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

他的三連是前天到這裡的,接到的命令是和同屬第132步兵營的一連一起防衛這片陣地,但是昨天夜裡第133步兵營遭到了日軍整整一個聯隊的進攻,團部下令繞過132營抽調部隊去增援133營,所以第一連就被調走了,以至於這片偌大的防線裡只有他一個第三連,而對面的日軍兵力卻是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是略有增加。

今天中午的是日軍就是開始發動了全面規模的進攻,而營部給加強的三挺重機槍在不久前也是被擊毀了一挺,在這個防禦作戰裡嚴重依賴重機槍的年代,損失了一挺重機槍就相當於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防禦能力。雖然他的第三連裡頭還有不少的輕機槍和三門迫擊炮,但是這些武器用於防禦作戰的時候是遠不如重機槍那麼有效的。

面對着至少三倍之敵的進攻,白上尉的第三連很快就有些擋不住了,激戰半天后被迫是放棄了第一道防線,全面退入第二道防線之中。

而白上尉派人去營部請求增援,得到的回答卻是隻有兩個字,沒有,沒有兵力增援,沒有重武器增援。

而實際上整個132營都面臨着極大的壓力,對着他們進攻的日軍雖然沒有一個聯隊那麼多,但是也有差不多兩千人。

而放大到第11團乃至整個第一師的時候,就會發現第一師承擔了至少三萬日軍的進攻,前線部隊甚至都是發現了三個日軍師團的番號了,雖然歷盡多日苦戰的日軍師團大多已經不滿編,但是三個師團湊出三萬多人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一師在苦戰,擋住了日軍第二軍至少半數殘部主力的進攻時,裝甲集羣裡的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卻是距離第一師十多裡之外。

向來奉行進攻的左玉剛認爲那麼是防禦,那他也會用主動去代替防禦,左玉剛一直堅定的認爲,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尤其是對於裝甲部隊這種具有龐大進攻能力的部隊來說,被動式的防禦是永遠不必上主動進攻那麼有效的。

爲了給主力部隊創造機會,左玉剛已經嚴令第一師就地堅守,擋住日軍的進攻,然後他率領裝甲部隊的主力繞行北部,然後從側面突破。

正是因爲左玉剛的這個策略,才讓第一師獨自承擔了攔截日軍的任務。好在第一師並不是普通的步兵師,而是摩托化步兵師,火力配置遠比普通的步兵師強大,要不然估計兩天都擋不住。

左玉剛看着手中的的偵查報告後道:“空軍那邊已經確認,日軍的第二軍主力就在我們西部約十五公里左右,而且這裡是日軍日線和後方主力的一個空白地帶!”

左玉剛隨手在桌面上的地圖上畫出了一個圓圈,而此時旁邊的參謀長曹陽清少將道:“司令,我看時間是差不多了,只要我軍行動速度夠快,完全可以短時間內把敵軍的第二軍切成兩截,到時候日軍收尾不能相顧,那樣打起來就容易的多了,而且臨時第一兵團的部隊來的很快,他們的前鋒部隊第十三師已經在日軍後方不足三十公里,只要我們把日軍給攔下兩天時間,第十三師就能夠追上來。而另外的一個師也能夠三天後趕到。到時候等臨時第一兵團和第八軍的主力抵達,這個日`本第二軍是插翅也難飛了!”

說到這裡,身爲參謀長的曹陽清覺得有必要提醒左玉剛:“而且第一師那邊已經打了三天了,時間拖延久了的話,恐怕第一師那邊也會很困難!”

曹陽清就差點沒直說如果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繼續按兵不動的話,造成第一師獨立作戰而承受了重大損失的話,到時候哪怕是裝甲集羣主力真的擊潰了這個日`本第二軍但是也會遭來指責。

要知道現在這個裝甲集羣裡可是集中了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不管是裝甲師還是摩托化步兵師,那可都是陸軍花費了重資打造的,這要是損失過大的話就算打了勝仗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來擔任這個裝甲集羣參謀長之前,沈綱可是交代過他的,千萬別忘左玉剛由着性子來,要不然到時候出了事左玉剛固然是沒什麼好果子吃,但是他曹陽清也是難辭其咎的。

左玉剛也不是真的是頑固不化的人,雖然性格暴躁了些,指揮作戰風格也是剛猛了些,但是不代表着他是個有勇無謀的莽漢,實際上他指揮作戰的時候算是膽大心思的那種,要不然也不會一路帶着部隊打勝仗到今天了,那些沒腦子的將領早就被大浪淘沙給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雖然曹陽清在一邊提醒着,但是左玉剛還是自己考慮了許久後纔是把視線從這地圖上離了開來,然後道:“參謀長,傳令下去,準備出擊!”

八月十號,左玉剛率領裝甲集羣的主力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從北面出擊,僅僅是一天時間就是連續突破了日軍在北側的兩道防線,等到了八月十一號早上,第一裝甲師和第九師已經是成功的把日`本第二軍給攔腰切斷,南方的是原本進攻第一師的日軍三個師團約三萬餘人,而北部的則是日本第二軍剩餘的三萬餘人。

裝甲集羣把日`本第二軍攔腰而斷後,並沒有採取被動防禦,、而是採取繼續主動進攻的模式,不過這一次不是向北部的日`本第二軍進攻,而是向南進攻,試圖和第一師一起先將南部的三萬餘日軍擊潰。

此時,已經再一次意識到危機的梨本宮守正急令本部部隊向南進攻,意圖重新和前線是三萬多日軍取得匯合。

只不過時間已經是太晚了,梨本宮守正本部的三萬餘人在嘗試着向裝甲集羣主力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後,發現根本就無法有效突破,而遲疑了這麼一天後,臨時第一兵團的第十三師也已經是咬上了日`本第二軍本部的尾巴。

退路不但被攔截,甚至連部隊都被分成了兩截後梨本宮守正已經是意識到,自己的第二軍可能再也沒有可能跨過大同江回到釜山了。

他在八月十二號發往陸軍參謀本部的電報中稱第二軍上下已經到了生絲存亡的最後關頭,然第二軍勢必奮力作戰,報效皇國云云……

而在次日也就是十三號,梨本宮守正在得知被分開後的南部兵團中的第六師團殘部遭到毀滅性打擊師團長柚原完藏中將剖腹自殺後,給國內發去的電報中已經是充滿了悲壯語氣,稱第二軍上下已經準備向東南方向進行突圍,原天照大神保佑云云……

十五號,第二軍突圍失敗,作爲突圍前鋒的第九師團被第八軍以及裝甲集羣內聯合打擊,在中國陸軍的絕對優勢兵力下,第九師師團被迫退回原地,而這個時候中國入朝部隊中,除開了在朝鮮東北部第十軍下轄的兩個師外,在朝鮮東部地區的中國主力部隊已經達到了十餘個師,而隨着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的主力陸續抵達平壤外圍後,被分割包圍的日`本第二軍殘部五萬人已經是遭到了高達二十萬兵力的包圍。而這個時候,苦戰多天的裝甲集羣卻是沒有繼續參與到包圍作戰中,而是撤到了平壤後休整了兩天就繼續往南而去,目標直指朝鮮釜山。

十六號,日`本第二軍啓動第二次突圍,這一次不是向東南方向,而是向西部沿海方向,日`本海軍已經是向平壤西部的海面上派遣了相當數量的軍艦已經運輸船,甚至送去了一個旅的兵力登陸上岸。然而日`本第二軍此時距離海邊卻是有着四十多公里的距離,在中國第八軍的攔截下根本就無法衝出重圍抵達海邊。

當再一次突圍失敗後,梨本宮守正向國內發去的電報中稱全軍上下已經彈盡糧絕,但是第二軍絕不會妥協,稱第二軍將會原地固守待援。

日`本第二軍在朝鮮的慘敗再到現在的殘部被包圍,幾乎是牽扯了所有日`本人的心思,一開始日`本第二軍戰敗的消息還能瞞下去,但是隨着日`本第二軍殘部被包圍後,日`本陸軍內部都是發生了大規模的指責聲,這樣的消息根本就瞞不住,沒幾天功夫第二軍殘部被包圍的消息就是滿天飛了,如此情況讓讓大批人對着陸軍破口大罵,那些說話不腰疼的筆桿子們罵着陸軍的將領們全都是賣國賊,一個個都是要被天誅的貨色,這種時候就連陸軍大佬上原勇作都是不敢輕易開口,以免讓國民們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來。

日本陸軍面對第二軍被包圍,也是想要阻止營救,但短時間內讓日本去那裡湊出一支大軍去朝鮮增援啊,要知道現在的日`本第二軍在戰前可是彙集了日`本三分之一還多的兵力了,現在日`本雖然在臺灣和新幾內亞以及國內都有一部分兵力,但是已經很難再往朝鮮派遣高達上十萬的兵力了,至於那些動員部隊現在還在訓練,這貿然送上去也是無濟於事。

再者,日`本陸軍高層也是擔心一旦中國奪取朝鮮後,下一步就會通過對馬海峽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錄,雖然說海軍那羣人信誓旦旦的說中國人絕對無法通過帝國海軍的攔截而登錄日`本本土,但是日`本陸軍卻是不得不防,所以的國內也不能一點部隊都不留。

不過再怎麼困難也不能坐視第二軍的覆滅而不管,所以日`本陸軍緊急從旅順以及國內抽調了一部分部隊前往增援,而這次的增援甚至是直接在大同江口登陸,然而這增援而去的日軍加來也就一萬多點,面對着中國二十幾萬的包圍部隊,根本就是無能爲力。

八月十九號,歷盡長時間的包圍後,中國第八軍和臨時第一兵團終於是對包圍圈內的日軍發動了全面的進攻,已經彈盡糧絕許久的日`本第二軍哪怕是一個個都抱着必死的信念,但是高喊着天皇萬歲和天照大神並不能讓他們擋住炮彈和子彈。

最後的總攻已經是變成了一場屠殺,日本士兵死活不投降甚至躺在地上的傷兵都是端着沒子彈的步槍用刺刀偷襲着中國士兵的時候,中國士兵們爲了自己的安全已經是甭管是不是傷兵,發現能動的日本兵就開槍,甚至是沒有接受哪怕一個俘虜,要知道開戰之初的丹東戰役時,中國軍隊還是非常喜歡俘虜日`本士兵的,前後的數場大戰裡頭也是俘虜了近萬日`本士兵。而一次,卻是一個俘虜都沒有接受。

二十號上午十一點,當第八軍的前鋒已經距離日`本第二軍指揮部只有一百多米的時候,梨本宮守正給國內發去了最後一封電報,稱第二軍已經準備全體玉碎!給國內發去了這封玉碎的電報後,梨本宮守正大將在介錯人的輔助下切腹而死!

被圍之日`本第二軍六萬餘人全體陣亡,無一生還!

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13章 大戰(三)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352章 蔡凝(三)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55章 分析(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21章 陸小曼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6章 福寧公司
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13章 大戰(三)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352章 蔡凝(三)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55章 分析(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21章 陸小曼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6章 福寧公司