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雷達計劃

“通過這一次海戰,未來的海軍主力方向已經充分的現實出來了,航空母艦纔是未來海軍的決勝兵器,所以這未來的主力艦設計上,應該着重於配合航空母艦作戰,可以爲航空母艦編隊提供護航。在這裡我說兩點,第一就是航速必須能夠跟上航空母艦編隊的機動速度,第二點就是保持強大火力的同時儘可能的提升防空能力以及夜間炮戰能力!”說道這裡,陳敬雲想起了什麼,然後繼續道:“嗯,關於夜間戰鬥這一點,海軍可以和漢中電子公司接洽一二,他們現在正在研發一款無線電探測設備。”

聽到陳敬雲口中的無線電探測設備,這兩人有些愣了。無線電他們知道是什麼,但是無線電探測設備是什麼?

雖然說這年頭雷達的基本概念早在1922年就被人提了出來,但是一直沒實用化,再說這年代的各方面技術發展的極快,除了陳敬雲外,誰也不知道那些新式技術能夠發揮出重大的作用來,而程璧光和薩鎮冰等中國海軍將領們更重視的新式技術乃是火控計算機的發展,以及軍艦動力等傳統範圍的發展,對其他新式技術的關注也多數在飛機上面,而對於雷達這種還沒有出現的事務自然是不太清楚的。

陳敬雲見他們也不懂,也是沒什麼時間和心情詳細向他們解釋雷達的原理和未來的巨大作用,而是道:“就是一個探測設備,能夠在能見度低下的情況下發現遠距離目標。具體情況你們海軍自己和漢中電子那邊接觸!”

說到這裡,陳敬雲又加上了一句:“這種新式設備要注意保密!”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程璧光和薩鎮冰都是記在了心裡,陳敬雲親自吩咐的事情他們可不敢怠慢,程璧光的已經是嘀咕起來,無線電探測設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還有什麼時候國內又冒出來一個漢中電子了。

漢中電子實際上才成立一年左右,這個企業和其他的企業有些不同,那就是這個企業的前身並不是公司,而是華夏銀行下屬的一個實驗室,準確的來說是陳敬雲私人投資的的一個研發雷達的實驗室,早在1925年的時候就已經設立並展開了基礎研究,而得益於中國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是帶動了雷達等一系列無線電產品的研發速度。

1928年的時候,實驗室就是提出了多腔磁控管的構想,並在去年建立了模型,而那個時候,實驗室的負責人是信誓旦旦的向陳敬雲保證,三到五年內一定能夠將該模型完全實用化。要知道,陳敬雲知道雷達是什麼,但是他也只是知道一些雷達的基本原理,他可不知道早期的雷達是怎麼造出來的,而聽到了實驗室那邊的人那麼有信心,加上他的確是盼望着雷達能夠早日實用化,所以很大方的直接組建了一個漢中電子,投入了更多的研發資金。

雖然距離把真正的雷達研發出來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先讓海軍這邊接觸一二總是沒錯的,到時候也可以讓海軍那邊出一部分的經費來研發。

要知道陳敬雲的錢雖然多,但是這個多是體現在華夏銀行所在的股票份額上,說白了這些都是固定資產,他每年能夠動用的現金大多數來自於分紅,這些分紅雖然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但是這些錢對於陳敬雲而言還是不夠花。

爲了扶持國內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陳敬雲每年都會以各種投資基金或者捐助的名義向國內的部分高校實驗室以及其他性質的實驗室提供大量的資金。此外他還負責向數個秘密實驗工程提供資金,尤其是原子彈研發和火箭研發,單單是這兩個項目就是每年耗費了陳敬雲的海量私人資金。

他也想過讓政府接手,但是政府的財政情況一直都不算良好,每年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而且這種試驗項目需要高度保密,他也不準備讓太多人知道這些東西,到目前爲止,政府體系裡除了他外,連莊楠這個政務院院長以及軍方的那些大佬們都不知道中國竟然還有原子彈的研究。

不過這兩個實驗室的花費一年比一年多,陳敬雲雖然有錢但也是感到有些吃不消了,打算這幾年裡就找個合適的機會,讓政府來承擔開支!

實際上核彈的研究開發中,原理部分的研究不太花錢,真正花錢的是最後的製造階段,一想到美國二戰時期爲了製造核彈用掉的那些海量的電力以及動用的白銀儲備,陳敬雲就是一陣頭皮發麻。到時候的製造階段,不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根本是不可能辦到的。

這些事情陳敬雲自然也不會對海軍的薩鎮冰和程璧光說,難道直接對他們說,我錢不多的,想要讓海軍提供經費支持雷達的研發嗎?

程璧光和薩鎮冰兩人出了陳敬雲的辦公室後,燕井鄺就是走了上來:“兩位,海軍昨天的那場大勝,可謂一舉奠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啊!”

燕井鄺毫不掩飾自己對海軍的恭維,而且說的還過分了些。雖然昨天的那場大海戰中中國海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說,一舉奠定這場戰爭的勝負卻是有些誇大的。日`本海軍實力雖然受到了重創,但是日本海軍主力依舊尚存,土佐號、陸奧號以及紀伊號這三艘主力戰艦依舊完好,而第3戰隊中的三艘高速戰列巡洋艦也保持實力,其中重傷的加賀號如果經過兩三個月的緊急維修,同樣也能夠再一次發揮出戰鬥力,此外還有老舊的扶桑號和山城號以及衆多的重巡、輕巡以及驅逐艦。單純比較戰列艦編隊實力的話,日`本海軍依舊佔據優勢,而考慮到中國第一航空艦隊的龐大實力,日`本海軍雖然不可能再決戰中取得太大的優勢,要是要保持日`本沿海的防禦以及對馬海峽的交通線以及日`本南部海域的交通線來說,以及不是太大的問題。

而日`本主力依舊存在也是中國海軍不敢直接封鎖對馬海峽的重要因素。

所以昨天的那場大勝雖然對於海軍來說取得了大勝,但是遠遠沒有到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階段。

實際上,最後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朝鮮戰場上的陸軍。

不過這些事情燕井鄺自然是不會說的,恭維下海軍又不會讓他損失什麼,再說了他還和薩鎮冰在數年前進行了聯姻,薩鎮冰的地位提高的話對他也算是好事情。

面對燕井鄺的恭維,薩鎮冰和程璧光兩人都是滿臉笑容,心裡也是有些自得,當然客氣話還是要說,薩鎮冰道:“這都是主席的功勞,沒有主席率領我們重建海軍,沒有主席當年大力支持海軍發展航空母艦,就不可能有今天海軍的勝利!”

把功勞全部說到陳敬雲身上,即表現了自己的謙虛,同樣也表現了海軍的巨大功勞,畢竟陳敬雲是最高領導者,任何的勝利都是他的勝利,所以誇讚陳敬雲的功勞就等於是誇讚海軍自身的功勞。

燕井鄺又是陪着他們說着,一直把他們送到了總統府辦公樓門外才返回。

十二月十號夜,中國海軍主力艦隊順利返回上海,雖然是戰爭期間軍事行動進行了保密,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普通人知道這些消息,但是依舊有大批的權貴上層人物親自到碼頭吧迎接取得了巨大勝利的海軍官兵,上海特別市政府的市長已經是提前準備好了勞軍物資,同時海軍部總長程璧光也是在回報了陳敬雲之後,就連日座快速火車抵達上海。

當程璧光帶着一羣海軍將領們在碼頭接到了溫庭和和關時傑等參戰將領後,程璧光對他們道:“這一戰你們是打出了我們中國海軍的威風!”

隨後又是走近到關時傑和溫庭和身邊道:“主席說了,這一次的勝利是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然後又是壓低了聲音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用多久你們兩個人也應該是能夠進軍委了!”

這話並沒有說的太大聲,聽見的也只有溫庭和和關時傑而已,而這兩人聽到程璧光的這話後,已經是驚喜若狂,程璧光口中的進軍委是什麼?那可是說進入國家軍事委員會。而是個人都清楚,國家軍事委員會裡面的清一色都是上將。程璧光這麼說,也就是說,他們這兩個人晉升上將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中國海軍的規模雖然不小,但是現役上將並不多,只有程璧光以及薩鎮冰兩個人而已,此外還有幾個退役的上將,不過那幾個都是老一代的人了,臨近退役的時候才晉升爲上將,而一晉升後就是立即轉入預備役,現役上將和退役上將是兩回事。

海軍方面之所以現役上將人數遠遠少於陸軍,除了海軍的規模不如陸軍外,也是和海軍中的將官有關,因爲陳敬雲在重建海軍的這十幾年裡,一直都是試圖分化海軍內部的派系,對於前清時代出身的高級將領一般來說少將和中將就是到頭了,重點培養的都是新派系的軍官,而這些新派系的將領由於資歷和戰功的問題大多還是在少將的位置上,能夠當上中將的都是比較少,而其中的溫庭和和關時傑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這一次海戰大勝後,陳敬雲肯定是要對衆位將領進行封賞的,除了勳章這些虛名外,最重要的就是軍銜的晉升了。

向溫庭和和關時傑這種中將級別的將領,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從海軍中數十名中將中脫穎而出,然後升爲上將並進入國家軍事委員會,成爲真正的海軍大佬。

而程璧光對他們這麼說,自然也是得到了陳敬雲事先授意的,晉升上將這種事情牽扯重大,海軍內部也得提前準備,總不能就直接來道晉升命令說就把溫庭和和關時傑晉升爲上將了。

就當程璧光當海軍將領準備前往海軍基裡舉行慶功舞會的時候,返航的大批軍艦中,受損的軍艦開始進入江南造船廠的船臺進行修理,有限與江南造船廠的船臺有限,而且受損的艦艇不少,所以部分輕傷的艦艇包括顓頊號在內將會在上海進行了初步維修後,然後沿着海岸線前往青島海軍基地,那裡的青島海軍造船廠的設備和技術都不遜於江南造船廠,當然爲了安全沿途會岸基航空兵以及部分輔助艦的護航。

當主力艦隊回國後,海軍部迅速的對有功的部分將領進行了晉升,當然這隻限於中級將領,而將官以上的晉升限制就比較大了,比如陳紹寬少將,他雖然在擔任第一航空大隊司令中立下了巨大的軍工,但是也不好直接晉升爲中將。再者關時傑,雖然陳敬雲已經內定了要把他晉升爲上將,但是現在是戰爭期間,他還需要關時傑繼續率領航空艦隊,也不能讓他輕易脫離崗位,所以高級將領的晉升會暫緩。

當中國海軍大肆慶功的時候,日本海軍那邊卻是一片愁雲,當艦隊回國之後的第二天,第1艦隊司令兼任聯合艦隊司令山本英輔中將就是被撤職,三個月後被迫轉入預備役,而接替山本英輔中將的是小林躋造中將。

而小林躋造任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加強海軍各艦的防空力量,並且採購大量作戰飛機,尤其是防空戰鬥機。

第72章 牽手賞梅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02章 遷移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97章 爆發(二)第621章 陸小曼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6章 孫府逸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43章 飛鴻號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章 孫府逸事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37章 渡江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
第72章 牽手賞梅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02章 遷移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97章 爆發(二)第621章 陸小曼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6章 孫府逸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43章 飛鴻號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章 孫府逸事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37章 渡江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