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

元山港周邊,這方圓約二十多裡的地方已經是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日軍,在港口碼頭,更是有着大批的日`本士兵正在源源不斷的登船。於此同時天空中是密密麻麻的中國飛機,他們不斷的投下炸彈,俯衝掃射,遠方中國火炮羣發射的炮彈連接不斷的劃過空際落到元山港區內。

爆炸聲幾乎無時不刻都在響着!

“現在高山地區的日軍已經潰退,而且我軍之第三十六師的前鋒已經延伸到日軍南部防線的安邊。在北線的文川地區,第二集團軍的第十三軍下屬的第十五師已經擊潰了日軍的防線,不用多久就能夠配合其他部隊繼續南下。按照目前的局勢,日軍已經抵擋不了多久了!”在平壤的李連陽看着牆上的大幅地圖,對身邊的陳儀道:“只是我們的空軍雖然也攔截了一定的日`本運輸船,不過日軍的撤退行動相當快,這幾天功夫就已經撤走了好幾萬人!拖得太久的話,就會讓日`軍撤走更多的人!”

日軍在元山地區的敗局實際在中國突破日`軍部署在元山外圍防線時就已經註定,元山防線並不是說一個依託城市的防線,元山的防線主要是建立在元山外圍的山地上,依靠山地的地形構築防線攔截中國部隊的進攻,這在前期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中國的兵力和火力優勢越來越大時,日軍也是攔不住了,外圍的山地防線逐漸被攻佔後,元山就變成了一個脫光了衣服的女子,沒有任何的遮攔可以阻擋中國軍隊的進攻。

而正是外圍山地防線的失守,才讓金谷範三下定了決心從海上撤退,一開始日軍高層還打算牢牢的定在元山不退,企圖依靠元山和釜山重新獲取朝鮮戰事的主動權,但是這種想法在元山外圍防線被突破後就沒有人敢提了。

三月二號,中國第三十六師攻克日軍部署在安邊的南部防線,隨後第八軍的主力部隊在第六軍的配合下,進逼元山城區。

當中國陸軍的主力部隊靠近元山港的時候,日`本海軍前來支援的各軍艦也是冒險靠近岸邊,對陸地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導致三月三號的作戰中,第八軍遭到了一定的損失,然而很快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就是組織了大規模的空中反擊部隊,以海軍的攻擊機羣爲主,空軍機羣爲輔對元山港口區的日`本海軍艦隊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這個空襲力度雖然不如對長崎的空襲,也沒無法和上一次海空大戰中的空襲力度相比較,但是參戰的飛機總量卻是不輸於四艘航空母艦所發動出來的力量。

對海面軍艦的攻擊以海軍航空兵爲主,爲了支援元山地區的作戰,海軍航空兵從國內的各沿海地區中抽調了數箇中隊的陸基飛機,組建了一個臨時陸基聯隊進駐平壤,此外還抽調了第三艦載聯隊進駐漢城。

海軍航空兵是分兩種的,艦載機部隊,而另外一種則是陸基部隊。艦載機部隊也就是那五個艦載機聯隊,裝備的全都是艦載機,乃是海軍的主力,擔當艦隊決戰的重任。另外一種則是陸基航空兵,主要任務是負責沿海地區的偵查以及制空權的爭奪,同時擔任海軍基地的空中保護任務,裝備上有偵查巡邏機、攻擊機和戰鬥機,不過這些岸基飛機是相當分散的,基本上是分散到各海軍基地當中,力量也不算強。

沿海城市的防空任務還是由空軍所主導,平常時候海軍航空兵是不會參與到陸地上空的作戰,陸軍的空中支援一般也都是由空軍所負責。比如朝鮮作戰中,海軍航空兵一直都沒有插手,一直到了元山作戰的時候,爲了攻擊元山港口的日`本軍艦,國家軍事委員會這才命令海軍抽調航空兵進駐朝鮮。

除了海軍的這一百多架飛機外,還有空軍的大量飛機,不過空軍的飛機主要以戰鬥機和B4轟炸機爲主,能夠對海攻擊的飛機實際上並不多,只有部分的B7轟炸機。而且空軍的B7轟炸機飛行員平時的訓練也是針對陸地目標,是不會去訓練說怎麼攻擊海里的軍艦的。

所以空軍的飛機數量雖然多達數百架,但是能夠無法對日`本軍艦形成太大的威脅,主力的攻擊還得依靠海軍的作戰飛機來完成。

三月三號和四號,海軍航空兵和空軍部隊組織了大規模的機羣對港口外的日`本艦隊進行空襲,激戰中擊沉了兩艘日軍的驅逐艦以及多艘運輸船,另外擊傷了多艘日軍船隻,迫使日本海軍艦隊暫時後撤,只能在晚間時分才靠近對陸地日本陸軍提供炮火支援,可是這種程度的支援遠遠無法阻擋中國陸軍的快速推進。

三月六號,中國陸軍第一集團軍下屬之第八軍攻克元山,隨後第六軍和第十七軍相繼抵達,元山港內的日軍除了少數登船逃跑了外,其餘的不是陣亡就是被俘,攻克元山的消息並沒有停留多久,李連陽迅速的向南京發去了電報:“職部終不負主席重望,於今日午時攻克元山,一戰殲敵十萬餘!”

不用多久,這封電報就已經是被送到了陳敬雲手中。

陳敬雲看着手中的電報,饒是他是心志堅定的人,但是這會也是忍不住的露出了笑容:“好!他果然沒讓我失望!”

當初他調李連陽去擔任第一集團軍司令的時候,還是有着擔心的,然而一連串的作戰證明了他沒有看錯人。安州戰役、平壤戰役再到現在的元山戰役,李連陽率領入朝部隊通過一連串的戰役已經是殲滅了日軍入朝的絕大部分主力。

沈綱也是滿臉喜色道:“按照前線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原本龜縮在元山地區的二十萬日軍,半數在我軍的進攻中傷亡,從海上逃走了約四萬餘人,我軍俘虜的日軍高達四萬人。”

“加上安州和平壤戰役的話,我軍已經殲滅了至少三十萬日軍,俘虜了約五萬人!”沈綱口中的這加起來的三十餘萬人已經是日軍駐朝部隊的絕大部分主力部隊了。

作戰中,日軍的陣亡率是相當的高,除了日`本陸軍的醫療條件不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日軍沒有一個大後方,傷員無法及時送回國內治療,不像中國這樣可以把大批的傷員送回國內治療。此外日`軍在戰敗後,自殺的比例相當高,這一點不但體現在軍官身上,也體現在士兵身上,衆多無法行動的日`本傷兵在部隊撤退後爲了避免被俘受辱,往往是成規模的自殺。

僅僅是日軍在元山港的一個軍方臨時野戰醫院裡,自殺的日`本傷兵就高達近千人。

當然了這種事情也並不是只有日`本軍隊裡有,實際上陳敬雲領導下的中國部隊也同樣如此,不管是軍方內部還是民間對軍隊投降都是無法忍受的,哪怕是彈盡糧絕後軍方高層和民間的輿論也要要求被圍困的部隊進行最後的抵抗直至成仁,任何理由和動機下的投降行爲都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交戰中陷入了絕境的話,他們往往都會選擇戰鬥到最後並自殺,這一點和西方軍隊是截然不同的,要不然一整個朝鮮戰役下來,中國俘虜的日軍就不會只有五萬多人,而是至少也有十幾萬了。

“現在元山既下,下一步就把釜山給徹底拿下來,屆時以朝鮮爲橋頭堡,即可直接威脅日`本本土了!”沈綱如此道。

陳敬雲點頭:“不錯,等釜山拿下後,我軍的空軍部隊就可以直接從釜山出發轟炸日`本本土!”

拿下釜山後,以朝鮮南部爲空軍基地的話,那麼空軍的轟炸機就可以轟炸日`本本土西部地區,對長崎、廣島這一帶地區進行大規模轟炸。而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是拿下朝鮮南部後,海軍的軍艦就可以依靠陸基航空兵的掩護,直接和日`本爭奪對馬海峽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爲下一步可能的登陸濟州島、登陸對馬海峽甚至登陸日`本本土創造最有利的機會。

當然了,登陸日`本本土這種事情現在也就只能想想而已,真正要做的話是絕對不可行的。

首先是海軍無法保障能夠掌控制海權,甚至連平安度過對馬海峽都無法保障,日`本海軍主力猶存,雖然日`本海軍由於缺乏航空母艦而無法在遠海和中國的航空母艦編隊進行決戰,但是在沿海地區,在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進行防守作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在對馬海峽這種靠近日`本本土,同時狹窄的海域對於中國的航空母艦編隊來說很難發揮,但是對於日`本的戰列艦編隊來說卻是優勢極大,這也是中國海軍爲什麼遲遲都不願意冒險進入對馬海峽的原因所在。

如果說制海權的問題還不算嚴重的話,那麼中國登陸日`本本土所引起的國際反應哪怕是陳敬雲這樣的人都不得不三思而行。

近數十年來,中國和日`本一直都是東亞地區的兩個相互敵視的國家,而英國俄國乃至美國都是利用中日兩國的矛盾擴張在東亞地區的利益。如此情況下,英國和美國都是不希望中日兩國任何一方獨大,當年日本想要吞併遼東半島被三國聯合阻止,而1923年中國也是在列強的干涉下,被迫和日軍進行和談,並歸還了朝鮮給日`本。

這已經充分說明了,他們不希望中日兩國任何一方被徹底打敗,一旦一方被徹底壓過之後,那麼他們就會扶持弱小的哪一方重新形成東亞地區的中日均勢。

當中國橫掃朝鮮南部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英國和法國乃至美國的調停建議,這個調停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明顯是希望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見好就收,如果中國繼續打下去並想要登陸日`本的話,恐怕英國和美國都會視中國爲東亞地區的最大敵人,屆時英日同盟甚至日美同盟都可能出現,而這種情況是陳敬雲絕對無法忍受的。

要是把日`本推到了美國或者英國的這一邊去,那豈不是把自己變成了英國和美國的敵人,如此在即將到達的二戰中,自己且不是得要聯合德國對抗英美同盟?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陳敬雲就是頭皮有些發麻。

這場戰爭,好處要撈,但是也不能把日`本推到英國或者美國那邊去!

不多廢話,就爲拉月票!各位同學把保底月票砸過來吧!

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69章 北非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055章 分析(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351章 蔡凝(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86章 毒氣彈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0章 密議(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76章 不孝子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
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69章 北非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055章 分析(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351章 蔡凝(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86章 毒氣彈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0章 密議(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76章 不孝子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