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籌建軍政府

餘額不足

袁方歸順於陳敬雲後,也就代表着福州城內外主要戰事結束,從軍事層面而言,福州起義已經成功。當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之後,政治上的事情也就接撞而來。陳敬雲剛安排好袁方方面的事情,回到城中司令部後,早已經疲憊不堪的他打算先休息幾個小時。可是還不等他睡下,司令部就來了一大羣人。

來的這羣人有鄭祖蔭、魏勝田這樣的同盟會文人,也有林文英,蕭奇斌這樣的等同盟會軍官,還有一羣諮議局的議員以及士紳們,突然看見這麼一大羣人來,陳敬雲有些疑問,疑惑歸疑惑,可是他還是用那帶有明顯疲憊之色的臉露出了笑容,上前兩步後:“鄭先生,魏先生!”

鄭祖蔭也都是笑容滿面,還沒過來就已經開口了:“今日福州得以光復,子華居功至偉,實乃我福建共和之功臣啊!”

鄭祖蔭話說倒是好聽,這種明顯是奉承的話在陳敬雲聽來也是極爲悅耳的!

“來,來,都坐下!”陳敬雲一邊吩咐着一邊接着道:“福建之所以能夠光復,這些都是我等革命志士的共同功勞,子華不過是牽了個頭而已!”

陳敬雲絲毫沒有謙虛的意思,這種關鍵時刻,就是要佔住大義的名分,要把自己是福建國民軍總司令這個稱號堂堂正正的亮出來,這對日後的爭權奪利以及控制兵權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魏勝田等人也是笑容滿面,一羣人中包括林文英,蕭奇斌以及一羣諮議局士紳也都是走了過來,陸續坐下。其中自然有人笑,有人苦着臉。

陳敬雲一眼看過去,發現這些也都和自己一樣,滿臉的疲憊神色。這些人估計都和自己一樣,已經一整夜沒合過眼了,陳敬雲等軍官士兵要打仗,而鄭祖蔭和魏勝田一方面是着急,另外一方面也是忙着聯絡各個方面的人物。

進來後,大家相互吹捧幾句後,鄭祖蔭很快就把話題轉了過來:“現在福州城內外已經被國民軍所控制,福州也光復了,我看是時候建立革命政府了。一方面是安定民心,避免福州混亂,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向全國發出通電,告訴他們,革命事業並不是湖北一個省的事,而是全國範圍的大事業!”

陳敬雲一邊聽着一邊喝茶,聽罷後也是放下了茶杯:“鄭先生說的對,現在福州已經光復,那麼軍政府就應該建立起來,一方面是有個名義,另外一方面也好組織人力物力加緊軍備,防止滿清勢力反撲!”

魏勝田也是點頭:“嗯,湖北那邊也是在起義的第二天就建立了軍政府!從而領導了各方起義軍隊迅速佔領了武漢三鎮抵抗清軍的反撲!”

說到清軍的反撲,讓在場的衆人都是心頭一沉,湖北那邊的情況他們也是多少知道一些的,表面上看湖北民軍佔據了三鎮,擁兵數萬,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從各種渠道反饋來的消息都已經表明,北洋軍正逐步南下,湖北民軍的壓力非常大,前後數次交戰中湖北民軍的傷亡可謂是慘重無比。湖北那邊的情況如此不妙,自然讓他們聯繫到自己也會遭遇到湖北那邊相同的情況,所以說,在場的人中危機感都是很濃的。

魏勝田和林斯特以及陳敬雲都表示贊同了,下面的一衆人自然表示同意!

緊接着,就是討論軍政府的構架組織問題,其實這些問題之前同盟會和陳敬雲之前就已經有過商討,但是那時候同盟會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起義上,陳敬雲的注意力也都在爭奪軍權上,對這裡政府構架就沒有過多深入的討論。不過這類事情有湖北那邊的軍政府樣板當參照,也不用費太多精力,很快一個大體的軍政府構架就拿了出來。

全稱爲福建軍政府,之所以稱福建不稱福州,自然是爲了大義名分,如果只是叫福州軍政府的話,從名義上就只是一個城市的軍政府,對整個福建無統屬名義,這點是陳敬雲決不能接受的,鄭祖蔭和魏勝田等人也覺得福建光復大業還等着他們繼續進行,自然也不願意把腳步侷限在福州一城。

福建軍政府下屬的各部中,原本鄭祖蔭等人是想要照搬湖北那邊的,但是陳敬雲說福建有福建自己的侷限性,不能一一照搬,同盟會諸人一想也是,當即就是在湖北軍政府的基礎上另行設置。

即設:軍務部、民政部、財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工商部、教育部、交通部、監察部共九部,其中各部職能從名字也能看出來。九大部確定下來後,魏勝田道:“軍政府構架已定,下面我推舉陳敬云爲福建軍政府都督,掌管一切軍政事務!”

一聽到這話,下面衆人立即就是慎重了起來!剛纔討論政府構架的時候,他們並不在意什麼,他們在意的是什麼人能當什麼職位,比如這個都督之位。

要當這個都督之位,可不是說隨便推舉一個阿貓阿狗就可以的,至少在場衆人中符合資格的沒有幾個。鄭祖蔭在福建同盟會內部的威望是足夠了,但是對於新軍以及福建省內民衆而言是不可能的,民衆尚且不說,陳敬雲手下的軍隊也不說,恐怕就連林文英等同盟會掌控下的新軍也不會承認的。魏勝田是外來戶,來福建不過半個月,連人都不認識幾個,如果他不是頂着孫中文的名頭來,估計都沒人搭理他。剩下的林文英和蕭奇斌對於新軍而言,威望都嫌不足,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這年頭,威望這東西說有也可,說無也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袁方對李繼民和林文英的勸降嗤之於鼻,但是收到了孫道仁的信並見到陳敬雲後,立馬就投誠了。換句話說,如果讓林文英和蕭奇斌當都督,別說勸降秦玉年等其他新軍了,估計城內的新軍立馬就得亂了。

其實,他們還有一個很好的選擇,那就是許崇智。但許崇智遠在邵武府,那裡也有好幾個營的新軍需要勸降以及強有力的高級將領來掌管,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回到福州來,更何況,就算他能回來也得好幾天之後了,幾天時間過去了黃瓜菜都涼了,更別說都督之位了。

衆人想來想去,都是把目光投向了陳敬雲!

現在的陳敬雲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首先,他是同盟會成員,儘管他才加入同盟會沒幾天但那也是貨真價實的同盟會成員,第二,他有足夠的軍事威望,現在已經是福建國民軍總司令的他號令城內所有新軍,日後不管是主持軍事行動還是勸降福建其他的新軍舊軍,都有足夠的資格。第三,他還是一個富家子弟,在福州城內的士紳工商人士看來,總比那些大頭兵泥腿子強的多,有他在,日後政府的運作也會順暢很多。

這些因素湊合起來,就讓陳敬雲成爲了唯一的都督人選。要不然的話,福建軍政府只能學湖北那邊,用子彈逼迫黎元洪當都督一樣,拿着槍逼孫道仁或者是王麟來當這個都督了。

衆人深思片刻後,身爲陳敬雲最得力的手下,馬成立即站了起來:“我馬成堅決擁護陳司令當都督!”

有了馬成開頭,陳敬雲嫡系的其他幾個將領也是一一站了起來,包括林飛泰,李連陽等人齊聲大喊:“我等堅決擁護陳司令爲都督!”

隨後,李繼民,袁方也是站了起來表示擁護陳敬雲,這個時候,蕭奇斌左右看了眼,隨即也是站了起來表示擁護,隨後林文英和彭壽鬆的眼中雖然露出了不甘心,但是也站起來表示擁護陳敬雲當都督。

有了這幫子將領發話,剩下的幾個同盟會成員以及諮議局議員們也是一一讚同。如此,陳敬雲就成爲了福建軍政府都督。

解決了這個大問題後,就該是討論軍政府下屬各部的總長次長人選了。林文英等人都是眼中露出了期翼神情,都督他們是爭不過陳敬雲,但是下面的各部長官的位置他們總能佔據一個位置吧。

首先是民政部總長的位置,這個好辦,在場諸人中除鄭祖蔭外也沒有其他人適合的了,鄭祖蔭本來就是諮議局議員,對於政務應該能處理通順,次長是高澤炎,此人也是個老革命黨了,早年投身教育,後來當選諮議局議員,在民政上也頗有威望。

然後是外交部總長,幹革命打仗的事,在場中人能拉出一羣來,可是幹外交,和外國人打交道就不是他們的強項了,當即鄭祖蔭沉思了片刻後道:“我推薦諮議局秘書長林長明來擔任這個職位!”

“哦?”陳敬雲對這個任命不太熟悉,而林長明也不是同盟會成員!所以陳敬雲問道:“這人是?”

鄭祖蔭解釋道:“宗孟(林長民字)早年留學東洋入稻田大學學習,對政治經濟頗有見地,回國後即執教福州政法學堂,論見識和學識,擔任這個外長是綽綽有餘的!”

陳敬雲點頭:“既然鄭先生舉薦,那必定是人才無疑了!”

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61章 方大山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58章 秦海濤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6章 不孝子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55章 分析(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
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61章 方大山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58章 秦海濤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6章 不孝子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55章 分析(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