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

俄羅斯臨時政府控制區內的新西伯利亞火車站,剛抵達新西伯利亞的第七師師長陳衛華少將走下了火車後就是見到了第十二軍的參謀長莊先河少將,隨即就是面帶微笑着走過來:“莊兄,讓你久等了!”

莊先河呵呵笑了聲後道:“不礙事,這來了就好,先前聽說鐵路被游擊隊破壞後我還以爲你們要拖延兩天時間呢!”

“鐵路破壞的不嚴重,搶修了後也就只耽誤了半天時間而已!”陳衛華說到這裡後冷冷道:“至於那些游擊隊,哼!我把附近的三個村子全屠了,我倒要看看以後還有誰給那些游擊隊提供補給。”

莊先河聽到陳衛華的這話,雖然表情不變但是內心裡也是一陣惡寒,心裡說不出的一種厭惡。

他莊先河算是福建起義時的老人了,說起資歷來一點也不比李繼民和林肇民這些人差,他那也都是國民軍早期的數大師長之一,只不過這些年來一直停滯不前,尤其是北伐戰爭和青島戰役以及西南戰爭中他沒有撈到什麼大功勞,這沒有軍功自然也就無法升遷,至於說靠資歷晉升他雖然足夠,但是現在統一也沒有幾年,要想單純靠着資歷升到中將,估計還得十幾年以後呢。要想短時間內晉升除了資歷和背景外,還得有可以拿的出手的軍功才行。

所以當沈綱、李繼民這些人一個個都當上了上將,就連徐離善這個他們曾經的下屬都當上了上將後,他依舊掛着少將的軍銜。

而站在他對面的陳衛華說起來比他更悲劇,要知道當年的蘇南戰役中,身爲陳敬雲在老二營的四大隊官之首,嫡系中的嫡系陳衛華可是當時在國民軍的頭號王牌第一師中任職師長,然而在鎮江一戰中陳衛華慘敗於唐天喜手下,損失慘重差點導致鎮江失守。這事一出,陳敬雲立馬就將他撤職,並調當時還在廣州的沈綱北上接任第一師師長力挽危局。

換句話說沈綱這些年的路子原本就應該是他陳衛華的路子,如果當年他沒有敗那麼今天之沈綱就是他陳衛華!!每每想到這裡陳衛華就是夜不能寐,想起曾擊敗了他的唐天喜更是恨的咬牙切齒,等唐天喜迫於形勢緊隨曹錕身後投誠陳敬雲的時候,陳衛華可是極力反對的。不過陳敬雲還算是看重唐天喜這個人的才能的,再者北洋降將那麼多他總不能因爲唐天喜曾經擊潰了自己的第一師就心生不滿,站在陳敬雲的位置上,這個唐天喜用的好了讓他在發揮出當年的那種軍事才華來,那麼自己手下就又是多出一個將才來,所以就先安排唐天喜和其他人一起去陸軍大學就讀了一年,後來進入到了參謀部任職,隨後又是被調往第五軍擔任參謀長。算是除了徐樹錚、曹錕等少數北洋實權降將外,第一個身居要職的北洋降將了,比起吳佩孚的升遷都要來的快,要知道現在的吳佩孚還只是一個參謀部的副司長而已。

陳衛華雖然心裡恨不得把唐天喜給生吞了,但是被陳敬雲冷落了幾年後也算是明白了人情冷暖,好在他還有一個擔任總統侍從武官室的弟弟陳衛通少將,他弟弟陳衛通雖然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他從福建軍政府時代就接替了陳彩擔任陳敬雲衛隊隊長一職,而後衛隊改革爲侍從武官室他就是成爲了陳室長,這幾年來爲陳敬雲擋下了無數次刺殺,統一前在福州更是擋在陳敬雲面前爲陳敬雲擋下了北洋刺客的子彈,就憑着他給陳敬雲擋子彈這份功勞,就足以讓陳衛通躋身陳敬雲最爲信任的數個手下之一,人們都說陳敬雲身邊有兩條狗,一個是調查局陳彩,而另外一個則是秘書處的於世峰。然而在共和政府體系裡的高層卻是都清楚,這兩個人雖然深的得陳敬雲的信任,但是在陳敬雲心中的地位是遠不如陳衛通那麼重要的。具體的區別就是陳敬雲交代事情讓陳彩和於世峰去辦,而陳衛通呢,陳敬雲則是把性命都託付給了他。

向來不愛出風頭的陳衛通在公衆乃至官員眼中都不算出名,但是他的份量是不輕的,就連他的哥哥陳衛華也是受到了影響,這些年如果沒有陳衛通的緣故,他陳衛華就不會被撤職一年後重新被起復,而且一起復就是戰略司司長的位置,隨後更是在郭恆思的後頭當了半年的作戰司司長,雖然當作戰司司長的時間不長,但是這也是給了他東山再起極好的資歷,按照數任作戰司司長的經歷,他和沈綱、樑訓勤、陳儀、郭恆思等前任作戰司司長一樣被直接下放到師中任職師長。這個經歷對於陳儀和郭恆思等人來說是一個升遷的必要經歷,然而對於陳衛華來說卻是浪費了數年青春、沉寂多年後纔回復到了當年的地位,而更讓他受打擊的是,當年的師長和現在的師長重要性已經天差地別。

受此影響,他的整個人的性格也是有了些轉變,尤其是被調任到俄國擔任第七師師長後更是暴露出了心底裡最邪惡的一面,方面要把這幾年來所受的窩囊氣都撒出去一樣,別的駐俄部隊都安安穩穩待在鐵路沿線的時候,他卻是率領部隊在轄區裡四處出擊,掃蕩着當地的游擊隊,而且還經常做出屠殺無辜俄羅斯民衆的事情來,他的行爲受到了俄羅斯臨時政府的強烈抗議,以至於沈綱都不得不親自來電訓斥他不要做的太過分,但是由於他的第七師是在俄國,屠殺的也是俄國人,沈綱那些大佬們也只是訓斥一下就沒了下文,陳衛華後來雖然收斂了不少,但是這心底裡最邪惡的一面被激發出來後,根本就沒有可能完全收回去。

這不,率領部隊向西增援的時候,恰好遇到游擊隊破壞了鐵路,直接導致他的部隊被迫耽誤了半天時間,大發雷霆的陳衛華沒能在附近找到游擊隊的蹤影就再一次幹出了屠殺的事情來,一下子就把附近的幾個村子好幾百號民衆給一股腦屠殺了。

對於陳衛華這人,莊先河本來是沒什麼反感的,但是對於他這種光明正大的說屠殺了多少人之類的話還是覺得厭惡,於是岔開了話題:“對了,那個軍部特遣裝甲團呢,也是和你們一起來了吧!”

“都來了,這個特遣團裝備太多,區區一個團三千多兵力的裝備都快趕上我一個師了!”陳衛華說話的時候指了指遠處的一個陸軍少將道:“諾,就是他帶的隊!”

說到這裡,陳衛華覺得有必要提醒莊先河:“你也應該認識他,就是林勇非!”

莊先河和陳衛華在參謀部裡呆了數年不同,他是常年都在外頭任職師長,雖然都是軍中同僚,但是也不是每個將領都認識的,有些人也只是聽過名字但是沒機會見過,一聽到林勇非這個名字,莊先河立馬就是浮現了這個人的一些情況,然後壓低了聲音問:“就是以前警衛師的那個林勇非?”

陳衛華點點頭!

莊先河聽到這裡也是心裡有些駭然,這個林勇非身份有些太特殊,這人和他以及陳衛華又或者是沈綱等普通將領不同,這些將領們的權勢大多都是來至於他們自身的職位,背後可沒有什麼大家族支撐着,就算有所謂的家族的話,那他們自己就是家族的頂樑柱了。

可是這林勇非背後的林家可不是什麼普通家族,林勇非的堂妹就是陳敬雲的正牌夫人,中國第一夫人林韻。這林家就和陳敬雲母親陳俞氏所出的俞家並稱中國的兩大外戚家族,而號稱中國太子黨雲集的警衛師中大部分軍官除了陳氏子弟外,還有大量陳家親朋子弟在,其中林家和餘家子弟自然也有不少在警衛師任職,警衛師師長俞若飛中將就是陳俞氏的親侄子,陳敬雲的表哥。這羣在中國軍隊體系裡極爲特殊的人羣和軍隊裡的其他軍官體系向來是涇渭分明的,哪怕是部分警衛師出身的軍官到了其他部隊任職後往往也是很難融入到那些普通軍官的羣體當中,當然了那些普通軍官也是很難融入到警衛師出身的軍官羣體裡。

這個林勇非就是正兒八經的外戚軍官了,他先是擔任警衛師的第三團團長,隨後被調往參謀部歷練了一年後就是被調往了剛組建的第一裝甲師任職副師長,而第一裝甲師的師長最開始是方大山,後來方大山由於裝甲科升格爲裝甲司後就不好繼續兼任第一裝甲師的師長,所以陳敬雲就調任了原第四軍參謀長鄧潘之少將任職第一裝甲師的師長。第一裝甲師和已經完成了摩托化的陸軍第九摩托化師和正在爲了摩托化爲換裝的第一師駐紮在河北、蒙古一帶。

陳敬雲決定對俄國增兵後,參謀部就是把部署在外蒙古庫倫的一個裝甲營以及兩個摩步營組成特遣裝甲團配屬給十二軍,受第十二軍李繼民上將直接指揮。除了準備參與前線作戰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實戰來檢驗中國最新式的T6式中型坦克和T7式重型坦克的作戰效能,而最最重要的就是系統通過實戰來檢驗陳敬雲提出由方大山完善的“混成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戰術的有效性。

當歐洲戰爭中坦克朝着龜速厚裝甲發展,坦克戰術也繼續往圍繞着如何率領步兵突破戰壕而發展的時候,中國的坦克戰術從一開始就是和歐洲各國的不太相同,儘管陳敬雲對此很有信心,但是實際上就連中國裝甲部隊的創立者,裝甲部隊理論的主要提出者方大山也是沒有太大信心的,這也是一得知要在俄國爆發大規模戰爭時,裝甲司的人迫不及待的派遣了一個特遣裝甲團的部隊參戰的原因所在,他們需要裝甲部隊發揮出他們所期待的作用來堵住那些反對者的嘴巴,更希望用這些勝利來提高自己的信心。

摸着石頭過河,而且還在河中央的時候,方大山需要理由來相信自己不會在過河的時候淹死。

這個時候,林勇非少將也是走了過來,面帶微笑看着這兩個和自己不同體系的同僚,莊先河首先道:“林兄,我在這邊早已經是給的遠道而來的兄弟們備好了補給,茶水也都準備好了,走,我們到裡面去說!”

林勇非點了點頭道:“那感情好,那羣王八蛋辦事不牢靠,我都喊了小半天,嗓子都快啞了!”

林勇非雖然是個名副其實的外戚了,但是和那些無所事事的太子黨不同的是他早年從軍,除了身份背景和其他普通將領不一樣,其他的都是沒有太大差別了,說起話來也是響亮無比。

路上,莊先河道:“林兄,你這個特遣團不是隻有三千多人嗎,怎麼我看你們的裝備裝的比第七師的都多啊!”

林勇非道:“這個我們裝甲部隊和普通步兵部隊不太一樣,不但有着坦克還有着大量汽車和摩托車,所以這裝備輜重就多了點!”

說道這裡,林勇非呵呵的笑了聲後:“這次我帶來的只有一個裝甲營和兩個摩步營,由於來的急很多輜重都沒帶來,估計要三五天後才能運送過來!”

坦克這玩意在世界範圍內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事務了,對於中國軍方高層將領而言,也能夠經常看到坦克的一些內部報道,只不過大部分將領都還是對裝甲部隊一知半解,就連那些參加過歐洲軍官觀察團,見識過歐洲坦克大戰的人也是無法瞭解中國混成裝甲部隊的作戰模式的。

陳衛華也是起了興趣:“李將軍說讓我儘量配合特遣團的作戰,不過你們的作戰方式我也不太瞭解,聽說你們在年初的第二次北方演習裡在一天之內突破了兩道防線進攻了上百公里?”

林勇非聽罷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年初的第二次北方演習中,重點實驗了裝甲部隊的作戰效能,甲方是第一裝甲師和已經完成摩托化的第九師摩托化師,而對手是還沒有完成摩托化的第一師以及曹錕的老部隊第三十師和第六師以及第一騎兵師。甲方的指揮官是向來以剛猛進攻風格著稱、同時也是方大山的快速突擊理論支持者的的現役參謀部作戰次長左玉剛中將,而乙方指揮官則是駐俄第十二軍軍長李繼民上將,另外第七軍軍長黃安源中將更是忍耐不住向陳敬雲請求了後親自指揮舊部第一騎兵師作戰。

演習的結果雖然左玉剛指揮下的裝甲混成部隊迅速連續突破了乙方的兩道防線,但是因爲後勤補給線被黃安源中將的第一騎兵師截斷,失去了油料補給的裝甲混成部隊在連續突進了將近兩百公里後因爲失去補給而慘敗!

儘管裝甲部隊被裁定爲失敗,但是衆人也是不可能沒有看到演習的侷限性,那就是裝甲部隊只有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摩步師,後方沒有任何步兵掩護,而乙方除了三個步兵師外還有一個騎兵師,兵力對比一比二。而按照方大山的快速突擊理論,混成裝甲部隊無情的撕裂敵軍防線後迅速的向敵方縱深挺進,切斷敵軍交通、通訊、指揮,而己方的步兵部隊緊隨其後,掩護鞏固並擴大缺口,還有就是接受俘虜。

所以說沒有步兵掩護的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是不可能在實戰中發生的!

當然了,這一次混成裝甲部隊的失敗也讓裝甲司的人反思了以前的戰術,提出了裝甲部隊需要更多快速步兵的伴隨掩護要求,也就是說需要建立更多的摩步師,爲此第一步兵師也是加速了摩托化換裝的步伐,這一點是黃安源等一大批反對裝甲部隊等將領沒有預料到的情況。

而之所以出現裝甲部隊大敗後依舊得到快速發展的原因就是左玉剛指揮裝甲部隊在一天之內連續突破李繼民部署的兩道防線,突進高達上百公里的奇蹟。當沈綱看到這個數據後幾乎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可不是輕騎兵師一天突進了上百公里,而是裝備了大量機槍火炮的重裝裝甲部隊一天之內突進了上百公里了,如果能夠獲得充足不斷的油料以及彈藥補給那麼還會持續不斷的突進,完全可能一打到敵軍的後方爲所欲爲,徹底崩潰敵軍的體系。

就連李繼民也是不得不承認,自己指揮下的部隊雖然擊敗了裝甲部隊,但是也是付出了高達兩個師全面崩潰的局面,如果不是有黃安源的騎兵師切斷了左玉剛的補給線,使得裝甲部隊裡的裝甲車以及汽車失去了油料而無法機動後慢慢被彙集了主力的步兵擊潰後,那麼誰勝誰敗還很難說的。

不管如何,裝甲部隊一天之內重裝突破敵軍兩道防線並一天之內突進上百公里的事情迅速引起了沈綱乃至李繼民等一大批陸軍大佬的重視,不然單憑一個裝甲司的能量怎麼可能隨意就讓陸軍中的兩大王牌步兵師都相繼被改變爲摩托化化部隊。

第七步兵師和第十二軍特遣裝甲團在新西伯利亞停留一夜補充了部分補給後,軍列再一次啓程奔赴卡拉欽斯克,而此時,181團的團部已經抵達了卡拉欽斯克試圖救援被圍困的1812營,而第十八師的主力也已經距離卡拉欽斯克只有四百公里之外,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卡拉欽斯克。

1812營的被圍不過是一個開始,等中國第十二軍的兩個師主力抵達卡拉欽斯克後,這一場中國和蘇俄之間的大規模武裝衝突纔算真正開始!

哪怕是兩國軍人已經開始生死相搏,但是雙方嚴格上來說還沒有處於戰爭狀態,這只是一場雙方都沒有宣戰的大規模武裝衝突!

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章 光復餉第1056章 分析(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94章 蔡秘書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13章 大戰(三)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52章 蔡凝(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53章 王麒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章 花巷所聞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10章 衝鋒(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65章 慘烈(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
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章 光復餉第1056章 分析(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94章 蔡秘書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13章 大戰(三)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52章 蔡凝(三)第511章 F1戰鬥機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53章 王麒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章 花巷所聞第835章 h1直升機第210章 衝鋒(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65章 慘烈(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