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袁氏復出

餘額不足

本來湖北那邊戰事膠着不下就已經夠牽動着衆人的心思了,福建光復徹底引爆了火藥桶,緊接着就是湖南和陝西幾乎同時光復,讓清廷方面驚恐不已的同時,也極大的振奮了革命黨人的信心!於此同時,全國各省的士紳階層也都考慮起未來的出路來,是支持朝廷還是支持革命黨,又或是保持目前的這種實力中立態度!

湖南、陝西兩省光復的次日,即十月二十四號,九江新軍起義成功後建立軍分政府,推馬毓寶爲都督,林森爲民政部長,不久後李鈞烈趕赴九江被推爲總參謀長,由此拉開江西光復之帷幕。二十五號,廣州將軍被革命黨人刺殺身亡,廣東動亂在即,同時廣西也發生了小規模的騷亂。

從武昌起義到現在,不過半月左右的時間,但是南方各省的局勢已經敗壞到無法挽回之地步。

“真的要把他招回來?”載灃看着一衆文物重臣,言語間帶有的那絲沉痛讓人聽了都覺得他出這句話是有多麼的困難。而他口中的‘他’除了袁世凱外還能有誰讓他如此忌憚。前些天爲了讓前線的北洋軍奮戰殺敵,他甚至都答應了袁世凱把王士珍等早已經開缺或調出去的北洋系將領給弄到了湖北聽用,要知道當初爲了把這些北洋將領趕走,他足足花了三年時間。

“眼下南方各省局勢已經敗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了!”內閣協理大臣那桐說罷也是嘆了口氣:“再這麼下去,怕是南邊都要丟了!”

同爲內閣協理大臣的徐世昌也是點頭道:“湖北前線僵持不下,繼福建、陝西、湖南後江西、廣東、廣西都傳來了亂黨的消息!”

徐世昌沒有明着說到了這等局勢非要袁世凱不可,但是在場的人都明白,他徐世昌和袁世凱的關係不簡單,說是兩個人穿一條褲子也不爲過。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也夠明白了,底下的內閣大臣們都是沉默了起來,半晌後的農工商大臣溥倫開口道:“既然有亂黨,那就堅決打!馮國璋不行,那就把禁衛軍派上去,我就不信那些亂黨們能夠擋得住!”

禁衛軍也是按照新軍規制編練的,士兵們都是八旗子弟,仿造日本近衛師團而建立,主要就是爲了拱衛皇室安危。不過這些年來,禁衛軍的中高級軍官基本都是北洋系統裡派出來的,中下層軍官也是北洋培養,雖說士兵們是滿人,但是到底是聽袁世凱的還是聽朝廷的還得另說。

“哼,把禁衛軍派出去,京畿安危如何保全!”此時慶親王奕劻開口了:“沒了禁衛軍,皇上和太后的安危怎麼辦!”

見慶親王奕劻如此說,溥倫也不敢反駁,只是心裡暗道:“再這麼下去,連江山都保不住了,還談什麼安危!”當然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他是絕對不敢說的。

“崧生,洋人那裡怎麼說?”慶親王奕劻把目光投向了外務部大臣樑敦彥身上。

樑敦彥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斟酌了片刻後才道:“昨日我去拜訪了英國公使朱爾典,言談中他對我國的局勢很關心,並表示希望我們能夠有強力人物站出來結束目前的動亂!”

朱爾典的心思在場的衆人也都能猜到,不外乎就是要把袁世凱推出來。

隨後衆人又商議幾句,主要的議題已經不是南方的亂局,而是集中到了袁世凱身上,有支持袁世凱出山的,也有反對的,一時間談也談不攏,奕劻瞧着下面人看了眼後,嘆了口氣:攝政王,這大事還得您來決斷!”

載灃咬着牙看着下面的衆人,剛纔的一番商議他可是全看在眼裡,看見那麼多人支持袁世凱出山他心中已經快怒火中燒了,可是他依舊咬着牙聽下去。

好半晌後他才冒出來一句:“徐大人,勞您架走一趟吧!就說我載灃讓他組閣!”

說完這話後他像是渾身沒了力氣一樣,整個人都軟癱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這江山可是他兒子溥儀的江山,決不能在自己手上丟了。

清廷內閣會議一結束,清廷就下旨袁世凱爲欽差大臣,同時召還蔭昌,袁世凱剛接到聖旨立即就給馮國璋發去了電報。

“朝廷既然用我,我袁某人自然要給他們甜頭,可不能讓人說我佔了位置不辦事!”說這話的時候徐世昌也在,當即這兩人就是相視大笑。

馮國璋接到袁世凱電報後,立即下令進攻,說是要給袁大人送上一份上任禮物,北洋軍分三路進軍,不用多大一會功夫就把劉家廟給攻了下來,並且正在向漢口急速進軍,漢口危急。消息傳到北京,讓一直提着心的載灃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只要他能把革命黨收拾了,讓他組閣又何妨,這天下還是大清的天下,這江山還是我兒子的江山!”載灃的心情不錯,當晚甚至還有興致和側福晉大戰了數個回合,一掃半月來的苦悶。

北京和湖北都是亂紛紛的,一舉一動都受天下矚目,相對而言福建那邊就動靜小多了,除了二十一號那天發了個光復通電外,就沒有其他重大的消息傳來了。

此刻的福州顯得很平靜,戰事早已經結束,福州城內已經恢復了正常,雖然不時能看見一隊隊光着頭的國民軍在街頭巡視,但總歸是恢復了往日般的安靜,各行各業早已經營業,酒樓妓院也是恢復了不少的人氣。

湖北和北京鬥法的時候,陳敬雲可沒有閒着,一方面是處理民政事務,另外一方面還得處理軍務。

民政上的事情有鄭祖蔭掌管,也時間倒也算平靜,由於軍政府初創除了一些陋習外並沒有進行太多的政務革新,按照衆人的商議,短時間軍政府最需要的穩。只要把局勢穩定下來,才能談其他的。

軍事這方面陳敬雲看的很重,抓的很緊!爲了抓緊手中的軍權,他把福建國民軍司令部重新整理,下設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三大部,然後在各部下再設處理具體事項的各處。馮勤任參謀部總長,原三十八標的副軍需官夏興剛任後勤部總長,原三十八標副軍械官歐陽天任裝備部總長,這三個人可都是陳敬雲在三十八標的嫡系人馬,一切以陳敬雲的指示爲行動準則。沒有陳敬雲點頭,不管是調動軍隊還是軍械糧餉都不行。

至於軍政府的軍務部,陳敬雲沒給什麼實權,這幾天裡林文英似乎也察覺出來自己這個軍務部似乎什麼都能管,但是什麼都管不了,已經來找陳敬雲好幾次了,陳敬雲也不說透,只是敷衍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等過段時間後自己就能徹底掌控國民軍,到時候這些同盟會的人就翻不了盤了。

“報告都督,第一旅已經集合完畢!”馬成此時穿着嶄新的軍服,踏着長筒馬靴,整個人精神抖數的向陳敬雲敬禮。

陳敬雲笑着走了上來,伸手壓了壓示意馬成放鬆:“部隊集合好了,情況怎麼樣!”

“回都督,一切都好!目前我第一旅兩團已經齊裝滿員,隨時可以作戰!”馬成話說的大聲,看上去信心很大,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馬成話裡的水分很大。

按照之前的規劃編制,第一旅是兩團六營步兵,還有一個連的火炮以及兩挺的馬克沁重機槍排,按照滿編制計算將有四千五百人左右。嗯,就是通常意義上說的混成協。第一旅的骨幹老兵大概一千五百人,是原三十八標第二營以及大部分投向清兵,剩下的三千人全都是這些天緊急招來的新兵,可以說連槍都打不準的兵,嚇唬人是可以了,真要拉上戰場估計一刻鐘的功夫就得崩潰了。

號稱陳敬雲嫡系精銳的第一旅如此,剩下的第二旅,第三旅也好不到那裡去了。第二旅由第三、第四團以及一個炮兵連以及一個重機槍排組成,編制上和第一旅一樣。其中老兵也差不多一千五百人左右,主要由李繼民部以及投降的三十七標第一、第三營組成,混合三千左右的新兵後也就編成了第二旅。

這兩個旅的戰鬥力雖然差些,但都有着一千五百人左右的老兵骨幹在,多訓練一些時日,磨練幾次後也就能夠拉上戰場了。而剩下的第三旅嘛,由骨幹是憲兵營和袁方的三十七標第二營,老兵也有近千人,除了老兵較少外,裝備也和第一旅第二旅一樣統一的漢陽造,有個炮兵連,但是沒有重機槍排。原因是陳敬雲手裡一共才六挺重機槍,第一旅第二旅分別要了兩挺,而剩下的兩挺陳敬雲就給安排到了警衛團用以守衛福州。除了這重機槍外,其他也和第一第二旅沒多大區別。

爲了湊出這三個滿編旅來,陳敬雲費勁了心思招兵,安家費一律給二十元,月響八元,並明確表示現在處於革命時期,一律不扣食宿雜費,發足額全響。如此條件吸引了大批青壯來投軍,除了在城內設立招兵點外,陳敬雲還安排人到城外的鄉下去招兵,七八天過去後雖然不如湖南的焦達峰那麼猛,但是也招了上萬人。

但是有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警衛團,以及新組建的第四旅都等着新兵入營,這些人還是不夠分的,沒辦法,只能先給這三個旅配齊人員後,後續的第四旅再等多幾天了。

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3章 臨近生變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09章 衝鋒(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37章 渡江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55章 分析(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56章 北巡(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75章 伏擊戰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53章 王麒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19章 南北,戰!第864章 慘烈(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99章 鎮壓(二)
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3章 臨近生變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09章 衝鋒(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37章 渡江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55章 分析(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56章 北巡(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75章 伏擊戰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53章 王麒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19章 南北,戰!第864章 慘烈(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99章 鎮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