茫然,實際上一顆心懸了起來,攤牌了,已經將牌面攤了出來,論欽陵走過來走過去的,顯然是在計較,在思考,決定自己母子命運,吐蕃命運,就在這一刻了。

好一會兒,論欽陵重新坐下來,說道:“不過也不錯,小王子帝然年幼,然而唐朝遭遇到這場危機,重心將不會放在我們吐蕃,正是他繼承贊普地位的時候。”

一顆懸在嗓子眼的心才重新落了下來。

一進帳蓬就那樣說,是先發制人,也是彰顯自己見識短與愚蠢。不這樣做,論欽陵就不會放鬆警惕。現在奪位,自己的兒子他不知在何處,國內又有許多反對聲音,他未必敢賭。所以看到自己愚蠢,不但繼續做一個權臣,還能挾天子以令諸候。那麼自己就將贊普這個大義握在手中,以後就能慢慢坐待時機!

可是論欽陵的這一遲疑,更加重了沒祿氏的殺心。再說,唐朝有沒有危機,管吐蕃贊普即位什麼屁事!難道唐朝沒有危機,吐蕃贊普就不能繼位了嗎?這又是什麼邏輯!又放在心中,臉上絕對沒有流露出來,道:“大論,我也是這樣的想法,所以纔想公佈贊普不幸的消息。”

“但是王妃,贊普年幼,你們只是一談婦孺之輩,國家又十分困窘川

“是如此啊,大論,國家將有勞你了。“

論欽陵也觀察着沒祿氏,看到她一臉茫然,六神無主,臉色更加鬆馳,說道:“這是臣的本職,不敢有負太后的囑託。不過國家還有許多事,也希望太后主動配合臣,使國家安定與發展。”

“大論,這個,我懂,吐蕃安定,乃是我們君臣立國之本。不知道大論什麼地方需要我配合的。”

談了很久,沒祿氏這才走了出來。

進了車輦,她俏麗的臉上才露出笑容,就象一朵雪蓮花在緩慢地綻放。心裡面想到,幸好,幸好,這個野心勃勃的大論,對自己輕視,否次此次凶多吉少。清涼的寒風吹過,她才感到一陣寒意,原來不知不覺的,全身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脆聲說道:“到布達拉宮。”

要見文成公主,眼下還不急,但未雨綢繆,兒子登基後,要爲兒子增加礎碼。不然自己母子還是論氏兄弟手中兩個傀儡!

“是”車駕駛向了布達拉飛

天色已黑了下來,但皇宮裡面張燈結綵,正中一個高臺,滿朝君臣坐在臺上,臺上正表演着歌舞。

太監從外面進來,在李治耳朵邊低語了一句。

“傳他進來。”

一會兒,劉仁軌走了進來。

李治問道:“劉卿,我咕我兒說過,你年底就會回來,韋卿與李卿先後年底到達,爲何時至今天,你才返回京城?”

劉仁軌之所以這麼晚纔回來,是在半路上聽聞了李治下達的那份謅書,明白李治,或者武則天的用意,滿朝重臣當中,他是最懂軍事的,兩難之下,刻意耽擱了時?間,晚回來了大半個月。但不能直接回答,說道:“啓稟太上皇,臣受陛下制命,前往南方察看,果如陛下所言,有許多低窪與沼法皆能圈圩。可是河道縱橫,水勢?浩大,所需不菲,因此,刻意察看仔細,纔回來得晚。這是臣察看的一些地區情況。”

說着,拿出厚厚一疊文書。

對這個”李治不懂。臉色平和地說道:“劉卿辛苦了,坐下觀戲吧。”

“嘻。”

內侍立即搬來一張胡牀,讓他坐下。

在這和場合,劉仁軌也不好與李威細說,相互看了一眼,又將眼睛轉回到高臺上。

很快到了三更時分,表演到了尾聲。

李治用手向鄭宮楚招了招,鄭宮楚走了過去,李治問道:“鄭小,娘子,表演可否滿意?”

隔着羅簾,鄭宮楚也不害怕,答道:“啓稟太上皇,臣妾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精彩的演出。”

劉仁軌也是一愣,鄭家的事他同樣聽聞了一些,一路上還在爲此擔心。不知道皇上與鄭家人是怎麼說的,鄭家居然主動向朝廷表示友好。而且未婚,鄭家的女子,?居然又到了皇宮工這個小姑娘,不是鄭家的庶系與旁系,可是鄭家最嫡系的女子。狐疑地看了李威一眼,李威用眼睛示意,意思是以後再說。

李治呵呵一樂,道:“以後會有很多機會能看到。只是我的兒,比我還節儉,他日我若去,恐怕就難看到這麼多節目。”

“太上皇龍體安康,一定會常命百歲的。”

“我的身體,我渚楚”既然鄭家人開始屈服,對鄭家的人,李治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友善,連對這個未來的兒媳婦,都用了我這個稱呼,以表示平易近人。但心中想到,若是那樣,恐怕我這個兒,真會起兵謀反,只求我在世這些年中,他不給我添亂子就行。

沒有再說了,又轉過頭,向劉仁軌問道:“此次朝廷用兵數量,僅在父皇出征高麗規模之下,幾乎舉全國之兵力。朕很擔心哪,劉卿,你最善長軍務,對此次朝廷出征,有何看法?”

劉仁軌從容答道:“陛下,此次出征一定會大獲全勝。”

“爲何?”

“一是裴行儉軍事才幹不弱,二是交戰時天氣轉暖,對我朝士兵有利,三是陰山。”

“防山?”

“嗯,陰山,突厥追擊蕭崩業,也順帶着使暴亂瀰漫過了陰山。若是在大漠,還能苟延殘喘,可過了陰山,各部對我朝叛意不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方。

突厥必敗無疑。不過臣擔心的是兵力太多。”

“兵力多爲何不好?這也是皇帝說的,突厥暴亂規模龐大,不用重兵,不能鎮龘壓。”

,!

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41章 定(三)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86章 前夕(三)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76章 報應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88章 聖戰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36章 東園岑寂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97章 等(上)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240章 立志第103章 會戰(四)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76章 報應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31章 春雷(三)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62章 和親(中)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251章 砥柱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172章 探(十)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69章 煙塵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444章 簾影動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238章 滅口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06章 奇兵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32章 春雷(四)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256章 圈地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76章 報應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
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41章 定(三)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86章 前夕(三)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76章 報應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88章 聖戰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36章 東園岑寂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97章 等(上)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240章 立志第103章 會戰(四)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76章 報應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31章 春雷(三)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62章 和親(中)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251章 砥柱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172章 探(十)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69章 煙塵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444章 簾影動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238章 滅口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06章 奇兵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32章 春雷(四)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256章 圈地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76章 報應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