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

南京參謀部巨大的會議室內再一次召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會議,自從中國進攻俄羅斯共和國後,中國南京就開始頻繁的舉行大規模的高層軍事會議,今天也不例外。

“在阿斯塔納方向,我第五集團軍之第二軍以及第三十二師依舊保持對俄軍的攻勢,俄軍斷然不可能從阿斯塔納以及鄂木斯克方向再抽調兵力增援巴爾瑙爾的!”陳儀在那副巨大的西伯利亞地圖上說着。

“此地的我軍雖然兵力不多,但是已經足以牽制這一地區的俄軍,從而減輕我軍在巴爾瑙爾的壓力!”

“只是阿斯塔納那邊雖然只是次要戰線,但是第二軍和第三十二師一次被牽制在那裡也不是個事,還得儘早的拿下阿斯塔納,讓這一支兵力形成對鄂木斯克的壓力!”旁邊的胡澤雲如此道:“我看,是不是再往阿斯塔納方向增援一部分的兵力,讓他們徹底拿下阿斯塔納呢?”

胡澤雲的話音剛落下,旁邊的徐離善卻是開口了:“胡兄所言不妥,我軍之所以遲遲不拿下阿斯塔納,並非我第五集團軍無法拿下它,以我第五集團軍的龐大實力,早些時候如果直接增援一個軍的兵力,這阿斯塔納早就拿下來了,但是拿下阿斯塔納之後呢?”

“如果我軍拿下阿斯塔納後,後續俄軍必然是沿着鐵路線退守哈薩克北部地區,最後退守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卡,而且我軍在阿斯塔納方向兵力也算不上充裕,即便能夠攻佔阿斯塔納,但是也不過是擊潰俄軍,無法做到大規模殲滅俄軍有生力量的目的,而且戰線越過了阿斯塔納後,就等於我軍再一次延長數百公里的補給線,如今我軍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運輸補給就已經非常勉強了,如果進一步延長補給線勢必會對巴爾瑙爾地區的後勤供應造成影響!”

徐離善繼續道:“再者,現今我們的戰略重心是巴爾瑙爾方向,此地以及新西伯利亞已經彙集了俄軍至少四十餘萬的兵力,佔據了俄羅斯國防軍至少四分之一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在巴爾瑙爾一戰中包圍並殲滅這一股俄軍,此戰便已經奠定了勝局!這種情況下抽調第五集團軍的預備隊增援阿斯塔納方向豈不是棄本逐末嗎?”

胡澤雲聽到徐離善毫不客氣的反駁自己的意見,並且言語中沒有絲毫客氣,這讓胡澤雲心中有些不忿,不過他也自知他們兩人雖然同爲陸軍上將,但是他的地位還是遠遠無法和徐離善相提並論的,兩人的年紀雖然相近,但是這個徐離善在軍界中卻是不擇不扣是屬於他的前輩了,所以儘管心中不爽徐離善掃了他的面子,但是胡澤雲也是沒有表現出臉上來,而是爲自己的建議進行解說。

“正是因爲巴爾瑙爾方向的重要,現在第五集團軍正式需要更多力量的時候,如果能夠拿下阿斯塔納,不但可以從側面減輕巴爾瑙爾方向的壓力,同時也可以威逼鄂木斯克,切斷俄軍聯通烏拉爾山脈那邊的聯繫,甚至可以從側面包圍這一地區的俄軍,爭取更大程度上殲滅俄軍的兵力!”

此時旁邊的陳儀也是開口了:“阿斯塔納那邊,我還是覺得先緩緩好,現在那邊的幾個師已經足以牽制俄軍了,而阿斯塔納的俄軍也不少,要想拿下此地至少也要增援三個師以上的兵力,如此一來,第五集團軍的預備隊就會略顯得不足了!”

“唉,說起來,還是兵力不夠,現在第五集團軍的兵力不過四十萬,而他們需要同時面對阿斯塔納以及巴爾瑙爾方面的俄軍,當面俄軍兵力都已經超過六十萬之數了,以劣勢兵力就想要做到包圍作戰還是非常難的!”徐離善嘆着氣。

“現在西北地區增援而來的第六集團軍要什麼時候才能到,還有國內訓練的那十幾個師也差不多成軍了吧,你們看是不是可以增援給第五軍那邊!”

“按照道理來說,我軍兵力也不算少了,奈何需要用兵的地方實在太多,而且在開戰前爲了迷惑俄羅斯共和國,也沒敢把大量部隊部署到前線,這開戰後才陸續從國內抽調部隊,短時間內兵力緊張也是情理之中!”陳儀道:“好在遠東和貝加爾湖那邊好一些,第七集團軍和第八集團軍的兵力雖然也不多,但是當面俄軍實力不強,行動倒也算順利!”

“現在第六集團軍已經差不多了,等他們到了後,也就能夠有力的增援第五集團軍了!”謝嚴上將也道:“之前在新疆地區進行訓練的幾個新編師也快要抵達西伯利亞了,有了他們再加上第六集團軍,我們在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野戰兵力就有一百來萬了,維持如此規模部隊的後勤補給也差不多是西北鐵路的極限了!”

說起來,中國的兵力可不少,表面上看起來師旅番號都已經接近一百五十個了,但現在中國陸軍實際上還處於大規模動員的期間,總動員的目標是一千萬陸軍,目前已經擴張到了七百餘萬,但是這大多數部隊還剛剛進行動員,新動員以及新組建的部隊都還在全國各地進行訓練,真正參與作戰的都只是那些常備兵力而已。

此外還得說明的是,中國陸軍目前雖然已經有七百餘萬的規模,但是這個數字是算上了各種後勤輔助人員,作爲一支現代機械化部隊,中國陸軍中的後勤輔助人員中的比例要遠遠超過一線戰鬥人員。

此次對俄作戰中,中國陸軍算得上是把近半兵力都投入其中,遠東第八集團軍有着二十餘萬人,貝加爾湖方向的第七集團軍有三十餘萬人,中亞方向的第四集團軍目前有二十餘萬,西伯利亞方向的第五集團軍是約四十萬人,以上加起來就是一百一十萬了。如果加上西北地區正在往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亞地區增援的第六集團軍三十餘萬,那麼中國陸軍投入對俄作戰的兵力高達一百五十萬之巨。

要知道這些部隊可都是以往的常備部隊,中國陸軍的精華所在,別看這一百五十萬兵力只佔據了中國陸軍的一小部分,但實際上已經佔據了中國陸軍的近半精華所在。

除了這一百五十萬的精華部隊外,在各個方向還有若干的新編師部隊,這些部隊不會擔任主攻任務,而是在後方擔任守備任務,比如守護鐵路沿線、肅清俄軍殘兵等等,各種各樣的部隊都加上去,中國陸軍投入對俄作戰的總兵力超過了兩百萬。

同時還有將近二十萬人的空軍,五千餘架各式飛機參戰。

中國陸空兩軍投入對俄作戰的兵力雖然只是佔據了中國整體軍事力量的一部分,但是這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中國能夠投入的極限兵力了,理由有二,第一個就是中國陸軍雖然規模龐大,但是需要部署的地方也多,除了對俄作戰外,在國內沿海地區依舊是部署重兵,避免日`本狗急跳牆打擊中國沿海工業重地,此外在東南亞方向、雲貴方向的兵力也不少,然後再新疆、西藏這兩地都還部署了不少的兵力威懾英國的印度。

簡單說,中國是家大業大需要用兵駐守的地方實在太多,能夠抽調出兩百多萬兵力用於對俄作戰已經是不容易了,至於再多,總不能把那些剛動員連訓練都還沒有完成的新組建部隊送上戰場不是。中國陸軍要想兵力充裕,至少也得等到1942年初,等大量新組建的部隊完成了訓練,裝備了大量新式武器裝備後,才能夠減輕中國嚴重依賴戰前常備兵力的壓力。

除了常備兵力略有不足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不是說想要在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投入多少兵力就能夠投入多少兵力的,這裡頭受到了西北鐵路的運力限制。

西北鐵路當初作爲國防戰備工程爲修築,建築之處就是爲了給中國部署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部隊提供後勤運輸,西北鐵路的運力和西伯利亞鐵路相當,維持個一百五十萬左右的部隊後勤供應就已經是極限了,而這說的還是普通部隊,如果是那些擁有大量重型裝備,消耗補給衆多的機械化部隊,那麼這個數字還得進一步縮小,維持百萬規模的部隊就已經是很勉強的了。

而西北鐵路的運力也就限制了中國能夠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投入兵力的多寡,而正是因爲能夠投入兵力的數量有限,這才使得中國陸軍派出的幾乎都是常備精英部隊,番號從第六十七師以後的部隊暫時是一個都沒有投入,現在都還在新疆地區呆着呢。

“這百來萬部隊裡頭,中亞方向得用差不多三十萬之數,這能夠用在西伯利亞方向的部隊能夠有七十萬就是頂天了!”徐離善道:“而當面俄軍的兵力可不比我們少,要想取得大會戰的勝利,唯有彙集主力一次性擊潰敵軍,不到萬不得已,可不能行分兵之事!”

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3章 大戰(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1章 伍世鍾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1055章 分析(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
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3章 大戰(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1章 伍世鍾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1055章 分析(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